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为本是学习化社会教育现代化的必然

2021-12-24郝文武

关键词:学习者现代化主体

郝文武

以学为本是学习化社会教育现代化的必然

郝文武1,2

(1.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2.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度重视和有效发展教育是政府和社会的职责。学会学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学生的本分。教会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是教育和教师的天职。教育为本最终要落实到以学为本和学生的发展、成人、成才这个根本。以学为本是学习化社会的教育现代化的必然和现代化教育的基本特征。学习化社会的每个人都是终身的学习者和受教育者,都应主动、自主和创造性地把以学习为本作为基本的存在、生存和发展方式。

学习化社会;以学为本;教育为本;教育现代化

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教会学生学习,以学生成人、成才为根本是教师的天职。教师不以教育、育人和学生为本就是失职。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而学会学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学生的本分。学生不以学习为本,不以自己的主观努力和健康成长为本,以教育为本就毫无意义。以学为本是学习化社会的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化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为本、教育强国最终要落实到学习为本、学习强国和学生为本。活到老学到老,每个人都是终身学习者和受教育者,既需要接受教育、指导学习,更需要自主学习。

在停课不停学的某些特殊情况下,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甚至全社会每个人都以学习为本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学为本是中国古人对教育价值的基本认识

学习与教育的关系问题是教育理论的基本问题,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不同认识,但既重视教育,更重视学习,把学习放在教育的根源性、内在性和目的性重要位置是中国古人的共识。古代中国有许多以教育为主题的名著,但少见以教育为题目的论著,而以学习为题目、主题的名篇大作则有许多,甚至在以教育为主题的名著中论述的更多的也是学习。虽然这些论著没有明确提出“以学为本”命题,但高频词汇,首先是学,然后是教,再后是育。

在古代浩瀚的名著中“教育”一词只有在《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出现过一次。许慎的《说文解字》也是分别解释“教”“育”,而不是把“教育”作为一个词汇。

《论语》开篇就是《学而篇第一》,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后的“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博学而笃志”“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等都是强调学习。

《学记》不仅以“学”命名题目,而且第一段结语就是“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然后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念终始典于学。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此谓教学相长,学学半。“凡学之道,严师为难”“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等。《大学》既有“教”,也有“学”,但还是以“大学”而不是以“大教”命名。

《荀子》的《劝学》的第一句是“学不可以已”,然后有“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而学也”,君子、小人之学等。唐代颜真卿的《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宋代陈普的《劝学歌》、近代张之洞的《劝学篇》等强调的也都是学习。

近代的康有为也十分重视教育,但如同古人还是以“教”而非“教育”论教育,而且更加重视“学”,认为学习是人与动物、人与人区别的根本,还特别强调“勉强”。他在《长兴学记序》中有精辟论述:“鄙人憨愚,文质无底,虽尝钻励,粗知记诵,非能知学也。”“勉强”就是尽力而为。“学也者,由人为之,勉强至逆者也。”“若已知已能,共知共能则不必学;不知不能,而欲知欲能,故当勉强也。”“勉强学问,则闻见博而知益明。”对“性相近,习相远”的解释是,相近则平等,有性无学,不只人人相等,且人与禽兽无别。习即学,学习使人与禽兽相远,人与人相远,学人与学人相远。同是物,人能学则贵,异于万物;同是人,能学则异于常人;同是学人,博学则胜于陋学。同是博学,通于宙合,则胜于一方。“故人之所以异于人者,在勉强学问而已。”

“教育”成为固定词汇普遍运用,始于近代梁启超的《教育政策私议》(1902年)和《教育当定宗旨》(1902年),张骞的《论严格教育旨趣书》(1912年),蔡元培的《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1912年)和《新教育与旧教育之分歧》(1918年),黄炎培的《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1913年)和《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1917年),陈独秀的《今日之教育方针》(1916年)等著作。现当代同时重视教育和学习,毛主席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是影响深远的经典名著,心理学有许多专门研究学习的著作,但在教育论著中,“教育”词汇的频次似乎远超学习词汇的频次。

二、以学为本是现代国际社会和西方学界的重要共识和教育价值追求

由于文化和语言等原因,很难知道古代西方关于学习与教育关系的真实认识,现代中国把古代中国的“教”都直接理解为“教育”,把现代西方的“学习”都翻译成“教育”,何况对古代西方著作的翻译。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第一句话,“求知是人的本性”已经表明他对学习与教育关系的认识。近现代赫尔巴特教育学的“心理学基础”和杜威教育观的“儿童为中心”的实质是以学生心理、学习为基础和学生为中心。同等重视教育和学习的价值,更加强调学习的根源性、内在性、目的性意义是现当代国际社会和西方学界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45年成立以来发表了许多报告,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和《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是标志着三个时代特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

1972年发表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首次凸现“学习化社会”概念,深化发展朗格朗1965年提出的终身教育思想,阐明终身学习对终身教育的本源性、内在性、目的性与基础性紧密关系,使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不仅具有经验性和生活性的传统意义,而且成为具有科学知识性、教育普及性等现代人的义务和责任。指出,“每一个人必须终身继续不断地学习。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1]240-241学习化社会的重点应是普遍提高全民自主学习的自觉性,而不是进一步强化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取代的价值。”[1]274

1996年形成的德洛尔报告的英文题目为:《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在中国的翻译虽有两个版本:《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和《学习:内在的财富》,但内容一致,主题和核心就是学习,把改变学习观、增强学习的全面性看作是改变教育观、克服教育片面性的基础。指出,教育是必要的乌托邦,“是使人类朝着和平、自由和社会正义迈进的一张不可缺少的王牌。”教育的价值不应再像过去那样,只是从经济角度评估,[2]55“一种单纯追求提高生产力的模式必然走向死胡同。”“教育的首要作用之一是使人类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2]66-68为此不是把教会而是把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作为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2]75

如果说《学习:内在的财富》充满了理想主义、乐观主义,那么新近发表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则是对恐怖主义、环境污染的严重关切,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题目虽然不是学习,但同样是从人类命运、知识价值和教育变革高度看待学习问题。认为教育是人类共同利益,知识是全人类共享财富。“知识在有关学习的任何讨论中都是核心议题”,是个人和社会解读经验的方法,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信息、认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3]8教育也是一种学习,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学习。学习是获得知识、增强能力的过程和手段,是个人和集体相结合的努力,是文化复制和创造的相结合,与文化传统、现实追求、环境滋养和体制引导等密不可分。“获取何种知识以及为什么、在何时、何地、如何使用这些知识,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3]9“由于当前的社会挑战,四大学习支柱正面临严重的威胁,特别是‘学会生存’和‘学会共存’这两大支柱 。”因此,“学会如何学习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重要。”[3]31-32社会和教育发展既要重新考虑教育的目的,也要重新考虑如何组织学习,变革学习甚至实现学习的革命。[3]64“维护和增强个人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能力和福祉应是21世纪教育的宗旨。”[3]28教育既要使人们学会学习,增强能力,又要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和社会正义、尊重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分担责任为基础。[3]6现当代和未来社会“应将教育和知识视为全球共同利益”。[3]72

罗马俱乐部1979年发表的《回答未来的挑战——〈学无止境〉》更加重视学习对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意义。指出,“教育是提高学习水平的基本方式和正规手段”,学习的失败从根本上说是一切问题的问题,“一切有实际目的的学习,显然实际上都没有止境。”[4]21-22在当今社会,“不学习就灭亡”毫无例外地面临不论是富裕还是贫困的所有的个人和社会。[4]27学习分为维持性学习、冲击式学习和创新性学习,前者注重学习人类积累下来已经确定的观点、方法和原则,缺乏科学态度,无法制定动态计划,总是处于被动地、无能为力尴尬境地。冲击性学习依赖灾难性冲击改变人类旧有的、不合时宜的学习来改善自身处境。这两种学习虽然不可缺少,但都是不自觉和保守的。“创新性学习是使个人和社会做好准备、以便在行动上与新情况协调一致的一种必要的手段”,[4]24-25具有预期性和参与性。预期学习是面向未来的学习,“越来越多的最优秀教师,都是那些已经发展了未来意识并能把未来意识联系在一起的人。”[4]43“衡量社会创新性学习潜力的一个尺度,就是它的有效参与的程度。”“以课程为主,即老师讲课学生听课这种方式,通常具有缺乏参与性的特点。”理想的参与性教育是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扮演和尽可能多地体验各种不同的角色。[4]48-50创新性学习主要目的是自主性和整体性。对于社会,自主意味着文化特性。对于个人,自主是学习的目标,就是获得独立和自由的行动,做出判断和决定地能力。当人们不论有无外界帮助和支援,都能在自己的鼓励下继续学习时,就达到了“教育的自主点”。[4]53

埃德加·莫兰不仅把学习与教育密切联系,把学习看作是教育的本源、根本,而且把学习与认识、知识、思想和科学紧密联系,把学习看作是认识、知识、思想和科学的本源、根本。他特别强调人文世界与自然世界的紧密联系及其整体的认识,反复强调“没有意识的科学知识是灵魂的毁灭”。[5] 前言8-9他认为,“当代科学的最大进步就是把观察者重新纳入观察活动”。一切知识,哪怕最纯净的物理学知识,都会受到社会的限定,都存在着一个人类—社会学的向度。“人类社会的现实就投影和记录在自然科学的心脏上。”但没有哪一种自然科学愿意承认它的文化根源和人类特征。“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分道扬镳,这既屏蔽了前者的社会性又屏蔽了后者的物理性。”“定名为社会科学,这一事实本身就是在拒绝其他科学具有社会性。”而在大学人们学会的是放弃,研究学院成为葬礼学校。“一个新生一进学院首先就得放弃对总体认识的追求。”[6]4-5因此,建立认识的组织原则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今天,性命攸关的问题不仅仅是学不学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再学习的问题,而是重新组织我们的思想体系,重新学会怎样学习。” 这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组织知识的能力。[6]24学习、教育和科学研究都需要有效的方法,而“方法就是我们如何学会学习的东西。”我们前辈和我们都能够学会如何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学习。[7]16-17

国家、社会对学习化社会更加强调终身学习还是终身教育也有争论和不同认识。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讨论和修改历时三年完成的研究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虽然有人把它翻译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有人把英文的同一句话,或者翻译成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或终身学习是进入21世纪的钥匙,有人则翻译成终身教育是进入21世纪的钥匙。[2]前言,8但大家的共识是:学习化社会既需要终身学习,也需要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并非二元对立,而是并行不悖、互相支持。终身教育不可能、也不应该被终身学习所取代,终身学习也不可能、不应该被终身教育所取代。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但两者侧重点又很不一样,终身教育重点在教育和教师的教,更强调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学习者的影响和管理,更多体现和显示的是政府行为、国家和社会的力量,给人一种每个人终身都在被教育和被管理的感觉。终身学习真正把学习者当作学习的主体,强调学习者学习和受教育的主动性、自觉性等主体性和积极进取、不懈努力。实际上,“人即使在正规学校教育中,若没有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和努力,哪怕有再好的学习条件和教育环境,也不可能收到好的学习和教育的效果。”何况在人的一生中,多数时间是在学校教育外活动和实践,因而大部分的学习都是在无外界强制下的自由自主学习;没有人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终身教育就无法实现。过于强调终身教育,既有可能夸大教育和教师的作用,有主张教育万能之嫌,也会给学习者或学生造成错觉,形成依赖心理。因此,提倡终身学习既对促进终身教育有根本性重要积极意义,也是改变重教轻学、重教轻育、重学轻习的关键。[8]

三、以学为本是学习化社会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现代化教育的基本特征

现代化是革命性和开创性的发展,是从无到有的发展,不是春播秋收、生儿育女的自然和社会遗传变化。现代化本质上是‘现代性’的不断生长并持续发现、发明和社会化、普遍化。[9]“‘现代性’被相当广泛地用描述那些在技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最先进国家的特征,而‘现代化’则被用于描述这些国家获得这些特征的过程。”[10]9-10现代性的形成是现代化的源头和根本,其量的扩展、充实和社会化、普遍化引起的由量变到质变是现代化的全过程。现代化进度的实质是现代性发生或创新以及社会化、普遍化的进度。创新是民族强盛的灵魂和不竭动力,也是国家现代化的灵魂、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现代化本质上是创新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现代化。现代性是相对的,任何社会都有现代性,都经历过曾经的现代化。创新既有发明世界上从来没有的东西,也有在旧质或原质中发现和成长新质,还包括有效推进新质扩展、充实的方式、过程的发明、发现和实践。无论是在旧质或原质中发现和成长新质,还是以有效方式、过程推进新质扩展、充实的关键都是创新。

“教育现代化是指与教育形态的变迁相伴的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的历史过程”,[11]是学习观、知识观和学生观的变革及其现代性的社会化、普遍化。教育现代化基本特征的社会化、普遍化就是现代化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的现代性并非都是发明创造的,甚至都不是发明创造的,而是发现、唤醒、激发和弘扬沉睡着或被压抑的人的求知本性、“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追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自我意识与旨趣和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学习:内在的财富”客观规律全新深刻认识和实践精神,并使其不断社会化、普遍化。传统文化和教育中包含着许多具有现代性的基因和精髓,建国军民、教学为先就包含教育为本和教育优先发展的现代性因素。以学为本虽是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基因和古代教育精华,但古代教育不仅是少数人的教育,而且是逐渐扭曲的师道尊严教育和作为科举附庸的教育,因此它只能社会化、普遍化为这种教育的基本特征。现代教育与古代甚至近代教育相比,虽然其理想、目标、价值追求和教育教学理念、内容、方式以及教育的普及程度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是现代社会的普遍共识和现代教育的根本特征,但教育与学习的基本关系并未变化,以学为本、育人为本更为根本,是教育为本之根本。教育是为了学习,不是学习是为了教育。学习是教育的根源、目的和必要条件,教育是学习的方向盘、助推力和充分条件,没有学习就没有教育与没有教育也有学习是绝对的。教育是因学习而产生和存在、发展,不是学习是因教育而产生和存在、发展。因此,教育应服从于、服务于学习,而不是学习服从于、服务于教育;终身教育也应因终身学习而存在,应服从于、服务于终身学习,而不是相反。古代社会把教育变成科举的附庸使教育丧失应有价值,现当代社会不能把学习成为教育的附庸,使学习和教育都变成应试的附庸。

生存和发展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动力,学习的动力和能力是教育的第一动力和能力。因为古猿会学习、人有巨大学习潜能——不断增进、也许是无限增进的巨大潜能,才使人成为人——使古猿成为人、猿人成为智人、野蛮人成为文明人。教育源于学习,为了学习或更好更高效的学习,教育是学习的一种或一种学习,是学习的基本和有效果过程和方法。学习有自主学习和指导学习,教育是指导学习。[12]指导学习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和有时空等条件限制的规范甚至标准化、统一化的教育,自主学习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之外的或在此基础上的不受任何时空等条件限制、更加自由、广泛和个性化甚至可能更具创新性的自发和自觉的学习。教是为了学,是为了不教。除非专门教育者,一般人的学主要不是为了教,而是为了成为能够独立生活、学习、工作、劳动和创新的人。教的目的不仅从属于而且应融化于学的目的,把学生培养成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以学为本,也必须以学为本。

学习和教育都可能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抑制创造精神的力量。”[1]93教育的基本功能是重复,教育本身是保守的,[1]202教育的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则是对全社会的系统和整体的影响,因此应更深谋远虑、审慎决策、大力推行和有预防纠偏机制。学习化社会既要重视教育,以教育奠基,通过指导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动、自主和创造性等主体性,更要重视学习,以学生和学习为本,不仅要充分发挥,还要充分挥发包括学生在内的全社会学习的自发性、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爱因斯坦非常重视科学研究和教育中的宽松、自由环境的先决条件意义,认为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探索真理,探索真理是自由的,所以以探索真理为目的的学术也应是自由的,是每个人的权利。探索真理应有承载真理和知识的言论的发表和讲授,所以每个人也都应有发表和讲授自己探索真理成果的权利,对学术自由的任何限制都会抑制对真理的探索和知识的传播。[13]344-345个人自由是知识增进、发明、发现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个人自由,不仅个人的自尊心会受到致命的伤害,最终社会也还受到极大伤害。所以,“追求真理和科学知识,应该被任何政府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而且尊重那些真诚地追求知识和真理的人的自由,应该作为整个社会的最高利益。”[13]355-356学术自由就是自强不息的追求真理,而不是为所欲为,胡说八道。个人的兴趣和想象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甚至是取之不完用之不竭的。而社会组织的目标则往往是有限的,甚至是急功近利的。所以爱因斯坦更注重个人的自由研究和研究性学习,不赞成有计划有组织的科学研究、缺乏研究或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学习。认为“科学史表明,伟大的科学成就并不是通过组织和计划取得的;新思想发源于某一个人的心中。因此,学者个人的研究自由是科学进步的首要条件”“一个组织对于科学工作来说只是一种蹩脚的工具”。[13]325-327他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独立人格和独立敏锐的观察、思考能力,认为培养科学创新人才的教育,应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知识放在首位,良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自由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负责的教育,不是依赖训练、外界权威和追求名利的教育。[13]410-41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度重视和有效促进教育发展是国家及其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教育大计既要以教师为本,更要以学习和学生为本。在学习化社会建设学习型国家顺理成章,无论是学理逻辑还是实践逻辑都没有问题,但如果说在学习化社会只强调建设教育型国家而轻视、忽视或者以建设教育型国家代替建设学习型国家,不仅在逻辑上很别扭、不周全,而且对全面提高全民的自主、主动和创造性学习的意识、能力和素质有不好影响。教师以教育和育人为本,就要以学生为本,以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健康成长为本,否则就是失职。好好学习、健康成长是学生的义务和任务。学生既要以教育和教师为本,更要以学习和自己的主观努力、健康成长为本,否则,以教育、教师为本就毫无意义。教师不以学生为本,以自己为本;学生不以学习为本,以教师和教育为本,最终都会架空教育为本。以学习和学生为本既应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也应是教育者、受教育者乃至全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和教育目的、内容、过程、方式、评价等的基本特征。现当代社会坚持教育为本必须首先坚持以学为本,把学习的根源性、内在性与教育的助推性、方向性相结合,把教育的规范性、普及性与学习的自发性、自主性、广泛性紧密结合,把教育中的学习与社会学习相结合;既重视教育为本、教师为本,又重视以学习为本和学生为本,以学校教育及其课堂教学为本,使以学为本成为教育价值追求和教育过程、方式等学习化社会的教育现代化共同追求的基本特征。

现代化教育有多层面基本特征,顾明远指出,“教育现代化是以现代信息社会为基础,以先进教育观念为指导,运用先进信息技术的教育变革的过程,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过程。”现代化教育有教育的民主性和公平性、终身性和全时空性、生产性和社会性、个性和创造性、多样性和差异性、信息化和创新性、国际性和开放性、科学性和法制性等八大基本特征。[14]现代化教育的民主性、个性等本来就包含或隐含着以学习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的精神,学习化的现代教育、现代化教育和教育现代化的所有追求都必须以学为本,积极形成师生主体间关系,不断提高师生主体性。为了强调和凸现学习对教育乃至人类社会的根源性、内在性和目的性,很有必要把教育的学本性和师生主体间性特别列为现代化教育的基本特征。

理想、目标与过程、方式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什么样的理想、目标需要和决定什么样的过程、方式,什么样的过程、方式实现或达成什么样的理想、目标。学习的失败不仅是学习者个人的失败,同样也是学习化社会及其激发、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失败,是社会通过激发和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国家发展的失败。其根源就在轻视、忽视学习者和受教育者的自主、主动和创造性学习,不能以学为本。相反,把我学变成我要学的以学为本,则是学习化社会教育现代化应采取的重要方式、手段和成功的重要标志。

由于学校有许多弊病,因此有人主张取消学校。[15] 译者导读5-12由于信息化发展及其学习的个性化、弹性化、开放多元性等特征,有人认为在未来社会传统学校必然消亡,新型学校呼之欲出。[16]但将来即便学校真的消亡了,不仅对人类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教育将继续存在和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人类发展有更重要意义的学习,包括无学校的学习中心、学习活动,将与人类同在和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以学为本将是未来社会教育的存在方式。

四、以学为本既需形成师生和全民的主体间性,也是发挥和提高他们主体性的重要保证

以学为本有以学习为本和以学生为本密不可分的两个层面。学习是学生的本分,不以学习为本分的人就不是好学生。指导学生学习是教育和教师的本分,不以学生为本分的人就不是真正的教师。学习最终靠学生自觉,包括教师在内的任何人都无法代替学生自己学习。学习者是学习的首席主体,教师是指导者的首席主体,是学习的外因、条件,是为了和通过学生发生变化。在相同环境下接受相同教育的正常人,学业结果则不同的原因有许多,但学习是重要甚至根本原因。学习的主动性、选择性、预测性、联想性、创新性、持续性和快捷性等决定学习的品质和进度。虽然师生都是主体,但学生是教育根源性和目的性主体,没有学的主体就无需教的主体。

以学习为本虽然在理论内涵上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但它把学生看作是客体,没有把学习的根源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紧密结合和相互统一,因此不可能真正形成以学生为本和以学习为本的教育,不可能是全面的以学为本的教育。近现代传统哲学只从形式上而非实质上看待认识者和实践者主体与被认识者和实践者对象的关系,有意夸大认识者和实践者的主体性,熟视无睹作为认识对象的人的主体性,把认识者和实践者人看作主体,把无论是作为认识和实践对象的人还是对象物都看作是无差别的客体,形成人际关系和师生关系的主客体理论。“双主体”理论试图克服主客体理论弊端,通过语言、概念和理论的师生平等关系引导、推进师生关系的实践的平等,但还是以人际关系和师生关系主客体理论为依据,把人际关系和师生关系看作人与物的关系,不仅没有实现目的,反而导致“双主体”毫无差别的也是“双客体”的明显矛盾,形成语言、概念所指与能指、价值追求或伦理逻辑与思维逻辑的明显背离。

任何学习都是他人不可取代的主体自己的学习,任何个人的发展都是他人不可取代的主体自己的发展。任何教育都必须通过调动学习者的主体性才能起作用,教育对学习者主体的主体性发挥的作用越大,学习者的学习和发展的效果就越好。教育和学习的方式方法对形成高效教学有重要作用,但都是在调动和发挥学习者主体性基础上发挥的作用,缺乏学习者主体性的教育基本是对牛弹琴,不会有多大作用,甚至毫无作用。无论是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还是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都首先要把学习者和教育者当做主体,把师生当做是客体又要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不仅存在逻辑悖论,也会影响实践效果。

马克思特别重视人的主体性价值,坚持把作为认识和实践者的人与认识和实践对象的人都看作是主体,特别是把作为认识和实践对象的人当作“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自为的主体存在”,当作对象主体,只是在批判人际关系的异化时才使用主客体概念。[17]78-80为了把学习者当作主体,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保罗·弗雷尔以是否把学生作为主体看作解放教育与驯化教育的根本区别,严厉批评驯化教育把学习者作为客体的理论和做法。甚至认为,在解放教育中,教育者或教师作为受教育或学习者的教育者或教师应该“死去”,作为受教育者的受教育者应该“诞生”。[1]191“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1]218-219因为教师和学生无论作为认识者、实践者或者教育者,还是作为认识和实践对象或被教育者都是主体,所以师生关系是主体间关系。师生主体间关系相对于主客体和双客体关系,师生主体间性是师生主体间的主体性,与师生主客体和双客体的主体性有本质区别。[18]

现代化教育是以学为本的主体间指导学习。在师生主体间指导学习关系中师生都是主体,没有客体,教师授课内容是主观精神,自然离不开教师的主体性发挥,当然是主体,甚至教材等文本性的教学内容或客观精神也具有主体性质,只有教学手段、设备是客体。包括师生在内的每个人都是主体,作为被认识和被实践者也是主体,是对象主体。师生主体间关系的灵魂是平等交往、主动对话、相互理解、共同学习和发展,目的是提高师生主体性,提高教育质量。[19]提高教育质量需要正确的教育目的、有效的教育内容、过程和方式等,但形成以学为本的师生主体间关系,发挥、发展和提高师生主体性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和基本保证。提高教育质量不能缺少这个前提和保证,否则就不能实现目的。

教育与社会发展和人的身心发展都有紧密联系,既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又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适应和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不能仅把教育和学习只看作是人的智力、能力发展和学习知识的活动,而忽视情感、意志、兴趣和个性等学习动力。没有学习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爱是教育的根本,教师对学生的爱,学生对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做事的爱和兴趣是教育的根本。学习化社会的教育为本与以学为本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但教育中的指导学习和自主学习与教育之外的自主学习都是根本。现代化教育应积极优化终身学习、以学为本与教育为本、终身教育的关系,使两者紧密联系,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与教育、教师以学生为本,学生以学习为本紧密结合,使全社会既坚持教育为本,又坚持以学为本:以学习为本和以学生为本。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学会生存[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教育——财富蕴藏在其中[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7.

[4] 詹姆斯·博特金, 马迪·埃尔曼杰拉, 米尔恰·马利察. 回答未来的挑战——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学无止境》[M]. 林均,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894.

[5] 埃德加·莫兰. 复杂性思想:自觉的科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前言8-9.

[6] 埃德加·莫兰. 方法: 天然之天性[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7] 埃德加·莫兰. 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16-17.

[8] 万明春. 学习社会与终身学习[J]. 教育研究, 1997(7): 34-39.

[9] 褚宏启. 教育现代化的性质与分析框架[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8(3): 3-5.

[10]C E·布莱克. 现代化的动力[M]. 段小光, 译.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 9-10.

[11]杨小微. 教育现代化的再理解与再出发[J]. 教育发展研究, 2014,33(6): 3.

[12]郝文武. 教育: 主体间的指导学习——学习化社会的教育本质新概念[J]. 教育研究, 2002(3): 14-18.

[13]李醒民. 爱因斯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5.

[14]顾明远. 试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J] .教育研究, 2012,33(9): 4-10+26.

[15]伊万·伊里奇. 去学校化社会[M]. 吴康宁, 译,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7: 5-12.

[16]朱永新. 未来学习中心构想[J]. 教育发展研究, 2017,37(9): 3.

[17]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5: 78-80.

[18]郝文武. 师生主体间性建构的哲学基础和实践策略[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4): 15-21.

[19]郝文武. 主体间师生关系及其教师责任[J]. 教育发展研究, 2019(10): 11-16.

Learning Orientation, a Social Prerequisite of Modernized Education

HAO Wen-wu1,2

( 1. School of Educatio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2. Institute of Northwest Elementary Education and Teachers Training,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

Education, key to a centennial state plan, must b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with social efforts and national commitment. It is rooted in learning. Learning to learn to promote students’ personal development is the fundamental goal and task of educators and teachers, as well as an individual student’s duty and mission. Education is eventually realized through learning for a learner’s development, maturity and success as a prerequisite to a learning-oriented society and modernized education. In a learning-oriented society, an individual is a lifelong learner and educatee to take learning as the basic way of existenc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learning-oriented society; education-oriented; modernized education

G642

A

1008-0627(2021)06-0037-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振兴乡村战略中的农村教育现代化研究”(VHA180004)

郝文武(1954-),男,陕西清涧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教育哲学、教师教育、农村教育。E-mail: haowenwu@snnu.edu.cn

(责任编辑 周 密)

猜你喜欢

学习者现代化主体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论碳审计主体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何谓“主体间性”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