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2021-12-22李智锋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23期
关键词:法治意识小学道德与法治培养

李智锋

摘要:小学学生生活阅历欠缺,教师要让小学生对与生活紧密关联的法律法规更加了解,培养其法治意识,才会更好弥补其知识空缺,让其树立法治观念。教师要从课本内容出发,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应用有效的教学引导方法,才会使学生对法律知识加强理解并充分掌握,并增强法治意识。本文对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法治意识;培养

前言: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包含着丰富的法律、法制、法治等知识,教师要结合教材灵活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教材中的法治知识充分理解消化吸收,才会更好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并且,会让学生对法律、法规等格外重视,让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遵守法律、法规。

一、开展生活化教学,渗透法律知识

法治教育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培养学生法治意识要与生活紧密结合,才会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1]。教师可以将课程延伸到实际生活中,结合课本内容展开详细的引导、剖析,使学生对融入在生活中的法律知识有清晰的认知,才会有效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令其主动遵守法律。通过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可以有效降低知识的枯燥感,让学生的思维主动去思考其中的法律知识。学生对课程内容也会加深印象,同时充分理解、消化吸收。而且,通过法律知识的融入,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课堂的活跃度明显提高。

比如,《假期有收获》一课,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生活,使学生知道爱护书本、了解学校中的设施等内容。教师在融入实际生活事例时,就可以巧妙渗透法律知识。导入课程时,教师可以先与学生互动:“同学们在假期时,都会做哪些事情呢?”。当学生分别回答自己会去游戏场、书店等处过假期等内容后,教师再引入教学案例:“假期时,李丽的妈妈给了她50元钱,让其与好朋友去游乐场玩。她拿起人民币用手攥成一团。当其去购票时,将人民币打开后,又损坏了人民币。导致其没有成功购买入场票。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此时,教师再引入有关“人民币”的法律规定:“污损、残缺的人民币要执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兑换,并且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销毁或收回。”。就会有效弥补小学生的知识空缺,让其对“人民币”的法律知识更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会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让其懂得要爱惜人民币的道理。

二、开展正面教育,引导学生重视法规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包含着较多的法律、法规知识,教师要在教学时加强正面教育,使学生可以对课程内容深度学习,从而培养其形成法治意识[2]。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形象、直观的感受教材中的知识,并引起其足够的重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立体、逼真的多媒体课件,将教学资源以视频的方式,展现在课堂上。不仅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视角,还会让其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接受更多的法治案例,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在导入案例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精华、重点,会使学生的学习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也会使学生的法治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进一步培养。

比如,《安全记心上》一课,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提高安全意识,并对交通安全知识、规则更加了解,感受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知道遇到危险时如何处理。教师利用互联网,搜集生活中的实事新闻,将生活中因违反交通规则而发生的不同交通事故视频或是图文制作成具体的多媒体课件。导入课程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的意识:“同学们,当我们过马路时,发现斑马线附近并没有车辆,但又是红灯时,我们要不要去走斑马线呢?”。当学生回答不同答案后,教师再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具体的看到:“因违反交通规则,一名学生被卡车碾压在车轮下的案例视频。”。之后,再让学生思考刚才的问题,就会使其主动意识到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从而对交通法规引起重视,并可以主动遵守,小学生的安全意识、规则意识也会迅速提高。接下来,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不同交通法规的图文信息,并让学生去朗读。同时,配合不同的多媒体课件加以讲解,就会使学生的法治意识更加强烈,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组织开展课外活动,强化法治观念

除了在课堂上讲解有关法制的知识,教师还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中,让其更深刻感知法律、法规,才会更好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进而让学生对课堂所学习的知识充分消化吸收。教师可以结合一些纪念日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共同宣传法治知识。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学生会对法律、法制知识积极研究,并主动回顾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内容。这不仅会有效提高其学习质量,还会丰富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效引导学生热情互动,让其对法律、法治知识形成更浓厚的兴趣。在开展实践活动时,学生才会踊跃参加,并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比如,《知法守法,依法维权》一课,教师在讲解完课程知识后,就可以结合有关的纪念日,来展开法律宣传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法治观念。教师可以在3.15期间,组织学生整理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宣传活动。在带领学生整理好相关法律条幅、手册后,带领学生走进商场、社区等地,开展宣传活动。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向顾客或居民讲解法律相关内容、知识等。或者,教师也可以在全国法制宣传日时,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宣传不同的法律知识,开展知法、守法的实践活动。并且,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去写一篇参后感,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其用心感受法律、法规。通过教师组织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会使学生的法治意识得到良好培养。

总结:

小学阶段是教育学生形成法治意识、观念的黄金时期,教师不仅要立足教材内容加以授课,还要将教学与生活有效连接在一起,加强学生对法律、法规的认知,并引起足够的重视,才会更有效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另外,教师要注重丰富教学活动,可以延伸课本中的法律知识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会使学生的法治意识得到进一步培养。同时,实践活动还会使学生对法律、法制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賴苏银.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J].考试周刊,2020(43):103-104.

[2]冯丽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有效途径[J].教师,2020(12):95-96.

猜你喜欢

法治意识小学道德与法治培养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培育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调查研究
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中国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途径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