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义工精神全员培育的组织与实施策略的研究

2021-12-22王海丰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45期
关键词:组织实施策略

王海丰

摘要:义工精神也就是志愿者精神,目的在于服务和团结社会,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已经被社会所接受,并且培育义工精神在中学阶段有助于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本文通过对中学生义工精神培育的现状及问题出发,探讨中学生义工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并总结初中学生义工精神全员培育的组织与实施策略。

关键词:义工精神;全员培育;组织;实施策略

一、中学生义工精神培育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在促进社会的进步以及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加大开展中学生的志愿服务教育活动,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精神的升华,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与满足感。随着志愿服务精神的不断传播,相关的中学生志愿服务教育工作也在不断地发展。据调查,大多数中学生认为接受志愿服务教育并且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很重要的,这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学校对于义工精神培育的重视程度。但是也存在着少数的学生对于义工精神的活动有过一点了解或者是从未参加过相关的活动的现象,虽然所占的比例较低,但仍然需要我们加大对于义工精神培育工作的重视。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对于义工精神的宣传不到位,管理机制并不完善。同时也需要教师能够在义工精神培育的过程中加大教育工作的完善与创新,教师要能够加强对中学生义工服务精神的思想教育和引导,注重教育的策略与态度。

二、中学生义工精神培育的重要性

对中学生进行义工精神的培育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能够创建初中生志愿服务体系,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使学生能够在义工精神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丰富生活体验和学习的内容,增强学生的服务技能。并且在服务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和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中学生是培养学生的个人品质以及人格特征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个重要的阶段开展义工服务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中学生义工精神全员培育的组织与实施策略

(一)明确目标,落实要求

根据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学校要在中学生义工精神全员培育的过程中,深入地贯彻党中央的会议精神,推动中学共青团的改革发展,加强中学生的志愿服务工作,在培育过程中要做到规范管理,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能够明确中学生义工精神的主要培育目标,是要落实以德树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在培育的过程中,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加强学生的意识教育,从而能够发挥中学生共青团的职能,加强中学的义工精神的建设。

(二)坚守原则,联系实际

在培育过程中,要注意中学生的义工服务实践工作要遵循自愿,公益和安全的原则,学生参与到义工服务实践活动中,要能够秉持学生自主意愿,并具有相关的实践活动的参加能力。中学生的义工服务实践活动的主要领域应该包括助老助残,社区服务,生态环保,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在普及文明志愿服务活動和传递爱心志愿服务活动等一系列志愿活动过程中,应该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义工精神的培育工作融入日常生活当中。

(三)健全机制,及时反馈

在培育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愿参与的服务工作机制,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工作,对于志愿服务开展的过程中,要提前对相关的项目进行风险的评估和审批,在活动开始前做好学生志愿者的准备工作和培训工作,并且要在实践过程中及时的记录学生的信息和表现,并及时的向学校进行反馈,相关的项目负责人要起到带头作用,为学生做出表率。

(四)科学评价,加入考察

在义工精神的培育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全员培育的目标,并且要制定规范,合理的教学评价制度,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和组织表现等进行过程化的记录,从而能够对学生综合性的评价。并能够将学生参与义工精神服务实践活动的情况,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过程中,将学生的义工精神服务志愿活动记录完整地归入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加入学生考察的内容和范围。

(五)强化项目,加强培训

在义工精神的培育过程中,应该设立不同的服务项目,充分发挥学校的特点以及学科项目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并且要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将志愿服务的内容纳入到校本课程或者是地方课程之中,利用课余或者班会的时间,对学生志愿者开展培训工作,确保义工精神培育的有效落实。

四、结语

总之,要落实相关的教育文件以及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遵循相关的教育理念。在中学生义工精神培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到全员培育,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相关的特色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另外,培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也能够有助于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王水利.志愿精神[M].北京:北京时事出版社,2011.

[2]李国宁.义工精神的培育[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11.

[3]李林波.中学生志愿精神[M].北京:中国出版社,2017,7.

[4]余维.中学生义工精神全员培育的实施策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33.

猜你喜欢

组织实施策略
组织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四要点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新时期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探微
浅谈职业院校中和谐德育思想的实施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在项目管理中如何做好项目经理
品三口而知味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农民合作组织问题分析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