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东县农灌管理情况调查

2021-12-24邵海兵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26期
关键词:如东县泵站节水

苏 樯 邵海兵

(江苏省如东县农业农村局,江苏 南通 226400)

1.排灌管理的现状

据2020年普查,如东县一共有2033座泵站和2766台套,可以达到45684KW的装机容量,需要对当地70多万亩水稻田进行排灌。其中包括1025座村集体泵站,566座镇集体泵站,303座股份制泵站和138座私有泵站;有1097座泵站是由镇级单位管理,具有34823.9KW的装机容量,可以灌溉43万亩的稻田,同时有922座泵站是由村级单位管理。

1.1 泵站设施问题

在我国近年来,国家开始对农村地区的路桥等基础设施大力建设,使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相比较而言,泵站基础设施相对逊色。在多年改造过程中,虽然如东县泵站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依旧存在着大量年久失修的基础设施,其问题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1.1 泵站形象差。在如东县,泵房大多是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立的,建筑结构普遍为砖木结构,虽然在多年的自主改造和项目资金投入中,对其整体面貌进行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依旧具有大部分年代较远的泵站,其泵房已经沦为危房,存在屋顶破漏、墙体开裂等情况,随时有倒塌危险;还有部分泵站地处偏僻,疏于管理,泵站门口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甚至没有进出泵房的道路。

1.1.2 安全性能差。在普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泵站门窗残缺不全,瓦片摇摇欲坠,地板腐烂,同时配电屏的接线相对凌乱,没有设置消防设备,警示标语和防护栏等安全设施。与此同时,从业人员普遍存在严重的老龄化现象,工作环境极其恶劣,面临着很大的安全问题。

1.1.3 技术性能差。除了泵站的外观不能适应农村新形势外,由于目前农村的种植种类,秸秆还田、机插秧等新农技推广以及时间观念与以往大不相同,同时,泵站技术性能也无法满足工作需求。首先,泵站设施存在严重的老化现象,供水能力存在很大的不足。在普查工作中发现,当地各镇都存在大量需要进行修理的车口,存在基本带病作业、进出水池开裂等各项问题,同时还有部分机泵房严重下沉,墙体开裂。还有很多车口还仍然使用JO系列的高能耗电机和不安全的木屏,泵站效率不高,供水量不足。其次,渠闸不配套,无法实现及时送水,在多年风吹雨淋中,部分沟渠的深度不足一尺,同时还有部分渠道土方塌落,使其渠道宽度过宽。与此同时,没有对其配套的涵洞进行及时有效地更新修复,甚至部分闸门不能将水关住,使其长期存在漏水、渗水现象。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渠系配套缺乏合理性,对农田灌溉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全县还有些镇如掘港镇、苴镇、长沙、兵房,在一些地区根本就没有渠道到田块,只能以沟代渠。最后,少数泵站存在设计安装问题。从投入起就无法正常使用。比如有些泵站安装高程过低,导致泵房淹水,皮带划水;部分泵站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使用劣质产品或偷工减料等情况。同时还有部分硬质渠道在进行设计时,没有对其合理性进行实验验证,项目施工无法满足工程标准,使其经常出现漫水漏水、渗水或灌水不畅等问题,无法向农田供应水资源,对正常泵站的运行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

1.1.4 提水条件差。如东县在具体建设泵站时,部分车口是在三四级河上进行建造,存在水质差,水量少等问题,经常会发生水源紧张的情况,同时,部分河道水质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不利影响。

1.1.5 缺乏抗灾救灾能力。在我国近年来,经常会出现异常天气,相关单位必须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在目前,各乡镇都根据相关要求完成了物资储备工作。但是就整体状况而言,全县抗震能力相对较弱,提水泵站存在很大的不足,在发生旱情之后,相关人员只能利用柴油机开展抗旱工作,使用效率相对较低,无法保障抗旱效果。

1.2 存在较为突出的地域不平衡现象

从全县来看,各地农灌基础设施完好率在34.2%,但是各镇农灌设施好的好,差的差,各地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导致出现该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项目建设力度,部分镇级政府对泵站建设项目积极争取,所以具有较多的项目建设,农灌设施质量也相对较好。其二是具有不同的管理力度。站管泵站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相关单位每年都会组织维修改造泵站,而村管泵站和私人泵站普遍存在拼设备的状况,尤其是在曹埠东部和苴镇地区,泵站均为村管,泵站普遍存在带病运行和超龄使用的状况。

1.3 排灌管理困难

由于排灌的水费涉及公益性,水费价格不能随行就市,成本却不断上涨。一是人难找。我县的车口电工工资依然执行的是十年前与企业技术工人相等,对于有一定技能的农民而言报酬严重偏低,一级放水的管水员报酬也严重偏低。以住在服务过程中,需要起早带晚,直接面对灌溉中的各种矛盾,付出与收益的严重不对等导致没有农民愿意干这项工作,目前普遍是由六、七十岁的老人在担当管水员。 由于车口值班的放水员和电工专业素质不足,使其农罐车口管理存在很大的不足。具体表现是相关服务人员不能严格执行相关制度,不能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使其服务质量存在很大的不足,进而使农灌成本大大提升,导致农民具有更大的负担。

部分个体泵站在进行管理时,经济利益是其各项工作的主要目标,存在降低服务标准和拼设备等短期行为,等设备出现严重损坏时,相关单位互相推诿。与此同时,部分排灌公司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平稳运行之后,人员出现了变动,但是却没有进行产权流动,对其进一步发展造成很大不利影响。

2.排灌管理突出矛盾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运作,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管理中的矛盾越来越多也越显著。主要表现在:

2.1 排灌成本上涨

排灌水费通常为公益性质,因此,在设定水费价格时,需要进行严格审批,不能根据市场行情随意变动。但是在近年来,人工工资、维修成本、设备材料、电力等物价具有较大的涨幅,使其产生较大的成本上涨压力,尤其是在现代农村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力相对紧张,使其劳动力价格迅速上涨,放水员和电工的工资薪酬无法满足市场发展趋势。

2.2 管理模式多样化严重

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县具有多元化的管理体制,在镇管镇营的同时,还存在股份公司经营、村营及私营。个人和村集体泵站大部分由村自营,因无专门管理人员和技术力量,泵站管理现状十分令人担忧,设施老旧,安全隐患多。

2.3 管理手段缺乏

全县农户自灌可以达到十万亩左右。在实现农户自灌时,极少一部分农户直接从河道里取水,大部分农户应用不配套的渠道设施,导致出现渗水和漫水现象,同时,还有部分农户偷水。在部分地区,只有几户人家利用大泵站进行灌溉,而其余农户利用打水的机会进行自灌,使泵站供水农户具有较大的负担,进而导致出现收费难,服务难,核算难等各项问题。自灌现象会对农灌正常工作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当地管理部门针对这种现象没有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无法对干扰滋事、拖欠水费、损坏设备等各项问题进行有效管理。在具体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没有明确的管理手段,只能由放水员、电工、村民和管理人员利用各种关系进行多方协调,使其管理工作具有较大的被动性。

2.4 种植模式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在我国现阶段,农村地区的种植模式具有较高的多元化,在一个灌区内,同时存在油菜、玉米、水稻等多种植物,同时还有鱼塘养殖、瓜果种植、蔬菜种植等,使其旱包水,水包旱的情况较为严重,导致送水渠道较远,进而使其水稻面积逐步减少。与此同时,农户在种植水稻时,部分农户选择旱直播,同时,还有部分采取机插秧。与此同时,秸秆还田也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各项农业技术对用水时间和用水量的要求都相对严格,使其种植模式出现严重的多元化,导致灌区单独核算单位无法对用水进行科学调度,不能产生规模效益,使其具有较高的灌溉成本,为农服务时间过长,同时服务难度也相对较高。

2.5 投入机制完善性不足

虽然在现阶段,县级单位针对加强农灌考核提出了明确的意见,要求各镇通过探索股权流通,加强管理和加大投入等方式构建投入制度,但是部分乡镇没有根据要求进行投入,虽然相关单位向上争取项目能够对农灌设施面貌进行迅速的改善,但是只有进行投入机制的科学建设,才能使其各项工作实现良性循环,进而保障泵站设施运行的有序性和长远性。

3.改革完善措施

3.1 完善管理体系

在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水资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在这种状况下,相关单位需要科学构建水价机制体系,确保水价具有较高的合理性。与此同时,在进行水资源改革时,需要确保水资源改革和相关企业的改革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通过该种方式可以使其改革的重复性得到有效避免,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改革效率。当地政府部门还需要综合探究当地水资源应用现状,进行水费计价机制的全面推行,确保广大民众具有更高的节约用水意识,进而保障民众的需求能够得到更高的满足。各级部门需要科学构建资金投入机制,确保其稳定性和完整性,如果资金准备不足,则会导致无法正常实施整体管理工作,相关单位在深化改革用水管理机制时,资金是其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

3.2 改进泵站管理

实践证明,虽然泵站私有化可以对其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但是农灌事业普遍为公益事业,需要由政府主导,对于排灌工作而言,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政府部门也不能完全将其交由私人管理,针对该种情况,我县政府部门需要发文通知,要求各站在泵站管理时需要强化政府主导,对其各项工作进行合理分工,同时还需要有效落实公益服务。基于规范管理和产权明晰的工作原则,合理安排排灌工作,建议政府拿出资金进行产权回购,确保能够实现产权实现集体所有,科学制定政府部门统一管理、村级单位严格执行的管理模式。

3.3 完善水利设施

发现节水设备出现老化现象时,需要对其进行及时更新,并对其破坏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科学完善节水设备建设,确保能够实现灌溉面积的有效拓展。在具体进行水利设施建设时,需要高度完成工作计划,并对其建设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在实施具体工作时,首先需要进行粮食生产基地的科学建设,确保能够实现有效灌溉面积的进一步拓展。其次,还需要及时调整灾区,对其进行合理规划,科学构建灌溉制度,确保其有效性,保证每个地区都可以满足收获标准。在实施具体工作时,还需要注意,不能对整体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在必要情况下,还需要有效结合区域水资源具体情况。与此同时,需要基于生产报告,严格遵循国家各级部门提出的相关标准,进行新灌区的科学构建。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快建立产权交易平台,对于已经改制的泵站,村镇集体无力回购的要明确产权,进行交易。只有通过合理地流动,才能更进一步地促使其提高管理水平,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使排灌事业得到良好发展。

3.4 调整灌溉方案

在进行农业节水项目建设时,科学选择节水灌溉计划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具体进行灌溉模式选择时,需要深入分析当地作物实际位置和土壤条件,只有确保充分了解当地气候、天气、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才能确保科学选择节水灌溉方案,对其农业用地进行更为有效地灌溉。与此同时,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专业政策,因此,其农作物结构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在进行节水灌溉方案的选择时,相关机构需要针对当地作物结构和农业政策,科学调整灌溉计划。

3.5 构建激励政策

在实现农田灌溉时,部分用户缺乏节约用水意识,会在不同程度上浪费水资源,为了对该种情况进行科学改善,相关部门需要针对节约用水构建综合激励机制,鼓励当地农民群众积极响应节约用水政策。在农田灌溉中进行节约用水意识的全面普及,可以确保广大农户产生更高的节约用水意识。阶梯制水价管理系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激励制度,对其进行合理应用,可以使其灌溉用水价格得到间接地提升,根据用户实际水量收取相关费用。此时,政府部门还需要对农户设置用水补贴,进行灌溉定额的科学建设,如果用户在灌溉过程中用水量超出相关标准,则需要自己支付水费。在具体时间农田灌溉时,科学应用该方式可以确保当地农民群众具有更高的节水意识,通过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可以实现良性循环的有效形成,进而确保灌区节水灌溉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除此之外,还需要大力提高从业人员薪酬水平,由于为农服务人员的待遇过低,使得排灌从业人员年龄老化,素质偏低,建议各级政府要拿出专项资金保障从业人员的待遇。

3.6 推广节水灌溉

需要进行灌溉管理方法的科学构建,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全面推广,确保能够更为高效的应用水资源,进而保障能够有效提升灌溉管理效率,使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得到有效解决。首先,相关单位需要基于科学角度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相关企业科学选择灌溉模式,确保能够有效落实以人为本。其次,需要确保当地农民可以高度认同科学灌溉,确保节水灌溉工程能够有效结合农业节水项目,针对农业土地管理,科学构建管理模式。与此同时,还需要针对当地具体情况制定节水措施,并为节水设施增加补贴。最后还需要对节水灌溉建立示范基地,确保能够广泛使用节水设备。

4.结束语

总之,通过完善管理体系,改进泵站管理,完善水利设施,调整灌溉方案,构建激励政策,推广节水灌溉就能够确保对如东县农灌更为有效的管理,使其以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有效提升灌溉效率和灌溉质量,进而对当地水资源应用进行更为有效的控制,并为当地农业的进一步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确保能够有效提升如东县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益。

猜你喜欢

如东县泵站节水
农田灌溉系统中泵站运行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水利工程中小型泵站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如东县洋口港实验小学教师作品
如东县洋口港实验小学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水利泵站施工质量管控策略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The Mosquito and the L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