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和旋律与民粹魅影:美国总统安德鲁·杰克逊执政风格剖析

2021-12-23

关键词:杰克逊总统

张 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北京 100720)

1828年,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son,1767—1845)打破“弗吉尼亚王朝”的传统,以“平民总统”的身份入主白宫,成为美利坚合众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总统”。接下来,他以不守常规、行事随意等迥异于传统精英政客的执政风格震撼涤荡了美国政坛。这一执政风格的形成与当时美国经济社会的变迁和杰克逊的个人生活经历有着密切联系,其结果是促进了美国的大众民主和民粹主义的发展。

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安德鲁·杰克逊的研究①参见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年;黄兆群:《试论杰克逊反“银行”斗争及其影响》,《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 年第1 期;莫亚平:《评杰克逊的反银行斗争性质和历史作用》,《史学月刊》1986 年第4 期;陈锡镖:《试论杰克逊时代美国政治体制改革》,《复旦学报》(社科版)1989年第5期;黄兆群:《分赃乎改革乎——与王锦塘、杨伯华同志商榷》,《世界历史》1989年第1 期;丁见民:《安德鲁·杰克逊政府迁移印第安人的动因分析》,《世界历史》2012年第3期;马凌:《安德鲁·杰克逊的“厨房内阁”与政党报刊》,《新闻大学》2015 年第5 期;胡新勇:《杰克逊民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 年。国外学者的研究可参见〔美〕塞缪尔·莫里森:《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 年;〔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崔永禄、王忠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年;〔美〕小阿瑟·施莱辛格:《美国民主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年;Schlesinger, A.M., Jr., The Age of Jackson, Boston: Little,Brown and Company, 1945; Sellers, C.G., Jr. , The Market Revolution , Jacksonian America , 1815-1846,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Meyers, M. , Jacksonian Persuasions: Politics Belie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Benson,L.,The Concept of Jacksonian Democracy: New York as a Test Case, New York: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3; Remini, R. V. The age of Jackson,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72; Remini, R. V., Andrew Jackson and the Course of American Democracy, 1833-1845, New York: Harper and Row,1984; Meacham ,J., American Lion: Andrew Jackson in the White House, Random House,2008.可谓汗牛充栋,但关注的重点主要围绕杰克逊民主的性质、特点和评价以及杰克逊执政时期美国政治体制改革等问题,对于杰克逊的执政风格尚无专门研究。本文试图剖析杰克逊的执政风格,进而探讨19世纪初美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党政治、政治体制的本质特征以及周期率等问题。追溯历史以便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美国当今的社会发展。

一、杰克逊的执政风格概览

19世纪初的美国虽是新生的国度,但也存在制度僵化的弊端。美国建国后,汉密尔顿确立的经济体系将美国带上了工业化的道路。多年的积淀使得这一体系建立在社会基础相对狭窄、经济资源被少数精英垄断基础之上,其影响就是造成某种程度的阶层固化和利益集团的沉淀,形成了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同时,以精英为主导的政治体系和民众之间渐行渐远,遂将普通民众隔离在政治之外了。

安德鲁·杰克逊的当选意味着早期美国政府精英治国传统的结束。美国建国后的早期总统,尤其是被称为“弗吉尼亚王朝”的几位总统,家境殷实,并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而且大多先成为律师继而步入政界。他们学识渊博、理智冷静,兼具美德和才能,深受欧洲民主思想熏陶,并坚持精英治国的理念和风格,其普遍特征是:坚守传统政治观和价值观,认为天然贵族在政府管理中应有一席之地;拥有独立人格、超越党派之争,避免党派成见影响自己的客观判断;充分运用分权与制衡的原则,认为行政权与立法权应当保持独立,不能相互影响;对“多数人暴政”十分恐惧、刻意与大众保持距离,对民众的信任是有限的,对民众的激情保持警惕。约翰·昆西·亚当斯(John Quincy Adams,1767-1848)总统是传统东部政治精英的代表,以维护联邦为己任,主张维护联邦政府的权力;他超脱于党派和利益纷争,坚持不党不派的独立立场、不卷入任何政治纷争;亚当斯认为总统必须超越世俗,与民众保持刻意的距离;拒绝将工、农业从业者与工商业者平等对待,这造成了平民阶层与东部精英之间的对立。①Kaplan, F., John Quincy Adams: American Visionary, New York: Harper Collins,2014.

1828年,安德鲁·杰克逊击败约翰·昆西·亚当斯当选美国第七任总统,1836年成功连任。纵观杰克逊在两届总统任期内的主要举措,可以明显看到其霸道、强硬、不守常规、行事随意的执政风格,具体表现在:他以扩大总统职权的方式与国会争夺权力;以政党分肥的“新型腐败”整治利益集团把持官职的痼疾;通过打击合众国银行的利益而保护新兴阶层的利益;通过“鲁莽、霸道的外交”手段为美国挽回经济损失。

(一)与国会争夺权力,搞“小圈子政治”

在美国早期的三权分立政治体系中,行政权被认为是暴政的延伸,从殖民地时期美国民众就开始担忧行政权,担心英国的君主制在美国的国土上再现。“行政权危害人民自由,立法权保障人民的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杰克逊之前的早期总统们都在刻意降低对行政权的把控,老亚当斯总统(John Adams,1735-1826)曾经表现出对行政权的热衷,却被贴上君主主义者的标签,不得已告别了政坛。而这一切在杰克逊时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行政权不再被遮遮掩掩,而是成为政治领域的核心。在杰克逊的总统任职生涯中,一直致力于掌控行政权。

1829年,杰克逊任命约翰·伊顿(John Henry Eaton,1790-1856)为战争部长,而内阁们的太太则对伊顿夫人的贞操提出了质疑,致使内阁社交圈不接纳伊顿及其夫人。杰克逊将内阁成员对伊顿夫妇的排挤视为对自己“含沙射影”的攻击,遂在1831年4月借内阁全体辞职之机,把新内阁的所有成员都变成自己的党阀,将敌对势力和精英建制派拒之门外。“伊顿事件”大约持续了两年,在此期间,杰克逊停止召开内阁会议,国家大事多是与其私人心腹顾问讨论,因为杰克逊与私人顾问经常在白宫前廊的西南角的房间里商讨国家大事,所以也被称为“厨房内阁”。“厨房内阁”不是正式建制,而是与总统商讨重大问题或者起草重大决策的早期智囊团。

“厨房内阁”的主要成员有:马丁·范布伦(Martin Van Buren),杰克逊的前副官约翰·伊顿,杰克逊的副官刘易斯少校(Major William Lewis),杰克逊的养子安德鲁·多纳尔森(Andrew Donelson)、罗杰·塔尼(Roger Brooke Taney);再就是助选有功的报人弗朗西斯·布莱尔(Francis Preston Blair)、阿莫斯·肯德尔(Amos Kendall)和艾萨克·希尔(Isaac Hill)。这些人在杰克逊竞选总统时就是得力助手,现在则是总统的心腹,总统的许多政策出自他们的谋划。例如范布伦劝导杰克逊批准了1828年关税法案,该法案被称为“令人厌恶的关税”,令南方的棉花种植园主十分恼怒。杰克逊在签署时犹豫不决,但在范布伦看来,南方人决不会因此而支持亚当斯,这令杰克逊下定决心签署该法案。①Niven, J.、Speirs, K., Martin Van Buren : The Romantic Age of American Polit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pp.196-199, p.201.范布伦还劝说杰克逊否决《梅斯维尔公路法案》,不同意联邦政府出资修建该公路,其理由是为各州境内的工程建设筹集资金是各州政府应该考虑的事情,若非州际公路,联邦政府插手则是违宪的。杰克逊否决该法案既重申了有限的政府原则、维护了州权,也可避免与纽约伊利运河的建设相竞争。而在杰克逊与第二合众国银行进行斗争时,范布伦更是积极协助,坚决打击第二合众国银行以尼古拉斯·比德尔(Nicholas Biddle,1786—1844)为行长的集团。因为范布伦从不信任合众国银行,认为该银行是北方大工商业资本家的守护神,千方百计地利用公共权力来实现控制国家货币和金融的目的。因此范布伦支持杰克逊力排众议,拒绝给第二合众国银行颁发特许状,并把管理银行货币的主要权力转移到州政府手中。②Niven, J.、Speirs, K., Martin Van Buren : The Romantic Age of American Polit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pp.303, 306-307.

罗杰·塔尼也是杰克逊总统麾下的一名重要帮手,坚决支持总统打击美国第二合众国银行的“战争”,塔尼认为该银行是违宪的,总统有权完全将它废除。这一主张正中杰克逊下怀。③Simon, J. F., Lincoln and Chief Justice Taney: Slavery, Secession, and the President's War Powers,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06, pp.19-20.塔尼还按照杰克逊的意见,对联邦存款进行了重新分配,将存款从合众国银行转移到总统看好的州立特许银行,这些银行因为总统的偏向大受其益,后来被称为“宠儿银行”。④Brands, H.W., Andrew Jackson: His Life and Times, New York: Knopf Doubleday Publishing Group, 2005, p.500.

杰克逊团队的“主心骨”和“笔杆子”则是肯德尔,他深悉总统的心思,为其起草了多份年度国情咨文,包括最能体现杰克逊民主思想精神的《否决美国第二合众国银行续期声明》(1832 年)。肯德尔还把杰克逊许多论政府和国家的观点转化为高度精练、博学的官方声明和文章。因此,亚当斯甚至将杰克逊称作是“肯德尔的傀儡”。⑤Adams, C.F. (ed.), Memoirs of John Quincy Adams, Comprising Portions of His Diary from 1795 to 1848.Vol. 10, New York: AMS Press, 1970, p.366.

“厨房内阁”也在宣传杰克逊的民主执政观点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弗郎西斯·布莱尔在1831—1845年担任《华盛顿环球报》(The Washington Globe)主编期间,他作为“厨房内阁”核心成员之一,将这份报纸办成了民主党的主要舆论基地,面向普通民众大力鼓吹“杰克逊式民主”。布莱尔赞颂杰克逊对民主思想和共和精神的最新阐释,声称总统在“市场革命”时代对“美国精神”作出了精辟的重新定义。⑥Smith, E. B., Francis Preston Blair, New York: Free Press,1980.肯德尔论述“杰克逊民主”的官方声明和文章也大都发表在《华盛顿环球报》上。肯德尔在担任美国邮政总局局长期间,操纵邮局部门,使得支持杰克逊的报纸比其他报纸投递更快,服务更为完善。为了使报纸在奴隶制问题上与总统意见保持一致,肯德尔甚至允许南方腹地的邮政官员拒绝投递废奴主义的文学作品。⑦Vaughn, Stephen L.,“Amos Kendall”In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Journalism, New York: CRC Press, 2007,p.241.

(二)“政党分肥制”的治国手段

早期联邦政府的各级官职被少数人把持,相当数量的官员贪污腐化,公民指控官吏的案件日趋增多,政府威信下降,联邦官员逐渐老化。这一时期的联邦政府官员一般由总统提名,经国会批准后长期任职。到杰克逊上台时,美国建国40 年所形成的庞大官僚队伍很少受到过严格的整顿,这种实际的官员终身制导致了官场腐败现象的屡屡发生和官员队伍的老化。

1829年3月4日,杰克逊在就职演讲中提出要实施改革,将政府职权从“不负责任和不忠诚的人手中夺回”。①Inaugural Address(March 04, 1829):https://www.presidency.ucsb.edu/documents/inaugural-address-26,2021-03-01.他雷厉风行,上台后不久就更换了接近10%的行政岗位;②Howe, D. W., What hath God Wrought, 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 1815-1848,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pp.328-333.第一任期内总共罢免了20%的行政官员。③Ellis, Richard E., Woodward, C. Vann, ed., Responses of the Presidents to Charges of Misconduct, New York:Delacorte Press, 1974, pp. 61-62.而在总共8年的执政期间,杰克逊亲自任命的官员占全部官员总数的10%~20%,④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60页。并且都是死心塌地为民主党卖命的铁杆党员。

这一“政党分肥制”的最大受益者自然是作为杰克逊心腹的“厨房内阁”成员。1828 年,范布伦被任命为国务卿,伊顿被任命为战争部长,刘易斯上校在财政部任职。范布伦虽在1832 年为了方便杰克逊重组内阁而提出辞职,但在后来被提名为副总统候选人并成功当选。肯德尔则被任命为美国邮政总局局长(1835年)。杰克逊还把多位助选有功的记者安插在联邦政府机构中,并且是重要职位,比如希尔和肯德尔都曾任职于财政部。

地方层面的“政党分肥”主要体现在各地的邮政局局长的职位上,该职位对于当时的美国民众而言是一个“肥缺”。在杰克逊执政时期,有423 位邮政局长被替换,⑤Howe, D. W., What hath God Wrought, 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 1815-1848,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p.334.59 位助选有功的记者在邮政系统获得新职位。⑥Smith, C.H., The Press, Politics and Patronage: The American Government’s Use of Newspapers, 1789-1875, Georgia: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77, p.71.此外,杰克逊在政府部门安插的记者、编辑多达70人。⑦Pasley, J.L.,“The Tyranny of Printers”: Newspaper Politics in the Early American Republic, Charlottesville: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2001, p.392.

杰克逊政府依然沿用委任公务承印商的方式印刷纸媒,政府的印刷合同对于承印商而言是个极大的恩惠。杰克逊时期按照“分肥”原则,将承印商大量替换为有功于或者忠诚于自身党派的报纸。据统计,昆西·亚当斯政府末期有公务承印订单的78 家报纸中,只有23 家得以保留,其他换为选战中支持杰克逊的报纸,替换率达到70%。⑧Smith, C.H., The Press, Politics and Patronage: The American Government’s Use of Newspapers, 1789-1875, Georgia: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77, p.90.

(三)打击金融资本家,保护新兴阶层

第二合众国银行成立于1816 年,总部设在费城,1819 年进行改组后,全国有28 个分行,拥有发行纸币、代理国库的中央银行职能,同时也吸纳大量的私人存款,存在大量的私人资本和业务。该行负责调节经济秩序,堪称美国经济发展的“总舵手”。但在杰克逊看来,第二合众国银行权力过大,凭借优势拉帮结派操控政局,最终保证的是东部金融资本家的利益和北方制造业的发展,极大地损害了西部农场主、南部种植园主以及小作坊主、技工等新兴阶层的利益。因此,杰克逊一直试图打破它,在竞选总统时就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要杰克逊,不要银行”。①Remini, R. V., Andrew Jackson and the Course of American Freedom, 1822-1832,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1981, p.302.

杰克逊当选总统后,立即在1830 年的国情咨文中对第二合众国银行是否合乎宪法一事提出质疑,不想再向该行颁发许可证。此外,杰克逊还呼吁建立其他的替代银行。按照规定,这些银行没有私人股东,也不能介入放贷或购买土地,它唯一的权力就是发行汇票。②https://www.presidency.ucsb.edu/documents/second-annual-message-2,2021-03-01.第二合众国银行总裁尼古拉斯·比德尔罔顾杰克逊的反对,于1832年1月6日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再次颁发许可证的申请。参众两院分别于当年的6月11日和7月3日通过该申请。比德尔以为再次颁发许可证已是十拿九稳,甚至已经开始举办庆祝活动。然而,总统杰克逊于7月10日将申请退回国会,并发表了由“厨房内阁”起草的否决咨文,声称第二合众国银行是不符合宪法的,它不是民众的代理人,只为有钱有势的人服务;银行有部分股权在外国人的手中,是对国家自由和独立的威胁。③〔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崔永禄、王忠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72页。

杰克逊还决定发动一场“旋风战”,一举摧毁第二合众国银行。他在1833 年9 月宣布将联邦财政资金存入一些州立银行而不再存入第二合众国银行,以及把“纸币赶出流通领域,推行硬币的方针”的财政政策,这是对第二合众国银行的致命一击,此后第二合众国银行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四)按照边疆精神处理国际事务,维护美国权益

早在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国和个别欧洲国家因为要执行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Continental System),致使美国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打击反法同盟,拿破仑在直接登陆英国的计划失败以后,决定用经济封锁拖垮英国。④1806年11月21日颁布《柏林敕令》,规定:所有隶属于法国的各国,与英国不仅不准发生贸易关系,而且要断绝一般来往;对法国统治下的欧洲的英国侨民,一律宣布为战俘;所有英国的货物和商船,全部没收。此后,拿破仑一世又陆续颁布了《华沙敕令》(1807年1 月)、《米兰敕令》(1807年11 月和12月)和《枫丹白露敕令》(1810年10月),进一步加强对英国的封锁。《柏林敕令》颁布时的推行范围包括法、意、荷、瑞士和莱茵同盟。《枫丹白露敕令》宣布任何商品必须有原产地证明,确属非英国及其殖民地产品,方可进入大陆;一切中立国的船只,凡曾在英国靠过岸的货船一并没收;曾屈服于英国的中立国船只,即视为“已剥夺国籍”,可予捕获。美国因与欧洲各国贸易往来密切,遭受牵连,损失惨重。

杰克逊执政后,马上通过美国各驻外使节向欧洲各国提出赔偿要求。在杰克逊看来,“诚实的人总是应该偿还其债务”,美国西部边疆的处世原则不仅适用于国内的人际交往,也适用于国际事务。⑤https://www.presidency.ucsb.edu/documents/sixth-annual-message-2.2021-03-01.在与西班牙、俄国、葡萄牙、丹麦和两西西里王国进行赔偿谈判时,杰克逊不惜施加战争恐吓,甚至摆出战争姿态,命令地中海舰队驶入那不勒斯港。在美国的威逼利诱之下,西班牙等国接受并支付了谈判达成的赔偿金额。⑥Hodge, C.C., Nolan, C. J., U.S. Presidents and Foreign Policy: From 1789 to the Present, Santa Barbara :ABC-CLIO; 2006, p.68.

在实施大陆封锁期间,法国扣押了300 多艘美国船只和价值700 多万美元的货物,并将截获的美国船只送往西班牙港口,被俘虏的美国船员在未经合理司法审判的情况下被迫劳役。⑦Hodge, C.C., Nolan, C. J., U.S. Presidents and Foreign Policy: From 1789 to the Present, Santa Barbara :ABC-CLIO; 2006,p.69.此后,美国政府多次与法国交涉,1812 年麦迪逊政府甚至考虑过对法国宣战,但均无结果。对此,杰克逊时期的国务卿马丁·范布伦表示,美国和法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毫无希望”。①Latner, R. B.,“Andrew Jackson”, In Graff, H. (ed.), The Presidents: A Reference History (3 ed.), 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 2002, pp. 119-120.1831 年7 月4 日,美国驻法国公使威廉·C.里夫斯(William C.Rives)通过外交手段说服法国政府签署了一项赔款条约,赔偿美国500 万美元的损失。②Robert Charles Thomas, Andrew Jackson Versus France American Policy toward France, 1834-36, Tennessee Historical Quarterly (1976): 51-64.然而,法国财政部在1832年2月拒绝支付赔款,对于法国政府言而无信的做法,总统杰克逊非常愤怒,下令前国务卿爱德华·利文斯顿(Edward Livingston)严正照会法国政府,要求它迅速履行条约义务。为了迫使法国政府就范,杰克逊还派遣装有74 门火炮的特拉华战舰,搭载利文斯顿抵达法国。③Hodge, C.C., Nolan, C. J., U.S. Presidents and Foreign Policy: From 1789 to the Present, Santa Barbara :ABC-CLIO; 2006,p.32.然而,法国议会对赔款法案的支付一拖再拖,这令杰克逊怒上加怒,认为这是对美国及其个人的侮辱。④Thomas, R.C.,“Andrew Jackson Versus France American Policy toward France, 1834-36”, Tennessee Historical Quarterly, Vol. 35, No. 1 (SPRING 1976), pp. 51-64.他在1834 年12 月1 日发表的第六次国情咨文中,严厉谴责法国政府不履行条约义务的行径,称美国联邦政府对法国“完全失望”,要求国会授权对法国进行贸易报复,建议国会批准没收法国船只和财产,以对法国进行贸易报复,并下令海军准备作战。⑤https://www.presidency.ucsb.edu/documents/sixth-annual-message-2,2021-03-01.法国政府对杰克逊“毫无外交理念、更像是泄愤似的言论”则表示愤慨,召回驻美公使并要求杰克逊就其言论向法国道歉。杰克逊不仅拒绝道歉,还强调外国无权干涉美国总统与国会之间的沟通。⑥https://www.presidency.ucsb.edu/documents/seventh-annual-message-2,2021-03-01.最终,在英国的调解下,法国于1836年2月按照美国的要求支付了赔款。

二、杰克逊执政风格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仅仅用“黑天鹅”事件来解释杰克逊就任总统及其执政风格的形成,是不足以说明问题的。杰克逊的执政风格虽然有异于其历届前任,但从根源上看是当时美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美国历史上,19世纪初期恰逢美国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的转型期,也是“西进运动”的高潮期。这一时期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和规模宏大的新边疆运动,造就了庞大的工人、小作坊主、西部农场主等新兴阶级,也为杰克逊上台执政奠定了社会基础。

19 世纪20—40 年代适值美国从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化、农业经济向商品化阶段迈进的转型期。这一时期市场革命和创业热潮方兴未艾,市场规则和自由竞争制度得以确立,越来越多的小商户和业主进入市场体系中,他们要求改善生活条件、渴望机会平等,并能自主地融入充满竞争的市场洪流中。随着小商人、小作坊主等小业主群体及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扩大,这一庞大的新生阶层不满工业资本家的剥削和排斥,要求有一个能为自身阶层代言的政治家,以寻求政治保护。

自19世纪初期以来,美国民众在政府的支持下不断向西扩张、移民,使得西进运动后的美国国土从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西部的开发使美国的耕地面积从1790 年的3000 万英亩⑦英美制面积单位,1英亩合4046.86平方米。增加到1860 年的4 亿英亩多。⑧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第二卷,第271页。据统计,在杰克逊任内,美国政府与印第安人共签订了近70 个条约,以6800万美元和3200万英亩的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土地换得1亿英亩印第安人的土地。①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第二卷,第256页。同时,除了耕地面积的扩大,土地价格也大大降低了,众多小农获得了土地。美国建国后至1841 年,政府先后颁布了6 条有关出售公共土地的法令,逐步降低了售地价格,缩小了售地面积,越来越有利于小农获得土地。②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第二卷,第269页。耕地面积的扩大,造就了庞大的“西部农场主”阶层。西进运动还促进了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以及美国生产中心的西移和美国西部的城市化进程。据统计,1820—1840年,全国城市化人口净增长115 万人,其中1/5集中在阿帕拉契亚山以西地区。③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第二卷,第275页。这一时期,西部农产品也逐渐融入商业市场,“西部农场主”这一新的阶级和利益群体的诞生及经济实力的增强,为美国大众民主时代的到来增添了砝码。“西部农场主”为了政治上的诉求和自身的发展,需要寻求自身阶层的代言人。

因东部沿海地区的地力枯竭,农民变卖土地逐渐向西南部移民,开垦大片土地种植棉花。自从大量的印第安原住民部落被驱逐,白人大批迁往密西西比河附近,墨西哥湾沿岸、亚拉巴马河流域一带的人口迅速增加。④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第二卷,第261页。南部渐渐形成种植园主阶层,拥有丰厚的财力购买大面积土地,建立成规模的棉花种植园。南部种植园主十分担心联邦政府权力过大且偏袒北方工商业资本家,对他们赖以生存的蓄奴制构成威胁。因此,南方种植园主需要一个维护州权、支持奴隶制,同时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施行自由放任政策的政府代言人。

总之,19世纪20—40年代,美国社会正经历着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的转化、农业经济向商品化阶段迈进的历史性转折。一方面,东北部工业资本在继续扩大;另一方面,西部、南部农业利益集团也在崛起,社会结构出现了新特点。东北部工业资产阶级在继续扩大,而西部农场主和南部种植园主以及与农业有关的商业阶层也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在这中间还存在着手工工匠、工厂工人等劳工阶层,他们不满资本家的剥削和排斥,力图寻求新的政治保护,因而成为农业集团与工业阶层的同盟者。

1828年的大选可谓是杰克逊竞选智囊团操办的一场媒体盛宴和“包装秀”。他们大力挖掘和宣传杰克逊的闪光点,把杰克逊在第二次英美战争时期获得的“坚韧得像老核桃木”(Old Hickory)——这个来自士兵的赞誉称号当作杰克逊的象征加以广泛宣传。在地方民主党社团的配合宣传下,各州涌现出大量的“老核桃木俱乐部”,而这些地方俱乐部也组织了各种集会、野餐会等,并高举核桃木棍棒来吸引公众的注意。不仅如此,杰克逊的智囊团将选战变成与选民亲密互动的好机会,杰克逊本人也经常在各地巡回演讲,与选民亲密接触,了解民众的诉求。1833年春季,杰克逊竟然长驱直入“敌方大本营”——东海岸中部地区和新英格兰各州旅行演讲。⑤Purcell, L. E., (ed), Vice Presidents: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New York: Facts on File, Inc., 2001,p.81.这种新型亲民的竞选形式激发了底层民众的政治激情,民众能直观地感受到杰克逊是一位平易近人、与百姓血脉相连的民间候选人,杰克逊受到民众的爱戴也令其在执政过程将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

安德鲁·杰克逊作为一个不曾被腐败的政治交易所玷污的战争英雄,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执政理念无疑给处于上升期的民众带来希望。杰克逊出生于北卡罗来纳一个爱尔兰家庭,在担任总统职位之前,他摸爬滚打、混迹于社会各阶层。杰克逊是一个遗腹子,后又因战争失去了母亲和兄弟成为孤儿,艰苦的边疆环境塑造了杰克逊坚定、固执、桀骜不驯的性格。杰克逊未受过正规教育,从律师开始,继而移居田纳西从事西部土地投机事业,获得了地产投机商的帮助,成为拥有黑奴的棉花种植园主。杰克逊在二三十岁的时候,历任法务官、联邦辩护律师、众议员,联邦参议员、田纳西最高法院法官。在军旅生涯中,他以坚韧的作风,被士兵亲切地称为“老核桃木”,并在对英作战中取得佳绩,被民众奉为英雄。1813—1814 年与克里克部族战争爆发,杰克逊担任指挥并取得胜利,从克里克族人手中强取2000 万英亩(81,000平方千米)的土地作为白人的垦殖区。①Sean, W., Andrew Jackson,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2005, pp.27-28.杰克逊在1814年被任命为志愿军少将,塞米诺尔战争爆发后,詹姆斯·门罗(James Monroe,1758-1831)总统于1817年12月指派他率兵出战塞米诺尔族,杰克逊不负众望,经此一役成功将佛罗里达并入美国的领土,并担任佛罗里达州的首任州长。

贫苦出身、白手起家、军功卓著这些独特的人生经历塑造了杰克逊坚韧、好斗、平等主义的性格色彩以及固执和桀骜不驯的“边疆人”的性格特点,也使他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民粹主义的执政理念:反对建制派和官僚体系,敌视精英主导的政府和金融机构;崇尚民主传统,尊重平民主义价值观,迎合当时美国公众的普遍想法和社会思潮;主张立足于美国本土的发展,为民众发声,让大众参与到政治进程中。

在政治上,杰克逊认为人是天然平等的,因此否定一切形式的特权;杰克逊厌恶以财产和门第为标准的贵族,认为由这种贵族掌权是危险的,应该让具备德行和才能、由人民选举出来的人管理政府;杰克逊充分相信人民大众的能力,相信民众有能力作出符合社会利益的正确选择;民众应该自己管理政府事务,既可以通过代理人来行使权利,必要时也可以自己行使;政府是为整个国家服务的,并非只为精英阶层服务的工具,总统作为唯一的全国选举出来的行政人员,是人民的仆人,是被推选出来维护他们的利益、保护他们的权利的。在经济上,杰克逊主张施行农业共和主义的方针及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推行自由市场经济、农业立国的方针,反对经济垄断和政府干预经济发展,强调个人利益和自由竞争。杰克逊担心东北部形成庞大的制造业中心,以及因此形成资本和经济力量的过度集中。他厌恶高关税、国家扶植发展工商业的经济体制,称银行和关税是垄断和特权的保护者。他认为,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经济在本质上是不稳定的,而一个人通过投机而不是生产真实的东西(比如农作物或人造商品)来赚钱,就不那么独立,也不那么道德。依赖于膨胀的纸币、股票和债券的经济是不稳定的,在道德上是可疑的。在杰克逊看来,这种经济只使小部分人获益——投机者、冒险者和放贷人,而不是勤劳的工匠或善良的小农场主。②参见〔美〕梅里亚姆:《美国政治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年;李剑鸣编:《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就职演说全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美〕塞缪尔·莫里森:《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编:《美国历史文献选集》,1985 年;〔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崔永禄、王忠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年; Schlesinger, A.M., Jr., The Age of Jackson,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45; Remini, R. V., Andrew Jackson and the Course of American Democracy, 1833-1845, New York:Harper and Row,1984; Meacham, J., American Lion: Andrew Jackson in the White House, Random House,2008.

杰克逊支持工商业和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反对金融垄断资本,由此,杰克逊获得了北方城市工人和中小工商业者的支持;凭借农业共和主义原则,杰克逊很快就赢得中部、西部、南部各州民众的支持;对西部人来说,杰克逊是一个反对银行垄断、与大资本作斗争的战士,并且杰克逊本人就是一个奴隶主,因此不会反对奴隶制;此外,杰克逊维护州权、限制中央政府权力的主张,深得南部种植园主的欢心。这样,杰克逊成为众多新生阶级的利益捍卫者。正如霍夫施塔特所言,杰克逊这位白手起家的大庄园主,并不仅仅是中下层阶级民众的代表,而且是开拓者、种植园主、工人和中小工商业者的混合利益的维护人。③〔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第54页。

三、杰克逊执政风格的成败得失

安德鲁·杰克逊是第一位从民众中推选出来的美国总统,他利用独特的执政风格重新定义了总统的职权和作用,把总统这一职位扭转为政府的核心。对否决权的充分运用不仅使杰克逊摆脱了国会对总统的束缚,而且能使总统直接参与到立法程序中,成为三权分立的中心。美国总统开始真正成为政治的中心,而诸如党内提名、“政党分肥”、搁置否决权的使用等也随之而来。杰克逊利用了民众对特权阶层和权贵的反感以及广泛的公众参与,将斗争从政治领域扩大到经济领域乃至整个社会,他大权在握,并将影响力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在这些声势浩大的运动中,杰克逊逐渐取得了以往总统未曾得到的权力和地位。

杰克逊重塑了政党在美国社会中的形象和作用,改变了选民与政党的关系,“政党”也不再是精英的专利,它走进了社会的千家万户,民众可以通过政治参与在政党利益中分一杯羹。候选人为了拉拢选票必须回应民众的需求,受理民众的诉求,这就使政治精英与民众一拍即合,成为新式政治搭档,这样的组合虽充斥着政治分赃,但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阶层固化,将大众民主引入精英共和的制度中。如,杰克逊创立的“政党分肥制”打破了“精英治国”的共和主义传统,让更多的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平民有机会进入政治领域。在“政党分肥制”的背景下,官僚行政机构更加拥护总统,公职人员和政党的关系更加亲密。

杰克逊的执政力图在工商业资本与农业利益之间,在资本家与种植园主、农场主集团之间达成一种平衡,化解小业主、小手工业者和大资本势力之间的利益纷争,但杰克逊主要代表新兴利益集团中的中小有产者、工人等普通人的利益和诉求。杰克逊的执政并非拉平贫富差距,而是将公平的机会赋予谋求进步的普通人。杰克逊的“独裁”看似是谋求扩大总统的权力,实际上是代表新兴利益集团。中小有产者的队伍随着商业发展而壮大,他们不仅改变了原先的社会结构,也提出各种政治诉求。杰克逊政府通过行政干预来平衡中小有产者和大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潜移默化地实现了民主的大众化。这个令建国之父们恐惧的词汇——民主,最终还是在美利坚土地上实现了,然而美国并没有被“多数人暴政”所裹胁,而是将大众民主的精神注入1787年宪法所设计的共和制度中,精英的共和制度在改革下更是焕发了活力。同时,政治民主化的发展也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模式。政治上民主和平等化的氛围将更多的中小业主纳入市场和高速发展的洪流中,无数的创业者、工人完善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可以说,杰克逊在大众对民主的诉求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他利用这个支点改变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生态模式,让美国步入一个全新的、更健康的资本主义发展轨道。

然而,杰克逊过于感情用事、独断武断,缺乏缜密理性,欠缺高瞻远瞩的长远计划和整体观。“政党分肥制”虽然打破了之前官员固化的现象,但用论功行赏来对抗陈旧的官员固化,不是一个进步的手段,而是新型的腐败手段。它让政治上的忠诚度成为选任的首要标准,而才干和德行则屈居次要,久而久之则损害官员的效率和才干,又是造成严重腐败的原因。第二合众国银行是美国国内唯一能够稳定金融市场、防止纸币泛滥成灾的机构,这样一个职能比较健全的银行对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第二合众国银行垮台后,没有相应的机构取而代之,丧失了对投机性银行的有效制约,地方银行的发展呈现混乱的局面。而杰克逊将造币权和联邦储备交给力量薄弱、管理极差的州银行,其结果势必造成金融体系的混乱。在取缔第二合众国银行之后,美国经济进入全面的自由放任时代,这为此后美国进入“野蛮资本主义”带来了隐患。杰克逊视第二合众国银行为特权垄断和侵犯人民自由的“怪物”,他以行政手段强势纠正金融体系的做法,不仅违背了经济运行的规律,而且直接导致了1837 年的经济危机。美国银行业的信用体系崩溃,由此造成的经济大萧条直至1843年才逐渐好转。①〔美〕小阿瑟·施莱辛格:《美国民主党史》,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95页。

时至今日,美国又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现象,2017 年特朗普的当选亦是后果之一。支持特朗普的人看似反对全球化、反对精英和建制派,实质上他们反对的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财富分配不平等和虚伪、不健康的民主。政治精英与商业巨头的利益结合,剥夺了普通民众的上升空间,其诉求也得不到所谓建制派精英的关注与回应。百姓犹如囚困在牢笼中的猛兽,愤怒但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这样的民粹总统便成为不二之选。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家会周期性地出现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通常表现为利益阶层固化、官商勾结、财富分配不均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触及普通民众的敏感神经,从而进一步导致阶层的对立与矛盾激化。如何缓和这些矛盾、把民众的诉求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中,这一大众民主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间的模式问题,如同周期性经济危机一样,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无法根治的痼疾,亦是我们应持续关注并予以探究的问题。可以说,安德鲁·杰克逊的执政风格留给美国最大的政治遗产就是确保州权和人民自由,有效抑制联邦权力的扩张,维持联邦三大权力部门之间的微妙平衡。政党在自由与权力之间不断探求平衡,这成为各个时期美国政治永恒的主题。

猜你喜欢

杰克逊总统
印度总统定了
斯总统确认明日辞职
迈克尔·杰克逊的粉丝共同“拯救世界”
一颗子弹的产权
“恶搞”总统成追捧
总统害羞了
住在光头里的孝心
在帕劳见证总统就职
总统过生日
杰克逊电影海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