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需求侧响应的光伏直流微网智慧管控平台设计

2021-12-23祝永刚

农村电气化 2021年12期
关键词:微网出力供电所

祝永刚,吕 超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市历城区供电公司,山东 济南250100)

将直流组成的微电网称为直流微电网,其对于实现节能减排、保证能源储蓄性发展有着推动意义[1]。与交流微电网的区别在于其对于风、光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系统、储能系统等可更为安全地接入。由于光伏直流微电网在应用时,区域性限制较小,因此,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可再生资源电网发力[2]。智慧管控平台是用于实现光伏直流微电网运行管理、能源安全可靠运行的一种管理和控制平台[3]。需求侧响应可理解为是通过对原始用电模式实行调整,在保证正常用电的基础上,提升用电终端的用电效率、降低消耗,以此实现用电的有效控制,使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得到明显提升[4]。当下,用电需求逐渐增加,但光伏发电自身存在明显的间歇性以及波动性的特性,对于实现区域内大范围的光伏发电微网的合并存在明显影响,对于电网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带来一定隐患,不利于智慧管理和控制[5]。本文基于需求侧响应,设计光伏直流微网智慧管控平台,实现该微网的全面控制,并满足用户用能需求侧响应。

1 基于需求侧响应的光伏直流微网智慧管控平台

1.1 平台架构

智慧管控平台采用5层架构设计,包含测控层、网络层、数据层、管控层以及平台层,其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平台架构

测控层将采集的光伏直流微网内光伏组件、风机、逆变器等设备信息通过网络层传入数据层,该层对接收的信息进行清洗、融合等处理后,对数据实行分析后实行分布式存储以及数据展示[6],管控层以数据信息为支撑,实现光伏直流微网的全面管控,将管控结果呈现至平台层,实现需求侧响应。

测控层:该层主要利用消息推送、数据总线以及ETL(extracttransformload)将光伏直流微网内所有的设备信息通过网络层传入数据层。

网络层:该层主要用于支撑平台各层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包含网关、服务接口、通信接口以及防火墙等[7],保证数据的实时、安全传输。

数据层:该层用于存储光伏直流微网全部信息的分布式存储,并且通过数据模型实现数据的清洗、分析、融合等[8],提供数据服务,为平台各类业务的执行提供数据支撑。

管控层:管控层作为平台的执行核心层,通过控制器完成光伏直流微网设备状态、运维、应急等方面管理,实现用户需求侧响应以及光伏直流微网优化调度[9];同时可完成各类信息的统计。

平台层:该层是平台的展示层,用户可通过该层查看微网信息以及监控信息;同时用户可通过该层发布服务以及管理指令。

1.2 平台数据处理结构

平台管控的实现,是以数据为支撑,为实现光伏直流微网的智慧管控,数据的处理效率是系统运行的关键部分,为保证数据的处理过程中时间成本的最小化、数据采集的完整化,满足平台微网管控数据的高速扩张以及线性增长,结合系统运行的数据源相同的特点,设计管控层和数据层独立处理功能[10],则平台数据处理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平台数据处理结构

平台中管控和数据间独立运行,但是业务执行过程中,两者可通过方法达到联合执行,数据层实现数据的专业处理和运算,管控层完成数据的调用[11-12],可快速完成复杂数据的任务处理。

1.3 逆变器结构

逆变器是光伏直流微网中用于实现直流电能转换的装置,其对于光伏直流微网的整体性能存在直接影响,可提升光伏发电的效率和质量,使能量损失降低[13]。逆变器共由3个部分构成,分别为逆变、控制以及输出滤波。

通过光伏组件完成太阳能的转换,形成输出电压,该电压此时呈不稳定状态,通过Boost对该电压实行转换,形成稳定的直流电压后,经由STM32控制转换成工频交流电,用于输出;其中通过采样电路采样实现逆变器的过压、过流的保护。

1.4 需求侧响应管理模型

在电力系统不断发展下、需求逐渐多样化,因此需要构建需求侧响应管理模型,针对用电高峰时期的需求侧可转移负荷实行控制,以满足用户用能需求侧响应。可转移负荷是以签署的协议为依据,在用电高峰期,用户接受调度中心的调动信号后执行响应,调度灵活性较高的负荷,将其调动至非高峰期[14,15],或者新能源出力的高峰期;调度完成后,用户将获取相应补偿,其公式为:

式中:CDR为补偿后用户负荷;ρ为在负荷调度时产生的补偿系数;Lin,t和Lout,t为t时刻转入和转出的负荷量;t=1,2,…,N。当Lout,t≥0、Lin,t=0,则负荷则小于光伏出力;如果负荷则大于光伏出力,那么Lout,t≥0、Lin,t=0。

1.5 光伏直流微网优化调度模型

1.5.1 目标函数

智慧管控平台的目的是实现用电的有效控制,使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明显提升,基于此平台以实现最大化的光伏消纳量、最小化的运行成本为控制目的,完成智慧管控。该管控包含光伏、储能以及需求侧响应多个方面。

最大化的光伏消纳量以及最小化的运行成本为平台控制的主要目的,其目标函数的公式为:

式中:PL,t为光伏出力,属于被消纳的负荷;P+S,t为t时刻发生的充电功率,属于储能系统消纳;e为购电价格;PN,t为t购买的电量;ε为惩罚因子。该惩罚因子可实现问题间的转化,即为优化和经济调度之间,该值过大后者过小都对运行成本的计算存在影响,因此,运算时需确定其最佳取值。为保证运行成本,设定该影响因子取值不大于1。

如果Pp,t≥Lt,则PL,t=Lt;当PL,t=Pp,t,那么Pp,t<Lt。因此,t时刻的负荷则为Lt;该时刻的光伏电能则为PL,t=min(Pp,t+Lt),且属于负荷消纳;则Lt=L0t-Lout,t+Lin,t。

如果Pp,t≥Lt,则PN,t=0;当PN,t=Lt-Pp,t-P-S,t,那么Pp,t<Lt。

1.5.2 约束条件

光伏直流微网可靠性约束:光伏直流微网运行过程中,需保证其满足运行时间的稳定的标准,同时电力系统容量需对储能系统的存储电能实行掌控,则在t时刻内,储能系统的电能存储需符合公式(3)的标准:

式中:Smin和Smax分别为储能容量,前者对应最小,属于所需配置,且处于重要负荷稳定运行时间达到30min时;后者对应最大。

储能系统功率约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储能系统以及放电的实时功率,约束条件为:

式中:P+S,t,max、P-S,t,max分别为t时刻充电和放电功率上限。

电力系统余下电能依据与储能系统充电功率存

在关联,其为:

需求侧响应约束:为形成虚拟发电组用于电力系统调度,需对用电模式实行调整,使用电效率提升、电能消耗减少。对可转移负荷实行约束,其条件为:)

式中:Lmaxin和Lmaxout分别为t时刻转入和传出负荷上限。

在单独调度周期内,转入的总负荷量与转出总量相等,其为:

光伏出力约束:

式中:Pmaxp为光伏有功出力最大值。由于光伏消纳过程中约束设定较多,为了实现算法的快速收敛,求解最优解,保证所有变量均在约束范围内。

2 测试分析

为测试本文所设计平台的管控性能和效果,将本文平台用于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用电公司彩石供电所,实行相关测试。该供电所的管理目的为降低运行成本,增加经济效益。该供电所的光伏直流微网包含两部分,分别为光伏系统和储能系统,其中光伏系统的最大容量为1.32MW,储能系统包含两套磷酸铁锂电池,其容量为75Ah,电压为48V。储能系统参数和需求侧相应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参数详情

获取光伏出力预测值和典型日负荷曲线,如图3所示。

依据图3可知:在一天24h内,负荷量和光伏出力呈现不同的波动变化,在01∶00—05∶00,光伏出力为0,06∶00光伏出力开始增加,08∶00以后增加趋势显著,上升趋势明显,17∶00开始则显著下降,当在20∶00,重新为0,一天内,光伏出力最高的时间段为09∶00—17∶00时,该时间段内的负荷量显著低于光伏出力;在光伏出力为零的两个时间段内,负荷量均在6MW以上。

为测试平台管控效果,测试平台在一周内,实行需求侧响应管理前后,光伏消纳率、购电量以及购电费用的变化结果如图4所示。其中,购电价格为0.5元/kWh。

图4 需求侧响应管理前后的对比结果

根据图4测试结果可知:平台管理前,该供电所的光伏消纳率低于45%,并且购买电量均在95MW以上,产生的购电费用均在5万元上下波动,平台实行管理后,光伏消纳率明显提升,均在60%以上,购买电量均低于82MW,同时产生的购电费用均在4万元上下波动,可使微网运行成本明显降低。该结果直观体现平台对光伏直流微网实行控制后,可在经济效益方面达到良好效果,符合该实验对象的管理目的,并且达到满意结果。

为进一步分析平台的管控效果,结合光伏输出功率存在的随机波动的特征,测试本文平台控制后,参考典型日光伏数据,随机获取该供电所一周内的某日光伏出力变化结果,如图5所示;同时获取该供电所2台储能蓄电池的功率响应情况,结果如图6所示。

图5 日光伏出力变化结果

图6 蓄电池的功率响应情况

根据图5测试结果可知:本文平台应用后,执行需求侧响应管理后,可实现部分负荷转移,可将01∶00—05∶00、20∶00—24∶00的时间段内负荷调度至09∶00—17∶00的时间段内,降低出伏功率的负荷去除功率,最大程度使负荷曲线和光伏出力曲线接近,减小两者之间的差距,以此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控制目的。

根据图6测试结果可知:在本文设计平台的控制下,可实现蓄电池功率补偿以及电池的平稳控制,实现储能的均衡控制,合理分配功率分配,以此保证光伏直流微网的有效控制。

为分析平台在微网在模式切换时的控制效果,测试平台在并、离网两种模式切换时母线电压变化情况、蓄电池切换时的状态变化,结果如图8所示。

依据图7测试结果可知:在并网模式时,光伏值处于输出中,此时,电压发生较小波动后,处于平稳状态;当发生模式转换后,变成离网模式后,光伏输出变为0;除此之外,2个蓄电池在并网模式时,为充电状态,当发生模式转换后,变成离网模式后,2个蓄电池同时进入放电模式。但是在上述情况下,0.32s发生模式转换后,母线电压并没有发生波动,一直呈平稳状态,该结果表明本文平台的控制效果良好,可控制光伏直流微网在转换模式下的平稳运行。

图7 模式切换测试结果

3 结束语

新能源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有效控制其在应用过程的运行成本、并提升经济效益,本文设计基于需求侧响应的光伏直流微网智慧管控平台,并将其应用在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用电公司彩石供电所,依据其控制目的实行相关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平台可显著提升光伏消纳率,最大化实现负荷调度转移,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控制目的,并且在微网发生模式转换时,依旧可控制微网的平稳运行。

猜你喜欢

微网出力供电所
基于自适应下垂控制的多储能直流微网能量管理策略
多进程混合通信系统及其在微网EMS中的应用
基于电压一致性的能源互联微网无功功率分配
关于加强供电所管理的思考
“全能型”供电所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微网换流器可靠性及容错控制研究
供电所管理中同业对标的实践研究
探究同业对标在供电所管理中的应用
“出力”就要做为人民“出彩”的事
基于实测数据的风电场出力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