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教学手段 发展思维能力

2021-12-22耿东升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23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

耿东升

摘要:现如今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已然深入各个阶段的教学中,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作为小学阶段的教师,应当顺应教育要求,以优化教学手段的方式,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展开了教学研究与分析,希望可为广大小学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发展

前言: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主要的时间是在课堂教学上的,因此教师若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应当适当从课堂教学着手优化。其实,从本质上来看,课堂教学的进程,也就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一个具体化的过程,换而言之就是培养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一个过程。作为教育工作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为此,本文通过以下内容,从优化教学手段作为出发点,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目标,展开相关探讨。

一、注重小学生思维的发散

由于小学生的年纪较小,所认识的、接触的知识层面也不够广泛,因此许多小学生的变通能力不强,思维逻辑较为单一、直白,不懂得绕弯子,更多的是直来直往。但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虽然是普遍存在,但是若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小学阶段开始,教师也应该着手培养,而不是任由其发展。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同时保障学生的学习程度,这也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多花费些心思和精力,以设计、精选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去完成,从题目的解答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逻辑[1]。同时,作为教师也需要鼓励学生勤加思考,做到不拘一格,不要仅仅局限于一种解题方法,可以开动脑筋,去思考更加简便、直接的解题方法,在寻找解题方法的过程中,开拓自己的思维,也能在不断的探索中,通过对比不同的习题解答方法,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解题方法。而且,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在同一问题上,转换角度,尝试用多种视角去思考,从而拓宽思路,也能看到题目另一面的解答方法,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熟练程度,选择自己认为最优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目的。

二、抓住好奇心理,培养观察力

好奇,是人产生求知欲的萌芽,也是赋予人创造力的起点。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较小,许多新鲜事物都没曾得见,因此对于外界的陌生事物都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对于自己十分好奇的事物,更是会抱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心思。因此作为小学教师,在教学时,便可以有意识的为学生在授课过程中结合教材里的内容,设下大大小小的悬念,由此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沉浸课堂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课堂听课专注度。

学生对于新鲜的知识点学习,往往是抱着极强的求知欲望的,但是学生的新鲜感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教师应该牢牢把握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烈好奇心的这段时间,为教学的内容设下环环相扣,却又不偏离教学主题的悬念,引导学生走进课堂。通过鼓励学生在未知的问题中去探索、去发现,只有学生在探索中无止境的新的问题出现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得以保持,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常常保持新鲜感,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保持在一个激烈的点上,处于主动求知的状态。

三、创设情境,开啟学生思维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较小,且又是初入校园,自主独立性还不强,反倒是更多的属于依赖性,也由此导致许多小学生的思维受限,过分依赖于他人的帮助,而将自己独立完成的想法靠后安排。因此,作为小学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转换如今依赖于旁人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本身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巧妙抓住时机,将学生自身带入到实际问题中,让学生产生属于自己的主观判断,以此开启独属于学生自己的思维逻辑[2]。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许多学生都会默不作声,等着教师点人回答问题,或者是有自告奋勇的学生主动回答问题,而很少想着自己去做那个主动的人。这不仅是因为学生不自信的原因,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对于教师的问题处于懵懂的状态。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创造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有效地带动学生的思绪,将学生的状态从课堂引进到学习内容中。激发学生的探求知识的迫切愿望,也能有效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热衷于汲取未知的知识点。学习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作为出发点产生的。教师在引进内容后,同样也可以设计出相关情景问题,将教学的内容与学生求知过程中所产生的的想法形成强烈的“不协调”性,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引导学生,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曾经陷入一个误区,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成为了知识的灌输者、课堂的管理者,却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听课期间长期处于被动、被控、单向接受的状态。久而久之,许多小学生都会渐渐适应这种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慢慢减少对课堂的主动与热情,很多学生在这种单一的教学下也会逐渐失去自己的个性。大多数学生由于教师在授课期间会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答案,导致学生不愿意主动思考问题,而是产生依赖于等待答案的习惯,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发展。

为了有效调动学生在课堂课后的思维积极性,作为教师也应当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发展,做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引导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走进课堂,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若是出现不懂的难题,教师应该耐心指导,同时对于课堂提问环节,教师也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宽容,当学生遇到不会的问题时,教师应该以循序渐进的引导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带领学生进行思绪的递进,从而以达到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逻辑,解决自己不会的难题。对于不善表达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鼓励和足够的空间、时间。教师还可以为表现优异、上课积极思考的小学生颁发小红花,以示鼓励。

总结:

根据上述内容,本文从注重小学生思维的发散;抓住好奇心理,培养观察力;创设情境,开启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这四个方面进行优化教学手段,以发展小学生思维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展开探讨。

参考文献

[1]周怀军.浅议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1(12):67-68.

[2]丁钧.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江西教育,2020(30):62.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