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康复在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2021-12-23敬朝霞
敬朝霞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当产妇在享受着初为人母喜悦的同时,若身体不受控制地漏尿,感到尿急、尿频,甚至是阴道口仿佛有异物脱出等各种不适症状,当心可能是出现了盆底功能障碍。这是由何种原因引起的?有哪些表现症状?又该如何进行盆底康复?接下来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论述和讲解。
1盆底功能障碍是由何种原因引起的?
引起盆底功能障碍的原因有很多,如分娩、怀孕、便秘、肥胖、衰老等,会导致盆底肌受损,进而使盆底括约肌的正常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并出现一系列不良症状,如性功能障碍、压力性尿失禁、排便失禁、慢性盆腔疼痛等。
2什么是盆底肌?
盆底肌,具体指的对骨盆底进行封闭的肌肉群,就如同一张“吊网”,紧紧地锁住人体的子宫、阴道、尿道、膀胱、直肠等脏器,使其在正常的位置上牢牢固定。除此之外,盆底肌还有着很多生理功能,如保持阴道的紧实度,提高性快感以及对排便、排尿予以合理的控制。
3盆底肌为什么会出现问题?
诱因有很多,如肥胖等腹压增加、低雌激素水平、多次妊娠及分娩、手术创伤等。以下主要对多次妊娠及分娩进行重点介绍。
妊娠期,受孕激素的影响,盆底会由紧实逐渐变得松弛,并随着腹中胎儿的不断长大,胎位会慢慢向骨盆腔下移。在挤压作用下,盆底会不断扩张。
分娩时,宫缩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加重,在腹压的配合下顺利将胎儿娩出。但在此过程中,会导致盆底的肌肉弹性变差,部分韧带损伤。这样一来,盆底肌并不能对关联器官进行正常的固定,功能障碍也将随之而来,从而使患者出现脏器脱垂、大小便失禁等情况。
经历过剖宫产的女性可能会问:顺产会出现大小便失禁、阴道松弛等盆底肌问题能理解,但为什么剖宫产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其实,剖宫产之所以会有盆底肌问题的发生,主要是受妊娠期腹中胎儿以及孕激素的影响。
4盆底肌问题如何识别?
分娩对盆底肌造成的损伤虽说不大,但会使女性的生活质量下降,若不加以注重,任由其发展下去,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大,问题会愈发严重。盆底肌受损的症状表现主要为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
尿失禁:体质不同,症状也有轻重之分。症状轻微的尿失禁,也被称之为漏尿,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咳嗽、打喷嚏,还是奔跑、跳跃,身体都会不受控制地流出尿液。如不积极治疗,将会在年纪大些的时候很大概率出现大小便失禁。
盆腔器官脱垂:如阴道壁膨出、子宫下垂等。同时,还可能引发其他病症,如漏尿、性功能减退、便秘等。
5盆底康复训练该如何进行?
产后第一天,产妇应根据自身情况,由弱到强、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当身体感到不适或有出血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以免机体劳累过度。在展开训练时,应提前将膀胱排空,穿着舒适、宽松的衣物,不宜选用过软的床垫。运动应在饭前30 min以及饭后30 min开展,早晚各一次,每个动作需进行2个8拍。
5.1 产后第一天
(1)深呼吸运动(腹式呼吸每节进行5次)。方法:取平卧位,闭紧嘴巴,借助鼻孔缓慢吸气,并将吸入的气送往腹部,在腹部达到鼓起状态时,再缓慢呼出腹中气体,直至腹部下凹。(2)勾绷脚练习(该动作进行3~4次,每次2个8拍)。方法:取仰卧姿势,身体线条保持平直,身体两侧平放双臂,进行勾绷脚动作。作用:该动作能够使腹肌弹性得到一定的提高。
5.2 产后第二天——提肛运动(每天2遍,每节5次)
方法:取平卧位,闭紧嘴巴,缓慢吸气,并将肛门和会阴部收缩,此姿势维持数秒钟,再还原。作用:能够对阴道、子宫以及膀胱等器官的下垂予以有效的预防。
5.3 产后第三天——上肢运动(每天2遍,每节5次)
方法:取平卧位,左右双臂朝着身体垂直方向平伸,随后在胸前上举,并合拢双掌,最后伸直手臂在原处放回。作用:不仅能够使乳房弹性得以恢复,还能使肺活量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加。
5.4 产后第四天——抬臀屈膝运动
方法:取平卧位,使双腿弯曲成直角,臀部抬高,用肩部支撑将身体挺起,两膝并拢双脚分开,并将臀部肌肉收缩,动作反复5次。作用:具有预防阴道、子宫下垂,收缩阴道肌肉之功效。
5.5 产后第五天——膝胸卧式
方法:取跪伏姿势,头偏向一边,双手支撑于床上,双腿分开到与肩平行的位置,大腿垂直于地面。作用:可使子宫重回正常位置。
5.6 产后第六天——弓背挺胸
方法:取跪立位,双手撑于地上,收腹,保持背部弓起状态,低頭使盆底肌收缩,再抬头塌腰挺胸,以上动作反复进行10次。
5.7 产后第七天——骨盆外开调整操
方法:取跪坐位,大腿转于内侧,使小腿在大腿外侧贴地,用厚毛巾垫于臀下方,缓慢吐气,十指交叉,掌心向正前方延伸,伸直手肘,双手应注意与肩部等高,背部向头顶处延伸。
通过以上盆底康复训练,能够取得不错的疗效,特别是对各种不适症状的消除,以及盆底肌功能的恢复有着极大的益处。因此,作为患有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女性,应予以掌握和锻炼,以便促进身体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