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证书制度下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研究
2021-12-24刘冉昕
刘冉昕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 沈阳 110122)
2019 年1 月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发 〔2019〕 4 号) 中明确要求启动” 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和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 “学分银行” 建设, 有序开展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的认定、 积累和转换, 为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拓宽通道。[1]同年 4 月, 教育部等 4 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在院校实施 “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制度试点方案〉 的通知》, 明确提出建立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制度, 建设信息化服务平台, 为学习者开设学分银行账户, 对学习者获得的学习成果进行登记和存储, 并计入学分银行个人学习账户, 尝试学习成果的认定、 积累与转换[2]。 “1+X” 证书制度和 “学分银行” 是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
从全国 “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情况来看, 教育部分四批次确定了301 家职业教育培训评价机构和447 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教育部委托国家开放大学开发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对 “X” 证书制度试点进行信息化管理, 探索建设职业教育国家 “学分银行” 和个人学习账号, 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院校专业 (课程) 之间的学习成果认证、 积累与转换工作, 促进书证融通, 为探索构建国家资历框架奠定实践基础。
1 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意义
“1+X” 是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结合的证书制度, 是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的必由之路, 其根本目的是培养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 随着国家 “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稳步推进, 参与试点的学生规模逐步扩大。 为充分发挥 “1+X” 证书制度的优势, 需加快基于学分银行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教育学习成果的认证与转换, 创建更加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
1.1 肯定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教育支撑作用
“1+X” 证书制度通过遴选有经验的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制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与评价标准, 充分体现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 实现教育与培训结合, 突出强调实践能力培养的价值。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分转换意味着职业教育体系认可了 “X”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的相关培训内容。 各职业院校以 “1+X” 证书制度下的学习成果可转化为目标, 加快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考核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 重构课程体系, 以教师创新团队为引领, 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教学改革, 开发书证融通的活页式教材, 深入探索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
1.2 拓宽了技术技能人才的多元化成长通道
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教育学习成果的认证与转换, 打破了传统职业教育相对封闭的体系, 从形式上强化了学历教育以外的学习成果可以通过有标准、 有质量、 有评价的体系进入学历教育范畴, 提升了职业教育院校的核心资源供给水平, 扩大了职业教育资源的供给范围, 在帮助学习者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同时, 获得学历教育学分, 满足多样化和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实现学历与技能的共同递进。
1.3 激发了学习者进行终身学习的主动性
开展基于学分银行的 “1+X” 证书学习成果的认证与转换, 为学习者参与终身学习指明方向并注入动力。 “1+X” 证书制度支持学习者自主选择参与 “X”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并获取学习成果, 培育了终身学习所需要的主动性。 “1+X” 证书制度的技能等级 (初级、 中级、 高级)体系引领学习者在脱离学校后, 依然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前进方向, 通过终身学习档案, 进行学历和非学历学习成果的认证和积累。
2 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基于学分银行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仍处于探索和试错阶段, 制度和机制尚未健全。
2.1 国家层面的资历框架尚在研制中
资历框架是关系国家整体教育制度改革的一项顶层设计, 旨在贯通各类人才培养渠道, 从立法层面认可学习者不同阶段的学习经历, 建立公平、 优质、 高效的终身学习体系。 目前, 国家资历框架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 管理机制尚未健全, 保障制度不尽完善, 不同类型、 不同区域教育建设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也成为全面推行国家资历框架的障碍。 顶层制度框架的缺失, 使得学习成果的认定与转换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无法真正实现职普融通。 探索建立适合我国教育现状的国家资格框架势在必行。 加强顶层设计, 健全管理及保障机制[3], 加强利益相关主体的信息沟通和协作机制, 完善资历认证和转换制度保障, 促进学习成果的认定和转换。
2.2 学分认证标准缺乏系统性
学分认证标准是保证学分银行科学性、 权威性、 规范性的核心因素, 也是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工作得以实现的质量保证。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在推进实施过程中, 存在各类学习成果属性的划分标准不统一、 学分认证标准和转换规则不统一等问题。 在现行的高职教育体系内, 各高职院校自行制定的学分认证标准, 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细则上都不尽一致。 总体来看, 我国高职教育学分认证标准还处于随意化、碎片化的状态, 与学分银行的学分认证标准建设要求相距甚远。[4]
2.3 学习成果认定尚未形成示范效应
我国学历教育体系与教育培训机构长时间处于相对封闭与割裂状态[5], 非学历教育中蕴藏的学习成果认证需求因认证标准不完善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 而国家层面的资历框架又尚在研制中, 导致一直以来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认证需求不高; 传统学历教育体系内的高校因其现有的教学管理模式和学籍管理制度, 学生的流动性和校际间学分转换需求都很低, 导致在校生很少有对学习成果认证的现实需求。 帮助教育培训机构和学习者感受学习成果认证的价值与意义, 形成学习成果认证示范效应, 将对认证标准体系的完善和成果认证实践的整体推进产生积极影响。
3 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推进路径
3.1 尽快建立国家资历框架
国家资历框架是建立普通教育、 职业教育及培训和继续教育之间相互沟通和衔接的终身学习体系。 资历等级和对应的能力标准是资历框架构建的关键。 资历等级是实现各级各类教育互通的先决条件; 能力标准则是对不同级别资历在知识、 技能、 应用等方面要求的详细说明, 统一的能力标准是资格框架得以被社会接受和认可的核心支撑。 尽快建立国家资历框架, 不仅可以为“1+X” 证书制度提供对接、 匹配的通用标准, 还可以为 “1+X” 证书制度规范实施提供支撑和保障。
立足终身学习体系构建, 建设国家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 以 “1+X” 证书制度试点为契机,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展实践探索, 解决职业教育体系内外学习成果的沟通问题。 着力加强国家资历框架的顶层设计和配套制度建设, 借鉴国际成功经验, 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的 “学分银行” 试点工作。 对接国家资历框架加强教育领域质量标准和职业培训领域职业标准的建设, 健全不同等级资历间的衔接转换管理办法, 纵向贯通, 横向融通, 实现不同资历之间的无缝衔接和转换。 同时资历框架的设计也要考虑与国际职业类资历框架的沟通衔接, 为国际性学习成果的互认互通搭建桥梁。
3.2 完善学分认证标准体系建设, 为各类学习成果的转换提供依据
标准体系建设是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核心。 学分认证标准体系应包括成果类型认定、 学分标准、 转换规则和认证、 转换流程等内容。 科学设计标准体系的结构和学习成果评价指标, 规范制定、 审核和发布程序, 加强过程管理, 形成全国统一的学习成果认证与积累的标准体系, 才能确保学分认证标准的权威性、 社会认可度和社会公信力。
(1) 明确参与学分认证的成果类型范围。
学分银行制度下的学分认证标准体系应覆盖全部的学习成果类型。 目前, 为了配合和适应“1+X” 证书制度工作, 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中的学习成果仅包含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从职业教育长期发展看, 职业教育各领域形成的各类学习成果, 如技能大赛证书、 职业培训成果、 创新创业活动、 自主学习课程等, 只要能对接终身教育体系, 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 都应该在学分银行中得到体现。 拓宽学分银行中参与认证的学习成果类型, 通过具有专业能力和丰富的经验第三方机构分类梳理后, 系统化纳入国家资历框架中得到认可, 为成果转换提供基础。
(2) 完善学分转换规则。
学分转换规则回答的是如何进行转换的问题。 对接资历框架中的资历等级, 对可转换为学分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课程模块以及其他学习成果设定一个转换标准, 做到细化、 量化, 方便操作[5], 并在教育部统筹指导下形成系统化的指导意见。 首先应制定学时学分记录规则, 从“量” 和 “质” 两方面, 即学习成果的平均有效学习时间和学习成果是否满足学历教育学分的要求, 对应标准课程制定学分标准, 形成各类学习成果的学时学分记录规则。 其次制定不同类型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具体办法, 即转换规则。 目前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中的转换规则具有双向性: 试点院校制定证书类专业 (课程) 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之间的转换规则; 培训评价组织制定本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院校专业 (课程) 之间的转换规则。 两类成果转换规则经过第三方成果认证委员会审核, 审核通过后在学分银行平台备案发布。[6]
(3) 规范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工作流程。
学分认证标准体系建设中的程序性标准, 即工作流程, 是指实施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则和流程, 其目的是保障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合法性、 规范性和透明性。[7]严格规范工作流程, 发挥第三方成果认证委员会在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工作中的监督作用, 切实保障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质量。
3.3 完善职业院校学习者参与学习成果转换的配套制度
高职院校探索和完善支持学习者参与学习成果转换的配套制度建设, 完成对学习成果的追溯、 查询和转换等相关管理工作。
实施弹性学制教学管理改革。 依托学分银行实施弹性学制, 以学分作为计量单位和衡量学生学习的量和成绩。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条件和环境, 通过对学生的职业培训、 取得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成果予以免修、 认定, 科学进行学生的学习成绩管理、 学分管理和学籍管理, 实现教育体系间的有效衔接。
加快建立弹性学分制, 形成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学历教育管理模式。 学分制支持学习者灵活地选取课程并完成学业, 是 “1+X” 证书转换存在并产生意义的基础。 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 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程与现有重合度较高的课程进行置换, 取得证书可以免修对应课程, 或是同培训评价组织协调对已修与证书内容相关度较高的职业技能类课程的可准许在考证时免考部分内容。[78]
产教融合, 深入推进课证融通。 注重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效衔接, 主动对接企业, 基于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跨界融合的思路, 根据“宽基础、 重能力、 活模块” 的原则, 与企业共同开发、 重构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 实现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内涵上的衔接, 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适应性培养。 对职业教育的学习效果评价制度进行改革, 转变以知识评价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围绕学习者的综合能力开展评价,促进学习者为技能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