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aytona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成像系统在白内障患者术前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2021-12-22杨颖秋李永蓉

医疗卫生装备 2021年12期
关键词:超广角镜检查前置

杨颖秋,李永蓉,戴 维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合肥 230011)

0 引言

白内障患者的屈光间质混浊,术前了解其视网膜情况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可有效评估术后情况。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眼底检查方法有直接检眼镜检查、散瞳前置镜检查、传统眼底照相等,但是这些检查方法具有阳性检出率低、耗时长等缺点,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1-2]。我院于2020年5月开始使用Daytona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成像系统(以下简称“Daytona超广角系统”),它是最新一代的眼底成像系统,具有易操作、成像快、免散瞳、检查范围广及成像清晰的优势[2-3]。本研究将Daytona超广角系统应用于白内障患者术前眼底检查,与散瞳前置镜检查及传统眼底照相进行对比,观察3种方法对眼底病变的检出率,评估Daytona超广角系统在术前眼底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在我科住院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88例,共90只患眼。其中,男38例、39只患眼,女50例、51只患眼,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7.6岁),最佳矫正视力0.02~0.5(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纳入标准:晶体混浊需行白内障手术者;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晶状体完全混浊,不能观察到眼底者;已知严重玻璃体混浊影响眼底成像者;闭角型青光眼不能散瞳完成7方位眼底照相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严重影响眼底检查的患者;不能配合检查者。所有受试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1.2.1 常规检查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术前眼科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验光、非接触眼压、角膜内皮镜、眼前节裂隙灯、角膜地形图及角膜厚度、晶体度数测算、眼部B超、视盘和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

1.2.2 眼底检查

应用3种器械行术前眼底检查:Daytona超广角系统(英国欧堡公司)、传统眼底照相(TRC-50DX,日本拓普康公司)、散瞳前置镜(90D,美国沃克公司)。术前检查顺序:同一技师先进行免散瞳Daytona超广角系统检查,再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后行多照相方位(根据美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组的推荐)的传统眼底照相,利用自动拼图工具获得后极部视网膜约75°的范围[4],最后由一位有经验的高年资眼底专科医师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术前裂隙灯下散瞳前置镜检查。所有患者术后一周复查时再次行散瞳前置镜检查并详细记录眼底情况。Daytona超广角系统和传统眼底照相对同一位患者双眼检查时间间隔均为5 min。所有检查结果均由另2位具有高级职称的眼科医师运用双盲法独立阅片分析,对比这3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检查时间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视网膜病变检出例数、阳性符合率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Cohen's Kappa系数进行一致性评价。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种检查方法的比较结果

Daytona超广角系统的眼底病变检出率为34.44%,传统眼底照相的检出率为17.78%,术前散瞳前置镜检查的检出率为27.78%,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其中,Daytona超广角系统与传统眼底照相的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比Daytona超广角系统和术前散瞳前置镜检查的检出率、传统眼底照相和术前散瞳前置镜检查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较强的一致性,详见表2。

表1 3种检查方法的比较结果

表2 术前3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对比结果

2.2 手术前后结果比较

所有患者术后1周经门诊复查时再次行散瞳前置镜检查,眼底病变检出患眼30只,检出率为33.33%,与术前散瞳前置镜的检出率(2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系数为0.870,P<0.001,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术后散瞳前置镜与术前Daytona超广角系统的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系数为0.975,P<0.001,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详见表3。

表3 散瞳前置镜与Daytona超广角系统的检出率对比结果

2.3 检查时间

从输入患者资料开始到图像记录结果分析完成,不计散瞳和等待时间,Daytona超广角系统检查时间为1.7~5.0 min[平均(3.23±0.72)min],传统眼底照相检查时间为4~10 min[平均(5.39±1.02)min],自开始检查到结果记录完成,散瞳前置镜检查时间为2~6 min[平均(3.61±0.87)min]。3种检查方法所耗费的时间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 眼病情况

通过以上方法检出的病例中,需及时激光治疗的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只患眼、干性视网膜裂孔1只患眼及周边视网膜格子样变性1只患眼,均在手术后及时行激光治疗。其余病例结合OCT检查等证实均处在稳定阶段,暂不需要处理(如图1所示)。

图1 眼底病Daytona超广角系统与黄斑区OCT检查图像

3 讨论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被应用于眼科临床[5]。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成像是指眼球正位一次成像可到达赤道前部至锯齿缘范围的技术,称为超广角眼底成像技术[6]。Daytona超广角系统是新一代的眼底检查仪器,在瞳孔直径≥2 mm时单次拍摄可获得包括后极部至周边区200°约80%的视网膜面积,通过红激光(633 nm)及绿激光(532 nm)得到彩照图像,同时由绿激光(532 nm)激发并通过滤光片于570~780 nm得到眼底自发荧光(fundus autofluorescence,FAF)[7]图像。绿激光可以获得视网膜图像,红激光可以获得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脉络膜层图像,读片时通过红、绿通道视图可以全面地观察视网膜及脉络膜病变,且Daytona超广角系统拍摄范围广,对于周边视网膜的病变可以清楚地显示,其具有免散瞳、操作简单、超广角、无创、分辨力高的优点[2-3]。近年来,临床上将Daytona超广角系统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9]及近视眼等手术前的眼底筛查,也用于白内障手术前后眼底病的筛查[8-12]。

本研究结果显示,Daytona超广角系统的眼底病变检出率为34.44%,高于传统眼底照相的检出率(1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眼底照相一次拍摄可以获取后极部约45°范围的视网膜,通过变动检查眼位拍7次照片,并拼接图片获得部分周边视网膜情况。本研究采用的是美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组制定的标准7视野,约覆盖75°范围的眼底,约占视网膜总面积的30%(如图2所示),对于周边视网膜病变的周边病灶极易遗漏[8]。本研究中传统眼底照相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出率为5.56%(5/90),明显低于Daytona超广角系统的检出率(8.89%,8/90);传统眼底照相对周边的视网膜的裂孔与变性的检出率为1.11%(1/90),也明显低于Daytona超广角系统(8.89%,8/90)。Adhi等[13]报道Daytona超广角系统眼底检查在人群体检中对视网膜周边病变的检出率为18.4%,远优于传统眼底照相,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白内障患者的混浊晶状体降低了视觉通路的通透性,导致传统眼底照相的光线被混浊的晶体遮挡,眼底图片的清晰度明显下降,且7方位传统眼底照相操作复杂,检查时间较长,获得的视网膜面积明显小于Daytona超广角系统获得的面积,因此极易漏诊细微的视网膜病变。而Daytona超广角系统采用共轭焦点的原理成像、激光扫描,可以透过混浊的晶状体快速捕获后极部视网膜信息,其成像图片的质量更清晰[10,14]。本研究中的Daytona超广角系统黄斑前膜的检出率为4.44%(4/90),明显高于传统眼底照相(2.22%,2/90),也说明了Daytona超广角系统成像更清晰。

图2 周边视网膜变性超广角图像与标准7视野范围对比

有报道[1]表明,Daytona超广角系统光照强度大,考虑与其激光成像有关。除此之外,Daytona超广角系统激光成像为“伪彩图”,对于一些病灶可能显示不同,比如视网膜的深层出血病灶与视网膜色素痣或色素上皮都表现为黑色斑点,在读片时可以观察红激光通道视图及绿激光通道视图,配合FAF图像协助诊断;也可以结合散瞳前置镜检查,避免误诊或漏诊。在使用过程中,患者睑裂过小会影响成像范围,所以需要检查者帮助患者开大睑裂,也可使用眼位引导功能扩大成像范围,避免漏诊。

散瞳前置镜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眼底检查方法,通过患者变动眼位来观察周边视网膜,其优点是检查范围广、费用低,缺点是需散瞳、闭角型青光眼或瞳孔后粘连等患者在小瞳状态下观察困难,而且兼有对检查者技术要求高、主观性强、需要患者良好配合、无法留下影像、不能观察对比等局限性[2]。而Daytona超广角系统可以用于小瞳检查,其成像范围广,可弥补小瞳前置镜检查的不足,且一次成像时间为0.25 s,大大缩短检查的时间,降低患者因散瞳带来的风险[14-15]。通过术后散瞳前置镜检查,验证了Daytona超广角系统检出眼底病变的准确性,2种检查方法所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王虎等[16]认为Daytona超广角系统检查眼底疾病的患病率与术后前置镜检出眼底疾病的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与本文结论一致。也有学者[11]将Daytona超广角系统眼底检查应用在白内障患者术后,验证其与散瞳前置镜眼底病检出率的一致性,发现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比较术前眼底病的检出率,前置镜检查低于Daytona超广角系统,高于传统眼底照相,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术前晶状体混浊、前置镜周边部成像欠清晰有关,也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有关,后期可增加样本量,进一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Daytona超广角系统具有易操作、成像快、免散瞳、检查范围广及成像清晰的优势,对白内障患者术前眼底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用于白内障患者的术前检查。

猜你喜欢

超广角镜检查前置
超广角扫描激光检眼镜的特点及其在眼科学中的临床应用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OCT 联合超广角眼底照相在视网膜色素变性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超广角非球面手机镜头设计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对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探讨
帕瑞昔布钠联合丙泊酚对纤支镜检查患者进行无痛麻醉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