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种生物杀虫剂对云南玉龙县马铃薯蛴螬的防治效果

2021-12-23关学柱王元中杨正英李秀军闫春丽张廷金

昆明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虫情蛴螬颗粒剂

王 勇,关学柱,王元中,杨正英,李秀军,闫春丽,张廷金*

(1.玉龙县植保植检站 药械科,云南 玉龙 674100;2.昆明保腾生化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办,云南 昆明 650106; 3.云南绿戎生物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农业技术中心,云南 昆明 650000)

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是我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1].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玉龙县)太安乡是云南省丽江市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区,同时也是云南省重要的马铃薯种植基地之一,该县马铃薯种植面积为5 300 hm2,年产马铃薯 10万t以上[1-3].而蛴螬(Anomalacorpulenta)是危害我国马铃薯的主要害虫之一[4-6],其不仅导致马铃薯正常生长受影响,产量下降,还造成薯块损伤,降低商品率和商品价值.近年来,蛴螬对玉龙县马铃薯的危害呈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已成为玉龙县马铃薯产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因此筛选出适宜玉龙县防治马铃薯蛴螬的生物杀虫剂势在必行.

阿维菌素[7]和辛硫磷[8]是玉龙县马铃薯蛴螬防治的常用药剂,但其对马铃薯蛴螬的防效不太理想.而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微生物杀虫剂[9];绿僵菌(Metarhizium)是一类重要的生防真菌,可寄生200多种昆虫[10-11],其中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价值,其已有10多个产品登记于农药数据库[12];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是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能寄生700余种昆虫和螨[13-14].因此,本试验选择具有一定潜力的真菌杀虫剂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颗粒剂和微粒剂)、球孢白僵菌、阿维菌素等5种生物杀虫剂开展马铃薯蛴螬防治田间药效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玉龙县马铃薯蛴螬防治的生物杀虫剂,从而保障该县马铃薯产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剂

试验药剂包括:0.5%阿维菌素颗粒剂(安徽华微农化股份有限公司);2亿孢子/g金龟子绿僵菌颗粒剂(重庆聚立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00亿孢子/g 金龟子绿僵菌微粒剂(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明保腾生化技术有限公司);2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微粒剂(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明保腾生化技术有限公司);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照药剂为3%辛硫磷颗粒剂(化学农药,乐山新路化工有限公司).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7个处理,即6个药剂处理和1个空白对照,每个处理3次重复,各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四周均设置保护行及试验调查走道.小区面积为20 m2(2 m×10 m),种植2垄4行100株.

1.3 试验地点

2020年3月—8月,试验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太安乡太安村进行,试验田为旱地,土壤类型为黄壤,试验地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前茬为马铃薯,有蛴螬危害史.

1.4 药剂施用方法

按各药剂登记或推荐用量的上限,折算出小区用量,并参照谌金吾等[15]的方法进行施药.每个小区拌细土2 kg,播种时均匀混合后施于塘内,各药剂施用量见表1.

表1 各药剂施用量

1.5 调查指标

出苗期调查各小区出苗数,并计算出苗率.成熟期每个小区随机选取3个点,每个点选取10株进行产量、薯块受害情况调查,同时计算块茎受害率、虫情指数、小区产量和折合产量.马铃薯蛴螬危害程度按以下分级标准进行记录:马铃薯块茎无地下害虫取食斑记为0级;马铃薯块茎表皮偶见取食斑点,但较浅记为1级;马铃薯块茎取食斑面积小于 1 cm×2 cm,或危害深度不超过0.5 cm记为3级;马铃薯块茎取食斑面积大于1 cm×2 cm,小于表面积1/4,或危害深度大于0.5 cm,虫道数3~5条记为5级;马铃薯块茎面积被取食1/4~1/2,或虫道5 条以上,但部分还有食用价值记为7级;马铃薯块茎面积被取食1/2以上,或虫道5条以上,无食用价值记为9级.

虫情指数和相对防效等计算公式如下:

块茎受害率=(小区块茎被害数/小区总块茎数)×100%;

保薯效果=[(空白对照块茎受害率-药剂处理块茎受害率)/空白对照块茎受害率]×100%;

虫情指数=[∑(每级受害块茎数×相应受害级数)/(总块茎数×9)]×100;

相对防效=(空白对照虫情指数-药剂处理虫情指数)/空白对照虫情指数]×100%.

1.6 数据处理

使用Excel 2010和SPSS 19.0进行试验数据统计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结果

各处理的出苗率、块茎受害率、虫情指数、产量等指标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各指标调查结果

2.2 出苗率比较

从表2可看出,A、D、E、F这4个处理的出苗率极显著高于CK.其中:A处理出苗率最高,为84.19%,极显著高于其余6个处理;D、E、F这3个处理出苗率分别为80.25%、80.53%和80.19%,显著高于C处理;B、C、CK这3个处理出苗率分别为77.45%、75.52%和75.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块茎受害率及保薯效果比较

表2调查结果显示,各处理的块茎受害率在11.94%~33.84%之间,6个药剂处理的块茎受害率均极显著低于CK.其中:E处理块茎受害率最低,为11.94%,极显著低于其余6个处理;B处理次之,块茎受害率为19.75%,极显著低于A、D、F、CK这4个处理;B和C两个处理的块茎受害率极显著低于A和CK两个处理,显著低于D和F两个处理;A、D和F这3个处理块茎受害率分别为28.79%、25.92%和26.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各处理保薯效果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保薯效果(E处理)>保薯效果(B处理)>保薯效果(C处理)>保薯效果(D处理)>保薯效果(F处理)>保薯效果(A处理).

2.4 虫情指数及相对防效比较

由表2可知,B、C、E这3个处理的虫情指数极显著低于CK.其中:E处理虫情指数最低,为2.68,极显著低于其余6个处理;C处理虫情指数为4.85,极显著低于除E处理外的其余5个处理;B处理虫情指数为7.41,极显著低于A、D、F、CK这4个处理;A、D、F、CK这4个处理虫情指数分别为9.39、9.16、9.25、1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从表2还可看出,各处理相对防效从高到低依次为:相对防效(E处理)>相对防效(C处理)>相对防效(B处理)>相对防效(D处理)>相对防效(F处理)>相对防效(A处理).

2.5 产量比较

表2调查结果显示,B、C、D、E这4个处理的小区产量极显著高于CK.其中:D处理小区产量最高,为83.43 kg,显著高于除B和C两个处理外的其余4个处理;B、C和E这3个处理小区产量分别为81.40,81.82,79.45 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和C处理的小区产量极显著高于A、F和CK这3个处理,E处理的小区产量显著高于A、F和CK这3个处理;A、F、CK这3个处理小区产量分别为75.06,76.16,74.05 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由表2可知,各处理每公顷产量及增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产量及增产率(D处理)>产量及增产率(C处理)>产量及增产率(B处理)>产量及增产率(E处理)>产量及增产率(F处理)>产量及增产率(A处理).

2.6 不同药剂的成本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各药剂成本从低到高顺序依次为:药剂成本(处理E)<药剂成本(处理F)<药剂成本(处理C)<药剂成本(处理D)<药剂成本(处理B)<药剂成本(处理A).E处理的药剂成本最低,A处理的最高.

表3 药剂成本

3 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A处理的出苗率最高,极显著高于F处理,说明施药后至出苗时,0.5%阿维菌素颗粒剂对马铃薯蛴螬的防治效果最好,显著优于对照药剂3%辛硫磷颗粒剂(化学农药).D和E这两个处理出苗率与F处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施药后至出苗时,2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微粒剂、 16 000 IU/mg 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与对照药剂3%辛硫磷颗粒剂对马铃薯蛴螬的防治效果相当.B处理出苗率显著低于F处理,说明施药后至出苗时,2亿孢子/g金龟子绿僵菌颗粒剂对马铃薯蛴螬的防治效果显著低于对照药剂3%辛硫磷颗粒剂.C处理出苗率显著低于F处理,且与CK处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施药后至出苗时,100亿孢子/g金龟子绿僵菌微粒剂防治马铃薯蛴螬的效果不佳.

A处理块茎受害率在6个药剂处理中最高,F处理和D处理次之.而A、D和F这3个处理保薯效果不佳,分别为14.92%、23.40%和20.63%,说明到马铃薯成熟时,0.5%阿维菌素颗粒剂、200亿孢子/g 球孢白僵菌微粒剂、3%辛硫磷颗粒剂对马铃薯蛴螬的防治效果均已不太理想.E处理块茎受害率最低,保薯效果最好,说明到马铃薯成熟时,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仍然对马铃薯蛴螬有良好的防治效果.B和C两个处理块茎受害率显著低于F处理,保薯效果分别为41.64%和36.70%,说明马铃薯成熟时,2亿孢子/g 金龟子绿僵菌颗粒剂和100亿孢子/g金龟子绿僵菌微粒剂对马铃薯蛴螬发挥了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优于对照药剂3%辛硫磷颗粒剂.

A处理在施药后至出苗时对马铃薯蛴螬有良好的防效,说明0.5%阿维菌素颗粒剂防治马铃薯蛴螬见效快;而到马铃薯成熟时,A处理在6个药剂处理中块茎受害率最高、保薯效果和相对防效最差,说明该处理防治马铃薯蛴螬的持效期较短.D和F两个处理在施药后至出苗时对马铃薯蛴螬有较好的防效,说明2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微粒剂和3%辛硫磷颗粒剂前期防治马铃薯蛴螬效果较好;而到马铃薯成熟时,这两个处理块茎受害率与A处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保薯效果、相对防效较差,表明这两个处理防治马铃薯蛴螬的持效期相对较短.E处理在施药后至出苗时对马铃薯蛴螬有良好的防效,块茎受害率最低,保薯效果、相对防效最好,说明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马铃薯蛴螬见效快且持效期长,本研究的结论与李杨等[16]的研究结果一致.B和C两个处理出苗率与CK处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 2亿孢子/g 金龟子绿僵菌颗粒剂和100亿孢子/g金龟子绿僵菌微粒剂前期防治马铃薯蛴螬效果较差.而马铃薯成熟时,其块茎受害率和虫情指数均显著低于F和CK处理,表明这两个处理防治马铃薯蛴螬见效较慢,但持效期较长.

此外,苏云金杆菌芽孢形成的同时会产生具有杀虫活性的杀虫晶体蛋白(δ-内毒素),能够较快将昆虫杀死[17].随着芽孢的不断产生,杀虫晶体蛋白也不断产生,因此该药剂对马铃薯蛴螬具有良好防治效果,且持效期长.金龟子绿僵菌对昆虫的侵染过程包含4个阶段,致死时间长,杀虫效率较低[18],而当其侵染昆虫后,能够在昆虫体内持续繁殖,并在昆虫间持续传播,因此该药剂具有持续作用时间长的特点.

在本试验中,防治马铃薯蛴螬综合效果最好的是16 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其防效见效快且持效期长,最适合马铃薯蛴螬防治.0.5%阿维菌素颗粒剂、20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微粒剂、3%辛硫磷颗粒剂防治马铃薯蛴螬虽见效较快,但持效期较短,适合马铃薯蛴螬短期防治,长期防治需要增加施药次数.2亿孢子/g金龟子绿僵菌颗粒剂和100亿孢子/g金龟子绿僵菌微粒剂防治马铃薯蛴螬见效较慢,但持效期较长,可作为长效、持久控制马铃薯蛴螬种群数量的生物药剂.

猜你喜欢

虫情蛴螬颗粒剂
关于颗粒剂登记
虞以新:鉴定“虫情”的大侦探
强化监测防控措施 打赢草地贪夜蛾阻击战
如何用药剂防治稻水象甲幼虫
花生田蛴螬较多的原因与防控技术
基于AI图像识别的烟草制品虫情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佳多新型虫情测报灯的应用与推广
蛴螬危害蓝莓的识别方法、危害期及防治措施
8%好米得颗粒剂在寒地水稻秧田的使用方法
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毒土法对阜阳市夏大豆田蛴螬的防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