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百年历程、基本经验和时代进路

2021-12-25谢征

观察与思考 2021年11期
关键词:建设工作发展

谢征

提 要: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的百年变迁历程。主要形成了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政治保障,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从中国国情出发为基本原则,以理论创新为内在动力、以依法治理为基本方式等基本经验。推进新时代城市工作,应紧紧围绕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怎样实现城市发展”等主要问题,根据国情、世情,并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开展城市建设;同时不断提高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

2020 年3 月3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期间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①《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人民日报》2020 年4 月2 日。,“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5 年12 月23 日。。回溯历史,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已走过一个世纪,经历了百年变迁历程。主要形成了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政治保障,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从中国国情出发为基本原则,以理论创新为内在动力、以依法治国为基本方式等基本经验。推进新时代党的城市工作,应紧紧围绕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怎样实现城市发展”等主要问题,根据国情、世情并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开展城市建设;同时不断提高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

一、党的城市工作的百年历程

中国的近代城市是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民族资本兴起和大工业生产而诞生的,上海等大城市是党的诞生地和早期革命斗争的策源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曾以城市为中心开展工人运动,举行武装起义,进行地下斗争,后逐步走上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先后召开了四次城市工作会议。在党的历史上,党的城市工作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城市工作的初创

城市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要战线。建党和大革命时期,党主要以北京、上海等城市为中心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建立党团、工会组织,发展壮大革命力量,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和国共合作,开创出北伐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反帝斗争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武汉召开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在党领导发动的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城市武装斗争失败后,我们党开创了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抗战时期,随着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党在沦陷区发展党的地下组织,从事抗日宣传,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战争时期,在国统区爆发的反帝斗争和爱国民主运动,形成了城市人民斗争的党的第二条战线。城市地下党开辟秘密交通线传递情报和采购物资,开展统战策反和保护城市的斗争,加快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①参见陈芳国:《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城市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江汉论坛》,2011 年第8 期。毛泽东指出:“革命的最后目的,是夺取作为敌人主要根据地的城市,没有充分的城市工作,就不能达此目的。”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636 页。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二中全会是城市工作会议,是历史转变点”③金冲及:《刘少奇传》(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年版,第570 页。。“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④《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427 页。。这标志着以乡村领导城市开始转到以城市领导乡村的新的历史时期即将到来。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管理之道

1951 年2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加强党委对城市工作的领导,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恢复和发展生产,改善城市人民生活,在城市建设计划中要贯彻为生产服务、为工人服务。1962 年8 月,为减轻城市供给负担,党中央召开第一次城市工作会议要求,大中城市要集中力量组织生产;减少企业亏损,增加盈利;迅速处理积压物资,防止损失;清理企业拖欠;改善财政开支的管理;努力保证职工生活水平;完成减少城镇人口计划;逐步改善大中城市的市政建设。1963 年9 月,为加强对城市的集中统一管理和解决城市经济生活的突出矛盾,党中央召开第二次城市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做好工业的调整工作;努力做好商业工作,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大力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生产;加强房屋和其他市政设施的维修,逐步进行填平补齐;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妥善安置城市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试办职业教育;加强城市的管理工作。⑤参见王黎锋:《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历次城市工作会议》,《党史博采》,2016 年第7 期。

(三)改革开放时期及新时代不断深化城市治理改革

1978 年3 月,党中央召开第三次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城市建设是形成和完善城市多种功能、发挥城市中心作用的基础性工作。会议明确了坚持城市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改革城市建设体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好用好城市建设资金以及城市政府要集中力量搞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等七项城市建设的任务。①参见王黎锋:《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历次城市工作会议》,《党史博采》,2016 年第7 期。此后,中国城市化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期,1978 年至2014 年,城市化率由17.92%提升至54.77%,城镇人口由17245 万增长至74916 万,城市数量由193 座扩张至657 座。②参见杨开忠:《经济地理重塑与空间治理结构的完善》,《区域经济评论》,2018 年第5 期。2015 年12 月,党中央第四次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会议强调了做好城市工作的总体思路: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会议强调了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城市工作格局。

二、党的城市工作的基本经验

党的城市工作经历百年变迁历程,形成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较为成功的、党的城市工作的基本经验。从宏观层面来看,主要形成了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政治保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从中国国情出发为基本原则,以理论创新为内在动力、以依法治理为基本方式等行之有效的基本经验,有力地推进了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现代化。

(一)加强党的领导是党的城市工作的政治保障

党的百年历史表明,党的领导具有巨大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坚持党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城市工作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具有强大的领导力优势,必须保证党在城市工作中发挥出全局性、关键性作用力和影响力,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才能确保城市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才能确保城市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党的城市工作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必须同实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紧密相联为基本遵循。党的城市工作的状况与党的政策休戚相关,必须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制定正确的政策,城市工作才会获得持续、科学、快速的发展。

(二)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城市工作的价值取向

党的百年历史表明,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从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入手,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国之根本在于民,城市工作的根本也在于民,“把尊重民意、汇聚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党治国理政全部工作之中”①《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9 年11 月6 日。。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城市工作的方方面面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年版,第55 页。。

(三)从中国国情出发是党的城市工作的基本原则

党的百年历史表明,认清中国的国情,从实际出发,科学探索把握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规律及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国情是历史造成的现实,因此,必须把握国情特点和时代特征。目前,根据我国所处国际战略环境,必须在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谋划城市工作,把握党的城市工作政策措施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必须坚持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党的城市工作基本原则,立足于民生改善。必须坚持以适应社会各方利益诉求为社会支撑,在政府、市场、社会的多元协作参与中推进城市工作。

(四)理论创新是党的城市工作的内在动力

党的百年历史表明,坚持在实践基础上实现党的理论创新,是不断推动党的事业持续发展的极为重要的经验。理论产生于实践,实践的发展也必然要求理论也随之发展,创新为党的城市工作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支撑。党中央提出了城市工作的目标:“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③《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5 年12 月23 日。创新是城市工作的动力,必须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技术手段、人才支撑;协调协同是城市工作的根本方法,体现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绿色是城市工作的底色,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识;开放是城市工作的外部条件,必须充分发挥利用国内市场、国际市场资源优势;共享是城市工作的价值遵循,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是根本评价标准。

(五)依法治理是党的城市工作的基本方式

党的百年历史表明,依法治理是城市工作的内在要求、基本方式和重要依托。实践证明,法治促进治理、良法保障善治,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④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 年10 月28 日。新时代的城市工作需要不断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城市工作破解各种深层次难题和障碍,为城市工作不断创新发展提供政策性引领,提供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为城市工作保驾护航。法治是城市工作得以规范、有序、持续推进的重要条件,也是确保城市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重要保障。

三、新时代党的城市工作的现实进路

“城市是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实现现代化的‘火车头’”,“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5 年12 月23 日。从现代化发展历程来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农业国的基础上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尤其从1978 年至2019 年,我国城镇化率迅速由17.92%提升至60.6%以上,年均提高1 个百分点,城镇常住人口由1.7 亿人增加到8.48 亿人,城市数量由193 个增加到678 个,②参见魏后凯:《十四五时期中国城镇化战略与政策》,《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20 年第8 期。我国城镇化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波澜壮阔的城市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我国正在逐步进入以城市人口为主的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转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引发了区域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镇化的治理结构、公共服务供给、民生建设、社会管理、户籍制改革、财政共担机制、“城市病”等广泛的城市建设与城市治理问题,传统的城市建设与城市治理模式面临着转型与变革。我们“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切实做好城市工作”③《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5 年12 月23 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换、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镇化加速推进、大城市快速扩张的时代背景下,针对城市工作的新问题、新趋势与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怎样实现城市发展”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阐明了党的城市工作的目标、价值取向、发展理念、发展动力、政治保证、根本方法、绿色发展、外部条件、技术手段等为核心内容的基本构成,既指明了以“城市规划引领、传承城市文脉、集约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城市群形态、扩大开放、城市文化软实力、以人民为中心”等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建设的实践路径,又指明了以城市治理模式、治理方式、智能支撑、专业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治理的实践路径,是新时代党的城市工作的根本遵循,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推进新时代党的城市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城市建设:遵循城市发展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建设是一门大学问,一定要本着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提高城市建设水平。”④《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年版,第602 页。从城市规划看,它是城市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坚持规划引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⑤《立足优势、深化改革、勇于开拓,在建设首善之区上不断取得新成绩》,《人民日报》2014 年2 月27 日。,“必须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这也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⑥《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实践与思考》,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年版,第476 页。。从城市历史文化看,它是城市的灵魂,“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⑦《立足优势、深化改革、勇于开拓,在建设首善之区上不断取得新成绩》,《人民日报》2014 年2 月27 日。;从城市建设路子看,要走集约发展之路。“坚持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⑧《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年版,第194 页。科学设置城市开发强度,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建设现代化都市圈;从城市建设与自然的关系看,“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很多山城、水城很有特色,完全可以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①《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年版,第603页。;从城市建设的形态看,必须依托城市群,“城市群是人口大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像我们这样人多地少的国家,更要坚定不移,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②《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年版,第600页。;从城市建设外部条件看,扩大开放是城市繁荣的必由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不断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③习近平:《在同外国专家座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 年5 月24 日。;从城市文化软实力看,“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④《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年版,第204 页。。城市是文明的载体、凝固的历史,城市发展要将弘扬城市精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厕所问题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对“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他还多次就垃圾分类提出要求,他强调,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从城市建设价值取向看,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把让群众生活更舒适这一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的血脉里、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年版,第605 页。。

(二)城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年版,第165 页。这指明了城市治理的实践路径。目前,我国城市治理加快推进,治理体系日趋完善,治理能力有效提升,治理成效日益显著,加快了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我国城市服务人民的功能得到了明显加强。

1.社会化是城市治理的模式

城市治理社会化通过共建共治共享而实现。随着城市社会高度分化,主体利益多元化,政府单一主体的管理渐渐不合时宜。城市治理工作需要探索新模式、新方式和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⑦《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5 年12 月23 日。

城市治理社会化是政府牵头、社会组织、市民多元主体通过共同谋划决策、共同建设、共同评估、共同改善城市秩序和环境,共享城市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成果的治理模式。首先,转变政府职能、突出主体示范引领、强化社会监督,建立利益协调型模式,同时建立有序结合市场机制与社会自治的治理型模式。⑧参见杨君:《中国城市治理的模式转型:杭州和深圳的启示》,《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年第2 期。其次,乡镇街道基层社区通过运作资源和网格化管理,服务和管理工作更加精准有效。再次,“不断加强城市基层党建,更好破解发展难题、应对风险挑战,进一步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夯实党的执政根基”⑨《建设伟大工程 永葆生机活力》,《人民日报》2017 年7 月30 日。。通过强化基层党建引领,统筹党政部门,构建高效的城市治理体系。

2.法治化是城市治理的方式

城市治理法治化是城市发展和运转的各项决策及其执行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确保城市管理工作以人为本、公正规范。现实表明,不少城市问题是由于管理不规范、不严肃、不稳定造成的。例如:城市安全缺乏责任约束,城市执法缺乏统一规范,城市管理界限不清、职能交叉等,影响了城市运行和发展的科学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形成城市综合管理法治化新格局。”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年版,第136页。首先,建立城市治理的制度体系。根据国家有关城市市政设施、环境卫生、道路交通、园林绿化、公共空间、城市规划实施以及应急管理等条例,建设良好的法制环境。其次,建立城市治理的工作体系。政府执法工作重心下移,鼓励市民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基层城市治理工作。再次,建立城市治理的执法体系。实行执法机关大部门制改革,建设一支过硬的执法队伍。建立城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

3.智能化是城市治理的技术支撑

城市治理智能化是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重要技术路径,在城市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治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基础设施智能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标准,更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②《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年版,第136 页。

目前,智能化城市治理正在三个方面推进。首先,统筹发展电子政务,构建一体化在线综合服务平台,推行政府大数据、网络大数据、企业大数据等的开放共享整合,着力建设“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智慧城市包括新一代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智慧经济、智慧政府、智慧社会、智慧城市发展环境等。”③张鸣春:《从技术理性转向价值理性:大数据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挑战与应对》,《城市发展研究》,2020 年第2 期。其次,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为政府服务精细化提供基础和保障。通过运行数据,感知社会态势、群众需求、畅通沟通渠道、提高行政效率、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助力,如“大数据+交通”等。再次,将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平台架构与大数据共享机制、法律约束机制、绩效评估机制、运营保障机制相结合并制定可操作的现实路径,推动城市治理的现代化。最后,通过培养与引进建成多层次专业化人才队伍,提高管理主体专业素质,适应智慧城市建设需求。

城市治理智能化转型正在成为一种时尚,目前,人工智能正在城市治理领域的住房、交通、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助残养老、家政服务等方面深度应用,极大促进了资源普惠共享,提高了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以及城市治理效率。如:北京城市网格化管理和“接诉即办”、上海“一网通管”和“一网通办”、杭州“城市大脑”的实践等智能化技术赋能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动创造人民群众更高品质的生活。

4.专业化是城市治理的重要保障

城市治理专业化提升了精细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上下功夫。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④《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信心和决心,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人民日报》2018 年11 月8 日。专业化提升了城市治理效能、城市品质和公共安全水平。首先,提升了城市治理效能。第一,城市治理主体通过关注城市幸福指数、城市宜居指数、公众满意度、数字城市治理的成熟度等城市治理评价内容,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第二,构建面向城市实际人口的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拓宽公众利益保障渠道,使市民获得更好的教育、医疗养老服务、文化体育和更可靠的社会保障。第三,城市治理主体加强制度设计,逐步完善城市治理水平评估及考核奖惩机制等制度保障。其次,提升了城市品质。“以解决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房价高涨、大气污染等问题为突破口,提出解决问题的综合方略。”①《立足提高治理能力,抓好城市规划建设,着眼精彩非凡卓越,筹办好北京冬奥会》,《人民日报》2017 年2 月25 日。通过依法管理与文明共建相结合,着力有效治理城市病,提高城市治理文化软实力,实现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再次,提升了公共安全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牢记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道理,着力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着力抓重点、抓关键、抓薄弱环节,不断提高公共安全水平。”②《习近平在贵州调研时强调:看清形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发展》,《人民日报》2015 年6 月19 日。因此,城市治理主体亟需建立城市公共安全应急预案,完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构区域城市风险防控的联控联防体系。

城市治理专业化需要实行“全周期管理”。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武汉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期间指出:“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要敬畏城市、善待城市,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③《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的讲话》,《求是》,2020 年第7 期。城市治理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周期性,必须持续稳定地不断推进。第一,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强化城市治理的长期规划与整体布局。第二,坚持既满足居民各个方面的需求,又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落实相应的全周期安排和过程管理。第三,重视城市治理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的过程性以及侧重点,准确把握阶段性时机。第四,在城市治理过程中,必须考虑城市内部不同要素和主体的利益及关系调整,实现城市秩序建构。第五,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信息和预警支持,适时把控城市治理及基层治理的动态,及时采取正确的对策。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

总之,新时代党的城市工作,应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开展城市建设;同时提高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

结 语

联合国自2014 年起将每年的10 月31 日设为“世界城市日”,美好城市建设和城市治理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新时代党的城市工作正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正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的,“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④《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年版,第24 页。,“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年版,第24 页。。美好城市建设正在成为新时代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年版,第200 页。。实现智慧技术手段与城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的协调发展,同时运用智慧技术手段加强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将成为实现新时代城市转型升级和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未来走向。

猜你喜欢

建设工作发展
多部门:建设农村公共厕所要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过度建设
不工作,爽飞了?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选工作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