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与价值引领研究

2021-12-23颜海波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教育资源立德树人

摘   要 利用新兴媒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挑战与机遇并存。媒体融合影响着信息传播的形态与规律,基于媒体融合视域,站在全媒体生态位视角,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内容的全媒体传播,成为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突破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内容生产与挖掘,要秉承“内容为王”的原则,不仅要从社会热点问题中寻找智慧和素材,还要生成双向互动的内容产品,更要强化新媒体平台的内容挖掘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理念是立德树人,具体的行动策略是推动主流价值观的全媒体传播及其价值引领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领知识与价值构建,这需要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内容“信息量”、文本“符号量”建设。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媒体融合  教育资源  立德树人

在互联网时代,技术是教学环境创新的“根本性境遇”[1]。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正常教学秩序造成严重影响,国家积极应对危机,提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实行线上教学,是对这一“根本性境遇”的生动诠释,化危为机、主动求变的深刻注解。在线上教学新生态环境下,利用媒体融合,凸显“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的优势,把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学过程。基于新兴媒体平台,站在全媒体生态位视角研究学校场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内容挖掘,分析主流价值观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全媒体传播中的价值引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既是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实践,也是新传播环境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一、媒体融合视合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供给面临的困境

“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概念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于1978年提出,他描绘了印刷出版业、电脑业和广播电视业“融合”蓝图。广义上看,媒体融合不仅包括不同形态媒体的融合,也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乃至组织结构等多重要素的融合[2]。媒体融合强调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形式有效结合,通过对资源进行共享、集中处理等手段,生产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平台传播给受众[3]。学校作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机构,身处全媒体传播的视域中,被动或主动地接受着不同渠道的信息产品、公开的信息资源。学校正遭遇全媒体时代信息轰炸,海量信息资源的供给使得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甄别步履艰难,共享信息、共生资源、共创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必然。

伴随着互联网的裂变式成长,全媒体传播的不断发展,全媒体生态逐渐影响社会各层面。人们利用新技术将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深度融合,不再局限于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形式,广泛使用手机端APP、PC客户端等,从视听等角度满足不同需求、全新的体验与感受,有着更为迫切的期许,这已成为传媒发展的“新常态”。在全媒体时代,互联网制造了信息混杂的“资讯海洋”,优质、负面信息都以一种“全媒化”方式进入网络世界。结合全媒体生态位视角,媒体融合发展下的传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供给面临着封闭时空观的限制、认知模式与思维模式的差异,以及碎片化知识与学生整体思维的整合等方面的挑战。

1.封闭时空观对教育内容容量的限制

思想政治教育在传统媒体环境下的空间比较封闭,与外界媒介的关系不是非常紧密,加之传播形式较为单一,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课程专题设计,会选择一些传播价值相对较高的内容,往往又因为信息容量的限制,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很难做到全面概括,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质的讲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传统意义上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比较单一,课堂上教师讲授成为常态。教师面对面的课堂讲授,因为某些内容的抽象,加之引入互联网资源能给学生带来视觉层面的冲击,但是很多时候学生都是被动接收,并且受时间、空间等影响不能主动参与,在互动性等方面无法满足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不足尤为明显。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新媒体的大量出现,学生获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渠道更加广泛,趋向多元化,不再受到时空等因素的限制,便捷地获取资源。如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供给与挖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需要直面的现实问题。

2.个体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与针对性教育资源供给的矛盾

近年来,针对信息传播方式的巨大变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除了依靠传统媒体外,利用自媒体的传播方式和渠道,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吸收媒体融合下先进的传播理念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不是过去的信息复制与模仿,而是结合文字、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应用。但在全媒体生态中,大数据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人们获取资讯的方式变得越来越便捷,个体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异,面对海量信息资源,教师能否按照教学设计思路优化内容,通过正确的价值观从中提取有价值信息,对其开展分析、鉴别、筛选和利用,这对教师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媒体融合重塑媒体的产业形态。由于信息良莠不齐,负面内容和思想也渗透其中,借助媒体融合的“东风”悄无声息地进入学生的信息世界。学生个体对资源信息的甄别与接纳的差异性、散点式的思维,直接对传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产生冲击。

3.碎片化知识和思维与学生整体思维整合的现实要求的差距

在媒体融合发展中,教师和学生双方可利用的资源(各种课件、学习资料)十分丰富。现实情况是,资源大多以碎片化知识散见于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臺以及学校自建的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在封闭式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教学观念的误区,即技术手段是辅助手段。在实际教学中碎片化思维的存在,部分教师割裂了全媒体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之间关系,仍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对学生价值引领还不够。学生大都依赖于教师,被动地接收信息资源,缺乏学习动力,自主学习意识淡薄。教师如何应用新兴媒介精准挖掘资源?整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设计能力被认为是核心。因此,整体思维整合要与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合到一起,开展内容生产,不能是彼此割裂的状态,而应是网状思维互动,这才是媒体融合视域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驱动力。

二、媒体融合发展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内容生产的供给侧改革

在媒体融合整体观统领下,全媒体生态位决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摆脱传统式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其次,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内容供给侧改革,生产出不同形态的信息内容,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發展的关键所在。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供给侧改革,“融”的是内容和技术。作为信息资源的内容永远是根本,丢弃了这个根本,就会在技术的更新中迷失思想政治教育方向。要实现真正意义的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内容生产是重点,挖掘是关键。

在全媒体时代,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不断被虚拟的“网”拉近。对于内容生产主体的教师来说,媒体融合是非常好的渠道。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内容生产的主力军,应根据学生群体的心理和习惯,把多种形态的新闻产品,如图片、视频、文字等,加工成多种形态,重构信息资源的风格,发布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不同传播介质或渠道,以不同方式传播。无论传播方式的不同,作为媒体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内容生产,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需要从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等维度思考。一旦错过媒体融合发展的风口期,将处于被动地位。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用看得见的手(技术)去做内容生产,建立有效供给机制。

1.坚持“内容为王”原则

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延伸拓展,结合有序结构和内在联系,提高内容的吸引性和启发性,向学生群体提供高质量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内容生产,绝不是内容的简单堆积或重复叠加,要jcrf“内容为王”原则。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理者、开发者的教师,需要敏锐捕捉时事新闻的故事源头或故事线索,广泛搜集教育报道和社会热点问题,从公共资源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素材,比如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感人事迹。纵览各类媒体的报道,与教育有关的案例比较多,但人云亦云,很难在第一时间打动读者与受众。这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从真实的生活中悉心寻找,发现那些鲜活的“鱼”、水灵的“料”,还要精心加工,找到再次生发的点和面,设计出脍炙人口的作品,让受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4]。学校要利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机遇,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坚持知识的有效性与内容的可读性原则,精心寻找内容生产的素材与原料,避免陷入标题党等误区之中。唯有坚守学生成长成才的高度,避免被“流量思维”诱导的陷阱,才能真正占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产的制高点。

2.注重整体性思维

转变过去封闭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度交流,尊重互联网规律,优化教学设计,挖掘并生成双向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内容产品。紧跟全媒体时代,把产品和学生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对象、了解对象、更新产品内容,进一步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了教师、学生能积极参与互动、平等交流,挖掘青少年身边的故事来吸引学生,消除学生群体的排斥,把以往传统意义课堂的学生设计成思想政治教育故事中的重要人物,让学生不再被动等待信息内容的“输给”,促使双方的交流沟通更加便捷,有利于内容的广泛传播。用创意占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平台,优化教学设计,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课堂的作用,推进内容产品创新。运用学生群体和教师的各自优势,邀请学生共同收集内容素材,也可把新媒体宣传的人物设计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人公”,挖掘报道背后的感人故事,提升内容生产参与方(学生)的体验与感受。推进内容形式创新,重点打造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聚合平台,可在微信公众号上传视频资料,将图片所传达的情感与文字内容所表达的情感描述结合在一起,赢得学生的认可;也可吸引优质的自媒体加入,共享信息资源,使栏目设计等内容生产变为生动的、活的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力争形成体现学校社会责任和价值引领的内容生态。

3.强调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

从有序结构与内在联系出发,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挖掘资源并整体设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栏目。把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做简单的嫁接,没有真正实现二者之间的融合。融合发展常态化的关键是用户意识深入人心。基于移动优先共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故事移动看,思想政治教育资讯你我他”。媒体融合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内容挖掘,要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从教师、媒体、学生三维一体考量需求,定位各校不同的品牌特色,讲究整体性和一体化,专注内容生产与挖掘。对于学生关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以打破传统媒体限制,通过创建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推动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随时发布和传播,集合自有特色品牌的公众号,为学生传递正能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向上的价值观。基于信息手段整合电视节目、微信微博与在线直播进行融合传播,增强互动,扩大影响力。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的互联网+传统媒体,而是“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实现从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加的阶段走向二者相互融合的阶段,做到互融互通,打造一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平台。

从本质上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内容生产与挖掘是一种“大而全”的发展策略,既要推进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着力推进内容资源与技术手段的深度融合,又要做好内容的供给侧改革,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紧紧依靠主流价值观去强信心、暖人心、筑同心。

三、媒体融合发展中主流价值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全媒体传播

媒体融合打破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封闭的时空观,伴随着媒体融合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的深入,碎片化知识向整体性知识迈进,个体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也在转变,逐步整合为网状式思维整体。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内容要服务于人才培养,这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主流价值观代表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人们对主流媒体如何担当发展“推进器”、社会“粘合剂”、道德“风向标”的作用充满期待;无论媒体融合怎样推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作用都不能削弱;无论媒体形态如何变化,不断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责任都不能忘记[5]。

1.强化教育内容建设

主流价值观引领的全媒体传播,不仅需要强化内容本身的“信息量”建设,还要突出信息生产的“符号量”建设。前者回应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和要义,实现信息形态的整合与优化;后者強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产与编码要注重符号修辞问题,体现信息接收的效益和效用。具体来说,第一,由于不用媒介渠道传播方式和信息形态存在差异,主流价值观的全媒体传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媒介端口的传播属性和语言。有必要按照媒介的传播属性,进行有针对性的符号形式生产。第二,媒体融合不仅体现为“端口互补”,还强调多种信息形态——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的有效整合。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产与挖掘的核心是实现多模态信息形态建设,即根据受众的接受心理,重视不同模态信息的整合与互补,强化学生的心理认同。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文本建设是主流价值观传播的重中之重,而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文本生产,要特别重视话语和修辞的作用,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传播,也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修辞编码,创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亲近性文本”。

2.关注学生主体能动性

主流价值观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媒体传播,要注意青少年这一互联网中最活跃的生力军。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直接受到教师、家长、朋友等人和事的影响,也容易通过图书、电影、电视、网络等传播载体受到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人和事的间接影响[9]。伴随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方式,更加便捷、广泛、及时获取信息资源,但是网络欺诈等不良内容又使得新媒体发布的内容的权威性受到质疑,同时新媒体的娱乐性又能吸引学生群体。全媒体传播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引领,可以把主流价值观传播与全媒体平台结合起来,利用媒体融合发展技术让青少年充分而自由地表达意见和看法,承担起社会责任。

3.发挥“媒体矩阵”的功能和影响力

全媒体传播已经成为当前传媒发展的“新常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媒体传播,需要主流媒体积极承担主流意识形态的阵地意识和传播功能。基于媒体融合发展理念,学校要利用好网络传播规律,在主流价值观的全媒体传播中发挥“媒体矩阵”功能,建设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集合平台;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合传播,重点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正面宣传为主,以及底线思维,要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公序良俗不能突破,道德底线不可逾越,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格局。

4.探索校园与全媒介的教育合力

探索以校园为基点、以全媒体为媒介,拓展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堂内容,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示范价值与传播效果。激发媒体深度融合的力量,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价值观宣传,发挥新媒体新技术的优势,让师生便捷地获取、使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更要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让课堂教学丰富起来、活跃起来,让师生在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充分感受网络的正能量,自觉抵制网络的负效应[7]。为学生成长切实提供助力,才能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这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他们须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主流意识形态具有政治敏锐性和清晰的思辨力。在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中,教师能利用媒体融合发展,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内容导向正确、健康向上;靠优质内容、思想观点去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8]。为引导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主流价值观在全媒体传播过程中不能忽略校园文化建设,更要精选内容。

参考文献

[1] 尹睿.“互联网+”时代学习环境重构:技术后现象学的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03):16-25.

[2] 刘莉.媒体融合中传统媒体的组织运作及内容生产模式探析[J].新闻世界,2019(02):39-41.

[3] 关迎春.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型编辑及编辑工作研究的思考[J].新闻传播,2012(11):200+202.

[4]王莉莉.教育新闻融合创新的可能路径[J].视听界,2019(01):104-105.

[5] 杨振武.在深度融合中担负主流责任[J].中国报业,2017(17):5-6.

[6] 连保军,李晓东,何爱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中的全媒体传播[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12):9-13.

[7] 陈华栋.全媒体生态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的变化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9(01):104-105.

[8] 李溶.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打造融媒体精品力作[J].报林,2019(01):25-26.

[作者:颜海波(1984-),男,湖南衡阳人,暨南大学副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博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教育资源立德树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