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 主流叙事再造与教育扶贫再现
2021-12-22程志
程志
《山海情》可以说是2021年扶贫类电视剧中的精品,23集的内容体量承载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变迁,故事的时间跨度从20世纪90年代初(1991年前后)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2016年前后)。剧中展现的二十多年的历史变迁,正应验了电视剧最后一集马德福在闽宁镇葡萄酒招商会上所说的话,“从前的戈壁滩,变成了如今的金沙滩”;也再一次回应了中华民族“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勤劳致富”等美好传统的现实号召;也是对习总书记指导扶贫工作讲话“美好生活是劳动创造出来的,勤劳才是脱贫致富的根本”精神的回应。
作为扶贫题材电视剧,《山海情》可以说刷新了国产剧的新高度,当然也展现出了观众对精良制作的剧作的再次热捧。该剧也引爆了不同媒介场域中的舆论热点,实现了媒介口碑与电视剧传播的双向互动,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应,不吝给国产电视剧带来了新的可能与方向。无怪乎,有媒体打出类似“国产剧升级换代”“国产剧的新标杆”“国剧复兴”“国产剧巅峰之作”等的高赞标题,以此来显示《山海情》所获得的媒体关注和观众对其的认可。
一
那么对于《山海情》缘何取得如此大的关注,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一定的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厘清现实状况,在喧嚣的舆论场中获得一种基于感官欣赏和感性认同之上的理性思考。当前,我国主流影视剧创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与题材资源,开启了新主流影视剧的“新方向”和“新常态”,即以深谙市场规则和受众心理的制作策略加上高品质的视听元素、演员表演与流畅叙事,甚至以富有时代性、历史性的故事资源攫取高回报与高收视,实现影视制作与现实舆论场景的双向意义增殖和协同效应。
《山海情》原名《闽宁镇》,记录了历史进程中的时代之变、人物之变、命运之变,以历时性的眼光展现跨越时空的厚度,以共时性的视角展现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出走与回归、理想与现实、求变与固守、贫穷与富裕之间的深刻矛盾,既展现了历史地域特色,又发出了“勤劳致富”“白手起家”“根脉永续”的时代强音。
该剧以西海固涌泉村“吊庄移民”的真实历史为背景,以东西协作扶贫建立闽宁镇的发展历程为经,以马得福、马得宝、李水花等人物命运变化为纬,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西海固人民在国家扶贫政策引导和福建对口帮扶下,艰苦奋斗建设新家园,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的故事。电视剧虽然主题宏大却没有刻意去追求深刻,虽然严格遵循叙事的线性逻辑,却始终聚焦在吊庄移民艰苦创业、搬迁、整改、持家的核心内容上,并以此贯穿全剧。即便故事进行到尾声阶段,马得福已升任闽宁镇的副镇长,但也因为闽宁镇的管辖权问题致使闽宁镇发展停滞不前而产生了动摇。可是当曾经的老领导张树成书记主持局面时,他毅然选择留下,原因不外乎这关系到吊庄移民的切身利益,而他是此事的动员者、见证者。故此,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该剧以章节的形式铺展,但始终遵循着叙事的核心,紧紧地围绕扶贫开发、脱贫致富这一主线,把人物性格的变化和生活变迁作为支线展开合理叙事,在展现出编剧的功力同时,又严格遵循剧集制作过程中“讲出好故事才是硬道理”的原则。
二
这部电视剧同样也是一部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以及牺牲、奉献等主题教育的良好范本。如果不是涌泉村全体村民的集体意识,如果不是因为那份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吊庄移民”的政策落实不下来,这“穷根”也就拔不断。而整体搬迁过程之艰辛亦非常人可想象,摩擦、误会、矛盾穿插在全过程之中。孩子们看了这样的电视剧,自然会对“艰苦奋斗”“勤劳朴素”的精神品质有所体悟,自然会知道、理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也自然会知道任何事情的成功绝非朝夕之间,“罗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这比平日强行灌输的“主题班会课”有意义多了。
再者,电视剧《山海情》之所以能被人们喜欢,还在于它有着一支强大的制作班底。近年来,“东阳正午阳光”作为國内精良制作的口碑品牌,已经渐渐深入人心。正是因为这支稳固的创作队伍始终保持着一份影视人的专业精神,才使得国产电视剧不再沉溺于家庭伦理、婆媳关系、后宫争斗、阴谋手段的窠臼中难以自拔,才使得像《山海情》的这样的扶贫题材电视剧拥有了一种历史的深厚和彰显大爱的品格,使得如此“政治化”的题材没有丝毫人物的脸谱化和情节的程式化。恰恰相反,我们还能够看到创作团队始终以一根品质的“金线”在考量着创作的全过程,他们始终站在专业的视角考察剧作的每一处细节。团队正是通过这样的专业精神来把握20世纪90年代宁夏一带的历史现实,以一种历史考古的视角去探察影像中将要反映和呈现的移民历史和移民心理,因而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被高品质的剧集感动、吸引而难以自拔。
三
不容置疑的是,《山海情》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成功的。这部剧描摹了一个艰苦创业、坚韧不拔的西海固吊庄移民的群像。他们大多数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一辈子未离开过土生土长的大山。他们可能大多短视、安土重迁,对于吊庄移民政策也多半将信将疑,但他们内心始终纯朴而善良、向往美好。剧中更有在闽宁协作、东西帮扶、易地扶贫过程中涌现出的舍己为人的科研人员形象(凌教授),想方设法做点实事的挂职干部形象(福建挂职干部陈金山副县长),心系孩子教育、拥有大爱的教师形象(白校长和郭闽航老师),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干实事的干部形象(以马得福与张树成为代表),始为私利后来有社会情怀和责任感的乡镇企业家形象(以马得宝为代表),为爱迁居把事业开创到闽宁镇的福建人形象(水旺的妻子阿真),不甘认命、坚忍不拔奔向新生活的新农村妇女形象(以李水花为代表),一心只为政绩、大搞形象工程、善于逢迎拍马的基层干部形象(麻副县长)……
在这所有的人物中,笔者对乡村教师白校长有着一份独特的情感,他是新时代教育扶贫的典范。所谓“扶贫必扶智”,白校长就是用知识帮助孩子们“扶智”的典型。他是一个好老师,始终秉持教育大爱,始终觉得孩子应该多学点知识和文化,以备不时之需。从某种意义上理解,他是一个笃信教育可以改变人生的师者形象。因此,他有着自己的教育信仰。但是当得知村里越来越多未满16岁的孩子报名去福建打工时,当越来越明白乡村教育得不到重视,要稳定师资却缺编制、要整修操场却无经费时,他一度困顿甚至放弃理想,变卖扶贫捐赠的物资(四台电脑)用以购置合唱比赛的校服和修整学校操场。白校长前后的性格变化,“人物弧光”鲜明,让人既理解他内心的绝望,又对他充满了敬意与同情,也自然就理解了白校长前面良苦用心、爱生如子与后面不顾政策、自毁前程之间的巨大转变。从而让故事情节的叙事自然过渡,延宕至闽宁镇建立后彻底解决孩子外出打工须年满16周岁的问题,让剧情在“人物弧光”式的转变中得到其叙事逻辑的合理性。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