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艺精神指引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探索
2021-12-23张婧
张 婧
(沈阳音乐学院公共基础部,辽宁沈阳 110818)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在延安设立了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以下简称“鲁艺”),其职责主要是培育具有坚定革命信念的文艺人才。学校设立的时代背景和政治背景决定了“鲁艺”的红色属性。沈阳音乐学院脱胎于延安“鲁艺”,自创办起就继承了延安鲁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艺术财富,带有明显的红色基因。学校的发展伴随着中国人民坚持不懈的奋斗历程,伴随着中华民族百折不屈的革命历程,伴随着近代中国的改革发展历程。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沈阳音乐学院坚持继承“鲁艺”优良的办学传统,坚持将“鲁艺”校训融入到学校办学理念中,坚定不移地传承红色音乐文化、传承鲁艺精神,以为祖国培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具有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的高素质艺术人才为己任,竭尽全力使学校所培养的新时代艺术人才能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能够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一、把鲁艺精神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沈阳音乐学院深入探索鲁艺精神传承弘扬的新路径新办法,在整体课程设置和学科内容建设上不断改革创新,把弘扬鲁艺精神和实现教学目标相结合,修改制定教学计划,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学科、各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其中,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紧跟学校教学改革的步伐,立足本课程特色,在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外语学科素养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把代表鲁艺精神的正确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及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对学校传承、弘扬鲁艺精神,培养新时代合格艺术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以正确的政治方向为指引
沈阳音乐学院是鲁艺精神重要的传承者与实践者。“鲁艺”在创办初期就十分重视人才政治立场的培养。这就要求,鲁艺精神的传承人除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外,还要具有坚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信仰。只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筑牢理想信念的基石。课堂是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学院的英语课堂教学把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在重要位置,将教育工作与时代要求进行融合,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引领课堂的教学导向,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政治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
2.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以夯实意识形态根基为目标
鲁艺精神把红色音乐文化及文艺作品当做武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通过文艺作品的创作和传播鼓舞全国各民族人民的精神士气,激励全国各民族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而文艺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工作者要具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对中国主流思想意识的高度认同感。文艺创作要体现时代内涵,体现本民族精神,但世界性不能与民族性相分离,而应博采众长,汲取各民族、各国家艺术作品的精华。无疑,英语是学生和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最得力的语言之一。然而语言本身也是一种艺术,体现了某种文化和思想意识,所以语言教育也是一种意识形态教育。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运用辩证思维面对西方复杂多样的文化观及价值观;在语言文化教学的知识构建和能力培养目标中融入意识形态教育,使语言、文化与意识形态教育的发展实现协同,这对提高学生的民族精神素质、树立正确的思想文化观念来讲,意识形态教育的作用不可或缺。
3.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以树立文化自信为导向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文化。文化的作用举足轻重,文化根基兴国强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命脉的来源是基于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文艺创新基础的牢固取决于民族文化自信的坚持。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应以学校专业特色为立足点,在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教学基础上,加入用英语来欣赏和表述中国优秀文化和文艺作品的教学。学生们只有深刻地了解中国优秀文化的价值,才能建立起对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只有掌握了用英语表达本民族文化的技能,才能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敢于自信地输出中国的优秀文化尤其是红色音乐文化,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二、把鲁艺精神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现状及困境
沈阳音乐学院以传承鲁艺精神为己任,把在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融入鲁艺精神和思政育人作为近几年来英语教学改革的新任务。该项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诸多困境亟待思考和解决。
1.教学改革目标和理念不够明确
教学内容的设置是为了实现课程的教育目标,但课程改革不等同于教学内容的改革,而是教育指导思想的改革,是多层面、多角度、渐进式、开放式的改革。鲁艺精神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改革还处于初步实施阶段,教师对教学改革理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教学改革的预期还不够明确。很多教师仍然觉得鲁艺思想的融入仅仅是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加入了一些新内容,忽略了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是为了让新一代青年对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加以继承、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也忽略了沈阳音乐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能够发扬学院优良传统、德才兼备的学术型和应用型高层次艺术人才。
2.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不够科学
由于处在改革的初步实施阶段,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课程设置还不够科学和完善,对于如何结合教学实际,把鲁艺精神和大学英语语言基础教学内容更深入、更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还缺乏宏观统筹规划,不能达到课程教学目标应达到的深度和广度。部分教师由于自身政治理论修养不够,对鲁艺精神理解不够透彻,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教学方法上,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部分教师仍把自己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而忽略了构建一个动态的、生长性的课堂,并没有使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充分发挥,忽视了和学生的双向交流,进而忽视了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3.课程改革考核标准不够完善
考核标准在教学实施的整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衡量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环节。目前,尽管沈阳音乐学院大学英语课程的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已经考虑到英语学科的特点,把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把听说读写译等多种技能考核相结合,把考核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结合学校学生自身的特点制定符合学生水平的评价标准,但考核中对于新加入的思政改革内容并没有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现有的考核制度并不能完全适合当前的教学改革,尚无法检验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仍需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逐步完善教学考核体系。
三、把鲁艺精神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施路径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在沈阳音乐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以及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目前,改革仍处在探索阶段,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多方面找到创新点,才能突破困境,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1.明确教学改革目标和教学理念
大学英语课堂应把语言教学和用英语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立德树人、勤奋刻苦的鲁艺精神相结合,在英语的语言教学中,以多样的教学方式,展示不同国家的优秀艺术文化,让同学们通过对比,感受到祖国文化的繁荣和强大,树立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完成英语语言教学中思政育人的教学任务,让学生们接受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当代鲁艺精神的英文表达方式,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育中,让学生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作为文艺工作者应拥有的正确文艺观。
2.以学校专业特色为依托设计教学内容
外语教研室需要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和学科属性,挖掘外语学科教学的特色和优势,把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与传承学院百年红色基因、红色音乐文化相结合,以设计编写符合学院育人目标的大学英语教材为手段,进行教学内容改革。
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教科书以其时代的文化、政治和历史背景为基础,体现了时代的价值观和意识观,是传播思想、知识和文化的重要手段。因此,教材的编写、修订、出版在课程教学、人才培养以及学科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使命,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理念,因此,沈阳音乐学院大学英语校本教材的编写目标遂设定涵盖语言、知识、技能、思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多个维度。在教材的内容编排上,学院结合英语语言教学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方向,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为基础,既要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红色文化尤其是红色音乐文化的相关内容,也要挑选能够体现中国精神风貌、时代特色的优秀文化内容,并要在展现中国优秀文化的同时,适当选取国外优秀的文化文艺作品。在教材结构的设计上,学院要以语言技能培养为模块,更加侧重于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目的是使学习者在提高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同时,在对中外优秀文化了解的基础上,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自信心,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作为沟通媒介,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当然,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地修改、校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和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优化内容,使教材内容的最终确立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3.探索立体化多模态新型教学方式
我们将传承鲁艺精神、把红色音乐文化融入到沈阳音乐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去,这样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置的转变、也对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文字、图像、音视频等资源的多重功能,丰富教学内容形式载体,按照信息时代学习者接触、获取资源的途径与特点,对教材所呈现的文化和价值观进行解读的同时又使其情境化。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使素材之间形成呼应、支撑和强化,保障授课的目标与内容相统一。
在课堂活动设计上,教师要特别注重创建蕴含红色音乐文化育人理念的教学情境,注重为学生提供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支持,帮助学生搭建思维框架,把输入和输出相结合,为呈现教学成果创造机会;从实践中检验学生是否具有融合的视野、思辨的能力、创新的精神以及用英语表达、讲述中国红色音乐文化的能力。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应与其他学科一起,互为支撑,共同实现沈阳音乐学院的育人目标。
四、结语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复杂的国际环境既对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提出新的挑战,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政治观、价值观培养的难得历史机遇。只有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的革命文化中,新时代的青年方能满怀信心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语言是承载文化的主要工具之一,我们向外传播中国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青年人在国际舞台上用英语来传播中国故事,把民族性和世界性相融合,实现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转换。同时,通过对外文化交流的过程,青年人也会更好地意识到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中国一代代仁人志士不懈奋斗的历史。“鲁艺”百年来的红色音乐文化和鲁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沈阳音乐学院新一代的鲁艺人肩负着传承和发扬红色音乐文化和鲁艺精神的历史使命。新一代的鲁艺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勇往直前,唱响时代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