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分析

2021-12-24

关键词:职业院校职业信息化

曲 卓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 天津 300350)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教育部在2012 年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 年)》,《规划》 提出: 到 2020 年, 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 时至今日, 信息技术已为我国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促进了我国现代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现代化技术成为我国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支撑。 为更好地提升职业院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 教育部在2017 年专门出台了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在指导意见中肯定了在 “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成绩, 但同时也指出, 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从总体上来说, 与国家实施 “互联网+” 等重大战略的需求相比, 与世界数字化、 网络化、 智能化发展的趋势相比, 与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相比, 还有亟待提升的空间, 要想提升职业院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的提升是根本, 更是关键。[1]我国自 2012 年就已经开始每年组织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2018 年后更名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深刻表明了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已经日益融入教师基本教学能力之中, 更是未来教育教学发展中的重要能力素质之一。

1 新时代推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意义

随着包括互联网+、 人工智能和5G 组网等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 教育信息化也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下一步建设的关键必然是要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这是一个不断创新开拓的过程。

1.1 使教师的教学手段更为丰富多样

信息化教学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 特别是目前的高校中, 00 后学生群体已经成为教学的主体, 这一代青年, 更加喜欢和习惯应用信息化手段来进行沟通和交流, 有利于拉近师生距离。 例如在教学互动中,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即时互动、 随机点名、 课堂抢答等多种形式, 更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 互动化需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巧妙安排教学模块。

1.2 有助于教师构建更为完善的教学模式

教育现代化, 教育模式的变革必然要与时代发展相符合。 当今时代, 信息技术无处不在,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完善和补充,真正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管理, 即充分运用好线上和线下两条线的教学路径, 包括课前预习、 课堂导学和课后自学全过程的教学管理的“三学两线” 的教学体系。 让教师与学生打破课堂有限的沟通空间, 借助信息平台让教师与学生零距离沟通, 真正发挥教书育人的教学职责和使命。

1.3 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课堂反馈, 做好课堂监测

信息化技术最明显的优势是其拥有迅捷的信息数据处理。 信息化教学一方面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获得更加科学的分析结果, 另一方面根据数据结果迅速应对, 带来了划时代的教育变革。 快速收集课堂教学数据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传统的考评方式往往通过纸质考核或者课堂随机提问等方式, 反馈滞后, 能实现全覆盖, 而信息化教学手段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更方便教师及时掌控课堂教学。

1.4 有助于教师打破教学时空限制

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 新冠疫情暴发后, 全国范围内大中小学尝试线上教学模式, 反映出信息化教学已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将其应用于教学课堂,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 实现不同空间师生即时互动, 必将推动教育深度和广度的拓展, 不同地区, 不同国家都能真正实现教育共享, 教育公平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2 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

2020 年, 为了更好地控制疫情, 避免大规模的人员流动, 大部分高校都响应教育部 “停课不停学” 的号召, 由教育部负责整合中国大学慕课和职教云等在线教学资源, 各职业院校也都开展了线上教学活动, 这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检验, 既是挑战, 更是跨越式的提升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能力方面的一些问题:

2.1 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核心内涵认识不足

根据2020 年全国教学大数据统计显示, 去年全国高校课程在线开出率达到91%, 这充分说明高校包括职业院校在内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有一定基础的, 但是 “能用” 和 “会用” 之间还存在理念上的认识差距。 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是习惯于将面授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 而信息化教学, 特别是线上教学只是一种教学辅助, 只是在面对新冠疫情这种突发事件时的一种权宜之计, 最终教学还要回归到线下教学。 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显然是不适应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 影响教师在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方面缺乏主动性和紧迫感, 在实际的线上教学过程中, 要么将线上教学作为线下教学的辅助和锦上添花, 或者干脆只是单纯地将线下教学的内容原封不变的照搬到线上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无法展现线上教学的优势和特点。

2.2 教师信息化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创新意识不强

目前大部分线上教学课程还是借助于网络平台上既有的完整的网络课程, 各所学校和教师选择其中一门与本校开设课程比较接近的课程作为授课主体, 然后教师再加入一些课堂互动和教学考核评价等方式, 最终形成对学生的课程评价。 首先, 这种教学方式开设的课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自主观看微课视频, 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而职业院校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特点,其本身还是理论基础较弱, 特别是在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上稍显不足, 同时线上教学难以如同现场教学一样产生师生之间的共鸣, 这是线上教学存在的不足。 其次, 在线教学方式最早是源于开展数学教学等基础理论教学, 如果没有创新完全照搬过来用于职业教育的课程, 必然对职业教育教学特色的体现不够充分, 职业教育最重要的是基于一定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课程的设置特色也更侧重于实践教学环节, 因此有些职业院校面对这一问题就会选择在线上学习期间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 等到线下再补实践教学环节,这实际上是割裂了完整的教学过程, 对于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是有负面影响的。

2.3 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督导评教对教学能力提升激励不足

教学督导工作是学校整体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 特别是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方面更是起着重要的激励和督促作用。 在2020 年的线上教学中, 有的院校采取设立督导专员加入线上教学课堂, 检查和监督教师线上教学过程, 也有通过后台的数据分析和在线监控等信息化手段完成教学督导工作, 但从整体上来看, 这种教学监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还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在教学监督的方式比较随意, 没有形成相对规范有效的评价机制, 对信息化教学的要求不够明确, 对通过督导应该达到的教学效果没有统一的规范, 这就难以发挥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督促和激励作用。

3 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分析

信息化教学改革是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 不仅受到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欢迎, 更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高职院校教师加快自身教育信息化能力建设是后疫情时代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3.1 加强理论学习和研讨交流, 更新教学理念

根据2018 年教育部推出的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未来就必须办好网络教育, 积极推进 “互联网+教育” 发展, 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2]同时, 在2020 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 (2020—2023 年)》 中更是明确提出实施职业教育信息化2.0 建设行动,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3]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想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加强理论学习和研讨, 对信息化教学进行学习和反思, 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信息化教学的理论内涵, 在教学理念上真正理解掌握信息技术, 开展混合式教学, 充分融合 “线上” + “线下” 教学的优势, 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 因此说, 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不是去建设线上教学平台, 也不是建设数字化的教学资源, 更不是单纯的开展花样翻新的教学活动, 归根究底是要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 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职业院校教师首先在理念上接纳吸收信息化技术, 在教育实践上才能做到深度融合, 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

3.2 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提升教师特色课程改革创新能力

首先做好顶层设计。 充分利用教育部 “国家精品课程” 项目, 同时借助中国大学慕课等网络平台促进教师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中国大学MOOC (慕课) 自2014 年上线以来目前已经和全国783 所高等院校展开了合作, 其中首批获得认定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22 门。 职业教育的专门服务平台 “智慧职教” 平台目前也运行着158 个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9000 余门标准化课程、 1200 余门职教MOOC,基本上涵盖了职业院校的全部公共基础课和所有专业大类。 我国现有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这是2020 年能够有效支持全国高校顺利开展在线教学的重要保证。

其次做好教师培训工作。 针对高职教师实际情况, 夯实培训目标, 精准制订培训方案和框架体系, 鼓励教师根据教育现代化发展需求, 创新“互联网+” “智能+” 教育新理念, 掌握信息化教学基本的信息素养、 设计能力、 操作能力以及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能力, 实现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 推动教育教学变革, 更好地满足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

再次, 利用学习共同体, 做好资源共享。 通过 “青蓝工程” 学习共同体分享、 共享信息资源手段, 通过参加线下和线上多种形式的交流, 发挥共同体成员各自的专业特长, 实现共同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目标, 建立成员之间的互补机制,形成 “双赢” 局面。

3.3 构建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体系

根据教育部的大数据统计分析, 2020 年高校在线教学期间, 教师在线教学认可度达到80%, 学生在线教学满意度达到85%。 这一数据充分反映出在新时代, 无论是教师主体, 还是学生主体, 都更希望对传统教育进行一次划时代的革新, 这也充分契合了我国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最终实现教育强国的发展战略。因此, 信息化教学手段绝不能因为疫情缓解后,学校复课复学, 就再一次被搁置或者忽视。 在后疫情时代, 即使重新回到线下教学,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充分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构建立体化的教学模式, 真正实现全员教育,全方位教育。 因此, 构建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把对信息化教学的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组织、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等能力纳入整体教学评价指标中,这将有助于在外在环境的压力下, 更好地激励教师把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作为自我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追求。

4 结语

职业教育的发展只有和国家的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才能发挥出职业教育的作用。 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必须服务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 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特色。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发展, 借助5G 技术带来的更高效的信息互动能力和移动VR 等新兴信息技术手段的介入, 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可以更好地依托职业教育课程的实践操作等环节获得更大的教学改革创新成果, 真正实现信息化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职业信息化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月“睹”教育信息化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职业写作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