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质的量”的数学模型

2021-12-23吴维松尚九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7期

吴维松 尚九

摘要:本文论述:令学生头疼的“物质的量”,它是微观领域的(分子、原子和质子等)与宏观可称量的质量、体积的枢纽,深入浅出构建数学模型,解释他们的数量关系。

关键词: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建模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7-447

化学是自然科学学科,在微观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其中的性质和转化都是宏观的。

2018年最新修订:1mol粒子集团所含的粒子数约为6.02×1023。

一、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是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团名称符号单位物质的量n摩尔(mol) 类似小学数学的乘除法问题:工厂出品啤酒:1箱24元,1000箱 ,共多少元钱?

1000*24

那么换成符号:1箱NA元,n箱,共多少元?其他符号呢?

單价数量总数1NAnN=NA×n2Mnm=M×n3VmnV=Vm×n 都与n有关,公式变形,得出:物质的量(n)、微粒数目(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m)间公式:

n=N/NA=m/M=V/Vm单价单位意义NAmol-11mol任何微粒的数目—6.02×1023个Mg/mol1mol物质的质量g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式量Vml/mol1mol任何理想气体所占的V都约为22.4升(标况)

利用连等式来帮助学生解决“物质的量”的计算问题,微观的微粒数目用物质的量为枢纽联系起了宏观的质量、体积、浓度。而且宏观三量间也可以互算。方便、简洁、概括,充分体现理科的严谨。

总之,“物质的量”学习的理解过程很是简单,虽然陌生、抽象,但是建立数学思维可以化繁为简。并建立符合化学学科特点的学习的一般理论。

中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化学公式借鉴数学思想,类比法、迁移法等手段都是很好的,方便过渡,深刻理解内涵,既锻炼学生的思维,又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开科-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化学计量系统构建及其产生式教学策略《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

[2]王萍,刘耀辉-学生合理认知结构构建的教学策略研究-《德州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