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语文学科中的渗透

2021-12-22燕好荣

求知导刊 2021年40期
关键词:语文学科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摘 要: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理清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传统文化重在“精神”,“经典诗文”是“精神”的载体,更是语文学科中传统文化最直接的体现。教师只有遵循语文教学规律,规范引入“经典诗文”,才能使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充分融合在一起。

关键词:语文学科;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40-0055-02

引    言

传承是对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特质的“活性”延续,涉及文化、历史、时代、生活和社会等多个方面。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精髓,将其合理渗透到语文学科中具有深远意义[1]。目前,教师努力将古诗文、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武术、医学等传统文化融入语文学科,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但造成了教学内容繁杂、缺乏条理性。

一、在语文学科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教师只有从“本源性”问题出发对教学改革进行思考,才能明白在语文学科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当今,国际交流密切,外来文化不断涌入我国,冲击着传统文化[2]。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在教育领域融入传统文化,即通过有形的文字载体传承并弘扬其中蕴藏的民族精神[3]。

在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一直在进行探索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我们只有吸收其中的精华,才能在现代文化价值体系构建中找到振兴民族文化的力量,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民族的崛起[4]。

二、语文学科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

传统文化是历史沿袭下来的行为方式、制度、艺术、风俗、道德、文化和思想等,会对人们的社会行为产生影响[5]。从狭义上来讲,文化是精神生产能力和产品,包括社会意识、技术科学和自然科学等一切社会意识形态;从广义上来讲,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文化涉及宗教、中医、戏剧、诗歌、官场、服饰、民俗和饮食等多个领域。

我国传统文化由三大关系构成,即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自古希腊文明拉开西方人类文明史的序幕起,逻辑、思辨、认知便被当作一种力量,用于推开探索世界的大门。我国传统文化以三大关系为依据,感知“德”,领悟“德”之于人的“完善”,将“德行”作为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6]。

人只有接受教育,才能知书达理,才能有“德行 ”。学校是学生从家庭走向社会的桥梁,使学生具备生活和生存的基本能力及素养[7]。人不仅要通过努力实现物质上的温饱,还应在精神层面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从而确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8]。

在语文学科中渗透传统文化成功与否,在于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能否通过语文学科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9]。

语文学科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语言、审美、人文等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语文教材是语文学科教学的最直接载体。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经典名篇,能够让学生感受文人墨客的生活情趣,从而增强其语文学习体验,提升其文化素养。在表达训练和阅读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大量语文知识,锻炼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当前,一些教育工作者对语文学科“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孰轻孰重的问题产生了疑惑。简单来说,这一问题是对语言教学、知识教学和思想教学之间轻重关系的思考。目前,这一问题在新课程标准中尚未有明确的答案[10]。笔者认为,语言是表达的基础,在语文学科中占据重要位置,知识教学和思想教学则在其次。

當前,一些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一味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机械性地向学生灌输语文知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形成感悟[1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的培养,从而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精神品质和综合素质的人才。语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将经典著作中的人文精神逐渐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而彰显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

三、在语文学科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

当前,语文教材编录了大量经典名篇,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蕴含“为己之学,为人之道”“人德共生”等传统价值观的内容,从而彰显民族精神和优秀品格[12]。比如,《病梅馆记》《种树郭橐驼传》两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尊重、对自然的尊重及对生活真谛的感悟,具有深远的育人意义。此外,教师应关注语文学科的本源性,选择意义深刻且文质兼美的文章。

(二)遵循与语文学科融合的原则

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兼收并蓄、取长补短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键。首先,教师必须深刻领悟传承与发展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其次,应有选择地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华,丰富我国文化,使我国文化永葆生机。

(三)协调传统文化与语文知识教学的关系

教师应合理选择经典文学作品,延伸教材基础知识,明确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的融合策略与思路[13]。在语文学科中渗透传统文化,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策略。当前阶段,教材中编录了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语文知识教学之间的关系,不可本末倒置。

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有计划地开展语言教学,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将传统文化融入听、说、读、写等各教学环节中,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弘扬传统文化。

(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教育功能,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将直接影响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的融合效果。语文教师只有做到融通古今,对经典诗文信手拈来,才能将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人文精神等传统文化内容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学生。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思想的教育者。素质教育不提倡刻板的死记硬背,但足够的诗词积累、品味感悟、熟读成诵必不可少,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文化储备,才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此外,课堂氛围受教师的教学风格的影响。比如,若教师语言风趣,课堂教学氛围就会活跃、轻松。

要想实现传统文化在语文学科中的渗透,教师必须树立良好的传统文化观念。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需要在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中成长,自觉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将其更好地渗透给学生。

结    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精神内核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学习,进而将其发扬光大。经典诗文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实现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融合的桥梁。教师只有深入研究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融合之道,抓住教师、教学和教材三个关键,才能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在语文学科中的渗透。

[参考文献]

赵青.传统文化渗透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11):35-36.

蔡雯清,林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贯通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4):87-91.

徐赛儿.培养“语文思维”: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29):18-22.

陈华.语文教学渗透传统美德的方式及须注意的问题[J].语文建设,2018(17):76-77.

李春秋.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探析[J].语文建设,2018(17):78-80.

王晓丽.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0.

李华羽.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2):44-46.

李忠山.探究中華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172-173.

柯丽春.弘扬传统文化 使语文课堂绽放光彩: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名师在线,2019(25):16-17.

王昌波.民族精魂 植根教育: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教育[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0):38-40.

张莉萍.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8(26):26-27.

陈佳美,杨军,高延平.语文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与策略[J].汉字文化,2018(17):54-56.

齐丽军.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中华文化的引入与教育方式创新[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8):214-215.

作者简介:燕好荣(1972.4—),男,山东广饶人,大学学历,中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语文学科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如何在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