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体系探析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思考

2021-12-22唐许辉谭文华

闽江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共生文明体系

唐许辉,谭文华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2019年底至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重创,而且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新冠肺炎疫情也被看作是自然界对人类发出的警告,即当前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严重失调。因此,保护并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乃当务之急。

党的十八大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换之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际,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已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历史交汇期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在2018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进一步指出:“必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2]加快构建由这五大体系构成的生态文明体系,成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紧迫任务。

一、构建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付诸什么样的行动。因此,必须要先构建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树立牢固的思想基础。生态文化体系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共荣的生态意识、价值取向和社会适应”[3]的总合。文化的力量有助于全社会形成价值共识,从而产生更大的凝聚效应。在全社会树立生态价值导向,真正贯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自人类诞生至今,对自然的态度就在不断地发生转变:从原始文明和农耕文明时期的“敬畏自然”,到工业文明时期的“征服自然”,再到如今生态文明时期所倡导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对自然态度的变化也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善待自然,自然就会回馈人类以优美的环境、绵延的福泽;损害自然,自然就会带给人类惩罚和灾难。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正是自然对人类破坏生态规律的一次惩罚。人类为满足口腹之欲,大肆捕杀野生动物,甚至形成了完整的野生动物买卖链条,野味产业规模庞大,数量惊人,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要打好疫情阻击战,就必须从思想上彻底摒弃“征服自然”的陈旧观念,努力构建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

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构建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必须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树立社会主义生态价值导向。首先,要大力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念。人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社会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终究会祸及人类本身。新冠肺炎疫情并不是一次偶发事件,之前的SARS事件、禽流感疫情等,都是人类与自然关系失调的反映。其次,要加强全民生态意识培养。一个社会的生态文化水平是这个社会文明程度的直接反映,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民众生态意识淡薄密切相关。民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越强,生态环境遭破坏的程度就会越小。因此,必须大力培养全民的生态意识,把生态文明观念与社会主义教育相融合,将学校的教育功能与社会的宣传功能相结合,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将生态文明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要在全社会树立绿色消费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盲从、攀比、炫富等奢侈浪费的消费方式。资源有尽而人欲无穷,对资源的消费除了满足人们当下所需之外,还要考虑子孙后代的生存需要,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而绿色消费是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疫情之下人们必须形成绿色消费的理念,在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观,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构建产业与生态良性互动的生态经济体系

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储备雄厚的物质基础。生态经济体系是符合我国国情,符合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包含“遵循生态学规律及经济规律两方面内容,在不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保持比较高的经济增长水平”[4]的经济体系,能够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新经济体系,是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良性互动。产业生态化体现的是人在改造自然世界的同时要遵循自然规律,也就是说,人在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生产活动时,只有遵循自然规律,像珍视生命一样珍视自然环境,产业的发展才不会超出自然的最大承受度,经济与生态才能始终保持平衡的关系。以大量野生动物的生命为代价的野味产业、皮毛产业等,既违背了自然规律,又破坏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可能引发重大疫情,对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生态产业化体现的是人们要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也就是说,人们要在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基础上,善于把握生态优势,充分发挥自然生产力的价值,使其尽可能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价值。当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旅游休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绿水青山正是旅游产业兴旺发展的基础。适度开发、灵活经营,绿水青山就会成为取之不尽的金山银山。

坚持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构建产业与生态良性互动的生态经济体系,必须牢固树立包括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绿色科技在内的绿色发展观,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1]。为此,一是要加大对绿色技术,尤其是生物技术创新研发的投资力度,改变原有工艺,利用生物转化的特点研发出一般化工手段难以实现的新产品,为当前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同时,要大力发展生态科技,利用科学技术不断开发出能够满足当代与后代生存需要的可替代资源。此外,还要加快发展生态保护修复技术,对已经被污染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进行生态修复。二是要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力培育清洁低耗的绿色产业,逐步完成对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并与新发展的生态产业融合升级,从而实现生态产业的繁荣发展。三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打造绿色生产生活空间。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应遵循合理、适度的原则,不断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坚决以生态损害可修复为上限;在生产生活方面,要注意工业、农业以及生活废弃物的降解、分类回收及循环再利用,尤其在疫情期间应格外注意对医疗废弃物的处理,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5]积极转变发展思路与发展方式,构建产业与生态良性互动的生态经济体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构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环保目标责任体系

构建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明确各主体责任。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通过确立环境保护目标,“签订责任书的方式落实的,以此约束各地方政府和企业加强对环境质量的控制,肩负起环境保护的责任”[6]。环保目标责任制的制定与实施,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体以积极端正的心态承担起环保的责任,也有利于社会主体自身实现健康长远的发展。对于党政干部来说,环保目标责任制的制定与实施,可以使相关责任人以生态环境质量为镜鉴,时时自制自省,更好地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对于企业的环保工作来说,可以更快地从之前的“软任务转变成硬指标,从而实现从一般化管理走向科学化、定量化及指标化管理”[7],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提升企业效益。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反映出当前一些地方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不够大,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合理,对本该承担的环境责任也落实得不够到位,导致适宜野生动物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随着人类对野生动物口腹之欲的增加,各种寄宿于野生动物体内的病毒也就离人类越来越近,因此迫切需要构建野生动物保护体系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体系,使责有可追、追责到人,对于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非法行径要予以坚决地打击和惩处。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构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环保目标责任体系,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勠力同心,方见成效。环保目标的制定要科学合理地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责任划分。各级党委及地方政府要明确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主体责任,建立科学考核评价体系,坚持终身问责制度,对不顾生态承载力及环境质量盲目决策而造成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要真抓真治,不能姑息迁就,不能流于形式。企业要健全组织机构,优化人员配置,落实岗位职责,细化职责内容,加强环保设施管理,确保环境监测质量,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要切实担负起环保的职责。公众要意识到生态环境质量和每个人的健康生活都息息相关,应积极参与环保工作,尽到监督之义务,敢于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说不,勇于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习近平指出:“我们一定要彻底转变观念,就是再也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一定要把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8]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环保工作格局,明确环保主体责任,努力提高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构建科学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构建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供严格的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制度是在生态环境保护各个方面约束人们的行为以及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9]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相融合,要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以制度的方式贯彻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全领域和全过程中去。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需要严格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之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的肆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还有待完善,生态环境执法力度也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在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及交易市场的监管方面的漏洞,都亟待完善和解决。

着眼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科学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必须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从源头、过程、结果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首先,要完善源头防治体系。源头防治制度体系建设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仅要考虑当前的实际情况,还要预判到未来的动态变化,努力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使生态环境保护(包括野生动物保护、生态产业发展等)在源头上有合适的法律法规可以依据。其次,要完善过程管控体系。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要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管控体系,增强全民生态环保意识,严防资源、能源的浪费,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后,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奖惩考核机制及生态环境损害追责制度。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及有功者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同时对破坏生态环境,包括非法捕杀和贩卖野生动物等行为严格依法惩处,对监管不力的党政领导干部要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并且要一追到底,绝不姑息。只有构建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并将生态文明制度的制定、实施与结果三方面紧密联系起来,环环相扣、条条落实、步步到位,才能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五、构建全球一体化的生态安全体系

构建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划定不可触碰的生态红线。生态安全体系的构建,能够使社会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及生物生态系统不受或者尽量少受破坏,维持在一个结构相对平衡、功能相对稳定的安全状态。它不仅是国家安全体系的基石,还是人类维持生命和进行其他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事关国计民生和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保护好生态安全,人类发展所需的能源、资源就能够得到健康、稳定、持续的供给,绿水青山最终都将转化为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造福于人类。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国在生态安全方面,尤其是生物安全方面的短板和不足,因此,必须更加重视生态安全问题,尤其在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际,更应加快构筑生态安全体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生态安全基础。

加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对环境风险的有效防控,构建全球一体化的生态安全体系,必须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在危难中求发展,在合作中求共赢。从国内来看,一方面要大力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遵循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通过大范围植树造林、治土治水,以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产业、循环经济等,使生态系统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环境风险的有效防控。一是要加强生态安全方面的监测评估,尤其是在诸如大气污染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态安全重点领域,要采用高科技手段严加防控,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提升紧急事件的处置效率。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全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展开了一场全面抗击疫情的伟大斗争。但是,从2019年12月8日出现首例病例到2020年1月15日国家疾控中心启动一级应急响应,中间历时39天。可见,各级政府在应对突发生态安全事件和紧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处置效率尚有提升的空间。二是要着重加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增强生物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生物安全制度,创新生物安全技术,提高生物安全治理能力,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避免类似事件再度发生。从国际上来看,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家园。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生态安全问题从来都不是一国一地之难题,而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只有相互支持、共同合作,协力构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共同体,才能实现全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对环境风险的有效防控,共创人类生态安全的新时代。

生态文明五大体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思想、物质、责任、制度及安全保障。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今天更是不能有丝毫懈怠,而应以疫情为契机,立足人民的福祉及民族的未来,牢牢把握“美丽中国”建设目标,长期贯彻生态文明理念,坚决落实生态文明举措,加紧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新格局。

猜你喜欢

共生文明体系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请文明演绎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漫说文明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