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育恩:40载扎根派出所

2021-12-24石祖清

派出所工作 2021年12期
关键词:老杨户籍辖区

石祖清

走进云南省龙陵县公安局勐糯派出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民警在户籍室里忙前忙后,正在为辖区群众办理身份证件。这位老民警名叫杨育恩,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他已经在基层派出所干了整整40个年头。

今年是他在派出所工作的最后一年。明年他将退休。40年来,他默默扎根基层派出所,从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要过任何待遇,不争名夺利、不随波逐流,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在勐糯派出所创建了“老杨调解室”,提出了“六字工作法”,为辖区群众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实实在在的难题,赢得了辖区群众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曾被省公安厅评为交通管理先进个人,荣记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一次,获授奥运安保先进个人、三项建设百佳民警等称号。

辖区里的“活地图”

1982年7月,21岁的杨育恩怀揣梦想,从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龙陵县公安局工作,开始了他的从警生涯。

第二年,杨育恩被调至勐糯派出所。勐糯派出所组建于1981年10月。杨育恩刚到派出所时,所里只有4个民警,所有的业务工作几乎都是从头开始,且条件非常艰苦,只有一部手摇式电话机,晚上没有电。下乡开展工作完全靠走路,到较远的山区时要提前打探好路线,带上干粮路上充饥。杨育恩把派出所当成了自己的家,吃在所里,住在所里,几乎没有周末和节假日。他坚守的信条就是:以所为家,所兴我荣,所衰我耻。

从警以来,杨育恩先后在平达派出所、勐糯派出所工作,先后任教导员、副所长、所长等职,共担任了14年的派出所所长。到了50岁时,他把机会留给了年轻人,自己甘当一名普通基层民警。

目前,勐糯镇辖区共有1.9万人,杨育恩对辖区常住人口熟悉率达到60%、流动人员熟悉率达70%,90%的群众都认识他,辖区群众亲切地称他为“老杨”。

同事岳发仙是老杨手把手教出来的徒弟:“杨叔会耐心细致地给我们解答问题,他与同事相处融洽,亲和群众,从不倚老卖老,永远一副谦逊和善的姿态。他不懂的也会主动和我们沟通交流,工作情况也会及时和所领导请示汇报。”

“老杨办事公道,我信任他。”说起老杨,辖区群众没人不佩服他,没人不信任他。无论是侦查办案还是化解矛盾纠纷,他都样样精通,样样拿手。有群众报警,甚至直接点名让他来解决。现任勐糯派出所所长赵尚文说起老杨也不禁竖起大拇指:“一些群众可能不知道所长是谁,但一定知道所里的老杨。”

年轻的民警来了又走,换了一批又一批。参加工作以来,在杨育恩的带领和鼓励下,先后培養出50多名优秀民警,成为警队里的骨干,许多民警还走上了领导岗位。杨育恩总是说:“他们的成绩越突出,我就越感到光荣。”

“我刚参加工作,老杨就是我的师傅,他带着我下社区进村寨,用双脚跑遍了辖区的家家户户,他给予了我很多工作上的帮助和思想上的影响。”龙陵县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杨海峰回想起与杨育恩共事的青葱岁月,至今记忆犹新。他称赞道:“像老杨这一代老民警,继承了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历经艰难岁月,又赶上了好时代,他们肩负起了承前启后的重任,他们对事业忠诚执着,做什么事情都特别认真,用心用情,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一种吃苦精神,一种科学精神。”

群众心中的“和事佬”

勐糯镇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乡镇,因婚恋、山林、土地等引发的矛盾纠纷较为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勐糯派出所创立了多元化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2019年初,勐糯派出所根据杨育恩丰富的工作经验,围绕“心系百姓、服务群众、化解纠纷、构建和谐”这个中心,成立了“老杨调解室”,充分发挥已有40年工作经验的杨育恩人熟地熟情况熟、善做群众工作、调解工作方法多的优势,专门负责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等工作。杨育恩总结出了“早、快、熟、活、细、诚”的六字工作法。即发现要“早”, 积极深入社区排查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处理要“快”,对发现的矛盾纠纷快速调处不使矛盾激化,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业务要“熟”,准确掌握调解程序,调解方案,使工作零碎而不乱。措施要“活”,调解措施灵活多样化,针对争议的焦点和当事人心态采用不同的方法。工作要“细”,认真分析案情,细心发现矛盾纠纷当事人的薄弱环节,发现错误,劝导纠正,谅解对方。态度要“诚”,真心为群众服务,以心换心,用真心感动人,得到理解和尊重,使当事人信服。

老杨介绍起他的群众工作和调解方法来,眼里放着光,热情洋溢,说起话来非常有激情,不时用手比画着。

老杨还善用情理篇、劝和篇、告诫篇、警示篇等调解“四篇”处理矛盾纠纷。情理篇就是:何必为争口气、花钱劳神伤情义、生气斗殴酿悲剧、试过之后来不及。劝和篇就是:邻里乡亲有纠纷、自我批评找原因、低头不见抬头见、握手言和情谊深。告诫篇即是:有了纠纷找调解、化去干戈为玉帛、冤家宜解不宜结、能够容忍是美德。警示篇则是:矛盾发生莫加剧、申请调解消争议、调解不成别着急、讨回公道靠法律。

针对勐糯辖区面积大、道路交通线长面广的特点,老杨还创新成立“流动调解室”,把调解室搬到村(社区),就近就地开展调解,依托警务车辆作为“流动调解工作用车”,实时组织对涉事当事人进行现场调解,通过电话、微信预约,民警到村(社区)、小组开展现场调解,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

2019年1月,勐糯镇大寨村杨某与田坡村李某二人因酒后发生争吵。杨某用酒瓶砸中李某头部,造成轻微伤害。老杨快速做好疏导调解,避免矛盾激化。通过说服教育,杨某主动认错并承担全部医药费。在调处勐糯镇田坡村杨某芬与范某松夫妻矛盾时,老杨细心听取当事人诉说,从中发现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开展劝导,最后,双方认识错误,得以和解。2019年7月,在调解勐糯镇大寨村委会大寨二组线某与女友李某情感纠纷时,老杨通过耐心细致地说服劝导,男方真诚认错,得到女方谅解,双方和好如初,并真诚地感谢老杨。老杨说:“群众的笑容和一句贴心话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老杨调解室”成立以来,老杨成功办理了一件又一件调解矛盾纠纷案,开展了各种治安管理活动,有效维护了辖区良好的治安秩序,为社区群众解决了多种实际困难,贴近了群众、密切了警民关系。共调处矛盾纠纷120件,调解成功率达100%,真正做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户籍室里的“服务员”

由于所里警力有限,富有经验的杨育恩又主动担起了所里的户籍业务。户籍室每天都有来办理户籍业务的群众。遇到不会写申请的群众,杨育恩就提前准备好模板。遇到还缺的材料的,他会写个小纸条列明材料清单。杨育恩说:“只要你心里想着群众,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能解决的就当场解决,让群众少跑一次腿,你就能赢得群众的认可。”

户籍是比较枯燥烦琐的业务,但杨育恩始终把事情做实做细。经过他办理的户籍业务实现了零差错,群众的评价都是好。他坚信:“踏踏实实地干好工作,就是最好地展示自己。”

“业务是基礎”,这是老杨反复强调的,“学习掌握新的政策法规,学习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只有坚持学习才不会落伍。”

每个警察都想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实现自己从警的梦想,但在派出所工作中却常常被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困扰。但他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每一件小事。老杨心里认定:“鸡毛蒜皮的小事是群众最关心最在意的,把调解纠纷、户籍业务、服务群众这些小事做好了,警察的形象也就高大了。”

在工作中,杨育恩遇到因行动不便不能来派出所办理居民身份证的群众,他就带着相机主动上门采集照片、办证。据不完全统计,他担任户籍民警以来,共为年老和多病的村民上门服务办证25人。田坡村委会硝塘组杨某香,1999年从龙江乡移民搬迁到勐糯镇,因长期外出打工,2019年到派出所办理身份证时发现户口流失无法办理。杨育恩通过调查核实为其补录了户口。杨某香感动地说:“有了户口就有了尊严。是你们为我找到了尊严,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恩情。”

疫情防控中的“守护神”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杨育恩主动请缨到最危险的隔离观察点执勤,24小时坚守在岗位。他说:“我经历过2003年的非典疫情,对抗击疫情有一定的经验,虽然快到退休年龄,但在岗一分钟,就要坚守60秒!”

在隔离观察点,他为隔离人员提供情绪疏导和心理安抚,以唠家常的方式缓解其情绪,运用自己掌握的防护知识,耐心解疑答惑,同时,讲明疫情隔离政策和要求,引导大家 识大体、顾大局,并鼓励他们树立信心,保持乐观心态,和大家一道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他还主动为隔离人员送饭送水,全力配合医务人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无论干什么,他都不惧风险,冲锋在前,守护着一方的平安,被群众称为“战疫中60后老民警——人民的守护神”。虽然隔离点距离家只隔着一条街,但那段时间老杨从没有回过一次家。

隔离观察人员解除后,他又申请到最艰苦的龙镇桥疫情防控点执勤,与年轻的民辅警顶烈日、冒风雨、战疫情。春节期间,老杨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

有人问他:“50多岁了,为什么还要这样坚持?”

老杨回答道:“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就应顾大局,不能退缩。”

还有人问道:“老杨,您40年都扎根基层一线,后悔吗?”

“我从不后悔!”老杨回答得很干脆。

“为了千家万户的安宁,为了百姓群众的幸福,一切的付出都值得。”杨育恩回想起自己的从警经历深有感触:“40年如一日的警营生活,对警察这一职业的热爱早已融入我血脉,作为一名共产党党员,作为一名基层民警,我深知基层工作的艰辛与不易。退休后,我将继续保持本色,走向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老杨热爱着他的工作,热爱着这片土地,热爱着警察这个职业,他的工作倾注了他的心血,凝聚着他的真挚情感。他把一辈子的青春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献给基层公安事业。如今到了退休之年的他,白发悄悄染了头,戴上了一副老花镜,但依旧初心不变,精神矍铄,充满激情地忙碌在户籍室里,行走在乡村田野之间,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

风雨兼程40载,栉风沐雨40载。老杨与派出所一起成长。他见证了勐糯派出所的发展与变迁,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年轻民警的成长,也见证了勐糯镇走向繁荣与富强。

猜你喜欢

老杨户籍辖区
井陉苍岩山派出所积极排查辖区流动人口
老杨
征婚信息
老王办厂
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热议
识破
捡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