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的新课标语境转向
2021-12-24欧阳艳华
欧阳艳华
摘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不同学科教师都应积极探索改革教学、优化课程的有效措施,而中职学校语文教师也不例外。其中“语境教学”这一概念深受广大教师的认可与青睐,教师需积极探寻在实践教学中创设教学语境的合适契机与实施路径,旨在通过构建广袤完满、愉悦灵动、多重立体来帮助学生深化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认知。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还应尝试将写作经历、时代背景融合到语境创设中,最终能够提高语境环境与文本内容之间的适配度,帮助学生感知作品内涵、建构作品意义,最终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新课标;语境教学
基于中职学校招生的特殊性,学生普遍存在基础水平薄弱、控制能力不足以及缺乏自主意识的问题。并且在摆脱应试教育之后,很多学生对语文的重视度有所降低,若教师仍沿用传统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不仅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甚至还会导致他们产生抵触心理。处于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师应在创新教学方式、革新教学思维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魅力,通过个性化语言来营造良好的语境,使得学生在感知语言魅力的同时,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程教学中,从而获得显著的教学成效。本文以笔者实践经历为切入点,立足于新课改视域下,簡要阐述中职语文教学语境的创设条件。
一、中职语文教学语境的创设条件
中职语文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课程教学离不开适宜的教学语境,而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够创设出适宜的教学语境,并充分彰显其有效性。
(一)语文教学目标具有发展性
从人才培育目标方面来讲,中职语文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专业性,即教师除去教授学生基础知识、实践技能之外,还应将课堂教学拓展到教材之外,着重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核心技能。即便初高中也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但是深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的语言自由度受到限制,多是针对文本内容的分析。而中职语文教育则更具职业化和社会化,教师有着更多的语言选择,无形中也提高了对教师语言运用的要求标准。
(二)语文教材内容极具多样性
结合中职课程标准可知,语文教学内容一般由基础部分、职业部分以及拓展部分构成的,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比较广泛和丰富。比如中职学校语文教材中基础模板中便涉及散文、小说、文言文以及戏剧等内容,文本的语言风格和结构特点也存有一定的差异性。中职语文教材内容具有多样性,因此,教师还应结合教材内容来变化所创设的语境,其用词、情感以及语调都应随文应变。
(三)中职学生极具语言敏感性
处于中职阶段的学生,还未形成成熟的认知体系和完善的知识体系,语文接受能力和基础水平与高中生相比相对薄弱,但是却有着灵活且敏捷的思维。在升入中职之前,教师所创设的语言语境多是知识讲解,不仅枯燥且范围,很难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伴随中职语文应试教育的逐渐弱化,教师不仅要保证语文课程教学的知识性,还应采取新颖且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其实用性和趣味性,应尝试与学生达成情感共鸣,给予他们启发和引导。教师需拓展语文教学空间,使得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内容获取知识与技能,与此同时,教师需完善语言创设适宜的语境来提升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和拓展性,从而能够切实满足他们提出的个性化需求,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中职语文教学语境的应用路径
结合上述中职语文语境的特点,教师需接纳先进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摆脱单一且滞后的语言表达方式,创新语境,使其更具内涵和意义,从而能够满足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和心理感受的个性化需求。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语言属于一种表达艺术,其微妙之处无法用一语概括,教师除去教授教材内容之外,还应尽力提高课堂语言效果。鉴于此,教师应在准确达意、文辞优美、言简意赅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适宜教材内容的语境,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一)开放教学语言内容
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并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整合课堂资料和课外资料,使其能够紧密联系实际、夯实基础知识。由于之前深受应试教育模式的限制,很多教师深受固式思维中习惯于着重讲解课内语言和教师独语,内容比较单薄、范围比较狭小,几乎没有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但是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中职语文课程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显尤为显著,而将教材内容与课外知识进行有效融合也成为发展趋势,使得语文课堂语境创设能够打破当先教学壁垒,走出传统桎梏,使得内容更具开放性和互动性。比如在讲授《致橡树》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语境“这是一首优美且深沉的抒情诗,而它所表达的爱不仅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还是伟岸的、高尚的。它又如同一首远古的诗歌,涤荡人的心灵;又如同一支清新的歌曲,拨动人的心弦。作者将感情和思绪都隐藏在了‘橡树’与‘木棉’中,而这一意向的情感寄托和内涵价值又指的是什么呢?”从而能够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获取与之相关的有效信息。与此同时,教师也由独语转化为师生间对话,通过剖出探究性问题来一步步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到诗歌意蕴的探究中,了解其背后的意向和内涵。通过教材文本来整合各种话语资源,使得语文课堂更具开放性和互动性,不仅能够拓展学生认知视野、充实学生的知识体系,还能够实现师生间的学术交流和情感互通,最终能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所遇问题与困境。但是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语文教师在逐步提升语境环境的开放性和趣味性的同时,应避免随意拓展和无限延伸,应以文本内容为基点来完成知识教授和信息传播,围绕教学资源来适当拓展课外学习资源。
(二)变化教学语言风格
由于中职语文课程教材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生活性,涉及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因此,教师在教授不同类型模块的同时,还应尝试采用不同的语言风格来创设教学语境。例如,教师在讲解《南州六月荔枝丹》说明类文本时,教师应采用准确且严谨的语言来创设语境;而在讲解《荷塘月色》与《洛阳诗韵》散文类文本时,教师创设语境所采用的语言应具有浓郁且强烈的情感。并且即便是同一种文本类型,其语言风格也应适当变化,比如教师在讲解《雨巷》写篇文本时应尽力创设凄清的氛围感;但是在讲解《念奴娇·赤壁怀古》这篇古诗文时应略带豪迈之情;在讲解《将进酒》这篇古诗文时应积极创设悲壮的语境。中职语文课程语境创设,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成效,正面引导教师的教学情绪。教师结合不同文本内容创设的不同风格的语境,既可以切实传达形象的情感意蕴,还能够引导学生沉浸到设定的情境中,无形中影响了教师与学生的情绪。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课件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教材和不同课文所采用的授课方式和思路也有所不同,为取得预期的教学成效,教师需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技巧,不仅包括遣词造句、语调语速以及情感波动等等,而造句深刻与否、语调或高或低、感情是否抑扬顿挫等等,所创设的语境氛围也是不尽相同的,是质朴的、是愉悦的、是悲壮的又或是低沉的,从而丰富学生的语文课堂感知与体验,并在不同的语境中夯实所学知识,最终切实提升他们的自身的语文素养。
(三)感染教学语言情理
教师还应尝试在日常授课中强化情感渗透,而中职语文教师创设的语境中包含的情感不仅是课文中要表达的,更是能够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因此,教师所采用的语言应是真挚且动人的。在中职语文课堂实践教学中,教师应避免以模板一样的教学语言来完成文本教学,应是有感而发和真情意切的,从而能够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使其沉浸到特定的语境中受到熏陶与感染。以教师讲解鲁迅的《拿来主义》这篇文章为例,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不仅要讲解文章中故事经过,还应透过嬉笑怒骂、妙趣横生的语言,深入分析和论述在对待外国文化上所存的问题,并对当时政治和文化现象进行尖锐的抨击。教师通过将这种愤懑知情用切实且深刻的语言传达出来,以此来引导学生沉浸其中,获得深刻感悟。教师应充分意识到不融入情感的语境是乏味且枯燥的,也会使得语文课堂失去其思想与内涵。除此之外,中职学校学生应结合自己的层次与优势来规划职业生涯,明确后续擇业目标。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除却教授学生语文教材中知识点和技能点之外,还应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素养,旨在深化他们对社会自然以及人生等问题的思考深度,基于这一要求,语文语境也应尽量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避免死板语言说教降低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而是依托语境来完成对学生的思想熏陶和同化。以教师讲解王《善良》这节课为例,教师可以创设以下语境“善良的人如同水一般,是纯真善良的;善良的人如同山一般,是朴实厚重的,善良可以使得自己获得心安快乐,并给他人带来温暖与希望。”使得学生在语境中感知善良的内涵思想。教师应尽量提高语境的趣味性与生活性,其中趣味性也是教师睿智的具体表现,使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得真理,提升语文学习能力。总体来讲,中职语文语境应是情理相互交织的,从而有效提高课堂的感染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的语言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于中职语文课堂也是如此,基于语文课程的特殊性,教师需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创设适宜的语境,结合实践教学来提升自身的语言运用技巧和人文素养,旨在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素养。比如可以通过开放教学语言内容、变化教学语言风格、感染教学语言情理来提升语境环境与教学内容之间的适配度,有效帮助学生感知作品内涵、建构作品意义以及感知作品情感,最终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提升他们的语文感知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为他们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勤.语文课堂:呼唤真实情境下的深度学习[J].语文教学通讯·C刊,2020(001):19-21.
[2]姚志松.新媒介语境下大学语文教育的变革与应对——评《大学语文教育学》[J].新闻爱好者,2020(1):I0005-I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