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研究

2021-12-24张学海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17期
关键词:化学防治林木害虫

张学海

(甘肃省子午岭林业管理局合水分局蒿咀铺林场,甘肃 庆阳 745404)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对林业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为满足不同领域对林业资源的需求,我们必须加大林业资源的管理力度。林业病虫害对林业资源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使林木在生长过程中,面临着病虫害侵袭的严重威胁,甚至导致了林木大面积死亡,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有关部门与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并在林业管理工作环节中全面落实具体措施,同时提高林业管理人员生态环保意识,对林业病虫害防治采取有效的技术防治措施,注重林木成长各个时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使得林木死亡率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为我国生态林业发展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

1.林业病虫害及其产生原因概述

1.1 林业病虫害的定义

林业病虫害:指的是林木在生长过程中遭受害生物和病菌的侵袭,造成林木无法正常成长和死亡的现象。病害的原因在于病菌的侵蚀对林木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虫害指的是害虫类生物对林木的生长发育造成的破坏性。林业病虫害对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对生态平衡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使得林业经济遭受了较大的损失,严重的还会使得林业的发展陷于停滞之中。

1.2 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第一,自然环境方面的原因。气候变化是病虫害滋生、生长发育、繁衍的重要外部条件;第二,林木结构过于单一。人工造林往往会选择单一的树种,这样使得森林中无法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造成林木抗虫害能力较弱,并且失去了自我修复能力,大面积的病虫害还会导致森林毁灭;第三,外来病虫害的侵袭。调查研究表明,许多外来病虫害侵入到本地的森林系统之中,严重破坏了正常的森林结构,使得森林正常的功能不能发挥出来;第四,病虫出现抗药性。长期使用药物防治手段,造成一些病虫出现了抗药性,对药物产生了抵御能力,这是导致病虫害难以根除并且出现反弹的重要原因;第五,缺乏资源技术支持。林业病虫害防治是需要投入大量资源的工作,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严重地限制了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效展开,监测和管理工作不到位、技术落后和措施失当,都会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造成不利的影响。

2.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受到忽视

相关部门及人员对于林业病虫害防治的忽视,造成了林业病虫害侵害大面积蔓延,林业质量及产量受到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受到了忽视,少数管理人员认为林木只要按照自然规律生长就可以了,人为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流于表面和形式,病虫害出现的时候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理,病虫害的出现给林业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2 工作人员技术水平较低

林业的病虫害种类多并且在林木的各个阶段都可能发生,这就对其预防及治理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林业病虫害防治人员只有在具备了较高的治理技术、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对林业病虫害展开防治工作。目前,我国林业病虫害治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治理人员严重缺乏治理经验和专业知识,不能充分地运用各种治理技术展开防治工作,这都极大地加大了林业病虫害防治难度。

2.3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落后

近年来,我国的林业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林业产业整体发展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对我国林业产业快速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制约。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目前自身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处于较低的水平,还要认识到林业病虫害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所以林业病虫害治理技术也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采用科学的技术措施对林业病虫害进行治理。

3.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

3.1 生物防治技术

要以森林生物链为依托,结合生物之间相生相克的规律,对林业病虫害进行防治。生物防治技术需要借助自然的力量,短期内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有以下内容:第一,微生物防治技术。利用生物体内的真菌达到消除病虫害的目的,天牛、松毛虫是对林木造成危害极大的害虫,因此我们可以在林地中放养带有可以抵抗天牛、松毛虫真菌的动物,对病虫起到消灭的作用;第二,天敌防治技术。病虫害存在自己的天敌,我们通过分析林地中的病虫,寻找可以对抗病虫的天敌,帮助大量繁殖天敌,进而对病虫害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把平衡的林地生物链构建出来;第三,益鸟防治技术。众多益鸟都会以害虫为食物,鸟类可以消灭大量的林木害虫,营林部门在林中大量引入啄木鸟、山雀等鸟类,并帮助其大量繁殖,进而起到消灭害虫,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

3.2 物理防治技术

一般来说,物理防治技术就是借助人工和机械设备消灭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无污染、无公害,而且有利于生态保护。对于那些数量多、个头大、集中聚居、行动迟缓的害虫,采用物理技术防治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除此之外,对于繁殖速度快蔓延较快的病虫害,采用物理隔离方法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具体措施就是在病虫害产生的林区四周建立隔离带。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害虫趋光的特性,采用趋光性诱杀技术,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3.3 化学防治技术

及时使用化学药品来防治病虫害,目前是应用最广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防治高效、省时省力是化学防治技术的突出优点,杀虫剂、杀菌剂是常见的化学药剂。化学防治使得虫害交配概率和定位能力显著下降,因此消灭了大量的林业病虫害。与此同时,化学防治技术也存在自己的弊端,长期使用化学药物会破坏林地生态环境,因此化学防治对技术操作要求较高,一定要在防治过程中科学配比、合理喷洒农药,并对使用的药物定期更换,避免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尽量一次施药做到病虫害根除,在化学防治中起到最佳的效果,也使得生态平衡得到较好的维护。

4.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和措施

4.1 人员培养

随着我国林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对林业病虫害治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治理能力必须进一步的提升上去,以使林业病虫害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相关部门必须强化工作人员培训力度,定期不定期地展开技术培训,使治理人员可以掌握最新的病虫害治理技术,并运用到具体工作之中,这样才能把林业病虫害治理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及治理能力全面地提升上去。另外,还要做好病虫害防治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他们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不断提升自我综合素质。

4.2 营林措施

在林木种子播种之前,清洗与消毒工作必须提前做好。树木种子应当在23%的波尔多200倍溶液中浸泡24小时,然后才可以进入播种环节。在播种的过程中,营林措施可以通过休闲轮作的方式进行,进而对林木病害与虫害的繁衍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在苗木种植前,要对营林地区严格消毒,已经发病的植株不能进入植树现场,这样就会起到切断病源的作用。林地周围可以设置吸引害虫的食物,通过诱杀的方式控制害虫的进一步蔓延。

4.3 造林措施

在造林措施方面,抗性较高的树种应该成为造林的首选,然后再通过抚育式病虫害进行防治。这样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就可以显著地降低。还可以对林地深翻整地和追肥,把林木的抗性提高上来。如果病虫害问题已经出现,对于发病的枝叶必须及时清理出林地,并集中焚烧,避免健康枝叶受到感染。对于病虫害问题严重的林区,就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避免树木的健康生长受到不利的影响。

总结

为实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把林业经济的效益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相关部门必须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引起高度的重视,加大对监测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投入大量资源,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并培训出大量高水平的专业工作人员,使得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规范高效地进行,为我国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

猜你喜欢

化学防治林木害虫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害虫的克星——七星瓢虫
什么是碳中和?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高温干旱下的夏播玉米田害虫防治?
七千人大会上的领导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