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装置艺术及其特性研究

2021-12-22顾文博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32期
关键词:观者艺术家装置

顾文博 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

计算机与互联网影响了人们的思维与生活方式,艺术形式也随之改变。在新媒介快速发展的时代,艺术与科技紧密结合,新媒体装置艺术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与应用是新媒体技术产生的标志。至此,新媒体装置艺术有了技术层面的基础。以往,作品“观看”的形式难以与观者产生互动,然而新媒体装置艺术的互动性能够将观者与之紧密结合。当观者的互动参与成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使得作品更加完整。因此,新媒体装置艺术的表现形式在越来越多元化的同时也体现出一定的人文主义思想。文章阐述了新媒体装置艺术的相关概念与多元样态等,并归纳了其特性。

新媒体装置艺术的概念

新科技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赋予了艺术家更丰富的创作手法,以往传统单一的艺术表现形式已经无法适应信息网络时代的要求。主动求变的艺术家们也意识到了这点,他们不断创新以寻求艺术创作的全新作品与形式。创作出深受大众喜爱的、新颖的作品是艺术家们的普遍追求。如何形成新的审美语言以顺应时代的发展值得艺术家们深思。新媒体艺术最早诞生于欧洲,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至今,已经成为相对成熟的一种艺术范畴。在新媒介快速发展的时代,艺术与科技紧密结合。艺术创作者们不断开拓创新,将新媒体技术与装置艺术相结合,赋予了艺术创作以新方向。至此,新的艺术形态产生了。新媒体艺术与装置艺术的创作百花齐放,其呈现出技术与艺术融合的全新态势。新媒体装置艺术是装置艺术与新媒介多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同时具有装置艺术与新媒体艺术的内容表达,还有本身的特征与属性。

新媒体艺术

从不同层面来看,新媒体艺术是以新媒体的形式展现的艺术作品,也是利用数字技术或新材料创作的作品。它是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以光电媒介为语言的新型艺术范畴。现如今,机械技术、生物技术也已融入新媒体艺术创作中,这为观者带来了新鲜而刺激的多重体验。新媒体艺术也是新媒体技术艺术化的展现与表达,包括计算机图形艺术、互动艺术、生物科技艺术等。与以往的艺术形式不同,新媒体艺术涉及光电、传媒、交互艺术等。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得益于新技术的推动,其前卫的方式表达是艺术家对于现实生活的实践与无限想象。

装置艺术

人们的思想受科学技术的冲击而得以解放。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欧洲的未来主义、达达主义等流派开始出现。与此同时,装置艺术也在同时期诞生。二十世纪,拼贴艺术与杜尚的现成品艺术促进了装置艺术的演变与发展。法国艺术家马歇尔·杜尚的作品《泉》被普遍认为是现成品艺术的发展源头。作为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泉》在当时带来了巨大轰动。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惊讶于一个小便器能够成为艺术品,更惊讶于一个艺术家会有如此异于常人的创作观念。这种具有极强实验性的作品不被时人理解,还遭到了众多人的质疑。装置艺术(Installation Art)中“装置”的英文译文是组合、安置和任命,指的是“让某事成立”。装置与雕刻、雕塑表示某种动作,皆为动词。空间环境是装置的前提,是容纳装置艺术与装置艺术活动的场域,这对装置艺术来讲至关重要。换句话说,装置艺术就是环境,没有环境,装置就无迹可寻。因此,特定的空间环境对于装置艺术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创作者利用生活或日常用品重新组合和改造,将个人观念、情感与其本身相关联,从而引申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因此,对于观者来说,装置艺术并非单一的作品展示,而是一种完整的体验。它可以引起观者强烈的共鸣,是众多艺术家的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装置艺术作品的体量不定,可能会占据整个装置空间。并且,装置艺术的创作材料大多具有非限定性,工业用料与现成品是装置艺术的常见素材。装置艺术,其实就是集材料、场地与情感的艺术,艺术家们通过装置艺术作品来传达个体或群体的情感与精神文化。

艺术与科技的综合艺术形式——新媒体装置艺术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与应用是新媒体技术产生的标志。计算机与互联网影响了人们的思维与生活方式,艺术形式也随之改变。在新媒介快速发展的时代,艺术与科技紧密结合,新媒体装置艺术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至此,新媒体装置艺术有了技术层面的基础。以往,作品“观看”的形式难以与观者产生互动,然而新媒体装置艺术的互动性能够将观者与之紧密结合。观者的互动参与成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从而使作品更加完整。

新媒体装置艺术是新媒体艺术与装置艺术的综合艺术范畴,它包含众多艺术表现手法与新媒体技术,是跨界艺术的综合性表达。传统的装置艺术以材料为主,依赖于空间而存在。而新媒体装置艺术是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它的创作手法多种多样且新颖,激发了人们参与互动的兴趣。新媒体装置艺术不再局限于展览场合的某处,而是可以根据场合灵活变动。作为当代艺术语言,它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视野,给人们带来了全新且多维的体验。

图1 新媒体装置艺术:纽约时代广场瀑布(图片来源:转自古奇文旅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媒体装置艺术的主要类型

媒介不同,新媒体装置艺术的类型自然也就不同。依照媒介类别将新媒体装置艺术进行划分,可主要分为影像装置、新材料装置、网络装置、机器装置、互动装置、生物装置、行为装置、虚拟现实装置等样态。这些媒介形态各异,为新媒体装置艺术带来了丰富的创作形式,同时,也推动着当代艺术语言的多元化发展。其中以影像装置艺术、互动装置艺术、虚拟现实装置艺术应用最为广泛。

近年来,影像装置艺术作为一种炙手可热的新媒体装置艺术深受艺术家与公众的追捧。上世纪60年代,录像技术、投影技术开始介入装置艺术,影像艺术与装置艺术发生碰撞。人们开始利用录像技术自制视频等方式,作为电视节目的主要内容。影像装置艺术是多维度、多感官的艺术体验,是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结合,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非线性叙事观念的体验。在影像装置艺术创作中,以国际著名当代艺术家白南准、比尔·维奥拉、日本teamLab团队最具影响力。日本teamLab团队是近年来新媒体艺术创作团队的先锋代表,是由建筑师、动画创作者、工程师等组成的跨艺术领域团队。teamLab团队以交互式的设计、沉浸式的体验为人们带来了新鲜而刺激的影像装置艺术体验。

图2 日本teamLab团队《地形的记忆》(图片来源:转自teamLab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科技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赋予了艺术家更丰富的创作手法,以往传统单一的艺术表现形式已经无法适应信息网络时代的要求。与此同时,主动求变的艺术家们也意识到了这点,他们不断创新以寻求艺术创作的全新作品与形式。互动装置艺术是关于人机环境的对话关系,是以计算机为基础,通过图像采集与处理,经过数据运算的输入输出,并凭借某种载体在空间中展示的艺术形态。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互动装置艺术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景观小品即可作为一种互动装置,其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中应用广泛。

新媒体装置艺术的特性

新媒体装置艺术是新媒体艺术与装置艺术的完美融合,它的出现是新科技与媒介时代融合发展的结果。如何创作出深受大众喜爱的、全新的新媒体装置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们的普遍追求。如何形成新的审美语言以顺应时代的发展也值得艺术家们深思。新媒体装置艺术受自身属性与时代的影响,呈现出一些特性。同时,艺术家们开始注重人们的参与度,并结合空间环境,力求新媒体装置艺术作品的完整性。

图3 Moment Factory团队在达拉斯市中心打造的媒体影像墙 (图片来源:转自古奇文旅官方微信公众号)

艺术性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艺术形式也随之改变。新媒体装置艺术作为装置艺术的一种表现形态,创作者在设计中尤其要注意艺术化的精准表达。相对于纯机械装置,新媒体装置的艺术性能够吸引观者驻足欣赏并参与互动。装置艺术材料的结构性、造型的艺术性、色彩的选择、比例与尺度的衡量在新媒体装置艺术设计中尤为重要。创作者在以个人的审美与观念表达艺术作品、完成信息交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心灵交流与视觉震撼。当然,一件好的新媒体装置艺术作品是艺术与技术的相辅相成。

多元性

新媒体装置艺术能够通过影像表达、图形文字、声音表达等进行多种范围的传播,完成信息的多元化传达,它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元化。新媒体装置艺术有影像装置、新材料装置、网络装置、机器装置、互动装置、生物装置、行为装置、虚拟现实装置等不同样态。这些媒介形态各异,为新媒体装置艺术带来了丰富的创作形式,展现了集音乐、录像、表演、装置于一体的多重试听体验。新媒体装置艺术作为一种多元化的艺术载体,是空间维度与时间维度的结合。这种复合的多元属性,为观者带来多维度、多感官的体验。相信随着艺术的不断发展与自我革新,新媒体装置艺术的创作手段与样态会越来越丰富,这无疑将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

新媒体装置艺术具有自身的独特属性,强调感官与受众参与度,这种新态势与特点是“旧”媒体无法相比的。近年来,新媒体装置艺术已融入到其他艺术领域与别的行业领域当中,它不再是“只可远观”的存在。新媒体装置艺术以其自身独特的互动形式和数字化表达吸引着受众参与,其还带有一定的人文主义色彩。作为当代艺术语言,新媒体装置艺术的类别逐渐呈多元化。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新媒体装置艺术的形态会日益丰富并不断自我完善,相信新媒体装置艺术的持续发展将推动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猜你喜欢

观者艺术家装置
端午节观龙舟赛
SBS装置VOCs排放控制探讨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轰趴装置指南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干熄焦装入装置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