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材线虫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2021-12-24柯铁生李晓东刘金燕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1期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线虫

柯铁生 袁 敏 李晓东 刘金燕

(江油市自然资源局,四川 绵阳 621000)

1.引言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严重的病虫害,通常寄生在松树上,以云南松、思茅松、高山松为主,部分寄生在针叶林树木上。每年六月至十二月之间,羽化后的成虫侵袭松树嫩枝梢,啃食松树补充自身生长养分,造成松树大量树梢死亡。每年十二月至次年五月之间,成熟的成虫转移到树干上进行繁殖,造成松树大量死亡。

2.松材线虫病的发病来源和分布

造成松材线虫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一是气候的原因。气候出现反常现象、高温干旱天气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造成松树林树木生长势衰弱,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低,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二是其他病虫害的原因。松树林在遭受其他病虫害后如松毛虫病虫害后,树木生长势变弱,经受不住松材线虫病的侵害,造成松树林大量死亡。

三是经营活动不合理。新建人工林在密度高的地方没有及时进行抚育间伐,在面对松材线虫病时很容易造成大量树木被侵害。部分区域存在过度采伐、过度采脂的现象,造成松树林树木生长势变弱。部分林木单位和个人在进行林木原料或加工品运输的过程中,没有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林木原料或加工品中携带松材线虫病病源,在运输过程中造成大面积传播。对于检验检疫出的不合格林木原料或加工品,操作方法和步骤不严格造成松材线虫病病源清除不彻底,或者清理病虫源不及时,造成松材线虫病羽化后迁移,未能及时控制住病源,导致周围林木受到侵害。

四是在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工作中投入力度不足。松林面积日益增大,在森林病虫害监测、林木检验检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在较高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标准目标下,林业病虫害监测、建议、防治等工作的基础设施条件落后,人员配备不足,导致森林在防灾、减灾、控灾方面能力不足,不能保障林业病虫害防控高标准目标实现。

五是松材线虫病侵害林木处理不及时。松材线虫病具有很强的迁移能力,这是造成大面积松树林被破坏的重要原因。清理松材线虫病有害林木工作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清理蠹害木的最早时机。因有害林木清理指标不能及时到位,使清理工作不能及时开展。在加上部分地区还存在资金方面、人员方面、设施方面的不足,很容易延误小蠹虫害木清理时机,加速了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造成感染病害的林木面积越来越大,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越来越被动。

松材线虫病危害性强,分布范围广,目前我国已经有近0.33 亿公顷灾害面积,威胁到生态环境,而且给林业经济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高达拾亿元。

3.松材线虫病的发病特点及主要危害

松材线虫病害发生的分布范围广,可以寄生在多种类型的树木上,最为典型的是寄生在松树上,同时一些针叶林木也是松材线虫的寄生源。改病虫害一旦发生将会以很快的速度传播,危害性很强,一旦传播进入到快速阶段,控制起来就难度很大。松材线虫病的传播昆虫主要是松褐天牛,由于该昆虫运动规律具有随机性,更加加重了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速率。在传播途径上,除了以自然界的昆虫作为传播媒介进行传播以外,还可以是人为传播。人为传播主要指的是携带松材线虫病菌源的木材或木制品。目前市场中仍旧存在贩卖携带松材线病源菌的情况,这种传播可进行远距离传播,因此带有松材线虫病菌源的木材或木制品传播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危害范围大。

松材线虫病害主要是蛀梢和蛀干。当松材线虫在成虫羽化后会蛀食松树枝梢,造成树木年生长量减少,树木生长势减弱。蛀干危害通常发生在蛀梢的基础上,从枝梢蔓延到树干上,在树干上蛀坑并大量繁殖。一旦发生蛀干则松树树干中的韧皮组织会被松材线虫病的成虫和幼虫大量啃食,导致树木养分输送系统被切断,使松树最终死亡。松材线虫病对松树的危害具有传播和扩散速度快的特点,而且一旦感染对于松树来说是具有毁灭性的,这也是将其称为松树的癌症的原因。因此,松材线虫病是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重要对象。

4.松材线虫病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松材线虫病害防治难度大。由于该病害的危害性高,传播能力强,而且病害的潜伏期长,在初期很难发现,因此如果在初期不能有效发现病源,并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就会在后期引发大型的病虫灾害,造成严重损失。

松材线虫病害防治资金紧缺。该病害防治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且长期性的工作。短期的资金投入只能保证一个阶段的病害风险防控,一旦资金投入中止或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到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使防治工作标准达不到较高的要求,影响防治工作实际效果。

松材线虫病害防治技术体系不完善。由于引发松材线虫病害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因此采取单一的防治技术或单方面的防治工作难以实现较好的防治目标。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缺乏病虫害普查工作,造成病虫害防治的针对性不强;防治技术水平不高造成防治工作情况不理想;对于森林缺乏有效的营林抚育措施,导致森林生长势和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弱;病虫害检疫力度不够,引入外部的病害源等等。这些工作环节缺乏统筹规划,工作协同性弱,影响了松材线虫病防治效果。

5.提高松材线虫病防治效果的有效对策

加强对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对林业相关部门划分具体责任,明确工作范围,围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以及松材线虫病病害防治技术方案的内容和要求,在松材线虫病危害严重的地区成立专门工作小组,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及时解决防治工作中的问题。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实现较高的标准。设置松材线虫病专项治理资金,以系统性工程的思路和长远防治的眼光来配备足够的资金,争取用最短时间遏制住松材线虫病严重危害的势头,减少松材线虫病灾害面积。专项资金应采取动态调整的方式,结合林业面积变化情况以及病害防治工作中人员、设备、物资、药剂等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对松材线虫病专项资金作出调整,保障病害防治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加强松材线虫病病害普查、预防工作,强化松材线虫病的监测检疫工作。严格按照《松材线虫病病害防治技术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普查工作,严密监控各个渠道源头,严防病虫源进入本地。结合松材线虫病病害普查结果,及时清除有害木,制定害木的清理计划,包括清理指标、清理时间、清理方法手段、负责人员等,使害木清理工作科学、规范、有序。清理松材线虫病害木应采取科学的处理方式,处理后必须经过严格的检疫确保病源被全部彻底杀灭。

加强松材线虫防治技术研究,提升防治技术水平。积极学习林学院等科研院所的相关研究成果,了解松材线虫病生物学特性和繁殖迁移规律,为采取科学的防治策略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积极参加林业部门组织的松材线虫病防治经验交流会议和学习培训班,在现场跟专家及同行加强信息交流,加快提升工作人员防治松材线虫病的专业技术水平,培训一批防治松材线虫病的专业技术骨干。为了防范大规模灾害发生,在典型严重危害地区开展大面积防治模拟实验,对农药及多种防治技术的联合应用进行模拟实验,筛选出效果最好的农药,优化农药使用方式,提高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水平。

加强营林措施。改良森林土壤环境,增强树木生长势。提倡营造混交林,在新建林或原有松树林中合理搭配树种,构建多物种环境,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平衡。在新造林项目中,选用优良品种和健壮苗木,在新造林项目设计环节应充分考虑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加强对新建林幼龄树木的抚育管理,改树木营养状况,促进树木健康生长。结合地区森林实际情况,制定封山育林计划,改变纯林生态环境,促进森林生态系统成熟,提高松树抗病害能力。

加强松材线虫病的监测预报工作。建立多个监测点,认真进行松材线虫病的监测工作,摸清松材线虫病的分布情况和活动规律,为采取病虫害防治策略提供信息依据。开展监测预报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做好短期趋势预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及时做好病害预警。

加强病虫害检疫工作。加大林木检疫执法力度,对林木原料和加工制品进行严格排查和追送调查,严厉打击各种违反检疫法律法规的行为。积极开展产地检疫工作,重点加强对工程造林种苗的产地检疫,确保检疫不合格种苗不出圃、不向外调运。

结语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危害十分严重的病虫害。通过全面深入调查,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积极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升林业有害生物入侵防范能力,切实控制住松材线虫病危害。

猜你喜欢

松材线虫病线虫
夏季蔬菜换茬期线虫防治要注意
不同品系昆虫病原线虫抗逆性分析
化学合成杀线虫剂的分类概述
我国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松材线虫病的侵染循环以及病原与病媒的综述
线虫液体培养和监测过程关键参数的实验研究
《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出台
浙闽两省联防联治松材线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