豉香型白酒中二元酸二乙酯含量的测定方法
2021-12-23招原春曾莉雅
◎ 招原春,曾莉雅
(1.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1442;2.广东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广东 广州 511442;3.广东省食品工业公共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1442)
自1979年白酒的香型学说诞生以来,至今已经有12种白酒香型。豉香型的白酒起源于珠三角一带,1996年豉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的制订及实施,使得其成为继浓香、清香、米香、凤香4种香型白酒后成立的第5个香型白酒国家标准,豉香型白酒至今有近130年的生产历史,是具有南国特色的地方性产品,以其独特的豉味,及“玉洁冰清,豉香独特,醇和甘滑,余味爽净”的风格深受粤桂两省、港澳及南阳华侨的青睐[1-3]。
二元酸二乙酯是豉香型白酒中重要的微量物质和特征成分之一,通过流入陈肥猪肉池中酝浸而产生[4],它们在酒体中对豉香型白酒的口感与风味都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故此,二元酸二乙酯已成为国家标准《豉香型白酒》[5](GB/T 16289—2018)规定例行检验的指标之一。其检验方法为《白酒分析方法[附修改单]》[6](GB/T 10345—2007),取用十四醇作内标对豉香型白酒中的二元酸二乙酯进行检测,但由于十四醇在低度酒中溶解度不高,出现浑浊情况,在气相色谱的检验过程中常出现非线性分流,检测的重现性不佳,不能满足微量跟踪分析的要求。余剑霞[7]选用肉桂酸乙酯作为内标物,直接进样对白酒中的二元酸二乙酯进行检测,但白酒内可能存在肉桂酸乙酯物质,导致检测数据不准确。本文参考《白酒分析方法[附修改单]》(GB/T 10345—2007)二元二酸二乙酯含量的测定方法,内标采用十四醇,降低内标浓度,采用内标标准曲线方法进行校正,建立回收率高、稳定性强的豉香型白酒中二元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二乙酯的分析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仪器
二元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二乙酯的标准物质:辛二酸二乙酯,纯度99.8%,庚二酸二乙酯,纯度97.8%,壬二酸二乙酯,纯度99.9%;内标物质:十四烷,纯度99.5%;乙醇(色谱纯);标准物质均采购上海安谱公司。
实验室用水为Milli-Q Tntegral 超纯水;白酒样品:广州市市场上流通的10种豉香型白酒,酒精度在(30±2)%vol,生产日期在2018—2020年;安捷伦7890B气相色谱仪(配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美国安捷伦公司);电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移液器(0.1~1.0 mL,德国艾本德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溶液配制
30%乙醇溶液:量取30 mL乙醇,用水定容至100 mL,超声混匀。
内标储备液:称取0.4 g(精确至0.01 mg)的十四醇至100 mL容量瓶中,用乙醇定容至100 mL,混匀。0~4 ℃低温冰箱密封保存。
二元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二乙酯混合储备液:分别移取1 mL的二元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二乙酯组分至100 mL容量瓶中,用乙醇溶液定容至100 mL,混匀。0~4 ℃冰箱密封保存。
1.2.2 气相色谱条件
色谱柱:安捷伦DB-WAX UI聚乙二醇毛细管柱(60 m×0.25 mm×0.25 μm)。色谱柱温度:初温35 ℃,保持1 min,以3.0 ℃·min-1升到70 ℃,以3.5 ℃·min-1升到180 ℃,再以15 ℃·min-1升到210 ℃,保持15 min。检测器温度:250 ℃。进样口温度:250 ℃。恒压模式-色谱柱压力:165.47 kPa。进样量:1.0 μL。分流比:10∶1。
2 结果与分析
2.1 配制标准溶液浓度的选择
参考标准《白酒分析方法[附修改单]》(GB/T 10345—2007)中二元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二乙酯检测方法,吸取二元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二乙酯混合储备液0.100 mL,移入10 mL容量瓶,加入内标储备液0.2 mL,分别加入25%、30%、35%、40%、45%、50%、55%、60%、65%乙醇溶液,定容至刻度。摇匀,上机进行色谱分析,计算二元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二乙酯校正因子,结果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大,校正因子不停变大,直到50%乙醇浓度,校正因子方趋于稳定,说明不同浓度的酒精度,对同一浓度的校正因子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样品为低度豉香型白酒时,运用GB/T 10345—2007方法检测二元酸二乙酯时,会出现较大的偏差。故本方法采用低度酒精度(30%vol)内标标准曲线方法进行校正,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图1 不同乙醇浓度的二元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二乙酯校正因子图
2.2 方法的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分别吸取10 μL、20 μL、50 μL、80 μL、100 μL和120 μL二元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二乙酯混合储备液移入10 mL容量瓶,分别加入0.1 mL十四醇内标,30%乙醇定容刻度线,得6个标准溶液浓度点,分别平行测定3次,取平均值;由图2可知,标准品组分与内标物均得到完全的分离。以信噪比为3(S/N=3)计算检出限,线性范围、相关系数及检出限见表1。结果表明目标物各成分都有很好的分离,标准曲线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图2 标准物质图谱图
表1 线性范围、相关系数及检出限表
2.3 样品前处理
吸取少量样品至10 mL容量瓶中,加入0.1 mL内标储备液,再加入样品至刻度,充分涡旋摇匀,超声至气泡消失,上气相色谱测试。由色谱图3可知,白酒样品中的待测组分、内标物均得到完全的分离,无干扰物。
图3 豉香型白酒色谱图
2.4 回收率及精密度试验
称取同一瓶豉香型白酒样品,分别加入高中低3个浓度标准溶液进行加标试验。每个浓度加标取6份平行样,进行加标试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二元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二乙酯在豉香型白酒中的加标回收率86%~116%,RSD在1.03%~3.54%,该方法满足试验分析要求。
表2 回收率、精密度实验结果表(n=6)
2.5 实际样品测定
对市场上流通的10个豉香型白酒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十四醇内标在低度酒溶解不佳,造成GB/T 10345—2007测定二元酸二乙酯的含量比本文方法测得二元酸二乙酯的含量偏大,根据国家标准《豉香型白酒》(GB/T 16289—2018)的要求,豉香型白酒二元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二乙酯的含量应≥1.0 mg·L-1,本次方法检测市场上流通的10个豉香型白酒样品,有3个不合格,合格率为70%。
表3 豉香型白酒检测结果表
3 结论
通过优化标准溶液,采用30%乙醇内标标曲方法,建立了回收率高、稳定性强的豉香型白酒中二元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二乙酯的分析方法,解决了内标十四醇在低度酒中溶解度不高产生浑浊,使得气相色谱的检验过程中常出现非线性分流造成检测的重现性差问题,本方法满足豉香型白酒中二元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二乙酯微量跟踪分析的要求,本方法仅适用酒精度为(30±1)%vol的豉香型白酒样品二乙酸二乙酯含量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