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调查与思考

2021-12-24符早雯赵惠婷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21期
关键词:馆藏数据库文献

苏 健,符早雯,赵惠婷

(三峡大学 图书馆,湖北 宜昌 443002)

特色馆藏,是指各图书馆按照一定的主题、遵循一定的收藏原则,经过长期建设积累,在某一方面形成一定规模的、结构比较完整的文献资源体系[1]。“特藏”一词于1929年首次出现在我国图书馆专业刊物上,一直沿用,“特色馆藏”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2]。国内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研究也始于20世纪80年代,一些图书馆为保护馆藏中的古籍善本,先后建立了“特藏(古籍)室”。21世纪,随着网络数字资源的迅猛发展,图书馆学术馆藏的相似度越来越高,具有独特学术和历史性的特色馆藏资源,其学术价值也是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共享中体现优势和竞争力之所在。因此,近年来国内高校图书馆非常重视特藏资源建设,逐渐将本校特色、学科特色和地方特色纳入特藏建设中,并不断提高数字特藏资源建设研究。然而随着图书馆特藏建设的快速发展,建设与管理服务的问题也不断出现:如对图书馆的特藏界定还存在着概念不清的状况[3];特藏偏数字资源,缺乏对纸质文献揭示[4];自建特色数据库更新缓慢、利用率低;特藏资源服务方式单一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与服务面临着转型与创新的局面,笔者通过调研国内数十年相关研究文献,揭示近20年高校特藏资源建设的成绩和问题、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在智慧图书馆和知识服务背景下,为加强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体系建设,创新特藏资源服务模式,充分挖掘特藏资源的价值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1 国内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研究发展脉络

调研选取中国知网知识资源总库为检索工具,检索字段选主题、检索词及检索式为“(高校OR大学)AND图书馆AND(特藏OR特色馆藏OR特色文献OR特色资源OR特色数据库)”,检索时间段为1980年1月-2019年9月,共检出文献2 821条,并对检出结果进行文献统计分析。

1.1 中文学术文献年度分布状况

1980年-2019年国内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研究中文文献发表年度分布状况如图1所示。1980年-1989年的10年间,关于特藏资源建设的文献共发表8篇;1990年-1999年的10年间,相关文献共发表32篇;2000年以后相关论文数量有所增长,尤其是2006年以后论文数量大幅增长,每年大于100篇;学术论文从2006年的100篇增至2013年的最高峰245篇,这7年时间论文数量增长近2.5倍;从2014年以后,论文数量逐步下滑,2015年-2019年论文数量每年稳定在100篇以上。

图1 1980年-2019年我国特色馆藏建设中文学术文献发表年度状况分布

1.2 国内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发展历史和现状

通过对1980年-2019年文献检索结果进行分析,得出高校图书馆特藏建设发展的历史脉络,主要分为以下4个发展时期(也称为4个发展阶段):1980年-1989年为萌芽时期,1990年-1999年为探索时期,2000年-2013年为发展时期[5],2014年至今为转折时期(见表1)。第一阶段高校图书馆主要为保护馆藏的古籍善本而建立特藏(古籍)室;第二阶段着手建设本校的特色馆藏:如对本校教师编写的著作及本馆特色馆藏图书资料等的收藏;第三阶段从围绕收藏本校师生的科研成果,如建立本校文库等,到快速提高各种特色数字馆藏建设,使特色馆藏收藏的范围更加广泛化和多样化。2014年至今的第四阶段,在这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图书馆所处的信息环境和用户需求的巨大变化,图书馆服务已从单纯的提供文献服务到信息服务,再转型发展为知识服务,未来还会向着智慧服务方向不断努力[6]。因此,第四阶段的转折时期,不仅更加重视特藏建设与管理服务的问题,在“快速传递、交流利用”上寻找突破,而且还在数字人文、知识服务和智慧服务上寻找方向。

表1 我国特色馆藏建设与发展的4个时期时间分布

在第三阶段的发展时期,从开始着手建设特色数字馆藏,到2013年特色数据库建设及研究大幅增长只用了十余年的时间,成绩斐然,同时在此时期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及研究的论文总数量也迅速增长;究其原因与CALIS 1999年以来开始规划建设的3期专题特色数据库有着较密切关系,本文调查的中国知网大数据也显示,近20年的相关学术研究趋势与CALIS专题特色库建设的开展时期是呈正相关的。

2 从CALIS三期专题库建设,探析其对图书馆特色数字馆藏建设影响

2.1 CALIS及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简述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简称CALIS)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总体规划中3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CALIS从1998年11月正式启动建设,专题特色数据库是CALIS持续建设的子项目之一,并先后开展了3期专题特色库立项及验收工作。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CALIS三期专题特色库建设年代及状况

如表2所示,1999年1月,CALIS启动“九五”专题特色库资助项目,建成25个特色库;2003年9月CALIS启动“十五”专题特色库项目,验收合格55个特色库;2011年CALIS启动第三期项目建设,建成并验收合格162个特色库[7];2013年后停止建设,CALIS也从曾经的共建共享走向开放融合新阶段[8]。

2.2 CALIS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及存在问题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了解CALIS启动三期专题特色库建设期间特色馆藏文献总量与特色数字馆藏研究文献总量的比较关系。其中的“发文占比”指的是各年代特色数据库发文量除以特藏资源建设发文总量的百分比,如表3所示。

表3 特色数据库与特藏建设文献发表年度状况比较

如表3所示,CALIS 3期专题特色库建设促进了特色数字馆藏相关研究的发展,从1998年第一篇关于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研究的论文发表[9]到2013年相关中文学术性文章快速增长,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发文占比从CALIS一期建设期间的39.17%不断增长到3期结束时的59.20%;随着2013年CALIS专题特色库停建,2013年-2019年期间的特色数据库研究论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发文占比也降至48.89%。

1990年-1999年,我国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特藏建设研究论文及经验交流也不多,每年发表学术论文少于10篇;2000年以后相关论文数量有所增长,尤其是2006年以后论文数量大幅增长,每年大于100篇。2000年及以后的不断增长与CALIS倡导特色资源和3期专题特色库的建设完成有着密切联系。

通过阅读上述调研的相关文献得出,CALIS 3期专题特色库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以立项为主要建设形式的经费筹集模式,后续更新缓慢或停滞;②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服务与共享体系(因知识产权问题多数高校都采用IP限制访问);③即使后续持续数据收集与新增,但知识挖掘不够;④特色专题库利用率低;⑤没有统一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在投入之后无法衡量数据库的质量,容易造成资源的重复浪费[6]。

2.3 高校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2000年—2013年发展时期,关于特藏研究的学术文章不断增长,同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被逐渐看到。2012年胡越慧撰文提到[4],目前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有几个方面问题:①特藏不特;②内容表现形式与载体单一;③特色馆藏偏数字资源,轻纸质资源;④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内容稀少。随后的2013年张婧撰文提到[10],国内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缺乏规划与协调,存在资源重复建设问题,数据库系统的标准化程度低,影响特色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也仍存在问题;另外,特色数字资源的使用率低。除前述作者提及的问题外,特色数据库还存在以下问题:①特色数字资源服务与推广的相关研究少;②多数图书馆自建特色库更新缓慢或停止;③特色数字资源建设主要是对文献的积累和获取,对知识获取后的知识挖掘与利用认识不足;④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研究有待深入[9]。

3 湖北省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选取10所湖北省高校图书馆,通过访问其主页的方式了解特藏资源建设状况。具体调查内容为:主页中是否有自建专题特色库和单列特色库栏目,图书馆是否设置特藏阅览室及特藏资源是否有学科或地方特色。同时通过电话调查其中4所高校CALIS特色专题库验收合格项目目前是否持续更新、是否能校际共享资源。调查时间截至2019年9月30日,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10所省内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状况

表4显示,10所图书馆100%都有自建特色数据库,其中特藏资源具有“学科特色”的图书馆有9所,占10所高校的90%;在主页中专门设置特色库栏目的图书馆有7所,占10所高校的70%,设有特藏阅览室的图书馆有6所,占10所高校的60%;特色馆藏资源具有地方特色的图书馆有3所,占10所图书馆的30%,说明10所图书馆总体上比较重视特色馆藏建设,但在地方特色馆藏建设上有待重视和加强;另外,少数高校图书馆并不重视特色数据库的宣传和推介,在主页上没有醒目单列的相关栏目;其中4所图书馆中有7项CALIS特色专题库建设项目并验收合格,但目前均已停止更新,也不能馆际共享。

调研表明,近20年来全国高校图书馆特藏建设飞速发展,尤其是在特色数据库建设中,主题内容丰富、数量快速增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建设与管理服务的问题还不断出现。

4 对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4.1 规划先行,精准施策

通过对近20年来,高校特色馆藏尤其是特色数据库建设历史及现状分析,发现图书馆很多特色库项目建设求大求全,立项题目大、框架搭建大,盲目追求数据库数量与规模,后期人力及资金投入不足,又进一步导致数据库质量欠佳且内容缺乏,更新缓慢至停止建设,草草收尾。因此,高校特色馆藏尤其是特色数字资源建设要先行规划,科学论证,明确建设主题和框架,再进一步按照规划精准制定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以确保特色性和持续性。

4.2 专家论证,凝练选题

专家论证是特色馆藏资源,尤其是特色数据库建设的重要环节。邀请馆内外专家学者对拟建设的特色馆藏进行可行性、创新性和必要性的前期论证,这是非常必要的[6]。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制定新的特藏建设规划时,要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相关业务部门需开展调研,如访谈校内外相关研究学者和专家,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等,在此基础上谨慎选择并明确主题,以便保持特色馆藏资源建设质量与利用价值。

4.3 加强机构合作,推进地方特色馆藏资源共建共享

调研湖北省10所高校图书馆得出,其在地方特藏资源建设上有待加强。当今现代技术飞速发展,构建资源合理、特色鲜明的地方文献资源体系是图书馆的重要任务。然而地方文献资源的分布非常分散,为保证资源的特色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须寻求多方合作,如在校内与相关院系和研究机构加强联系及合作,在校外与本市县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相关文化机构等建立联系和交流,收集相关资料,充分实现区域内资源共建共享[11]。进一步推动地方特色数据库平台建设和持续发展,提升服务地方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

4.4 深化知识服务,是推进特色数字馆藏研究的方向

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快速建设与增长,多停留在对文献的表面描述和分析。然而建设特色库的意义在于揭示某一领域的知识内容和资源的相互关系,构建一个具有知识性、层次关联性的知识体系[12]。在转折时期,随着新型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要在知识服务、智慧服务的高度上寻找方向,实现技术与服务的深层融合。因技术是知识服务开展的保障[13],这需要加快知识服务主要技术的应用:如数据挖掘、关联数据、知识地图、知识元挖掘与标引、语义技术、知识可视化等,以提升特色数据库质量,给用户提供更专业化、高效的知识服务。

4.5 质量评价与管理,是推进特色数字馆藏理性发展的必要措施

目前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中,缺少统一衡量和评估数据库的指标体系进行有效指导,因此,需要深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如可从建设前的可行性分析、建设中的质量评价、建设后的绩效评价这3个方面进行探讨[14]。每个阶段都需要有科学可行的指标进行考核,以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否则,都可造成重复建设、求数量轻质量及利用率降低的情况。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就像一项系统工程,其离不开全面质量管理,离不开质量的控制与评估[4]。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推进数字馆藏资源质量与应用评价研究,保障特色数据库建设的质量,促进共建共享的成效,是使其理性发展的重要措施[7]。

5 结束语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与服务面临着转型与创新的局面,必须加快服务方式与技术变革,加快新技术应用,加强质量管理与评价,知识服务和智慧服务是其深化研究的方向和趋势。

猜你喜欢

馆藏数据库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馆藏拓片选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