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文献综述与未来展望
2021-12-25张天浩
张天浩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241)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是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制度展开,是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和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党最鲜明的精神品格,正如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所强调: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重要依据[1]。从“全面从严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更是对党和国家事业的科学分析和深刻总结。“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作为一个极具学术价值的课题,一直以来都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并涌现出不少成果。不过,十九大以前“全面从严治党”研究或以追溯其演进脉络为主,或侧重于解读其基本观点和时代要求,以“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为专题的研究较少。十九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作为学界研究关注的焦点,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等方面涌现出许多新成果。本文试图对十九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理论意义、实践价值、主要特色、现实困境和推进路径等研究状况加以梳理评价,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科学内涵和生成逻辑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党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经验,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成功做法。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制度,首先要厘清的就是这一命题内蕴的科学内涵及其生成逻辑。因此,不少专家学者都把研究视角聚焦于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科学内涵和生成逻辑。
1.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科学内涵
(1)“政党形象”论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根本要义是“全面”,关键是“严”,核心是“治”,抓手是“关键少数”,推进路径是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统一,党风建设和反腐斗争的结合。有学者以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重要论述为基,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作为政党形象建设的重要命题,要着重把握和处理好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行使权力和担当责任相统一、严格管理和关心信任相统一、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统一、严厉惩治和强化自律相统一等辩证统一的关系[2]。
(2)“战略布局”论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布局。其中,推进前提为“永远在路上”的执着精神;基本要求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相结合;主要抓手为党风建设和反腐斗争的相结合;发展保障为抓“关键少数”与管“绝大多数”的相统一;力量源泉为自我革命与依靠人民的相结合[3]。
(3)“制度工程”论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是新时代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制度工程。有学者认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核心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坚持以“大决心”加强党风建设;以“大勇气”解决监督机制;以“大力气”坚定理想信念,是坚定不移地带领中华民族奋力走好新长征路的制度体系[4]。也有学者认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是新时代针对党的组织、党的领导制定的组织秩序和追责问责的制度工程,主要包括问责主体、问责对象、问责情形、问责方式和自我革命五个方面[5]。
(4)“政治保障”论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是新时代党推进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的重要战略、政治决心和政治保障,显现着鲜明的历史脉络和总体目标。有学者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的治理原则、治理方式和治理进路,是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保障。主要体现为八个辩证统一,即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辩证统一、作风建设与惩治腐败的辩证统一、发扬民主与严明纪律的辩证统一、关键少数与最大多数的辩证统一、严格管理与关心爱护的辩证统一、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的辩证统一、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的辩证统一、伟大工程与伟大梦想的辩证统一[6]。
(5)“制度向度”论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是新时代加强各级党组织管党治党的制度向度。其科学内涵可体现为:明晰的权责清单;强烈的责任意识;完善的监督机制;科学的考核机制;严格的问责机制。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是“四个伟大”战略的重要着力点,其内涵具体体现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相统一、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的相统一、党内监督和人民监督的相统一、义务履行和权利保障的相统一、政治生态和政治文化的相统一等辩证统一的关系,是新时代推进党建工作的提纲挈领[7]。
2.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生成逻辑
科学理论的生成有其在内逻辑。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作为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经历了从“整党”到“从严治党”,再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最终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演进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历史逻辑和如何克服党长期执政面临的现实困境的问题逻辑的有机统一,是循序渐进、不断深化完善的过程[8]。
(1)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生成的理论逻辑
首先,动力基础: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奠基之作,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党建的基本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对无产阶级政党的目标、斗争策略等问题也进行了科学分析,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生产的动力基础[9]。其次,坚强保障: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生成的思想武器,是全面系统分析反腐斗争的坚强保障[10]。再有,理论基础:邓小平正风反腐思想。邓小平正风反腐思想是对毛泽东整顿党风惩治腐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其务实精神、管用思维等是升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提高党建水平的理论资源[11]。最后,理论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针对全面从严治党发表了多次重要讲话,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和从严管党治党的宝贵经验进行了精辟概括,提出了“五个必须”“五个确保”的哲学思维,成为推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焕发着强大的生机活力和重要遵循[12]。
(2)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生成的文化逻辑
首先,文化渊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民本思想、政德思想、法治思想和廉正思想等,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生成凝结了深厚的智慧力量和强大的精神力量[13]。其次,文化动力:红色文化。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不仅显现着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是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生成的文化动力[14]。最后,文化助力:自我革命精神。自我革命精神是管党治党方略的历史延续与发展,蕴含着党强烈的历史担当,不仅有助于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方略的生成,还是破解新时代党建新情势新问题的现实需要[15]。
(3)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生成的历史逻辑
首先,历史经验:全面从严治党是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全面从严治党制度”虽然未在抗战时期明确提出,但管党治党务必从严的理念始终贯彻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不仅是克服抗战时期党内问题的武器,还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生成的重要历史经验[16]。其次,历史总结:全面从严治党是革命胜利的根本法宝。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根本要求,不仅是助力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法宝,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生成的历史保障[17]。最后,历史发展: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是新时代党建的时代呼唤,不仅在革命时期为党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还有助于党思想建设的继承和创新,是新时代制度生成的时代呼唤[18]。
(4)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生成的实践逻辑
首先,实践基础: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生成的实践逻辑基础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发展和贯彻的根本政治保障[19]。其次,实践展开:社会基础、指导思想、组织原则和党员个体的辩证统一。与人民群众生死不离的伦理契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资源、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活动开展、以不断提高党性修养的个体机制四个方面机制的辩证统一,是构成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逻辑展开[20]。最后,实践需要:思想建设和制度治党的结合。思想建设和制度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生成的时代需要,关键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有机结合[21]。
除此之外,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作为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和基本方略,其生成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发展的政治逻辑,还包括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生成的时空逻辑、质量逻辑、知行逻辑、上下逻辑和内外逻辑等辩证统一的逻辑维度[22]。
二、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时代价值和主要特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管党治党的新举措,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提供了重要保证。立足新的历史时期,推进和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尤其是将“全面从严治党”上升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和鲜明的特色。对于全面把握这一命题的时代内涵、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1.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理论意义
(1)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思想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与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紧密结合的最新成果。有学者认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作为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发展和创新,主要包括: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地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的战略展开;从严治吏和纪律治党相结合的战略思维等[23]。
(2)创新和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败思想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指导反腐斗争的实践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并逐步发展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败思想。有学者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反腐败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党情社情结合发展的最新成果,其主要内容包括:法治与党建的相结合;主体责任与法制思维的相结合;法制方式与执纪问责的相结合等[24]。
(3)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治党思想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治党思想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和核心要义,其理论价值主要体现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有学者认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治党思想与新征程新挑战新任务新斗争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其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治党思想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体现着新时代党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认识深度和质量要求[25]。
2.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实践价值
(1)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主要表现为: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坚守党的根本立场;创新党的指导思想;把握党的存在问题,传承党的担当精神。有学者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内涵的社会主义制度,通过制定高压反腐、作风整顿、民主政治、权力监督、利益整合等一系列治党管党措施,为加强党的全面建设,促进意识形态建设制度化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凝聚着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主体,体现着强烈的人民至上旨趣[26]。
(2)为加强权力监督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是党在新时代为加强权力监督确立的治党方略和制度保障,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其不仅为提升党的执政软实力打下了坚实基础,还为“为民服务”“权力监督”“权力制约”提供了制度保障[27]。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四次修订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化的伟大新实践,不仅是新时代对党的建设深度反思的成果体现,还是加强权力监督,促进依法治国理论不断创新发展的制度保障[28]。
(3)为全面从严治党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制度环境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是党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历史课题进行探索的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路径设计,主要包括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党的政治建设为首位的根本遵循;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的治党合力,为全面从严治党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制度环境。有学者认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提出不仅显著改善了党内的政治生态,还为全面从严治党营造了氛围浓厚的制度环境,特别是旗帜鲜明的党性教育,对永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等都发挥着重要的意义[29]。
(4)完善和推进了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完善和推进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前提,是坚定制度自信的内在支撑,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彰显优势的现实依托,其纵深发展的行动逻辑,为完善和推进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供了内在动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础。有学者认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生成与党的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世界局势等紧密相连,是推进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能力建设和反腐建设的战略定力,为完善和推进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向纵深发展注入了新动力[30]。
(5)为国家战略布局提供了深层动力
首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要素和重要手段,也是应对时代挑战的战略选择。只有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向纵深发展,把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才可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31]。其次,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事业的继承者,从根本上决定了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两者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32]。最后,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与对外话语体系传播的深度耦合。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与加强国际话语体系传播是新时代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切实把中国精神、中国经验进行对外传播的重点,对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发挥着重要作用[33]。
(6)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首先,完善全面从严治党的效能提升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从严治党效能的提升具有诸多的逻辑关联,主要表现为: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是重塑治党的价值取向;完善治党的内容体系和整合创新治党的网络方式是全面从严治党效能提升的长效机制[34]。其次,以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执政党治理转型。政党在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党治国家的初始条件决定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实现执政党的治理转型,主要体现为治理的制度化、法治化和科学化转型,其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框架与实践逻辑[35]。最后,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有学者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的战略部署进行了分析,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为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36]。
3.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主要特色
(1)方法论特色:全面整合统一化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鲜明特色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耀眼光辉,具体体现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相统一,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的相统一,“关键少数”和“绝大多数”的相统一,行使权力和担当责任的相统一,严格管理和关心信任的相统一,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的相统一[37]。有学者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新局面,显现着鲜明的方法论特色和系统化思维,即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全面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的相统一[38]。
(2)思维品质特色:深刻推动科学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主要内容包括政治建设和纪律建设的相结合、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相结合、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相结合、党内治理和国家治理的相结合,呈现出科学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思维品格和理论特色[39]。有学者基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发表的系列讲话,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鲜明特色为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相结合,具体体现为“四个相统一”,即科学性与整体性相统一、时代性与战略性相统一、导向性与创新性相统一、实践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其显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思维品质与基本属性[40]。
(3)内在本质特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思想
“人民性”是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内在本质特性,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标志,蕴含着三重逻辑指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人民群众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的“人民性”因子;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人民性”实践,显现着鲜明的人民立场、浓郁的为民情愫和磅礴的人民能量[41]。有学者认为,“人民性”是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基础,不仅有助于促进党的自我革命,提升党的建设质量,还有利于强化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意识形态根基[42]。
在具体研究中,对某一对象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很难脱离其主要特点来进行。如果抛开新时代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主要特色来谈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就难免显得空洞且缺乏学理性。目前,相关研究多倾向于将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讨论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虽然目前的研究大都注意到了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之间的关联,也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但理论意义相较于实践价值的研究数量较少,因而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三、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现实困境和推进路径
深刻探析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现实困境,科学回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问题意识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重要环节,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是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新时代赋予了党和人民新的使命,中国共产党要带领中国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就必须适应和直面新时代对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提出的新的现实困境,从不同角度、方面来探讨新时代坚持和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推进路径。
1.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现实困境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全面从严治党制度要落地生根,就需要与实践同行同步。然而在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实践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困境,阻碍着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切实落实和实现。
(1)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文化困境
从严治党的基础就是要营造清朗的文化环境,达到“全面”和“从严”。然而实践中难以真正贯彻和落实,因为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为官不为”文化。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科学认识和系统回答了“为官不为”的治理困境。有学者认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是对“为官不为”的“变异性”“多样性”“隐蔽性”“欺骗性”等现状的直面应对,也是对政治风气、政治生态、政治环境和政治矛盾等困境解决的精准回答[43]。其次,“圈子文化”。“圈子文化”是损害社会心态、扭曲党内关系、破解制度权威的政治乱象和沉疴毒瘤,严重阻碍着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思想机制、监督机制、治理机制和选拔机制的有效落实[44]。最后,形式主义。有学者指出,只注重形式或内容的形式主义,人前人后不一致的“两面人”现象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亟待消除的盲区[45]。
(2)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干部困境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关键是要有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体现在意识、精神和动力三个方面。首先,干部制度意识薄弱,导致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不精准。在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制度的进程中干部职业倦怠问题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干部干事动力不足、不担当不作为和“慵懒散混”等,也突出表现为政治认知缺失、政治信仰不足和政治价值失范等[46]。其次,干部精神动力不足。党员干部精神信仰的淡漠化消解着党的合法性、削弱着党的先进性、侵蚀着党的纯洁性,是推进意识形态领域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纵深发展以及党的新的伟大工程建设的一大威胁[47]。最后,干部工作动力不足。在全面从严治党制度落实的过程中,存在多重干部工作动力不足现状,如党员干部自身的身份意识淡化、身份迷失和身份焦虑等问题,使得党员干部未能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作用[48]。
(3)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治理困境
首先,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治理体制困境。全面从严治党制度要求全面从严治党的执行机关需推进内容公开、渠道公开和平台建设等体制和制度建设,但在实际贯彻落实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执行机关与党务公开不同步的现状,使得公开平台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49]。其次,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监督困境。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专司监督和评估机构的不完善和不规范,致使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监督评估存在混乱的现象,缺乏统一的法律约束与制度规范,也缺乏强有力的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50]。再次,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精准考核困境。人才资源在部分行业的不平衡不充裕,致使工作开展只好采用“政治人”与“法律人”“经济人”与“教育人”等相结合的双重属性工作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深化和落实,同时将治党融入到治理的层面,这使得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考核不明晰,干部党性教育的综合考评机制不健全,给部分行业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长期落实带来了多重隐患[51]。
2.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推进进路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精髓是“深入”,这显然需要全面把握多层次的现实困境,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形成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精准”路径。由于困境呈现出不同类型和多维度,学界通过对困境类型的研究,进而提出不同维度的推进路径。
(1)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主体:增强全党主体力量的凝聚力是首要前提
首先,构建保障党员质量的评价体系。有学者指出,加强党员道德修养,提升党员思想意识,是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思想基础,也是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的重要遵循,需要强化党员主题教育实践、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保障党员质量的评价体系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永葆党的生命力[52]。其次,提升自觉建设优良干部家风意识。领导干部家风的好坏不仅关系着自身和家庭的荣辱,还关系着全面从严治党制度能否顺利进行和真正落实。因此,提升自觉建设优良干部家风意识,注重对其家庭成员的思想教育和纪律教育等,不仅有助于家庭成员共同培育和建设优良家风,还有助于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53]。最后,廉洁教育是动员全党主体力量的道德底线。有学者基于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经济伦理之维,对广大党员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进行了研究,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中最关键的维度就是实现党员经济伦理观念的蜕化变质,即教育广大党员形成廉洁为公的道德底线,从根本上限制和减少党员干部的自由裁量权,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贯彻落实[54]。
(2)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机制:完善管党治党机制体制建设是关键环节
首先,完善党的纪检机关领导体制。深化纪检机关领导体制改革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权威性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纪委监督机制、领导体制、队伍建设机制和派驻机构管理体制[55]。其次,建立党内法规制度发展的常态化和长效化机制。凸显党内法规制度机制建设,是新时代完善管党治党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领导水平和反腐斗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发挥着重要的“内驱力”作用[56]。再次,构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内在协同机制。有学者认为,为深化认识和全面把握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规律和实践,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向纵深发展,必须以增强“四自能力”为着力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发展的维度,以形成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协同机制[57]。除此以外,还有廉政风险网格化防控体制。廉政风险网格化防控体制是新时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向基层延伸的有效路径,不仅有助于打破当前现有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封闭状态,助推社会参与,还对提高廉政风险防控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关键是建立合理的基层廉政风险网格化治理体系和网格技术平台,以大力助推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纵深发展[58]。最后,建立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机制。思想建党是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方向指引,制度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规范保障,不断完善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机制,不仅有助于提升党的执政形象、增强党的凝聚力,还对改善党内政治生态发挥着重要作用[59]。
(3)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文化:推动积极健康的文化建设是内在动力
首先,优秀传统文化与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有效互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与教育导向,充分发掘其内蕴的文化价值对健全政治建党、增强执政本领和优化政治生态发挥着重要的现实意义[60]。其次,廉政文化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内在要求。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思想保证,也是形成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动力源泉,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实践的必由之路,也是直面“圈子文化”“公权私用”“懒政怠政”等现实问题的内在动力[61]。再次,自我革命精神是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坚强保障。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是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在新时代的鲜明话语,是党具有先进本质的内在要求,是党应对挑战和战胜风险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向纵深发展的有力保障[62]。还有,红色资源与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互动落实。红色资源是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深入人心的重要内容和资源,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创新互动形式,依托教育传播机构、国家纪念日和红色纪念场地等,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认知、思想的认同,进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践行与落实[63]。最后,“永远在路上”的执着精神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前提。“永远在路上”的执着精神是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全面推进党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主要抓手,是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向纵深发展的保障[64]。
(4)全面从严治党制度阵地:构建清朗的引导阵地是外在要求
首先,全面提高高校舆论引导的治理能力。高校是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建设全局中的关键一环,决定着培育什么样的人和为谁培育人的关键问题。有学者基于党的教育路线对构建清朗的高校党建空间进行了研究,指出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科学内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全面建设高校从严治党制度阵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65]。其次,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是拓展全面从严治党制度阵地的创新模式。互联网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提供了时代资源和全新平台。有学者认为,推进新时代互联网+全面从严治党制度,需要构建体系化的互联网制度和机制、全面提升群众监督机制、创新工作模式、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提供纵深新模式[66]。
四、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研究展望
十九大以来,学界对全面从严治党制度进行了有意义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理论成果,但总体来说,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1. 宏观视野与本体突破:突破研究视野,拓展研究学科
首先,以多向多维视角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进程考查。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研究主要以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为基础展开,视野聚焦当下。虽然也有学者对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形成的历史进程展开了探讨,但其中有深度的力作仍旧不足,特别是在研究维度、视角和广度等方面还有待拓展。如从横向上看,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研究数量不足;从纵向上看,研究中仍存在忽视文本解读和历史进程考察的现象。其次,以超时空视域拓宽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空间范围和时间维度研究。一方面,突破中国地域范围,更加注重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中国与世界、中国与马克思主义事业等互动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突破全面治党制度生成的时间范围,注重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生成前后社会发展变迁的联结,深入探讨不同历史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话语转化、现实困境和应对策略及其影响等都有待深入探讨。最后,以多学科跨学科延伸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研究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党的建设和政治学为基础展开,研究学科和研究方法较为单一。虽然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展开探讨,但研究的广度还有待拓展。
2. 史料整合与技术利用:注重史料发掘,增强技术处理
首先,以史料发掘为基础丰富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研究文献和研究内容。在研究资料上,未来需要更加注重史料的发掘及其解读。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深化研究是建立在一系列史料基础之上的,史料的掌握与研读是研究的前提,但研究中仍存在史料发掘不足的现象。其次,以史料整合为依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专题研究和系统研究。根据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实践情况,设定专题史料的整理方案,如坚持依规治党制度、党的组织路线、党管干部制度、选贤任能制度和政治纪律等史料,通过专题史料的归类发掘和整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相关专题的深化研究。最后,以数字资源为突破,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数据库。海量数字资源的处理及利用是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研究的新路向。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文献资料数据库,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来处理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海量数字资源,提高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研究整体分析的可能性是未来深化研究的重要指向。
3. 现实取向与人文关怀:紧扣国家战略,弘扬民族精神
首先,以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与国家战略的逻辑关系为取向,增强制度认同研究。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是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研究的重要趋向。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旨在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有关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与历史认同、制度认同、政治认同和道路认同等逻辑关系研究需要持续推进。其次,以实地考察为基础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实践路径。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在研究取向上,未来应更加注重实地考察化的现实关怀。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离不开党的实践,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研究的前提,蕴藏着理论创新的动力、活力和潜力,但研究中仍存在实践研究不足的现象。最后,以文明建设为引导增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文化精神研究。就文化精神研究而言,学界大多探讨的是全面从严治党生成的文化逻辑,以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内蕴的文化精神展开探讨的成果则较少。如形塑共同历史记忆、引导公众社会认知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文化遗产研究关注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