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脱贫地区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
——以洛阳市为例

2021-12-24杨逸文韩灵梅游健强薛柯柯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21期
关键词:幸福感显著性基础设施

杨逸文,韩灵梅,游健强,薛柯柯

(河南科技大学 经济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的历史阶段,人民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容越来越细化,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层次越来越高,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要求也越来越多。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越发在自身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更加充实、保障和可持续上得到体现,不断寻求自我实现和自由全面发展(刘燕,2020)。同时,美好生活是个体基于一定生活标准对其当下生活状态所形成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与评价结果,这个结果有助于增强其对当下现实和未来预期各个方面稳定性的认知和信心,使其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满意体验予以提升,产生更强的幸福感知(郑建君,2020)。此外,公众的幸福不仅来自既有的个体处境改善,同时还来自发展与稳定基础上所带来的个体生存保障与积极预期,由此构成了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影响作用机制(郑建君,2020)。经济增长是提高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幸福感提高也是各国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在社区关系中存在相对剥夺证据,居民更加关注自己在社区的位置,会将自身情况与社区的其他居民进行比较。借鉴社区邻里效应可以提高居民的幸福感(种聪等,2020)。工作状态对于城市居民的幸福感也十分重要,由于农村人口在中国的社会背景下不存在失业;不过,这也凸显了工作机会对于城市居民收入来源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性(顾楚丹等,2020)。增加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亲贫式支出是提高居民幸福感的有效手段,因为亲贫式支出是税收资源的重新整合,转化成人人共享的公共支出,这种普惠性能够避免人们的攀比效应,从而提高居民幸福感(黄英财等,2020)。基于何小斌等对中国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调查(何小斌等,2021),笔者借助IBM SPSS Statistics 25.0与结构方程模型AMOS软件导入调查资料数据,以洛阳为例分析脱贫后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文章的研究重点:①个人因素(生活状况、状态、娱乐)对脱贫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②基础设施建设对脱贫居民幸福感的影响;③社会生活(包括收入)对脱贫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思路如下:整理调查问卷数据后提出问题假设,继而构建结构模型方程,数据分析其内部收敛性与一致性,测量计算研究假设是否与设想量子具有显著性特征。最后得出结论与预期建议。

1 研究设计

1.1 资料收集整理及样本特征

为了便于问题的顺利研究,设计了相对完整的问卷,对河南省洛阳市脱贫居民发放300份幸福感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6份,有效回收率68.67%。

问卷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基本情况、影响因素与幸福感,其中影响因素分为生活状况、生活状态、生活娱乐、基础设施与社会生活5个部分(见表1)。基于不同问题,设置A、B、C、D、E、F 6个选项,各选项按照等级制划分,分别对应赋值0~5分,等级越高,数值越高,表示在该问题下,居民的满意度越高。

表1 样本构成

1.2 变量的测量

首先对所测量的模型进行KMO和巴特利特检验,检测结果表明:显著性小于0.5,卡方值较大,说明该模型设计较为合适。其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KMO和巴特利特检验

运用SPSS和AMOS对测量的模型进行信效度检验,参考商玮(2018)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拟定表格各因子标准负荷,Cronbach's α、组合信用度(CR)和平均方差提取量(AVE)如表3所示。从中可知,量表中的Cronbach's α和组合信用度(CR)均大于0.7,平均方差提取量(AVE)大于0.5,这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和收敛性。

表3 各因子标准负荷、Cronbach's α、CR和AVE值

1.3 数据的处理

整理资料后设计成表格形式(如表4所示),其中,生活状况包括5个问题,分别用A1、A2、A3、A4、A5表示;生活状况包括3个问题,分别用B1、B2、B3表示;生活娱乐2个问题,分别用C1、C2表示;基础设施包括5个问题,分别用D1、D2、D3、D4、D5表示;社会生活包括4个问题,分别用E1、E2、E3、E4表示。

表4 潜变量与检测变量描述

基于AMOS应用软件表格导入,参考江琳(2019)的模型的标准化路径系数的分析方法进行运算(见图1)。基础设施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与生活娱乐呈显著性正向相关,基础设施和生活状况、生活状况和社会生活、生活娱乐与生活状态呈显著性负相关。

图1 标准化路径系数

2 研究结果

通过数据调查发现,我们所要设立的理论假设与目标假设基本呈显著性相关,这说明我们的假设模型建立的准确性。如表5所示,其中,基础设施与生活状况为-0.484的负相关。脱贫工作不断深入,贫困居民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与发展,农村居民在改善生活环境的同时,对自身的生活产生了更高标准的要求,会将自身情况与身边的其他邻里进行对比,产生了不满足感。与之相类比的还有生活娱乐方面呈-0.822负相关,这说明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居民更加注重生活娱乐方面的要求。生活条件的改善是基于政府宏观调控为农村居民增加了新的工作,而居民在工作之余又增添了对外出的需求。社会生活对幸福感呈0.143的不显著性相关,这说明,社会生活方面与我们所要研究的幸福感影响程度不大。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3.1.1 个人因素对脱贫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与人们的幸福感是相对应的。在调查与构建模型中得知,对比脱贫前后,脱贫居民幸福感与获得感都与研究课题呈显著性相关,这说明脱贫工作对脱贫居民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生活方式也在进一步的改进。在贫困状态下,基础设施有限、工作岗位不够、受教育程度的差异等都限制了贫困居民的发展,使他们更加依赖于政府的帮助。生活需求的增加,工作上的压力都会直接影响居民的幸福感。

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更加注重居民的心理问题,可以在社区开展心理交流座谈会等,疏导居民生活上带来的压力;其次,也要合理开设不同的工作岗位,进行相应的指导与培训,减轻贫困居民的工作负担,为其后期自我发展进行铺垫。

3.1.2 基础设施建设对脱贫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产业,增加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陶冶情操,让群众通过看电视、听广播、参加大小型活动拓宽眼界,进行文化方面的鉴赏,保障居民的基础权益。文化扶贫,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贫困居民的幸福感。在思想政治范围潜移默化的引领居民的思想,强化文化传播,修正落后观念,崇尚向上教育,提升贫困居民的文化力量与文化自信。

虽然住房与生活质量发生了改变,但搬迁到新环境的住户,生活便捷程度也会有所下降。经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布局更接近城市,更为集中,居民的生活习惯被改变,会产生一定的不适感,便捷程度也大不如从前。因此,在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也要注意保留居民原生活面貌,社区增添小卖部、健身场所等,丰富居民生活。

3.1.3 社会生活对脱贫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参考顼迎芳、王义保(2021)提升城市低收入群体幸福感的逻辑进路,要用相对收入代替绝对收入。绝对收入一般是指居民通过自己的劳动所获取的报酬,但是由于贫困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岗位不足等导致自身竞争力较弱,因而绝对收入较低,此时需要通过第二次乃至于第三次的再分配原则进一步促进公平,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务领域,如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

相对收入可以提高居民的幸福感。主观的社会地位会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幸福感,客观的社会地位也会对居民的幸福感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政府给予了贫困居民经济补贴,使居民拥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此时便会考虑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用这笔收入,因此就会使居民对提高生活水平产生更高的要求。其次,在新的工作环境中仍存在不公平现象的发生,贫困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仍然与非贫困居民有一定的差距,在工作岗位的竞争中仍然处于劣势,这是脱贫居民在脱贫后幸福感提升的一大障碍。

3.2 结论

虽然政府通过各种扶贫政策解决了贫困居民的生活贫困,但对脱贫居民的幸福感产生的悖论现象,还需要我国政府继续加强建设,通过宏观调控以及政策引导,解决脱贫居民心理上认为的分配不公平问题,增强脱贫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贫困居民对幸福感的需求大多是因为家庭收入而非个人收入,在本研究模型中也考虑到了收入因素。显然,要解决脱贫居民的幸福感问题,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家庭收入是重中之重。除收入因素外,还需考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治安、人居环境等,其中特别是医疗卫生与社会治安。向居民普及卫生常识,根据当地情况开展当地疾病与疾病防治工作,为贫困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档案,保障居民的利益,也很重要。

猜你喜欢

幸福感显著性基础设施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三秦百姓的“幸福感”怎么样
基于区域特征聚类的RGBD显著性物体检测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