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OPSIS+RSR法的优秀羽毛球女单运动员杀球质量综合评价*
2021-12-25戎淼锋
林 珑,陈 滔,戎淼锋
(1.广州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0;2.广州民航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725)
在羽毛球女子单打技战术体系中,杀球技术无论是作为直接致胜的主要攻击性技术,还是通过杀球来创造进攻,始终是进攻战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对比赛结果都产生着及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将综合评价法中的“TOPSIS法”与“RSR法”组合运用到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杀球质量的研究中,通过对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杀球技术使用数量和五种使用效果进行统计,定量分析和评价不同运动员杀球质量的差异,并对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8年1月4日世界排名前九名的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
通过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搜索“羽毛球”、“技战术分析”、“综合评价”等关键词,下载相关文献研究资料。通过阅读、归纳、整理,了解目前羽毛球项目技战术相关研究现状,也同时了解TOPSIS法、RSR法等综合评价方法的统计原理、使用要求与研究现状,为本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1.2.2 录像来源与观察指标
根据国际羽毛球联合会官方网站(https://bwfbadminton.com)的比赛信息数据,从2018、2019赛季高水平赛事(世锦赛+超级系列赛)决赛、半决赛、1/4决赛阶段的比赛中,筛选出参赛双方均为世界排名前八名运动员的比赛场次,共计58场。通过“爱羽客”羽毛球视频网站(http://www.aiyuke.com)下载全部58场比赛视频录像,通过慢速播放和定格观察的方法,对比赛中运动员的各项技术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重点对运动员的6578次杀球技术的使用“质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为了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评价运动员的杀球质量,参考相关研究[1],结合本研究的需要将运动员杀球技术的使用效果分为五种:直接得分(A1)、对方受迫失误得分(A2)、主动失误(A3)、继续攻(B1)、均势(B2)、被反击(B3)。在比赛中,运用杀球技术的战术目标就是直接转化为得分或取得继续进攻的优势,因此直接得分、对方受迫失误、继续攻可以定义为“高优指标”。与此相反,主动失误、均势、被反击等效果既不能直接转化得分,也没有取得优势,则可以定义为“低优指标”。
1.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本研究使用的“TOPSIS法”与“RSR法”都是常用的综合分析方法,但是各有特点和优势:
(1)“TOPSIS法”:即“优劣解距离法”,是由C.L.Hwang和K.Yoon于1981年首次提出,在卫生统计、经济管理等领域均有较多的应用,在体育领域主要在篮球[2-3]和足球[4]竞技表现、乒乓球[5]比赛质量的相关研究中有所涉及。“TOPSIS法”是根据有限个评价对象与理想化目标的接近程度进行排序的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原始数据信息丢失较少,能够对数据中的异常值进行客观的反映,唯一的缺点就是只能对计算结果进行排序而不能进行分档评价。
(2)“RSR法”:即“秩和比法”,是由中国学者田凤调教授于1988年提出。在卫生统计领域应用较多,在体育与健康相关领域则用于综合评价运动员的整体竞技实力和学生体质健康。“RSR法”利用“RSR值”进行统计,运用参数分析的概念与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计算过程简单且结果可以进行分档评价,但缺点是原始数据部分信息容易在秩次转化中丢失,对原始数据的异常值不能客观的反映。
两种方法中,“TOPSIS法”的计算结果中以“相对接近程度(Ci)”来进行排序,“RSR法”的计算结果中则采用“RSR值”来进行分档评价,两者在的取值范围(介于0与1之间)和分布情况上相似。因此,可以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点,以TOPSIS法来更客观的分析原始数据,以“相对接近程度(Ci)”替代“RSR值”来进行分档评价[6-7]。因此,本研究采用“TOPSIS法”与“RSR法”相结合的方法来综合评价运动员的杀球质量。
2 研究结果
2.1 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杀球效果的统计与排序
本研究对2018年1月4日世界排名前九名的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的六种杀球技术运用效果的分布率进行了统计和排序(见表2)。整体来看,五种杀球效果中的“均势率”占到了63.2%,“被反击率”则仅占2.4%,说明大部分的杀球都未能直接转化为得分或取得优势;“主动失误”、“继续攻”和“被反击”三项指标分布率的变异系数较大,即不同运动员之间的差异较大。与此相反,“直接得分”、“对方受迫失误得分”和“均势”三项指标分布率的变异系数则略小,不同运动员之间的差异也较小。
对比来看,马琳的杀球使用率最高(19.5%),陈雨菲的杀球使用率最低(11.2%)。在高优指标中,戴资颖的杀球直接得分率最高(12.9%),奥原希望直接得分率最低(7.0%);辛杜对方受迫失误得分率最高(10.6%),何冰娇对方受迫失误得分率最低(6.3);奥原希望杀球后继续攻率最高(11.9%),何冰娇杀球后继续攻率最低(5.5%)。在低优指标值,因达农杀球后均势率最低(57.2%),何冰娇杀球后均势率最高(68.2%);成池铉杀球后被反击率最低(2.3%),陈雨菲杀球后被反击率最高(5.1%);辛杜杀球主动失误率最低(4.6%),因达农杀球主动失误率最高(11.1%)。
对比分析不同运动员不同杀球效果分布率的排名变化,可以将世界排名前九位的运动员分为四种类型:(1)杀球直接得分能力要强于通过杀球迫使对方接杀失误或创造继续进攻的能力,这类型的运动员有戴资颖、成池铉、何冰娇;(2)杀球后创造继续进攻的能力要强于杀球直接得分和迫使对方接杀失误的能力,这类型的运动员有山口茜、奥原希望;(3)通过杀球迫使对方接杀失误、创造继续进攻的能力要强于杀球直接得分能力,这类型的运动员有辛杜、马林;(4)杀球效果排名相对较为平均,但均有一项变异系数较高的指标表现较差,其中因达农的杀球主动失误率最高,陈雨菲的杀球被反击率最高。
2.2 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杀球质量的综合评价
通过统计分析不同运动员不同杀球效果的分布与排序,可以一定程度上分析运动员杀球技术的运用特点和规律,但却不能分析运动员整体的杀球质量、也不利于运动员之间杀球质量优劣的对比。因此,本研究运用“TOPSIS”和“RSR法”对运动员不同杀球效果进行整体分析,综合评价运动员的杀球质量。
2.2.1 杀球质量各指标的“同趋势化”和“归一化”
在本研究的六种杀球效果中,既有又“高优指标”(直接得分、对方受迫失误、继续攻)
,也有“低优指标”。为了保持所有杀球效果指标数据变化趋势一致,本研究采用“倒数法”,运用公式(1),将表1中的低优指标转化为高优指标,建立“同趋势化”表(见表2)。由表2可见,杀球质量各指标的纲量不一致,需要先消除各指标不同纲量的影响后才能进行进一步的计算和比较,即“归一化”处理。运用公式(2),对表2中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处理后的数据形成“归一化”表(见表3)。
表1 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杀球使用率与杀球效果的统计与排序
表2 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杀球进攻质量的“同趋势化”表
表3 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杀球质量的“归一化”表
2.2.2 杀球质量各指标与理想解的相对接近程度计算
根据计算需要,要计算杀球质量各指标与理想解的相对接近程度,首先需要确定杀球质量各指标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运用公式(3、4)求出表3中杀球质量各项指标的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即“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公式中的Z+和Z-分别表示杀球质量的第j个指标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最终,杀球质量各项指标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分别是:理想解(最大值)=(0.453,0.409,0.489,0.367,0.451,0.509);负理想解(最小值)=(0.248,0.242,0.228,0.307,0.206,0.214)。
最后,运用公式(7)计算各位运动员杀球质量各项指标与理想解的相对接近程度Ci,Ci的取值介于0~1之间(0≤Ci≤1)。即当Ci值越接近于1,则评价的运动员杀球质量越接近于“最理想”水平;当Ci值越接近于0,所评价的运动员杀球质量越接近于“负最理想”。本研究对世界排名前九名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杀球质量与理想解的相对接近程度进行了计算和排序(见表4)。
表4 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杀球进攻质量Ci值排序表
2.2.3 拟合回归方程和划分档次
本研究为了对比分析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杀球质量的差异,将TOPSIS法总计算出的Ci值替代RSR值,先拟合成一元回归方差,再进行杀球质量的最优分档。
结合RSR法的分档评方法和原则,本研究采用概率单位Probit值特定的向下累计频率来了解各运动员的Ci值分布状况,根据Ci值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列出不同组的频数(?) 、累计频数(∑?)、然后算出累计百分率P:(R/n)×100%,再根据百分率P的值在《百分数与概率单位对照表》中查出相对应的概率单位值(Pribit) ,详见表5。最后,以概率单位值(Pribit) 为自变量(Y),Ci值为因变量(X),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并拟合成一元回归方程:Y=0.07+0.069X。统计结果显示,本研究中的回归模型相关系数r= 0. 957,F=76.216,P<0.01,方程可靠,系数具有非常显著意义,说明所得线性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5 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杀球进攻质量Ci值分布
根据最佳分档准则,结合合理分档数表,对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杀球进攻质量的档次进行了划分。根据统计结果(见表6),共分为优、良、中、差四档,各档的方差一致(P=0.081>0.05),各档间的相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2<0.01)。分档结果显示:辛杜、奥原希望两名运动员杀球质量最高,综合评价为“优”;成池铉、山口茜、马林三名运动员杀球质量较高,综合评价为“良”;戴资颖、因达农、陈雨菲三名运动员杀球质量一般,综合评价为“中”;何冰娇杀球质量低,综合评价为“差”。通过比较发现,9名运动员杀球质量综合评价排序均与其世界排名顺序相不符:戴资颖世界排名第1,杀球质量综合评价仅为“中”;奥原希望世界排名第7,杀球质量综合评价却为“优”。
表6 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单运动员杀球进攻质量的档次划分
2.3 不同比赛结果时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杀球进攻质量的差异分析
为了进一步研究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在不同情境下杀球进攻质量的差异,本研究继续采用“TOPSIS+RSR”的综合分析方法,参照前文的研究步骤和过程,对不同比赛结果时(胜局/负局)杀球质量的差异进行了研究。
整体来看(见表7),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胜局时的杀球使用率要高于负局。同时,胜局所有高优指标(直接得分率、对手受迫失误得分率、继续攻率)均高于负局,同时胜局的所有低优指标(均势率、被反击率、主动失误率)均低于负局,说明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在胜局时的杀球质量要高于负局,也说明了杀球质量的高低也会对比赛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两种类型的指标中,变化最大的都是评价杀球质量的“直接指标”,高优指标中的对手受迫失误率下降比例最大(28.0%),低优指标中的主动失误率升高比例最大(40.1%),说明对手受迫失误率、主动失误率等杀球直接效果指标的优劣对比赛结果的影响更大。
表7 不同比赛结果时整体杀球使用率和杀球效果对比
对比来看(见表8、表9),不同比赛结果时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杀球质量各项指标的变化并不完全与整体变化趋势一致,具体表现在:(1)奥原希望在负局时继续攻率有所提高,同时主动失误率和被反击率反而下降;(2)因达农在负局时直接得分率有所提高,同时均势率反而下降;(3)马林在负局时对方受迫失误率和继续攻率都有提高;(4)辛杜在负局时继续攻率有所提高,同时被反击率却下降了;(5)山口茜、何冰娇在负局继续攻率有所提高,同时均势率反而下降了。
表8 胜局杀球使用率与杀球效果的统计与排序
表9 负局时杀球使用率与杀球效果的统计与排序
运用“TOPSIS法”和“RSR法”分别对不同比赛结果是时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杀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档。以概率单位值(Pribit) 为自变量(X),Ci值为因变量(Y),经一元回归分析拟合而成的方程如下:
(1)胜局:Y=-0.258+0.121X(r= 0. 974,F=127.267,P<0.01)
(2)负局:Y=-0.069+0.102X(r= 0. 974,F=131.560,P<0.01)
上述两个一元回归方程的系数具有非常显著意义,所得线性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最佳分档准则,结合合理分档数表,对不同比赛结果时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杀球进攻质量进行分档(见表8):
(1)胜局:划分为优、良、中三档,各档的方差一致(P=0.918>0.05),相差具有显著性(P=0.000<0.01)。陈雨菲、成池铉两名运动员杀球质量最高,综合评价为“优”;辛杜、山口茜、何冰娇三名运动员杀球质量较高,综合评价为“良”;戴资颖、马林、因达农、奥原希望三名运动员杀球质量一般,综合评价为“中”。
(2)负局:划分为优、良、中三档,各档的方差一致(P=0.753>0.05),相差具有显著性(P=0.000<0.01)。奥原希望的杀球质量最高,综合评价为“优”;辛杜、因达农、山口茜、马林四名运动员杀球质量较高,综合评价为“良”;陈雨菲、何冰娇、戴资颖、成池铉四名运动员杀球质量一般,综合评价为“中”。
对比分析运动员不同比赛结果时杀球质量的排名变化,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杀球技术在不同运动员战术体系中的重要程度。由表8可知,运动员杀球质量由胜局到负局呈现出三种变化趋势:(1)杀球质量综合评价排序升高,根据排序升高的数量依次排序为奥原希望、因达农、马琳、辛杜;(2)杀球质量综合评价排序不变,只有山口茜一名运动员;(3)杀球质量综合评价排序明显下降,根据排序下降的数量依次排序为成池铉、陈雨菲、戴资颖、何冰娇。通过分析胜/负局杀球质量的变化,可以看出:奥原希望、因达农、马琳、辛杜四名运动员杀球质量由胜局到负局呈现排序升高;与此相反,有戴资颖、成池铉、陈雨菲、何冰娇四名运动员杀球质量由胜局到负局呈现排序下降;仅有山口茜一名运动员杀球质量由胜局到负局呈现排序没有变化。
表10 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在不同比赛结果时的杀球进攻质量综合评价
3 分析与讨论
杀球技术是羽毛球比赛中最重要、最有威胁的进攻性技术,针对对手杀球技术实施有效的控制与反控制将是运动员比赛过程中重要战术任务。因此,运动员在比赛呈现出来的杀球技术运用能力是相对的,既与运动员本身技术实力相关,也受到对手技术运用能力的影响。只有在与水平相当的运动员进行比赛时,才能真实反映运动员技术运用能力上的差异。因此,本研究选取排名接近(世界排名前九名)的优秀运动员相互比赛的场次为研究对象,就是为了减小比赛双方实力差距对杀球技术运用效果的影响,从而能够更为客观的评价运动员的杀球技术运用特征。
本研究选取TOPSIS+RSR的综合分析法,分别对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整体杀球质量的差异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优秀运动员的杀球技术使用“数量”和“质量”上差异,了解不同运动员杀球技术的整体运用特征,进而分析不同运动员杀球技术运用风格的差异:(1)马琳、辛杜是属于典型的“进攻型”打法的运动员,杀球的使用受对方的影响小,既可以是直接进攻得分的技术,也可以是创造进攻的发起技术,战术目的和战术位置比较灵活;(2)因达农也是属于的“进攻型”打法的运动员,有准备的重杀很有威胁并能直接得分,但在杀球稳定性上明显表现较差,这严重影响了杀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3)戴资颖、成池铉杀球的战术目的更多的是直接致胜得分,只有在杀球进攻方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本方杀球质量高、对手接杀准备不足时才能出现,这样的比赛情境更常见于“拉吊突击型”的打法中;(4)山口茜、奥原希望的身体条件上的劣势相对比较明显,身材都比较矮小,在杀球技术的使用上具有先天的劣势,因此在杀球技术风格上也呈现与前面两组运动员不一样的特征。从整体的技术运用上看,奥原希望、山口茜后场高、吊技术技术率偏高,杀气技术使用率却偏少,符合“拉吊突击型”打法的技术运用特点;(5)两名中国运动员陈雨菲、何冰娇与其他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杀球技术的运用风格都不一致,是与排名更靠前运动员的战绩和竞技成绩都还有明显的差距。随着“进攻型”打法的兴起,中国羽毛球女子单打项目成绩又明显下滑,中国运动员是继续坚持“拉吊突击型”打法,还是跟随大趋势主打“进攻型”打法,是国家对教练和运动员都要面临的主要问题。综上可知,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杀球质量上的差异,既与自身的技战术打法有关,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身体条件的制约。对比来看,外国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都有的明确的杀球技术运用风格,能根据身体条件和打法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杀球技术运用特征,中国运动员的杀球技术运用风格不够明确,整体杀球质量较差。
在羽毛球比赛中,比赛双方始终是在“控制”与“反控制”的两种比赛进程中不断切换,表现更优者才能更好的实现战术目的,最终赢得比赛。杀球技术是羽毛球比赛中最重要、最有威胁的进攻性技术,针对对手杀球技术实施有效的控制与反控制将是运动员比赛过程中重要战术任务。因此,运动员在比赛呈现出来的杀球质量是相对的,既与运动员本身技术实力相关,也受到对手技术运用能力的影响。在胜局中,受对手技术运用能力的影响小,运动员的既定技战术运用效果更好,杀球质量就相对来说更高;在负局时,运动员的既定技战术运用受到了对手的有效限制,杀球质量也就相对来说更低一点。在负局杀球质量整体下降的背景下,运动员在负局中杀球质量下降得越少,杀球质量的排序反而能够维持甚至得到提高。这这样的杀球质量变化趋势下,不同杀球技术运用风格在被动局面是受到的限制程度有所差别。“拉吊突击型”打法运动员只要后场技术使用被有效“反控制”,“拉吊”质量下降,杀球的使用数量和质量就比较容易受到限制。所以,戴资颖、成池铉这类“拉吊突击型”打法的运动员在负局时的杀球质量排名都有所下降。与此相反,“进攻型”打法则是依靠自身的能力主动杀球创造进攻机会,相对来说杀球使用数量和质量更难受到限制。所以,辛杜、马琳、因达农等“进攻型”打法的运动员在负局时的杀球质量排名变化不大。统计结果显示,两名技术运用风格相似的日本运动员,在负局时的杀球质量排名变化却差异很大,可见相同技术运用风格的运动员在不同比赛结果时的杀球质量变化仍然有个体差异:(1)在奥原希望、山口茜的战术体系中,杀球主要的战术效果是创造上网强攻机会,即使在负局杀球使用率下降的时候,仍然坚持这样的杀球技术运用原则,并且在继续攻率却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同时杀球技术运用的稳定性还提高了;(2)在戴资颖、成池铉的战术体系中,杀球主要的战术效果是通过“拉吊”后直接致胜得分,杀球质量更加受到“拉吊”稳定性的影响而下降;(3)在辛杜、马琳的战术体系中,杀球主要的战术目的比较灵活,既能直接得分也能创造继续攻的机会,这样的杀球技术运用风格不容易受到场上局面的影响;(4)陈雨菲在负局时,杀球的使用率略有下降,但杀球质量整体下降则较为明显,杀球技术运用质量对陈雨菲在比赛中的整体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5)何冰娇在负局时,则更多通过杀球来创造进攻机会,杀球技术运用更偏向马琳的风格。综上可知,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在不同比赛结果时的杀球质量变化差异,与自身的技战术打法和杀球技术运用风格有关。在整体杀球质量下降的背景下,“拉吊突击型”打法的运动员在负局时的杀球技术运用被限制较多,杀球质量下降更多;“主动进攻”型打法的运动员在负局是杀球技术运用被限制相对较少,杀球质量下降较少。
4 结论
(1)整体来看,辛杜、奥原希望杀球质量综合评价为“优”,成池铉、山口茜、马琳杀球质量综合评价为“良”,戴资颖、因达农、陈雨菲杀球质量综合评价为“中”,何冰娇杀球综合评价为“差”。
(2)不同比赛结果对比时,奥原希望、因达农、马琳、辛杜杀球质量综合评价排序升高,山口茜杀球质量综合评价排序不变,成池铉、陈雨菲、戴资颖、何冰娇杀球质量综合评价排序明显下降。
(3)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杀球质量上的差异,既与自身的技战术打法有关,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身体条件的制约。外国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都有的明确的杀球技术运用风格,能根据身体条件和打法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杀球技术运用特征,中国运动员的杀球技术运用风格不够明确,整体杀球质量较差。
(5)在整体杀球质量下降的背景下,“拉吊突击型”打法的运动员在负局时的杀球质量下降更多;“主动进攻”型打法的运动员在负局是杀球质量下降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