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的实践与反思

2021-12-23薛毓婷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7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薛毓婷

摘要:小学语文的课本剧教学是指教师组织学生自发的进行教材文本的剖析解读,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剧本设计、彩排、表演,在结束之后对整个流程进行反思,让学生可以在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中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从多角度理解文章认知文章,综合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带动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本剧教学;教学实践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7-331

语文课本剧虽然可以有效创新教学形式,但由于其耗费时间较长,占用学生个人时间较多,需要学生付出更多的精力,通常被教师、个人、家长甚至学生认为是对既有学习时间和经历的压榨,其教学效果也完全可以被其他教学形式所取代,导致课本剧教学所需要的时间、场地、物资材料等条件得不到支持。而与课本剧编排相关的课程资源明显不足,开发有限,操作形式较少,仅凭教师一人的热情和精力难以完成。所以为能够落实课本剧教学的优质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应从转变既有教学观念角度出发,优化课本剧的投入产出比,让社会、家庭、学生都充分认知到课本剧教学的价值,带动参演兴趣的高涨和条件的优化。

一、小学语文课本剧的教学价值

(一)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课本剧可以实现综合能力带动下知识积累、文学欣赏与情感体验于一体的教学形式转变,可以帮助学生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培养感情和德行方面有更好的进步和更明确的发展。创编课本剧、表演课本剧、反思活动过程又能让学生在知识带动和学习兴趣促进下实现对文学意义的有效领会,和文字表达含义、文化信息进行良好对接,切实体会文字所传承的精神财富,实现对个人情感品质的全面锻炼与培养[1]。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本剧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参与中实现表达欲望的激发,书面写作兴趣的提高,在观看、排演、反思中发现美、审视美、创造美;在研究深化中激活学习思维,并在情境中实现了有关语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的锻炼。学生的全程参与有别于传统教学形式,对思维能力的多方位展示与锻炼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使得语文学科学习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而是生动的多彩的[2]。

二、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的实践-《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是小学五年级课文之一,源自我国传统的民间神话,文章总体分为两部分,完整的讲述了牛郎从童年到成人的悲惨生活经历,和与织女相识之后,由幸福到被拆散、到一年只能相会一面的故事结局。

选择此篇课文进行课本剧的编演主要由于小学生对于此神话故事较为熟悉,故事本身的曲折性又为编演提供了丰富的故事结构。学生通过分人物、分角色的演出更能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前期通过对文章中生字、生词、故事脉络的梳理以及拓展性教学素材的引入,学生已经对本文的教学目标有了了解,也对人物的主要性格有了如神情、动作方面的认知。

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演员、服化道、设备音响和统筹几个小组,学生抽签决定自己的工作职责和演员角色,在梳理字词之后就自己的问题进行交流与讨论,如“稀罕”一词的含义,帮助学生找到每一个词的正确解释和在情境中的使用技巧,对再现人物有更好的帮助意义,一切都为编演而服务。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拆解文章结构、理清线索、丰富各枝干信息,如“牛郎把自己的情形一五一十的说了”,请学生想一想一五一十的说了哪些?文章是否对此内容有具体描写?如果没有的话,学生可否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前后文的意思综合概括?用想象力的激发将课堂教学推向新的高潮。

然后带领学生一起运用概念图或思维导图的方式拆解文章中的人物和情节,如以牛郎为核心列出他有哪些财产、与他相关的人物有哪些,用线条连接起关系。之后,尝试以复述的方式表达剧情,实现在思维导图带动下文章故事结构的清晰化展示,让学生以此为模板在脑海中对于人物形象、故事线索架构勾勒画面。

在对文章进行正确拆解之后,再一次确定不同的舞台剧场次,每一场次需要有哪些故事情节,应该怎样把握情节的走向和脉络,让学生尽量参与到脉络梳理和剧本架构之中。然后带领学生通过人物走场排演、明确角色分工、准备相应的道具、借由媒体技术如音响视频等进行剧本的排练演出。教师要适当的对不同角色如牛郎或王母娘娘进行相关语言、体态的训练,帮助学生更好的揣摩人物内心世界和文章线索,最后达成合作演出。

演出之后,针对具体结果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如某一角色,某一故事情节,某一工作进展等,落实课本剧的全流程展现。

三、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的反思

(一)紧扣主题、情结、台词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创编时要注重把握主题、情节、台词的紧密关系和与课文的连接架构,避免学生过度运用想象力破坏了课本剧的编演效果。

(二)实现学生的轮换选角和表演

在学生完成第1轮演出之后进行角色和工作职责的调换,让学生全都能参与到编演之中,通过不同学生多角度的解析故事、演出人物互相学习与成长[3]。

(三)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思维

将课本剧的编演、反思、整理,甚至录像汇总的主动权更多的交予学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自我管理的意识,训练其综合性思维。

四、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课本剧方式实现对教材理解之上的编演可以让学生更生动的走入文本之中,体会知识的魅力,实現自主学习意识的觉醒和能力的锻炼。

参考文献

[1]陈万保. 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的实践与反思[J]. 教育观察,2019,000(018):P.47-47.

[2]陈桂媚. 浅谈课本剧激活了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实践作用\\r——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有效应用课本剧的实践与反思[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9,000(005):117.

[3]付小强. 小学课本剧编排演评的实践与思考探析[J]. 基础教育论坛,2019(37).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