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劳动力回流机制的探讨

2021-12-25张龙飞

农场经济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劳动力农村发展

张龙飞

(青海师范大学)

一、引言

十九大以来,我国将乡村振兴战略上升至国家战略的层面,这对于农村的全面发展来说具有重大意义。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至城市,乡村人力资本流失严重,面对人力资本流失以及产业凋零的局面,实现乡村的人才振兴是关键步骤。乡村发展落后有其特定的历史因素。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来,我国将发展重心放在城市方面,限制了乡村的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并且使得农村资源支持城市及重工业的发展,使得乡村整体发展落后。在城乡二元制壁垒逐渐弱化后,大规模劳动力流向城市,据统计1990年,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比重为71.20%,而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仅占2.48%,这一时期农村的绝大多数劳动力仍然集中在农业生产方面,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数并不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农民工人数达到了28560万人,虽然相较于上一年下降了1.8%,但是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农民工群体依然是一个庞大的数量。长期的、大规模的高素质青壮年劳动力流出,掏空了乡村的人力资本,使得乡村面临着空心化、产业凋零、老龄化严重等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合理地引导劳动力人才积极返乡,对于推动农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城乡劳动力流动现状与乡村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城市较农村有更好的经济条件和发展机会,许多农村居民选择离开家乡去往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乡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不仅使自身获得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同时也成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为我国的城镇化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然而,虽然农民工群体的收入相对于以前有所提高,但是在城市中依然面临着社会资源不均、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难题。真正能融入城市生活完成“市民化”的农民工只是少数群体,大部分人由于土地、户籍制度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在城市中安家落户,最终使得他们经常往返于城乡之间,处于“以家庭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耕半工”状态[1]。

在工业化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城镇化的进程挤压乡村的发展空间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乡村衰落、农民锐减的时代,这也是现代化社会进步的表现。城镇化的推进吸引了大量的乡村劳动力的转移,伴随着乡村人口和各种生产要素流动到城市,客观上促进了城乡的交流,为乡村人口提供了更好的自身发展条件。城市经济规模迅速发展起来,但与此同时乡村由于劳动力严重流失面临着被“掏空”的风险,乡村人力资本流失严重,空心化、老龄化都是不得不面对的现状。其中,公共基础设施不健全、社会保障不完善,留守儿童教育缺失等问题都制约着乡村的进一步发展。当前乡村所面临的困境不仅是经济落后的问题,还是人才缺失,青壮年劳动力匮乏至使乡村呈现出无人建设、社会活力低下、产业凋零的问题。我国的土地制度为在城务工的农民保留了退路,保证他们在城市无法获得理想的生活条件时能够退回农村,但是在面临经济不景气的农村社会时,他们即使面临着被大城市排斥,无法获得“市民身份”的风险,也要离开当前的乡村土地去谋求更好的生活,使得一部分人因常常往返于城乡之间呈现出“两栖”的状态。解决当前劳动力流失与乡村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经之路。从乡村振兴战略角度来看,改变城乡二元关系,保障城乡发展平衡,促使各要素流向乡村,特别是高素质人才和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农村,对提高农村生产效率,实现产业振兴,改善乡村居民的经济条件具有重大意义。在当前劳动力严重流失的情况下,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配置,乡村青年人口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正确引导乡村劳动力回流,才能使乡村的人力资源丰富起来,为乡村经济复苏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乡村发展良好的情况下,才能吸引更多的劳动力人口和人才资源,最终达到劳动力流动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三、乡村劳动力回流机制分析

据研究显示,乡村劳动力流动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城乡收入的差异推动了劳动力的转移,乡村人口在城市务工能够获得非农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但会对家庭农业收入产生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也加剧了多维贫困的发生。外出务工的农民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个体的收入情况,但是无法实现以农户为单位的脱贫,即使如此,在收入差距的推动下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农户选择去城市务工。在此之外,以人口学为基础的推力和拉力理论对此也作出了详尽的阐释,该理论认为,正是流入地的拉力和流出地的推力导致了人口流动现象的发生,据此,本文以推拉理论为依据认为当前的流动人口回流动力受到城市和乡村的推力与拉力的共同作用。

(一)乡村劳动力回流推力分析

1.无法融入城市社会的“半市民化”

能够在城市务工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经济条件从而在城市落户的乡村流动人口只是少数一部分,绝大多数人群都不具备在城市安家落户的条件。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来看,截至2019年,仍然有2.7亿人被统计为城镇居民但却没有获得城镇户籍的公民,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虽然都比2018年末提高了1个百分点以上,但是仍然存在16.22%的差异[2]。由此来看,目前仍然有大量的流动人口群体无法“市民化”,他们在城市生活的过程中仅被经济系统所接纳,而被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所排斥。城市社会仅将他们作为劳动力所吸收,来自农村社会的他们常常觉得自己与高楼林立的城市格格不入,将自己局限于周围的同乡同工圈子,甚至会产生“自我隔离”的心理,无法融入城市社会而产生的“半市民化”状态,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一直是我国所面临的重难点。

2.高强度劳动、低工资与生活成本高

舒尔茨等人的研究结论表明,人口在进行迁移时所采取的决策主要是由迁移的预期收益与迁移成本比较,当迁移预期收益大于迁移前的平均收入和迁移成本之和时人们往往会选择迁移,反之则不会。乡村流动人口同样也是如此,当在城市务工的预期收入大于在乡收入和流动成本时,他们便会选择流动至城市寻求就业机会。但事实上往往事与愿违,大多数乡村流动人口在城市从事着劳动强度大、薪资低的劳动密集型工作,长期单调、枯燥的体力型劳动使得他们产生与心中期望差异较大的落差感,与此同时还要冒着被拖欠工资的风险。此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安居乐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住所人们才能够安心打拼,但是农民工的购房比例极低,昂贵的房价熄灭了他们在城市安家的愿望。大多数农民工都住在狭小的宿舍或租住在简易的城中村,生活条件得不到保障。乡村转移人口的增多又会使就业市场的工资压低和租房费用的上涨,种种矛盾都会使得农民工在城生活的幸福感丧失,久而久之不仅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损坏,同时也成为一个潜在的社会问题。

3.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公共服务不均

基础设施完善、公共医疗制度、良好的教学资源等这些优于农村的公共服务体系同样是吸引乡村人口流入的原因之一。但是城市社会仅是在经济系统上接纳乡村人口的流动,吸收的是劳动力资源,而不是他们本人及其背后的家庭,这导致了他们难以享受到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均等的公共服务。例如:虽然在医疗保险、医疗资源等方面城市社会均优于乡村,但是在转移劳动力的医疗保险转移续接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障碍和问题,使得农民工面临着“参保难”“看不起病”的困境;另外,因户籍限制等种种原因导致随迁子女的上学问题得不到保障,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然而随迁子女常常出现无法入学、在学校遭受歧视等问题,使得一部分随迁子女不得不回到农村老家完成学业,加重了留守儿童问题。

(二)乡村劳动力回流拉力分析

1.土地制度的完善

土地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来说是最宝贵的财富资源,它承担着生产和生活的双重功能,农业为农民家庭提供着虽然为数不多但十分重要的保底收入,有许多未能在城市安家落户的农民正是基于土地的退路选择回到农村生活。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巨大冲击,使得许多农民工成为了无业人员,根据农业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在城务工的1.3亿农民工其中有2千万人选择返回农村生活。目前,各地区为了盘活闲置的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活力,在农村开展了土地确权的活动。土地确权改革令许多农户积极地参与到土地流转市场中,显著地提高了家庭收入。另外,为了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针对土地流转、农民失地等问题,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补助:养老保险金、青苗费、土地补助费、安置补助费等。土地产权的稳定会提高农民的投资意愿,减少劳动力外流,鼓励农业资本充裕、承包地多的农户回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2.乡村文化的吸引

由熟人社会构成的乡村环境与现代化飞速发展的城市社会截然不同。在城市中,每个个体呈“原子化”状态,市民们每天都忙于生计奔波于单位与家庭之间,在业缘和地缘所构成的社区中彼此之间并不相熟,甚至会出现居住数年楼上楼下互不认识的情况。从乡村社会中走出的农民工对此感到不适应,叹息于社会的冷漠。与此截然不同的是,村庄是一个熟人社会,人口相对比较稳定,村民之间相互认识,在闲暇时出门不足几步就能碰上熟人聊上几句,下棋、赶会、演出等都是农村农户生活娱乐的写照。另外,在传统的乡村社会里,村民都是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当在城市中无法获得令人向往的体面生活时,他们便倾向于回到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上。

3.生活压力小

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生活条件逐渐变好的同时,人们的生活压力也逐渐变大,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高物价、高房价时时刻刻冲击着乡村转移劳动力,他们拿着薪资却不敢在城市中消费,享受娱乐生活。但在乡村中,物价低、消费低,人们不用每天面对那么多的生活压力,空闲时还能享受精神娱乐,同时也不用面对分隔两地的家庭。熟悉的土地环境、人情味浓厚的社会氛围、每天都在身边的亲人以及较小的生活压力,相较于城市来说更具有生活气息。

四、乡村战略背景下引导劳动力回流的实现路径

综上所述,城市的推力和乡村的拉力共同形成了乡村劳动力回流的动力,在此基础上,既要推动在城务工群体的市民化进程,保证城镇化发展,又要予以合理的方法引导劳动力回流。当前农村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无人建设的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振兴乡村的人力资本,改变人才流失的现象,就要使乡村的拉力大于城市的推力,建设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产业兴旺、人民幸福的新乡村,吸引劳动力回流,带动人才下乡,最终实现乡村振兴[3]。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是阻挡劳动力回流、人才下乡的一大障碍。《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18)显示,城市的燃气普及率是村庄的4.26 倍,城市的污水处理率是村庄的4.67倍,要实现乡村的人才振兴,必须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是实施饮水安全巩固工程。水是生命之源,目前有许多乡村仍然面临着用水资源不均衡、水源污染严重等问题。对此应开展提高生活用水质量和供水保障能力的工程,使各个乡村能用上干净、安全的水资源。二是保障供电能力、加强电网改造升级。当前需要在村村通电的基础上以用电服务均等和改造升级电网为重点,保障用电质量和用电安全性。三是实施互联网全面覆盖,在当前现代化发展的社会中,互联网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和提升网络质量,保障村村通网,为人才振兴提供新动力。

(二)发展乡村产业,推动产业兴旺

首先,政府需要根据当地的基本情况,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以乡村当地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为依据,准确定位当地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投资扩大非农业资本规模,增大乡村劳动就业的容纳量。其次,促进农村产业融合,拓宽乡村农业产业链,根据乡村农业生产基础和区位优势,将农业与二、三产业链深度融合,挖掘农业的多样性。一方面,开发农产品的利用价值,将农产品与制造业相结合进行深加工,发展绿色优质的农产品生产;另一方面,依托乡村文化和资源优势,开发乡村旅游、田园观光和休闲农庄等特色旅游产品,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潜力,吸引劳动力回流与人才聚集。

(三)优化乡村人才环境

各地区必须要重视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多种激励政策,鼓励中青年返乡创业,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引导各类优秀人员到乡村实现自身发展。例如:设置创业基金,实施税收优惠,减少回乡创业的阻力因素,不断吸引高素质人才聚集乡村建设;不断开展“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政策活动,引导高校学生积极地到一线开展服务,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猜你喜欢

劳动力农村发展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