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毒土法对阜阳市夏大豆田蛴螬的防效试验
2016-05-14杜霄力
杜霄力
摘要 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毒土法对阜阳市夏大豆田蛴螬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采用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7.5 kg/hm2毒土法防治蛴螬,在播种期进行土壤处理,可使田间蛴螬减少80%,大豆产量提高5.00%。
关键词 大豆蛴螬;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毒土法;防效;安徽阜阳
中图分类号 S435.651;S433.83;S48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104-01
蛴螬是金龟甲(金龟子)幼虫的统称,主要取食大豆地下部分,尤喜食萌发的种子及幼苗的根、茎,造成大豆苗期缺苗、断垄或使幼苗生长不良,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其成虫喜食叶片、嫩芽,造成叶片残缺不全,加重对大豆的危害[1-2]。阜阳市为安徽省主要大豆产地,也是蛴螬发生的重灾区。近年来,随着实行少免耕的农田面积不断扩大和大型机械的推广普及,蛴螬危害逐渐加重,给阜阳地区的大豆生产造成巨大损失。被害大豆叶片黄化,后期倒伏,籽粒不饱满,严重影响大豆品质,导致大豆大幅减产[3-4]。如何高效、安全、简便、省力地控制蛴螬的危害已成为生产中的难题。笔者通过对毒死蜱悬浮剂处理土壤进行田间试验,为更好地防治蛴螬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5年在阜阳市临泉县杨桥乡进行。供试作物为大豆,品种为阜豆9号。6月18日播种,采取机械播种,行距0.4 m,播种量97.5 kg/hm2。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2个处理,分别为采用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7.5 kg/hm2毒土法(A),以不施药作对照(CK)。处理A面积为666.7 m2,CK面积为1 333.4 m2。处理A毒土用量为450 kg/hm2(毒土配制:取沙性土过20目筛子,药土总体比例为1∶60,先将微胶囊制剂按药土比1∶10拌匀,之后将该毒土均匀拌入剩余土中),将制好的毒土撒于地表,旋耕时随肥施入土中。
1.3 调查内容与方法
2015年9月18日,大豆鼓粒成熟期,处理区和不施药剂对照区均采用“Z”字型取样法进行挖土调查,共取5个样点(分别记为Ⅰ、Ⅱ、Ⅲ、Ⅳ、Ⅴ),每样点面积为1 m×1 m,深为30 cm,分别记录各样点查获蛴螬的虫态、龄期及数量。成熟期取样调查大豆被害情况,处理区和对照区分别采用5点(分别记为Ⅰ、Ⅱ、Ⅲ、Ⅳ、Ⅴ)取样法进行测产,样点面积2.4 m2。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A蛴螬的数量较CK减少了6.6头。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A阜豆9号的产量为3 500.00 kg/hm2,较CK增产5.00%。由此说明,采用毒死蜱悬浮剂法防治蛴螬,对蛴螬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能够明显减少蛴螬的数量,大豆产量比不施药的对照显著提升。因此,使用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进行土壤处理,可作为控制阜阳地区大豆田蛴螬危害的有效方法。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播种期进行土壤处理,采用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7.5 kg/hm2毒土法防治蛴螬,可使田间蛴螬减少80%,大豆产量提高5.00%。因此,在大豆播种期用毒死蜱悬浮剂法处理土壤可作为控制阜阳地区大豆田蛴螬危害的有效方法。蛴螬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气候条件发生了变化。近年来,阜阳地区连续出现暖冬、春季回暖迅速且干旱少雨,这降低了蛴螬等地下害虫的越冬死亡率,也有利于越冬成幼虫的提前羽化出土,延长了为害期。二是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农业理念的进步,我国的农业结构与耕作制度均发生了显著地转变,为蛴螬提供了良好的食物来源与“庇护所”[5-6]。三是农户对于蛴螬等地下害虫的防治意识不足。因此,在防治上应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科技下乡活动,在大豆主产区将大豆田蛴螬危害的特点和防治方法等技术方案让农户了解,做到家喻户晓[7-8]。
4 参考文献
[1] 曹雅忠,李克斌,尹姣.浅析我国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现状[M].成卓敏.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389-393.
[2] 张美翠.地下害虫蛴螬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植保导刊, 2014(10):20-28.
[3] 臧冬初,王永峰,裴桂英,等.黄泛区夏大豆田间蛴螬发生与防治的初步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1,33(2):165-168.
[4] 戴四基.夏大豆田蛴螬暴发原因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2, 18(3):68.
[5] 李明友,刘德平,朱运龙.大豆田蛴螬重发生成因及综合防治策略[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1):221.
[6] 宋烨华,董永成,毛锦秀,等.不同药剂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比较[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2,33(1):53-55..
[7] 何景新,裴桂英,刘健.应用不同药剂和网罩隔离接虫防治大豆田蛴螬效果初报[J].农业科技通讯,2012(5):70-72.
[8] 胡铁欢,卢思慧,曹金峰,等.不同杀虫剂对蛴螬的防治效果[J].河北农业科学,2012,16(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