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探索

2021-12-25阳,吴

关键词: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贾 阳,吴 琪

(南京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国高校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对于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作用,不断深化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从而激励各民族大学生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建设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我国民族工作的最新理论成果之一,一方面侧重于强调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历的从自在到自觉的转化发展过程。另一方面侧重于中华民族内部的统一性,各民族通过交流与融合逐步形成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民族实体[2]。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让青年学生充分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理解各民族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逐步塑造出共同心理素质和品格,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征程中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义

1.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心智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群体极易被“三股势力”引诱利用,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分化渗透的主要对象,不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能够使民族学生之间的情感更加深厚,从而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共同提升辨别和抵御错误思潮的能力,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更好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

2.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要求

“十三五”期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取得了伟大成就,经济发展迅速、人民富足安康、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等成果举世瞩目,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系列民族优惠政策也有效保障了民族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但是由于种种历史与现实因素的影响,各少数民族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生活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各民族地区人民的心理失衡非常容易导致形成不理解和抱怨情绪,从而影响民族团结事业。唯有各族青年大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构筑起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引导各族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拥护党的领导,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核心作用。

3. 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客观要求

当代青年大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但从其心智发展与成熟程度看,部分学生还存在着价值观偏差,容易产生思想上的迷茫,信念上的动摇,从而被国外敌对势力蛊惑利用。因此,高校需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来解决培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引导青年大学生拧好思想“总开关”,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增强归属感与幸福感,将个人的前途命运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充分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将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具体实践行动。

二、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因素

1. 错综复杂的多元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文化和价值观念不断交融,形成多元化格局,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等方面。随着世界民族主义浪潮高涨,一些西方国家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的旗号,借助文化交流名义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篡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蔑视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不断消解青年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西方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进行冲击,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思潮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影响培育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同时,西方国家借助互联网平台,通过各种媒介传播纷繁杂乱、良莠不齐的信息,潜移默化影响我国大学生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进而改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乃至价值认同,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变得复杂而艰巨。

2. 部分地区狭隘的民族认同和宗教认同

当今世界进入经济飞速发展阶段,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现阶段,我国面临着东西部发展不均衡的现状,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人才资源匮乏等因素,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东南部沿海发达地区仍然存在差距,必然会使少数民族地区人民产生心理落差,容易被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传播错误言论,造成民族隔阂与对立,不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汉族大学生在高校学生群体的比重较大,但是部分汉族大学生对中华多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了解偏少,对民族问题的敏感度较低,存在“本族为大”等狭隘民族倾向,缺乏“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的民族团结进步意识。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因存在自卑心理而不愿意与其他学生交流,在心理上产生消极情绪,这对民族团结发展起到一定阻碍作用。同时由于受到各民族文化风俗和家庭成员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宗教,会将宗教知识和习惯带进校园,加剧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风险性和挑战性。

3. 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不足

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使命,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团结各族学生,形成“全国各族一家亲”的局面。但是,当前高校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工作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一是缺乏系统的课程设置,专业课程的缺失使得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和历史演进缺乏系统性认知,不了解我国民族工作政策;二是教学方式单一,任课教师大多采取简单理论灌输和顺带教育的方式,培育工作还停留在“一刀切”的层面上,通过举办一两次活动号召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忽视观察言行、熏陶渗透、学以致用,缺乏教育感染力和实效性;三是缺乏教育平台和载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单独聚集,与本族同学交流较多,与其他民族学生的互动较少,长此以往容易逐渐形成民族隔阂,导致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不清晰、缺乏完整性;在宣传上,高校缺乏专门对我国的民族政策进行解读的专项栏目,没有充分发挥微信、微博、网络、广播和报纸等媒介的宣传作用,导致大学生缺乏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和了解。四是未能形成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合力,部分高校认为这项工作的实施人员仅限于思政课教师或辅导员,没有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部分高校未能和社会力量紧密配合,未能及时搭建沟通交流平台,缺乏对校外资源的开拓,以至于未能探索更多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社会实践途径。

三、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

1. 围绕“四个坚持”,秉持科学合理的培育原则

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明确“四个坚持”原则。首先是坚持方向性原则,培育工作应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各族大学生相信党、依靠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实现个人理想结合起来,树立责任担当意识,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在潜移默化中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二是坚持系统性原则,要将培育工作融入到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大局和思想政治工作部署中,统筹各个部门和环节,做到系统思考、整体联动,建立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从顶层设计层面系统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进行统筹督导。三是要坚持精细化原则,根据不同民族、学科专业、风俗习惯因地制宜地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育措施,坚持靶向原则,聚焦重点问题,在各环节打造精致、精准、精深的品牌项目,引导各族大学生不断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四是要坚持协同性原则,高校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服务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中各领域、各环节之间的协同作用,积极搭建与政府、社会、学校等部门的协同育人平台,各方联动,实现资源整合,形成育人合力。

2. 深化“五个认同”教育,夯实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五个认同”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核心内容,充分认识和领会其内涵与要义是做好培育工作的前提。首先是对伟大祖国的认同。五十六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携手共进、荣辱与共,共同缔造了稳定繁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每一位成员最基本的情感认同,是每一位公民最基本的责任所在;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坚持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国家分裂,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维护祖国领土主权,积极投身国家各项建设事业。二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历经五千年的风雨锻造,中华民族始终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这正是五十六个民族血脉相通、命运相连的历史见证;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充分认识到各民族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地位平等、不容歧视。三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落其实思其树,饮其流怀其源”,五十六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与传承铸造了今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铸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要融入民族团结教育,不断促进各族学生的交流交往,使各族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感受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氛围,增进各族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依附,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四是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中国共产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所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着重加强党的教育,引导大学生理解领会其精神实质,坚定理想信念,在实践中不断加强思想认识,使越来越多的各民族学生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五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一切得益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要不断引领各族大学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历史必然选择,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加强民族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3]。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需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的作用,不断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要深入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融入到课程体系中,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一是要加强中华民族史教育,弘扬民族团结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学习领会中华民族“四个共同体”的内涵,不断铸牢学生认同意识、归属意识、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各族大学生坚定政治站位,深化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团结教育,通过重温党的奋斗历程和光辉记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使各民族大学生在交流交往交融过程中,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三是在教学理念方面,要从“三全育人”的角度出发,将意识形态教育从完全依靠“思政课程”的固有思维模式转变到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上来,将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通过“基因式”融入所有课程,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辅相成,互相穿插运用,引发学生的知识共鸣、情感共鸣、价值共鸣,让学生在情感上自发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4]。四是在教学模式方面,不能简单使用“大水漫灌式”的教学方法,应将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结合,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通过研讨式、启发式、互动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将民族团结精神传递给学生。在课堂上可通过小组研讨、剖析辩论、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也可通过翻转课堂的新模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 创新思政教育方式,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在各种食物里自然而然吸收”[5]。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要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通过构建“大思政”教育平台,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进课堂、进班级、进支部、进社团、进寝室、进网络,增强培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多样性。一方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占领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主流思想不去占领,别的思想也会去占领”,在互联网时代,更要善于运用新媒介、新技术、新方法,通过建设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APP等平台,详细阐释和讲解中华文化、中国历史和党的知识,及时回应当前青年大学生广泛关注的民族问题;也可以通过建立微课堂和制作微视频等形式对各民族优秀文化进行介绍展播,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另一方面要丰富民族团结教育的活动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实践活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通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演讲和征文比赛等活动,制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手册等方式,加强宣传,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发挥各类教育资源的联动作用,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通过参观历史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实景基地,通过组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西部志愿服务计划”“百万师生重走复兴之路”[6]等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有机统一起来,引领各族大学生做到知行合一,探索出契合学生实际的文化育人、实践育人长效机制。

5. 宣传民族政策,助力少数民族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在我国各民族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党和国家为缩短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民族政策。高校在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时,不仅要让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理解民族政策,更要让汉族学生领会政策精神、保持客观理性的认识,这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环节。首先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由于我国各民族居住分布呈现相互交错,即“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特点,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和各民族生活习俗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了这一政治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二是党和国家出台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由于少数民族居住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例如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申请助学贷款、开展劳动技能培训等,逐步缩短与内地发达地区的差距,通过优惠政策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感恩国家、自立自强的意识。三是党和国家制定的宗教政策。少数民族学生大多受到家庭成员影响而信仰宗教,高校需要宣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教育与宗教分离原则,明确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要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不信教、不传教、不参加宗教活动,坚决抵制校园宗教渗透,引导帮助信教学生进行思想转化。四是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帮扶力度。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基础普遍薄弱,高校要充分考虑此现状,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通过开设预科课程、结对帮扶、专业辅导等措施来帮助学生适应学习节奏和解决学业问题,避免因学业压力大影响学生自信心和造成心理负担;针对性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发展方向,积极搭建实习实训平台,锻炼提升职业技能水平,鼓励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回报家乡和支援边疆地区建设,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观念深深烙印在炎黄子孙心中,各族人民共同见证了中华民族筚路蓝缕、不屈不挠的发展历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高校要坚持四个科学合理的培育原则,充分发挥“五个认同”的教育引领作用,强化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宗教观和文化观教育,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思想基础,健全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不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增强广大青年学子的民族自豪感和时代使命感,积极应对新形势,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民族团结之歌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