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变革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路径研究
2021-12-24王夕予张玉莲
王夕予 张玉莲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产业变革:高等数学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席卷全球,科技的发展使得国际政治经济正在形成新的格局,进而使得我国的产业也在进行如火如荼的变革。国家的产业发展需要适应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因此,高等院校的教育与教学在此时期不但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目标,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以数学学科为代表的基础学科由于在国家发展的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重要作用,因此,其教学改革的方向、途径与效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2002年,Elliott Masie将E-learning(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纯技术环境与传统的学习理念相结合,提出混合式学习这一概念。目前,全球许多国家已经在高校中开展了线上线下相互融合混合式教学实践。混合式学习以其灵活、趣味、能够整合复杂的多媒体技术等特点而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2017年《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指出:混合式学习的优势明显,其灵活、易实现、能够整合复杂的多媒体技术等特点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可见,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国内现有的关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或集中于技术路线探讨,或聚焦于具体课程的实施方案,而在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如何调整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还较少,如何找到契合点与合适的路径,以满足新时期的人才培养需求,是当前大学混合式教学研究亟待思考的课题。
1产业变革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要义和现状
任何教育的本质都是对人的培养和对人的塑造,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经历了若干个发展的重要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方向都是以培养适应国家未来的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的。目前,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在大多数学科中进行了尝试,无论是知识模块的讲解,还是具体技能的剖析首先要有正确的思想导向与清晰的培养目标。就目前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值得思考和关注。
1.1混合式教学模式加强对大学生的“三观”塑造需要加强
当代的大学生生活在我国经济复苏和科技飞速发展的和平年代,物质生活条件优越,且没有亲身经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艰难岁月,也难理解先辈们为国奉献一生的高尚事迹,然而信息社会资讯发达,生活节奏普遍加快,“速成”“网红效应”“低投入高回报”的享乐思想却很容易通过网络侵袭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高等教育是学生进入社会前的最后的教育殿堂,也是对学生德行塑造的最后的一道关卡。当代的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谋求一份足以维生的工作机会,还肩负着实现祖国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现有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价值导向,但是在实现形式上表现较为单一,吸引力和凝聚力还有待加强,对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立德是树人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是让大学毕业生投身祖国建设事业的核心的内驱力。因此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新时期的开展不仅仅要突破传统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更要在思想维度上实现质的突破。
1.2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知识传授的路径需要拓宽
当前国内的混合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是作为传统线下教学的补充,或是对原来录播课程的优化,尚未形成线上线下融通的有机生命体。学生仍然主要侧重于线下的当面授课,对于线上课程一般作为学习任务。另外,线上课程的授课方式单一,讲授内容与线下内容重叠,缺乏新颖的资源建设,进一步使得学生在线上的学习兴趣不浓,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动力,而教师普遍更重视线下课程和笔试考试的权重,进一步诱发了学生对线上内容的不重视,实际上,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本质就是要整合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通过线上的授课方式和丰富的多媒体传播形式,弥补、丰富甚至是升华线下的短暂课堂时间所不能达成的学习效果,从而使得知识传授的路径变得更为宽广。
1.3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技能提升的元素需要增加
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会突破原有的发展思路,寻求在新时期下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机遇。从国家近年来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大力推进“卡脖子”的关键领域攻坚的政策上可以看出,伴随着国际政治、科技、经济局势的变化,国家正在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也对大学生的未来角色刻画了新的蓝图。人才的培养细化到了具体的行业和具体的技能上,对口化培养精英人才或者高级技能人才是大势所趋。在未来,“高技能”“高素质”“有思想”“爱祖国”的新一代大学毕业生是高校培养的目标,也是真正适应国家未来发展需求的。就目前混合式教学开展的情况来看,重点在具体的某个知识环节的技能培养,但是对于完整课程的综合技能培养还较为缺乏科学的体系以及合理的安排,导致了学生掌握的往往是“片段化”的细节,难以融会贯通,凝练拓展。为了借助混合式教学模式更好地实现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要大力增加提升学生各个方面技能的学习元素。
2产业变革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的要点
高等数学课程是理工科专业的大学必修课程,由于数学课程的学科特点,長期以来都给人一种体系庞大,内容繁多,计算复杂的刻板印象。以下,就以高等数学课程为例来分析和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产业变革背景下的发展要点。
2.1从思想层面打造混合式教学模式和谐统一的新局面
在目前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的过程中,知识的传达方式还是主要依照线下的教学目标来匹配设计线上资源,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实际上,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是人类文明千百年来的智慧的结晶,更是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不断突破认知得到的宝贵财富,其中饱含了丰富的提升学生知识储备,提高学习钻研能力的各种要素,尤其如果能够融人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我国近年来在科技、工程最新成就势必对丰富大学生学识,增长见识、提升能力形成极大促动。
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是单纯对教学模式的革新,而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的系统工程,是将国家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学生的个人成长实现协同进步。要想真正实现学生从政治上的认同,逐渐到思想上的高度认同,最后能够达到情感上的发自内心的认同,需要对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更高的思想高度进行审视和安排。现有的课程体系更多的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行为习惯、知识体系、后续及相关课程的安排来制定的。而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我们究竟要培养怎样的人,以及如何来进行培养。基于更高的思想层面的考虑,需要对课程中的章节、内容、编排方式、教学安排进行整体的把握和宏观的调整。学生学习每一章节是为了获得怎样的知识技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要怎样才能得以应用,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获得思想和情感的升华,线上部分和线下部分如何进行安排,具体的课程资源如何建设,这些问题都是落实混合式教学的根基。
2.2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与教育教学能力
高校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更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学习导向,一位对本专业领域有深刻的专业理解,并且拥有深切的爱国情怀以及进取精神的人民教师势必可以温润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的思想认同、文化认同及创新能力。因此,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至关重要,一方面要以德施教、以德立学,讲究教育方法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另一方面要增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尤其是信息化教学能力,通过培训、教师工作坊、系部学习等方式介绍教学新理念,学习新方法,整体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让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信息化技能不脱节,有共同语言,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严控教学质量的关键。大学数学类课程的教师均毕业于数学院系,拥有较深厚的理工科功底,若能够通过继续增强教师的人文素养,进而实现数学课程中关联历史、经济、国际、文化,势必会让学生更加拥有文化自信,民族自豪,也更利于知识的学以致用。
2.3增设高等数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通“生态链”
随着高等教育深化改革,课程质量的把关愈发严格,“水课”将再无立足之地,当今时代呼唤拥有真知灼见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高等数学课程作为理工科的基础课程,与后续的专业课程之间有着很多的内在关联,院系的专业课程中几乎无处不在应用高等数学的方法和技能,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健全和提升高等数学课程的思想层面,更可以从宏观上建立高等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相互融通、互为支撑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运用线上课程中丰富的资源打造“隐性知识”活化学科的“显性知识”,加速学科与学科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的传播与沟通。打造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课程关联,使得高等教育真正实现同心、同向、同行的协同成长,这是将教育落到实处的深层效用。
3结语
新一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不仅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更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探究精神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民族使命感,人才的培育目标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导向。基于“新工科”等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源于国家产业结构的深层调整,高等教育不仅要改善形式,更要全面提升思想高度,统筹资源,营造良好的思想氛围,全面提升育人质量。而高等数学课程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基础类课程更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知识流動、转化、新生的要点。伴随着信息化教学的继续前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还要继续前行,这其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讨论的,也需要我们付出足够的耐心和毅力,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