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初探

2021-12-23倪晓燕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1年22期
关键词:交通规则共育家校

倪晓燕

在小学阶段,很多学生养成了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如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时完成作业、不尊重父母和教师等。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会对他们的未来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此,教师要采取一些合理的教学方式,不断加强道德与法治教育力度,让学生深刻理解法律和社会规则,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教师要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让其及时改变和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如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尊重父母师长、不给同学乱起绰号等。

例如,教学“上学路上”这节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有关交通规则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知道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的作用和意义。学完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模拟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交通规则的认知,逐步养成尊敬警察叔叔、不闯红灯等习惯,还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自我保护的基本意识。

二、采用循序渐进的策略

在小学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通过关注小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改变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

例如,在学生刚进入校园时,教师可以先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和熟悉校园环境,再引导他们逐渐养成按时上下课、认真听讲的习惯,之后借助教材知识,培养他们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礼貌待人等良好行为习惯。教师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增加教学内容,对学生行为习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教師还可以采取赏识教育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做出恰当的评价。教师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充分地调动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更加迅速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采用家校共育的策略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仅靠课堂教育,教师还需要和家长密切联系,采取家校共育的教育方式,即学生在学校由教师进行教育,在家则由家长来教育。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当前比较热门的诸如微信等社交软件,创建家校共育交流群,向家长及时反馈学生在校的具体表现,还能及时地接收家长的反馈信息。

例如,在学生学完“我们爱清洁”的相关内容后,教师布置拓展作业:每天早上起床后,在家长的监督下,自己叠被子,自己收拾上学需要带的物品,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家长拍照上传到微信群或朋友圈。如果能坚持一周,教师会适当地表扬和奖励他们;如果能坚持两周及以上,教师会给他们颁发奖状。

总而言之,小学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还可以从生活中深入挖掘一些吸引人的故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讲解相关知识,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不断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猜你喜欢

交通规则共育家校
交通规则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交通规则要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