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形势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及作业设计
2021-12-22张元涛
张元涛
摘要:在“双减”形势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于学生基本情况的把握,和对于教学内容的分析,从数学课堂教学的进行和作业设计两个方面入手,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同时,教师还可以注重教学方式和作业形式的多样性,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本文围绕“双减”形势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及作业设计展开论述,希望对小学一线数学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双减”形势;数学课堂教学;作业设计
前言:
由于中高年级小学生需要面对多门学科的学习,尤其是在面对综合运算和多步计算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会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业的压力。为了能够对学生的学业压力进行缓解,使得学生能够以更为轻松的心态投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两个方面入手,为学生进行减负,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双减”形势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课程
在“双减”形势下,教师可以尝试在推进数学课堂的过程中,利用谈话提问的方式,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并且对课程进行导入。因此,学生能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明确本课时的学习主题,也能够在应用自己所学知识,完成对于问题的解答时,实现对于课时内容的把握。
例如在学习《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的课时内容时,学生需要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将“小数加减法”同“自然数加减法”进行对比。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的,在课堂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展示两张有关“买菜计价”的图片,让学生能够在联想自己的生活的过程中,明确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图片内容进行进一步地说明:“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菜的经历?在计算需要支付多少钱和找零多少钱时,是不是应用到了‘小数加减法’?在本课时的学习中,我们将以“小数加减法”作为主题,开展讨论学习。在相应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能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历,对课时内容进行学习。而教师也可以借助该种教学方式,辅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掌握“小数加减法”,因而能够减轻学生的课外学习压力。
(二)推动小组讨论的进行
在进行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问题,但他们并不能够及时地发现自己的问题,也不能够对自己的问题进行解决。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势,开展讨论学习,并且以提问的方式,让他们明确小组讨论的主题。
例如在教学《关注环境——分数加减法(二)》的课时内容时,教师可以以如何进行“分数加、减法”作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主题,并且鼓励学生借助小组讨论的平台,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聆听他人的建议。因此,他们能够在讨论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理解,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可以同其他学生进行讨论时,发现自己或者他人的问题所在,让学生能够在查漏补缺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他们总结自己的小组学习成果,这将促使他们在总结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他们能够充分地把握课堂时间,实现对于“关注环境——分数加减法(二)》”课时重点知识的把握,而并不需要在课后投入额外的时间,解决自己的个性化问题。
二、“双减”形势下的作业设计
(一)设计说理作业
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他们不仅需要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还需要数学思维能力,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因而教师在进行作业的设计时,可以对说理作业进行设计,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培养。
例如,学生在学习《我家买新房子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课时内容时,需要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公式,并且能够应用这一知识,解决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问题。因此,为了能够达成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在对作业进行设计时,给出一系列的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应用题,并且鼓励学生通过作答的方式,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解决,促使学生能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自己的有關“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学习成效。在布置了一系列的基础作业题后,教师可以给出一个说理任务:“尝试根据自己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经验,同其他学生分享自己在应用面积公式的心得。”因此,在该任务的推动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同周围的学生交流自己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应用”的想法,并且能够合理地应用数学语言,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课时内容进行总结。同时,学生也可以讲述自己在推导其他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该种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数学说理能力,实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这对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有一定的帮助。
(二)设计分层作业
在作答数学作业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常常会因为能力的不足,而不能够实现对于数学题目的准确作答。为了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教师可以尝试关注个体差异,设计分层作业,促使学生能够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实现对于问题的解决,这对于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有一定的帮助。
例如,在学生完成了《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这一单元的学习任务后,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分层作业。对于能够轻松完成本课时学习任务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给出一些通过辅助线才能够对图形周长进行求解的题目,促使这部分的学生能够在尝试作答的过程中,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并且能够应用数学思维能力,对问题进行解决,这对于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帮助;而对于综合能力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应用基础题,辅助这部分学生能够借助这些题目,巩固基础知识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因此,借助分层作业,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可以借助课外作业,实现对于数学知识的有效复习。
总结:
总而言之,在“双减”形势下,教师在开展小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和推动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数学课堂教学任务进行推进,使得学生能够利用课堂时间,完成学习任务,而并不需要投入额外的时间,这对于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借助说理作业和分层作业的形势,降低学生的作业难度,使得学生能够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对问题进行解决,这对于响应“双减”政策有着重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朱山.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学周刊,2021(14):133-134.
[2]马正功.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业设计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