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1-12-22吴荣定

求知导刊 2021年40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高中语文教学也在积极创新与完善。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应积极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根本目标,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遨游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为学生构建一个全新的语文学习模式,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绽放出独特的魅力与风采。文章围绕高中语文教学展开研究,力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方向与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40-0032-02

引   言

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授相关的知识与概念,更要传递学科内涵与精神,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1]。

一、夯实基础,促进语言能力提升

在人类的日常交流与沟通中,语言是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个体表达认知与情感的一种形式,语言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语言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的学习密切相关。如果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学生的语言基础就会相对较弱,无法组织更加优美且符合逻辑的语言,也无法准确而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能够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交流和沟通。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基础的阅读和书写教学,而应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结合高中语文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丰富的语言实践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进而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2]。

例如,《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所写的一首词,在学习这首词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等相关资料,鼓励学生品读这首词,并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品味关键词语,理解景中寓情,领会作者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革命气概!”在这个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語言基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模仿本词选取一个主题,写一首词,要求能够通过意象营造意境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学生收到这个学习任务后,异常兴奋,迅速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学习热情也被激发了,在练习中锻炼和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敢于放手,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指引学习方向,同时积极构建开放性课堂,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并使他们在吸收与感受语言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和运用语言,逐步提高学习效率。

二、问题引导,增强思维意识

高中阶段的学习比较紧张,很多教师为了加快教学进度,忽略了教学质量,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甚至强迫学生学习。很多学生面对强大的学习压力,常常手足无措,甚至对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思维意识也在逐渐下降。问题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最佳方式,在问题的带动下,学生能够活跃思维,从多角度去审视问题,还能够以课本内容为载体,激发思维灵感,在不断的探索与学习中提高思维能力[3]。

例如,在教学《祝福》这篇课文时,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问题一:看到“祝福”这两个字,你首先想到了什么,你觉得什么是祝福,祝福的含义是什么?阅读课本内容,朗读你喜欢的语句并录制下来,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

问题二:搜集关于作者鲁迅的相关资料,列举鲁迅先生的其他文学作品。

问题三:仔细阅读课本内容,作者以“祝福”为文章的题目,你知道题目有何意义吗?了解本篇课文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

问题四:小说的情节结构共分为几个部分?划分出本篇课文的情节结构。

问题五:本篇课文的叙述方法有什么特点,这种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问题六:找出文中关于祥林嫂的三处肖像描写,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思考这种描写的意义。

问题七:祥林嫂再嫁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讲述祥林嫂再次经历婚姻失败的用意是什么?祥林嫂之死与哪些人有关系,这些人是如何将祥林嫂一步步逼向死亡的?

问题八:你觉得导致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是什么?她自身有没有责任呢?阐述你的观点。

问题九: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鲁迅先生,你还知道鲁迅先生的哪些文章呢?哪一篇给你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在问题的带动下,学生能够深入课本内容中,从多个角度去审视文本的核心,而且学生的思考方向会更加清晰。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相应的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将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使他们在与教师或其他同学的交流中实现思维碰撞,提升思维品质。

三、创设情境,发展审美情趣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具有德育、智育、美育等多重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新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很多教师在传统教学观念和方式的影响下,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导致很多学生无法真正感受诗词的韵味。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赏析情境,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带领学生细细品读诗词,充分感受诗词之美,进而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4]。

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是一篇文言文,不仅词汇量大,理解难度也较大,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甚至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听得昏昏欲睡,感到学习文言文枯燥、乏味。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无法领略到文本的内涵。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搜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图片及视频资料,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出来,一边讲解,一边引领学生进行学习和鉴赏。在视觉信息的冲击下,学生能够入情入境,对整篇文章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此外,生动形象的图画与视频,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片段进行分角色扮演,使学生深入课本内容,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及不同行为。学生可以在表演中加入自己理解的一些元素,进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四、开展实践,提升文化底蕴

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只是一味地重复和模仿,机械式学习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了纸上谈兵,缺乏实践能力。中华民族有悠久的文化和历史,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从文化情感的角度开展语文教学,能使学生重新审视文本内容,从多个角度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5]。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很多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逐渐降低。基于此,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逐步提升文化底蕴。

例如,在教学《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加强语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很多学生长期受到父母的溺爱,形成了任性、自私的性格特点,这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极其不利。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节日,如“母亲节”或“父亲节”等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如让学生亲手给母亲做一个礼物,给父亲做一顿饭,并让学生将自己的实践过程记录下来,使学生体会到父母的不易,并学会感恩。

文化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文本中蕴含的文化元素,并注重开展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如举办成语接龙、学习汉字等活动,还要充分利用QQ、微博等平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趣味[6]。

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一项艰巨任务,教师要启迪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和汲取文化精髓。同时,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需求,构建多彩、丰富、高效的语文课堂,使学生从多角度感受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而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结    语

总之,语文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牢记各种知识,而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学习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新时代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调整与完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并挖掘更多的育人资源,为高中语文教学开创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郑钰.浅谈高中语文学科国际理解核心素养的发展[J].新课程,2021(31):28-29.

朱娟.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初探:新教材第二单元任务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J].学语文,2021(04):24-25,53.

曹東峰.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跨文化专题研讨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课外语文,2021(21):27-28.

郭玉杰.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评价初探[J].课外语文,2021(16):111-112.

詹德宣.论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古诗文情境教学: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为例[J].中学语文,2021(09):80-81.

徐明珠.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求知导刊,2020(35):23-24.

作者简介:吴荣定(1983.10—),男,江苏高邮人,高中语文一级教师,扬州市语文教学能手。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