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复观对“心的文化” 的现代性阐释
2021-12-21张英
【摘要】 徐復观曾对中国文化作了“现代性的疏释”,并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性概括为“心的文化”,本文从“心”是人生价值的根源、“心”是道德的价值根源、“心”的存养功夫三个层面来具体阐述徐复观的“心的文化”理论。
【关键词】 徐复观;“心的文化”;现代性阐释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6-0050-02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新时代大学生精神生活需求引导机制研究”(项目号:MKS20201)。
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皆师从熊十力先生,虽然三位都是新儒家的代表,然其为学路向和治学之方却并不完全一致,三人的性格和风貌也各不相同。徐复观一生著述丰富,对于中国文化的心性论做了自己独特的疏释和解读,他认为人生价值的根源在“心”,进而阐发了“心”的作用及其所表现的各种价值,提出理解心的作用的关键点在“功夫”。他对中国文化实为“心的文化”的这一判定,既有出于自己亲身经历的实践所得而颇有感慨,也有鉴于对现代社会文化危机的纠偏,尤其是作为对“科学”与“价值”二元争论的一个回答。徐复观对于“心的文化”的阐扬,最终是为了拨开迷雾,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自证自明。
一、认为“心”是人生价值的根源
人生价值的根源问题是人生最基本的立足点问题,许多人将它理解为形而上的,如称之为西方的理性和绝对精神,也有干脆理解为天、神的。徐复观谈到人生价值的根源实则在“心”,这可以从他对“精神”一词进行的解释中得到佐证。“精神”一词最早是由庄子提出来的,庄子把人的心称为“精”,把心的活动称为“神”,因此精神指的是心的活动,及由心的活动所开辟出的虚静的内在世界。“精神”的这一内涵又在孟子的“四端”说中扩充开来,孟子由心的仁、义、礼、智四端开辟出仁义,仁义的内在世界又涵摄着外在世界,进而达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德境界。心的活动对外在世界的涵摄,表明心是与外在世界紧密联系、融为一体的。徐复观认为,心对外在世界的涵摄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基本条件,必须发现除了物质生活之外,还有不是物质生活可以限制的人生价值。”①“第二个基本条件,是认为外在世界的芸芸众生,在本质上与自己同类而又平等的。”②因为这种同类又平等的关系,所以心能将芸芸众生涵融,而非人与人之间的排斥、对抗。此处的“心”与虚无缥缈的天、神和西方的理性、绝对精神相比,与之连接的都是现实世界,而理性、绝对精神、天、神不属于这个范畴,实则是虚空世界的意象。换言之,作为人生价值的根源的“心”,乃是实践的主体,是一个活泼泼的而非虚无的、遥不可及的意象。
徐复观还从生理层面辨明中国文化的“心”与西方唯心论的“心”的不同之处。“中国文化所说的‘心’,指的是人的生理构造中的一部分而言,即指的是五官百骸中的一部分;在心的之一部分所发生的作用,认定为人生价值的根源所在。”③这全然不同于西方唯心论中“心”的含义。他极力消解“心”的形而上性,认定心作为生理构造的一部分,乃是具体的存在,与信仰或思辨所建立的形而上的成分,完全属于不同的范畴。他指出,如非要从现代心理学来看,“心的活动”确实不能得到确切的实证,但也不能因此就反向推出“心的活动”它不存在,这样“心的活动”的不存在也不能得到证明。
二、认为“心”是道德的价值根源
“人生的价值,主要表现于道德、宗教、艺术、认知等活动之中。中国文化,主要表现在道德方面。” 在徐复观看来,在中国文化中,人生价值的根源表现为道德,而道德又是如何与“心”发生联系的呢?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道德的价值根源,一直被认为是天、神,这从原始社会诸多的自然崇拜可窥一二,周代的“敬”“德”观念开启了人的道德之端,直至孔子打破“天”“神”的神话,史无前例地申明人的重要性,人们这才体认到道德的根源在于人的生命中。“故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又说:‘为仁由己。’这些话都表明价值根源不在天,不在神,亦不是形而上的,否则不能这样‘现成’。”④ 关于“仁”的现成性,徐复观也做了解释,他认为“仁”不是已经存在或先验存在的特定的某件事物,而是贯彻于每件事物之中的,它并非具象,但赋予了事物精神层面的意义和价值,这些意义和价值内在于人的生命之中,缓缓流动。换言之,孔子对“心”发出道德的作用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阐释。
《中庸》说“天命之谓性”,天命下落至人而成为人的本性,因而性自生于人的生命之中。徐复观认为,孟子之前的人把心的认知功能和耳目之欲混淆了,孟子是第一个把心的认知活动从耳目之欲中摆脱出来的人,孟子发现了心有“直接而独立”的活动,含有四端之善。“心在摆脱了生理欲望裹胁时,自然呈露出了四端的活动。并且这四种基本活动形态,虽然显现于经验事实之中,但并不为经验事实所局限,而不知其所自来,于是感到这是‘天之所与’;亦即使‘人之所受以生’的性。”⑤四端由心所发,孟子的性善论因此是从心上来论定的。孟子的结论,就使得“心”的作用体现出来,作为道德的价值根源,心所发出的“仁义礼智”四端,对于人生有一种指路明灯的指引作用,给了浑浑噩噩、无人生方向的人一个方向、一条道路,这便是人生的基本立足点。
三、认为“心”的存养功夫关键在“寡欲”
“心”的价值多样,如何才能使得“心”的价值真正表现出来呢?这就涉及本心如何呈现的问题。儒家到孟子才对“心”有了比较深刻且系统的体会认识。徐复观认为,孟子在对待“心”的问题上,存在低层次和高层次的两种要求。“心”存在易受外界环境变化而受影响的特点,因此孟子先是要求低层次地求放心,再拔高到高层次地养心,这就是心的存养功夫。“求放心”,是把心从耳目五色的俗世欲望中解脱出来,以恢复心的本位,而“养心”,则是与存心相互生发的,“养是把见端甚微的善,好好把它培养起来,有如一粒种子,放在适宜的空气日光水土中,使其能发荣滋长”。⑥存心、养心的方法在于“寡欲”,欲望一多则耳目的感知觉察便压倒了心的作用,做到寡欲可以减少心的累赘,还心以轻松轻快的感知能力,这样心的本体便能最终得到呈现。心要得到扩充,不仅是在精神境界上,更重要的要在生活的实践锻造。心扩充之后,方能尽心,知性,知天,达到“万物皆备于我”。需要指出的是,徐复观在这里强调了“仁”的内核作用,即心的存养扩充最终是由“仁”来统摄的。孟子虽然是以仁义礼智作为四端,然而四端当中“仁”居于统摄地位,如果没有“仁”作为基底,那么四端便很难推扩出去。因此只有了解了“仁”的精神和统摄能力,才能真正了解“心”的扩充作用,这种无限的涵养、熔融才能被体会,一切都不是单从思辨上去推理演绎。
四、“心的文化”理論的实践问题
按徐复观对于“心文化”的理解,他旨在消除人们对于此“心”之不同于唯心论哲学中的“心”,更要申明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心”。他反对的是非此即彼的二元论调,即探讨“心”的时候不是划为唯物就是划为唯心的。他试图建构另一种体系,消弭形而上性的影响,在他的设想中,“心”不再是虚无缥缈和遥不可及的虚空,亦不是纯思辨性的。“心”本身在中国哲学里从来就不是虚空,而是实践的主体。根据现阶段对于中国文化的三类划分: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⑦将精英文化领域的“心”推广到当前的大众文化中,似乎不容易得到充分的理解和共鸣。一方面,由于我们现代人受到结构主义的影响较深,对于唯物唯心的理解比较充分,因此很容易对“心”的理解形而上化;另一方面,“心的文化”讲求反身求诚和内省的存养功夫,寡欲和静心的境界并非人人都能体悟做到,现代人热爱消费、喜欢娱乐化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叫人去节制欲望修“心”的存养功夫,其实并不能得到太多反馈。当下,如何将“心文化”贯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重新唤起“心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也许才是关键。这种当代价值需要以“心文化”的内涵为底:“心”生发出“仁”,由心善到性善,再到尽心、知性、知天,而至“万物皆备于我”的最高精神境界。徐复观在这里只做到了号召重新建立“心”的解释体系,提供新的视角,但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即没能建构起这个体系,因此解释系统的悬而未决使得“心的文化”进入大众文化变得裹足不前。也许具体的方法和进程并非最难,而吸收中西方的文化理论,建构出一套能够充分解释“心的文化”的话语系统才是当前最重要的。
综上所述,徐复观对于“心的文化”的阐释十分充分。首先,他从精神层面和生理层面来消解心的形而上性,力图说明中国文化的“心”实在完全不能等同于“绝对精神”“天”“神”“理性”,中国文化的“心”是一个实践主体,它涵摄包容万物,不同于形而上的概念。徐复观试图使“心”的这一属性被人们从另外的视角所理解,这是他付诸最大努力也是反复申明的地方。其次,对于作为人生价值的根源的“心”,徐复观阐述了这种合理性,并对“心”所表现出的价值作了疏释。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对于“心”的阐发是需要有一定的修养功夫的,徐复观也从中国人性论的发展史中具体讨论了历代思想家关于修养功夫的见解。
注释:
①徐复观:《论文化》,九州出版社2013年版,第876页。
②徐复观:《论文化》,九州出版社2013年版,第877页。
③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九州出版社2013年版,第294页。
④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九州出版社2013年版,第296页。
⑤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6页。
⑥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
⑦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55页。
作者简介:
张英,女,江西九江人,中国哲学硕士,九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