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2021-12-23
1 误诊原因分析
1.1经验不足缺乏对本病认识 对疾病的认识不足是最重要的误诊原因。不典型病例未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尤其对发热、脾肿大等肠外表现的病因未深入探讨和鉴别诊断,也是造成本病误诊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炎症性肠病的发生率显著上升,故需要在临床工作中提高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并对本病及相关的炎症性肠病和常见的鉴别疾病有全面和详细的掌握。
1.2未选择特异性检查项目 在临床工作中常由于未选择特异性检查项目,如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变部位行结肠镜或黏膜病理学检查,而导致漏诊和误诊。典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结肠镜配合黏膜病理学检查往往能够提供良好的诊断参考。另外,还可能由于医院的条件有限,缺乏特异性检查设备,从而造成漏诊和误诊。
1.3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 在临床工作中有些疾病往往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这也是溃疡性结肠炎误诊的原因之一。多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情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且症状较轻,也可能更多是肠外表现或全身症状,容易误诊。对于此类患者,需要在问诊及体格检查时更加细致认真。由于本病临床症状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特异性不强;黏膜病理学检查多数仅提示慢性炎症性改变,客观上造成对部分不典型溃疡性结肠炎的误诊及漏诊。
1.4其他误诊原因 还有临床医生诊断思维局限,对以血便为主的病例易诊断为痔疮,而首发症状为黏液脓血便者则易诊断为感染性肠病。特别是病程较短的急性期患者,如未详细的追问病史和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通常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而过分依赖或迷信辅助检查结果,单凭结肠镜表现或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就排除或诊断某一疾病也是不全面的。最后,药物的影响可能也会导致误诊。
2 防范误诊措施
2.1掌握疾病诊断要点 首先对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伴或不伴不同程度全身症状的患者,需要排除急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肠病,以及Crohn病、缺血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等。对急腹症患者一定要详细询问病史,对伴有腹泻、长时间阵发性腹痛、腹胀、黏液脓血便等症状的患者,查体时需要格外注意,尽量采用结肠镜及黏膜病理学检查证实。
2.2重视鉴别诊断 ①感染性肠病:细菌性痢疾及阿米巴痢疾较为常见,由于其临床表现同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多相似之处,且便培养及便常规检查阳性率低,早期缺乏结肠镜及黏膜病理学依据时,容易误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是由各种肠道细菌感染所致,便培养可分离出致病菌,并且抗生素治疗有较好效果,一般在4周内痊愈。而对于阿米巴痢疾,主要侵犯右半结肠,溃疡较深,溃疡间的黏膜大多正常;粪便或溃疡周围渗出物可见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血清阿米巴抗体阳性。②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与Crohn病的鉴别比较困难,需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③结肠肿瘤:一般来说结直肠癌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直肠癌指诊可触及肿块,结肠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能够确诊。④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粪便中常有黏液但无脓血,显微镜检多正常,隐血试验阴性,结肠镜检查多无器质性病变的证据。
2.3扩宽诊断思维 在临床工作中,需要提高对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症状和体征与病变之间关系的认识。如黏液脓血便几乎是本病活动期的必有症状,也是轻度患者的唯一表现。本病直肠受累居多数,故常有里急后重,这些特点有助于本病的诊断。了解本病的发病规律,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排除易与本病混淆的疾病,综合全面分析判断,就能提高诊断准确率。一些疾病与本病有相似的症状、体征,在不同的辅助检查中找出各自的特点有助于减少误诊。最后,重视本病的肠外表现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少数患者肠外症状比较突出,甚至以肠外表现为始发症状,故遇到有肠外表现患者时,应想到本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