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视阈下中职英语智慧课堂的构建实践研究
2021-12-22余少玉钟汉彬
余少玉 钟汉彬
一、问题的提出
自《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发布以来,全国掀起了教育信息化的第二次高潮,各地中小学纷纷启动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开展在数字化学习、在线课程、教育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实践,逐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教师的智能化教学。本文以“人工智能”的应用为视角,从课程设计、资源开发、平台运用、实施效果、评价机制、特色创新等方面开展,寻求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营造集“趣、智、美”为一体的智能化学习环境。为此,探讨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慧环境,采用智慧模式和实施智慧评价,让一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最高效的输出。
二、中职英语智慧课堂构建的必要性
(一)学生的学情分析
中职国际商务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英语词汇量,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已有一定的积累,他们思维积极活跃,是信息网络达人,对多样化的信息化教学活动感兴趣,愿意参与其中。但独立思考探究能力不强,对传统枯燥的英语课堂教学不感兴趣,自我监督能力较弱。
(二)传统的课堂模式
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积极讲,学生消极听,课堂教学大多数停留在“知识灌输型”层面,教师孤独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忽视了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为学而教,学生渐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更加不能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有效整合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时间,实现碎片化学习。
(三)教育信息化模式和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导向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互联网+教学”逐渐成为教育信息化的新模式。中职英语教师必须适应趋势,努力寻找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点。此外,《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
综上所述,中职英语教师应该重新科学地认识英语课堂,在人工智能的视阈下,立足教材,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采用“课前准备三步曲——课中学习四递进——课后拓展三运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营造集“趣、智、美”为一体的智能化学习环境,实现技能学习与思政教育的无缝对接。
三、人工智能在中职英语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实践运用
(一)智慧课堂的内涵
智慧课堂是指以建构主义、联通主义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宗旨,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信息技术打造智能、高效的课堂,旨在推动学科智慧教学模式创新,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因材施教,并促进转识成智、实现智慧发展。
(二)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构建英语智慧课堂
笔者在英语教学中借鉴和运用人工智能,设计并指导学生如何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实训,构建集学情诊断、任务发布、作业批改、评价体系为一体的英语智慧课堂模式。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国赛遴选赛中的作品为范例,谈一谈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构建中职英语智慧课堂。
1.教学分析
中职《英语2(基础模块)第2版》是国际商务学生文化基础课的主干课程,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出发,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创新,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掌握英语在现实生活和职场中的应用,旨在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共有10个单元,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设计
依据中职英语教学大纲、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新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基于“以学生为中心”、课程思政与技术技能培养有机结合的教学理念,在混合式教学的手段下,开展一系列“学—教—练—评”的教学活动,颠覆了传统课堂“你听我说”的被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交际技能、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实现了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和核心素养的培育(如图1)。
3.教学实施
中职英语智慧课堂的构建,是一种混合式学习模式,利用智慧教室开展线下教学,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法组织教学,做到线上有资源,线下有活动,有效整合学生的碎片化学习时间。本课程设计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当下网络热点和时事热点相结合,用信息化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实施课前准备“三步曲”、课中实施“四递进”、课后拓展“三运用”的教学模式(如图2)。课前准备,完成平台任务,启动预习;课堂反复操练语言知识点,巧搭支架,突出教学重点,多感官参与进行虚拟现实沉浸体验,突破难点;课后对接岗位需求,学以致用,实施全过程、多维度、智能化的评价。以双平臺为依托,根据课前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精准备课。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思维导图、自主在线学习、虚拟仿真等信息化、人工智能化手段解决重点内容。采用虚实同步纠错指导系统、双导师现场指导等教学手段破解难点,体现“做中学,学中乐,做中教,学中做”,营造集“趣、智、美”为一体的智能化学习环境,实现了技能学习与思政教育的无缝对接。
4.信息化手段的运用
在实施教学活动时,依托UMU和批改网平台,发布任务,依托英语学习APP,如口语100、沪江开心词场等,在线AI智能评价,方便教师灵活地根据授课需要组合资源。借助微视频、Flash动画等可视化资源,帮助学生了解相关学习内容,加深其印象,提升学习效果。教师进入后台进行备课、发布任务、点评学生线上平台作业,与学生互动。学生通过班级空间开展线上线下学习,实施互相评价,记录自身成长路线。依托智慧教室构建课堂多向交互沟通空间,引导学生利用教学资源、信息化手段、网络平台等实现精准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课堂参与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5.教学评价
整个教学过程针对学生课前预习、课内表现及测试、课外拓展均设计了评价体系,以课前、课内、课外三维度为一层指标,其中课前权重占15%,课中占70%,课后占15%;构建二层指标,根据二层指标依次收集学生在学习各环节中的得分,乘以相应权重汇集至一层指标,再由一层指标汇集得到学生总体的评价分数,为学生提供综合、合理和公正的全面性评价。
此外,教师还利用UMU信息化平台、批改网和口语100手机APP实现全过程多元化智能评价,还设有自评、互评和机评。
四、实践感悟
本学期在19级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了人工智能,通过构建智慧环境,采用智慧教学模式,实施智慧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很大的转变。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认知目标达成
1.通过问卷得知,学生对词汇、句型等学习内容进行自查,结果显示,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点在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效果良好。人工智能对他们的英语学习帮助很大(如图3)。
2.通过“沪江开心词场”词汇过关和口语100APP前后测的成绩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学生英语词汇量明显提升。
3.教师依托情景,运用多种信息化技术,如微视频、音频、PPT辅助教学,让学生借助鱼骨头、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图形进行分析,梳理,归纳和运用重要的知識点,通过项目实训把所学的内容转化为有效输出,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课堂更活跃高效,利用SPSS数据软件对学生反馈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得到P值=0.046,说明差异性显著,所运用的信息化手段能有效地促进教学(如图4)。
(二)渗透中西方文化,为提高专业能力夯实基础
在教学中,通过口语交际、语篇教学中渗透跨文化因素,充分挖掘西方文化知识,提高学生英语表达的准确性,使学生将知识用于实践,达到育训结合,学用一体。让基础英语教学更好地为专业教学服务,为国际商务专业学生更好地提升专业能力夯实了基础。
(三)提高核心素养,实现了学科的知识内涵和育人价值
根据数据分析可见,学生提高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等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建立了文化自信,初步具有家国情怀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五、结语
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借助人工智能,构建智慧环境,采用智慧教学模式,实施智慧评价,让信息化教学手段与英语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并逐步成为常态化。在智慧课堂中实施课前准备“三步曲”、课堂实施“四递进”、课后拓展“三运用”的教学模式,用大数据实现精准备课和课后改进,更好地以学定教。根据平台和智能诊断工具的反馈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引导学生内化重点知识,切实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人工智能视阈下的智慧课堂模式广泛使用VR技术,打造仿真模拟学习环境。使学生实现沉浸式体验,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实现了差异化、个性化的学习和探究活动,拓展英语学习情景的广度和深度。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