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畜牧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
——各路专家畅谈畜牧业机械化发展之路

2021-12-23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全程畜牧业养殖场

本刊记者

□ 校林 英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31号)和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农机发〔2019〕6号)印发以后,我国畜牧业机械化确立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坐标。9月24日,在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举办的全国主要畜种养殖全程机械化技术培训班上,全国农机行业专家学者围绕畜牧业发展形势、畜牧业全程机械化和新一轮购机补贴政策等问题,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

田建华(全国畜牧总站牧业生产指导处处长):

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需提升机械化水平

我国畜牧业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可持续发展不平衡、产业体系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如,传统与现代生产方式交织,既有先进现代化养殖场,也有人畜不分的小农传统养殖模式。2019年数据显示,畜禽养殖规模化率64.5%,生猪年出栏5000头以上占比16%,500头以上占53%;超过10%蛋鸡养殖还在用饮水槽。

目前,畜牧养殖生产水平差异大,总体效率不高,资源利用不充分。从产出率分析,我国万头以上猪场年出栏生猪占比只有13%,养猪场户平均出栏规模47头,美国是1700头。从生产率分析,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比美国和欧盟少6—8头,年平均每头母猪提供上市肥猪只有17头,资源转化率明显偏低。总之,饲养量基数大,但大而不强。

产业链方面也存在诸多矛盾。种养加结合不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松散,加工企业强势、养殖场户弱势情况非常普遍;规模养殖主体只有70万户,7000多万小农户兼业养殖生产的畜产品占到四成;产前产后服务发育滞后,小规模分散经营生产技术手段落后,产品标准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差,全要素生产率相对较低,带来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畜产品深加工比重低,转化增值不足,比如肉类深加工比重只有20%左右,发达国家一般都在50%以上;禽蛋深加工比重低于10%,发达国家都在30%以上;手工作坊式屠宰加工还比较普遍,养殖与屠宰加工区域尚不匹配,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产区养殖销区屠宰的模式造成了大量活畜禽长途运输局面,产区税收和就业流失,还带来了疫病传播风险。

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机械化,要求设施装备品种多样化、设施自动化、系统智能化、装备成套化,推进我国畜牧业由大变强。在“十四五”时期,要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和健全饲草料供应体系,提升畜牧业机械化水平;要制定主要畜禽品种规模化养殖设施装备配套技术规范,推进养殖工艺与设施装备集成配套;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将养殖场(户)购置自动饲喂、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等农机装备按规定纳入补贴范围;遴选推介一批全程机械化养殖场和示范基地,提高饲草料和畜禽生产加工等关键环节设施装备自主研发能力。

赵莹(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研究员):

新一轮农机补贴政策重视支持发展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化

2018—2020年,中央财政资金累计补贴轮式拖拉机、水稻插秧机、谷物收获机、玉米收获机155万多台,使用补贴资金447.8亿元,占比70%。这三年,用于畜牧水产养殖机械的补贴资金分别达到1.53亿、1.20亿和4.70亿元,支持21.87万个养殖场(户)购置自动饲喂、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等机具23万台(套),使用补贴资金5亿元,有力地促进了生猪产能恢复。其中,2020年共支持31个省份开展45个品目的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20个省份开展植保无人飞机规范应用试点。

在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意见中,生猪等重要农畜产品生产所需机具全部列入补贴范围,畜牧水产养殖补贴机械包括投饲机(含投饲无人船)、绞纲机、船用油污水分离装置、水产养殖水质监控设备和废弃物料烘干机。

为突出农机科技自主创新,新一轮补贴政策规定,深化北斗系统在农业系统中的推广应用。通过大力开展农机专项鉴定,重点加快农机创新产品取得补贴资质条件步伐,尽快列入补贴范围;对暂时无法开展农机鉴定的高端智能创新农机产品开辟绿色通道,通过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予以支持,如将育秧、烘干、标准化猪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成套设施装备纳入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范围。

在支持农机新产品试点方面,重点支持暂不能开展鉴定的新型农机产品和不宜鉴定的成套设施装备;成套设施装备的资金规模不做限制,单套补贴额最高可达60万元。水稻、粮食主产省要制定育秧、烘干实施规范;成套设施装备按项目管理,先建后补。

在资金用途方面,支持购置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包括创新产品、成套设备专项鉴定产品),综合补贴试点支出方向包括农机购置补贴、作业补贴、贷款贴息、融资租赁承租补助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商务部出台的《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指导意见》规定,报废更新补贴涵盖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机动喷雾(粉)机、机动脱粒机、饲料(草)粉碎机、铡草机这7种机具。

管延华(山东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站长,农业农村部畜牧水产养殖全程机械化专家组生猪组组长):

生猪养殖全程机械化进程将步入快车道

2020年我国生猪年出栏5.27亿头,前十大养猪企业市场占有率12.2%,规模化养猪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目前我国畜牧业机械化率约为33%,基本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关于加快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要求,到2025年畜牧业总体机械化率要达到50%,其中生猪养殖机械化率要达到70%以上。畜牧业机械化进程将步入快车道。

在生猪养殖饲喂系统中,通过智能型种猪生长性能测定系统,在群体饲养条件下,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记录每个带有电子耳标个体猪的采食量及实时体重。该系统适用于种猪场、饲料生产企业、大学研究实验室及科研单位。

在环境控制系统方面,养猪场环境分为舍内环境和舍外环境。该系统将舍外空气中的病原体、粉尘等途径阻断后,通过舍内通风系统将空气降温或加温后送入舍内,排出污浊空气,保持舍内舒适环境,再将舍内污浊空气经除臭系统处理净化后排出。

在粪污处理系统方面,可分为源头控污和终端控污。源头控污可通过刮粪板清污,从源头上实现固液分离,且具有省时、省工、省水的优点;终端控污时,污水处理方法可简单地归纳为物理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应用最广泛的是生物处理法。不管那种方法,目的都是为了达标排放,净化污水(COD100—200mg/L),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在生猪养殖机械化发展上,未来将根据面向后猪瘟时代的猪场先进性、自动化、安全防控等需要,养猪业将从智能监控、智能饲喂、智能盘估、智能测温、智能环控、智能洗消、智能料塔、智能水电等八大核心功能全面升级,实现多维度、多层级预警以及智能化、可视化任务管理。

郑炜超(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

家禽养殖全程机械化的难点与着力点

关于肉(蛋)鸡养殖全程机械化发展形势,据2020年48个蛋肉鸡养殖场机械化水平监测数据,蛋鸡年存栏5万羽以上占比97%,总体机械化水平为72%;肉鸡年出栏5万羽以上占比96%,总体机械化水平为63%。在蛋鸡各环节机械化水平中,饲料加工、饲料投喂和粪便清理机械化率较高,分别为 82%、88%和 87%;在肉鸡各环节机械化水平中,饲料加工、饲料投喂和粪便清理机械化率较高,分别为 82%、88%和 90%。

在家禽养殖产业转型发展新趋势方面,我国规模化与超大规模养殖场快速发展,百万只规模蛋鸡场建设进入高潮;现代家禽养殖向福利化方向快速转型,叠层笼养工艺与自动化装备进行养殖蛋鸡。

在家禽养殖精准化管控方面,我国家禽养殖突破1.0数字化——面向3.0智慧化。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对禽舍数据、产品数据、清粪数据等信息进行采集,数据将自动、实时远程、准确真实采集、传输和存储。同时,这些数据将建立大数据系统,融合环境、生理、生产过程数据,解析互作关系和预警模型,进行数据挖掘与智慧牧场的管理。

调查发现,家禽养殖全程机械化难点为:粪污处理成本较大,处理后销量不大;设备厂家众多,质量不一,没有统一标准,成套设备应用推进难度大;全程机械化一次性投入过高,在没有相应补贴前提下,改扩建升级和新建机械设备购置资金压力大;设备厂服务中小规模养殖场成本过高,改扩建升级动力不足;从业人员年龄大、文化低,没有覆盖县域的机械设备社会化服务体系。

为加快推进中小规模家禽养殖场全程机械化,建议以县域为单位推进全程机械化,中小规模养殖场组成合作社,整体推进机械化,便于设备厂商安装和售后服务;购机补贴向中小规模养殖场倾斜;总结形成整县推进全程机械化的典型模式进行推广。

王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副处长,农业农村部畜牧水产养殖全程机械化专家组秘书处成员):

饲草料收获加工机械国产品牌需发力

2011—2018年,打(压)捆机生产企业数量整体呈陡增态势。2011年有33家企业,2018年暴增至172家,7年间增加了140多家,其中2018年是增长最多的一年。目前捡拾方捆机分为两种机型,一种是采用打结器进行绳打捆,我国生产的都是小型打捆机(2个打结器),近年来研发制造水平提升较快,技术相对成熟,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另外一种方捆机采用液压油缸压缩成型,人工套袋或自动缠网,这种机型目前只有国内企业生产。

近年来,青饲料收获机快步发展,但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高端产品被国外品牌占据,国内产品只能在中低端求生存,同质化竞争严重。数据显示,400—600马力高端青饲料收获机械市场被跨国高端品牌产品垄断,其作业效率可实现100t/h,产品性能成熟,但价格昂贵。一线自主品牌青饲料机功率集中在200—400马力,价格适中,整体作业表现中规中矩,但核心竞争力有限,竞争层次和竞争格局皆未形成;其它二三线自主品牌主要集中在中小型和悬挂式组合型产品领域,作业可靠性一般,且整体品质参差不齐。

饲料粉碎机方面,筛分效率虽已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吨料能耗过大问题依然存在。提升整机的度电产量,降低吨料能耗,仍是后续研究重点。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贯彻落实,饲料粉碎机智能化势在必行。鉴于饲料粉碎机工作过程中,粉碎前后物料的投放和收集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为饲料粉碎机设计一套集自动上料和自动打包于一体的智能化机械系统尤为重要。

关金森(北京国科诚泰农牧设备有限公司副总裁,农业农村部畜牧水产养殖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级成员):

提升牛羊养殖机械化水平

奶牛养殖机械化水平在草食家畜中处在较高水平,2015、2020年奶牛场机械化水平分别为80%、92%。关于智能信息化饲喂设备,轨道式饲喂机器具有无线射频技术识别奶牛信息,可根据各奶牛特点进行精准识别投料,系统一般采用3立方小容量容积,方便在牛舍运行的特点。关于定点饲喂系统,在牛栏口单独安装或在挤奶厅安装进行补饲。同时,该系统每天可进行多次饲喂,可精确称量每头奶牛采食量、采食时间等信息,可以自动回收饲料,减少饲料浪费。

在肉牛养殖机械化方面,饲养规模化程度较低,中大型养殖场中,饲喂、清粪、饮水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但环境控制环节还十分薄弱。为改善肉殖场环境,一般可采用干清粪车器械,集清粪、运输为一体,机动灵活、使用方便,符合环保发展方向。

在肉羊养殖机械化方面,养殖环境可通过自动化系统进行控制,根据要求设定温度范围。如:根据设定温度范围自动启动或停止排风;根据气温可实现风扇排风速度、导流板及调节风窗自动调节大小;冬季可根据羊舍设定温度自动开启或关闭散热器。

猜你喜欢

全程畜牧业养殖场
第二十届(2022)中国畜牧业博览会
2021中国(重庆)畜牧业博览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粪污第三方治理意愿研究
——基于江西省调查
健康传播在畜牧业领域的实践分析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
宁波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关停搬迁养殖场462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