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研究
2021-12-24韩秋
韩 秋
(商丘师范学院,河南商丘 476000)
一、“互联网+”内涵分析
“互联网+”是互联网在稳定的知识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型经济业态,是互联网思维概念的进一步衍生,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创新生命力,也为改革、完善经济发展提供多种平台和载体[1]。其典型特征如下。
(一)开放性
互联网的最大特性是终端间对话交流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开放,网络用户不受时间、空间、地点限制,可随时获得或分享所需的有效信息资源。
(二)平等性
互联网的虚拟特性和时空特点使其具有极大的平等性,网络用户的身份、地位、面貌自主且平等,拥有同等享受互联网便利的权利。
(三)虚拟性
虚拟性是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特征,是相对于现实社会生活的一种不强求真实性的无形社会属性。
(四)时效性
互联网不受限的连接使得信息资源传递十分高效,大数据快速分析,为信息传递简化了程序,让信息的共享更具时效性。
(五)双面性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为就业创业带来诸多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难度颇大的挑战。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的问题
(一)实践能力不足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扩大而屡创新高。部分高校教育方式仍采取传统模式,与新兴的“互联网+”融合度不高,存在单一化、枯燥化、灌输化、传统化现象。单一的专业课程知识学习不能满足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需求。一些需要实践技能的专业对学生实操能力培养不够全面,存在部分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2]。在这种教育模式培养下,一些毕业生与市场和企业所需人才标准不符,与市场需求难以顺利对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毕业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的现象。
(二)缺乏创新意识
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极大地激发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热情。但是,部分学生也存在创新创业意识淡薄的情况,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中缺乏创新意识的开发,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在一些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没有明显体现,缺乏专创融合的理念。同时,部分高校没有有效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多拘泥于书本和教师的专业知识,造成部分学生知识面狭窄,对学科知识进行创新延展存在局限性[3]。“互联网+”具有双面性,因其强大的虚拟性和开放性,过滤信息时易产生一定的疏漏,个别就业创业信息对一些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
(三)自我定位模糊
现在,部分大学毕业生仍受传统就业观念、家庭及现实就业状态影响,更倾向于选择稳定的“铁饭碗”,如公务员、教师、医生等职业,而对“互联网+”衍生的新型产业敬而远之,不敢尝试具有竞争性和淘汰性的行业。保守的就业观念与不够清晰明确的自我定位有密切关系,一些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缺乏自我兴趣点挖掘,缺乏理性的中长期职业生涯规划,致使在就业创业的关键时刻不知该从事何种职业,只是一味地寻找借以安身立命的工作。另一方面,高校虽然在“互联网+”背景下设置了一些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专门为学生择业创业提供服务和咨询,但部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仅是对毕业生就业创业程序做出阐述,对于没有长远就业择业观念的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一些高校缺少完善的培训体系,一些学生对“互联网+”新型信息载体及其提供的信息交流平台利用不多。这些原因造成高校人才易集中于某几个特定行业,而其他需求量大的市场出现人才短缺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一些新兴行业的发展。
(四)就业创业形势严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进展,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等国家行列,高素质、高学历人才数量持续增长。历经多年的创新发展,我国一些“互联网+”企业也逐渐跻身于世界前列,吸引了大量的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发展,就业市场竞争主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国内高校毕业生。一些企业把学历作为筛选人才的硬指标,而有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创业优势并不明显。“互联网+”时代为创业市场带来了新动力,也为创业市场的安全带来了新挑战。创业者除了要解决创业初期的资金、人力和经验不足等问题,如何理性地看待创业市场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所面临的上述问题,亟须得到高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路径
(一)搭建“互联网+”实践平台,增强学生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学生就业创业带来了灵活和便利,但大学生就业创业存在问题,表层原因是部分高校没有有效利用好“互联网+”这一便利条件,深层原因还在于学生本身。
首先,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素养。当代大学生要想在复杂多变的“互联网+”时代立足,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尤为重要。教师要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掘兴趣点,做到对所学知识应用的举一反三。在课余时间,学生应主动学习衍生知识,对感兴趣的专业学问进行深度拓展和了解。有些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课内容不够深入,遇到困难时缺少解决问题的思路,高校和教师一定要注重此类问题,强化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
其次,高校要搭建“互联网+”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实习选择。大学毕业生实习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滞后性,学生的实践需求和单位对接有时不对称、不通畅,一些毕业生动手实践能力薄弱,为其就业创业带来了一定的阻碍。高校应善用“互联网+”优势,主动与企业和用人单位联系,严格筛选和把控企业单位招聘信息,将所有信息进行整合,打造一个有特色的实践平台,在平台上按照专业、兴趣、地区等对企业进行划分,方便学生网上选择和报名。这不仅符合高校的教育理念,还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优势,为学生就业创业安全和便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4]。
最后,举办知识性、创新创业型竞赛。高校可定期举办校内专业知识、创新创业等活动,鼓励学生以专业、兴趣爱好为切入点参加不同类型的赛事和活动,提升就业创业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可清楚地发现自己的弱项,并能不断发掘自身的潜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各高校还可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多校联合活动,促进不同高校学生的交流互动。“互联网+”背景下搭建的实践平台,有利于不同地域、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在交流学习中拓宽视野,加深对就业创业问题的理解[5]。
(二)用活“互联网+”新载体,更新就业创业观念
传统就业观念受到“互联网+”背景下就业创业观念的挑战,新时代大学生面对就业创业有更多、更灵活的选择,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正确使用互联网平台,会得到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
首先,高校需用活“互联网+”新载体,改革教育教学模式。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利用互联网新载体,以紧随学生潮流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如深度分析一些著名企业家或优秀校友的就业创业成功案例,剖析人物的学习方法及艰苦奋斗的实践经验。高校或教师可与企业家或创业者提前沟通,以视频提问方式为学生解答就业创业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也可为学生争取相应的实习职位。利用抖音短视频平台、微博、知乎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平台,展示一些图片、视频,传播具有正能量的就业创业案例,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突破“铁饭碗”就业观念,形成符合时代需求的就业创业思维,增强就业创业的信心。
其次,教学与“互联网+”新载体合作。高校要主动了解学生的就业期望和意向,然后与企业或用人单位签订双选合约,以便利的政策扶持和特色的校园文化吸引企业对学生进行实地考核,提高学生实际就业率。高校还应在大数据基础上,及时更新有效就业创业信息和学生基本求职意向,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做好就业面试或创业前的功课。“互联网+”载体模式可以从根源上解决学生就业创业“跑断腿”的困扰,有利于学生更新就业创业传统观念。
(三)组建“互联网+”团队,辅助学生锚定自我优势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线上线下创业就业成为新趋势,但这个强强联合的过程仍需要完善。
首先,高校应积极组建就业创业指导智囊团。可以聘请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创业公司总裁等与高校就业创业指导部门合作,建立完善的“分析—指导—实战”就业创业体系。高校就业指导负责人要根据就业创业大数据,提前分析好往年学生的就业创业行业比例,让学生对就业创业形式做到“心中有数”;再请创业公司总裁等为学生讲解相关行业的就业与发展前景,让学生看到“眼前有路”;最后请资深人力总监对学生进行实战训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面试技能,在就业创业的关键时刻能够“不忙不乱”。在智囊团的指导下,高校学生能切实融入时代,对未来就业创业保持积极的态度。
其次,利用“互联网+”平台辅助学生进行自我评析定位。在学生入学时,高校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就应为其建立网上就业创业档案。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观察和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养,注意其兴趣点的转移,用大数据分析和发掘学生的长处。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SWOT分析,明确自身优势与劣势,补足短板,最大限度地发挥长处,以提高就业创业准确率和成功率。
最后,对就业创业开展“一对多”专业指导。高校就业指导教师数量和专业能力有限,易导致一些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就业指导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充分了解国家就业创业政策及人才市场需求,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扶。高校应利用“互联网+”平台,运行采集信息的微信、微博等小程序,将学生就业创业中产生的疑难问题统一分类归纳,对同一类型问题予以集中解答,分批、分次地为学生提供精准帮扶和指导。高校在“互联网+”背景下为学生提供线上线下精准、透明的就业创业指导,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的信心。
(四)优化“互联网+”环境,净化学生就业创业氛围
“互联网+”的发展为经济产业带来新兴活力,有效刺激了我国就业创业市场,使新型人才需求量激增。但互联网环境复杂多变,亟须多方联合予以改善,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首先,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就业进行规范和整顿,对个别欺骗性就业、虚假招聘、合同与待遇不符现象进行坚决打击和处罚。
其次,社会应加强道德约束和监督。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对举报不良企业的社会群众予以嘉奖和鼓励,对不良企业进行网上通报。对良心企业予以表彰或政策倾斜、扶持,以发挥优秀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再次,企业要自我规范。“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经营愈发透明化,企业要完善内部制度,规范自我行为,坚决遏制违法违规行为。
最后,高校要严格把控就业创业信息。高校是学生就业创业的第一道安全阀门,要严格筛选网络招聘信息,有条件时还要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高校应设立学生权益保障部门和心理疏导部门,当学生就业创业权益受到损害时,及时为学生维权。一些学生在就业创业时可能会因为压力等产生心理问题,高校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全程跟踪学生就业状态,在发现学生出现此类问题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或提醒就医,以免产生更严重的问题。在多方努力下,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可靠的就业创业条件,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