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述而篇》 “老彭” 浅探

2021-12-21郭晓蓉

今古文创 2021年46期
关键词:论语

【摘要】 《论语·述而篇》中“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一句,因承载着孔子可贵的治学观念而为人津津乐道,广为传诵。关于其中“老彭”一词,历代解经家也众说纷纭,涌现出“彭祖”说、“老子”说、“二人”说以及“商老彭”说四种主要观点。其中 “商老彭”说兼顾义理考据,最为达诂。“老彭”一词的诂正,对于理解孔子的治学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论语·述而篇》;老彭;治学观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6-0029-02

“老彭”一词,出自《论语·述而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1]在这句话中,孔子阐述了自己做学问的态度,即转述前贤的思想,而不进行创作。他把这种“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精神,比作“老彭”。然则何为“老彭”?历代各家往往将其解作人名,但这个人名究竟指代的是谁,却莫衷一是。历史上对于“老彭”的不同看法,也影响了学界对于孔子儒家观念的理解。因此考证“老彭”其人,对于更进一步地了解孔子思想及其治学观念有着深刻的意义。

考察历史上对于“老彭”的不同解释,主要有四种,现列举如下:

1.“彭祖”说。邢昺《论语注疏》:“老彭即庄子所谓彭祖也。”[2]

2.“老子”说。王夫之《四书稗疏》:“老聃亦曰太史儋,聃、儋、彭音盖相近,古人质朴,命名或有音而无字,后人传闻,随以字加之,则老彭即问礼之老子矣。”[3]赵翼《陔余丛考》亦称:“孔子尝问礼于老子,又孔子答曾子问,动云‘闻诸老聃’,可见《论语》述古之老彭,即《礼记》问礼之老聃。”[4]

3.“二人”说。王弼注《论语》:“老,老聃;彭,彭祖也。”[5]黄式三《论语后案》云:“《正义》引郑玄注云:‘老聃,周之太史。’则以老聃周史,彭祖商史,是二人也。”[6]

4.“商老彭”说。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注:“老彭,商贤大夫,好述古事。”[7]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亦从此说。

对于前三种观点,仔细探讨,似各有其不合理之处。下面对各类说法一一进行辨析。

第一种“彭祖”说。“彭祖”说的主要疑窦在于彭祖是谁,他和“老彭”是否为同一人。关于彭祖身世,《大戴礼记·帝系》称“陆终氏娶于鬼方氏……氏生六子……其三曰篯,是为彭祖”。[8] 《搜神记》云:“彭祖者,殷时大夫也.陆终生六子,……第三子曰篯铿,封于彭,为商伯。”[9]《史记·楚世家》亦称:“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10]可见彭祖确为殷臣。而关于老彭仕殷的说法,也早已有之,潘德舆在其《老彭辨》一文中就提到“自必引老彭为尧臣仕殷之说”。[11]此处的“老彭”就是前面提到的殷臣彭祖吗?其实不然,彭祖与老彭并非一人。罗泌《路史》稱:“老彭守官大夫,商王拼采女受术,篯始去之。”[12]可见老彭并非彭篯本人,而应当是同时期另一彭姓老人。据《大戴礼记补注》说“(彭祖)彭姓之祖也。彭姓诸国:大彭、豕韦、诸稽。大彭历事虞夏,于商为伯,武丁之世灭之,故曰彭祖八百岁,谓彭国八百年”[13],这段话明确辨析了彭祖与彭国的关系,彭祖为彭姓部族的祖先,然而人的寿命理论上却不能达到八百岁。曰彭祖八百岁,实为彭国八百年。这样一个八百年的彭姓氏族,自然人口众多,称老的长寿者也不在少数,但并不是每一个都是“彭姓之祖”的,则老彭和彭祖并非一人,就是情理之中的了。

第二种“老子”说。王夫之从字音角度猜测聃、儋、彭三字古音大概相近,然而从汉代《说文》看来,读音相差甚远,聃古同“耽”,丁含切;儋,都甘切;彭,薄庚切。可见,“聃”“儋”与“彭”在发音上有极大的出入,且无其他同时代资料可以佐证“彭”音似“聃”,由“聃”联想到“彭”是有些牵强的。赵翼认为彭祖述古之事不多见载,老子传为柱下史,更贴近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形象。但仅凭孔子问礼的例子也很难证明老彭和老聃之间有确切的联系。“孔子问礼于老子”这一旧事见于诸多秦汉典籍中。如《庄子·知北游》云“孔子问于老聃”[14],《礼记·曾子问》云“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15],《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则言“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10]。在这些篇目中均未见“老彭”。如果按照赵翼的说法,问礼之老聃即述古之老彭,那么为什么在上述典籍中皆用“老聃”“老子”,而不用“老彭”之名呢?此说似不通。

第三种“二人”说。此“二人”一般指老子和彭祖。上文已考证彭祖身世,为殷人。老子生平难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曾推断过三个老子,一为周时掌管藏书室的史官,一为楚人老莱子,又一为周太史儋。但无论哪一种说法,其年代均晚于尧舜时的彭祖,孔子向老子问礼,也恰恰说明二人是同时代人。若“老彭”果为老子和彭祖的合称,按年代先后,似乎应该称呼“彭老”更为贴切。梁章钜《论语旁证》论及《论语·宪问篇》“或曰子产”一节时,特意指出“公子申,时未死,安得与子产、管仲连类及之”[16],认为公子申不足以和子产、管仲这些先人并列,这是尊敬逝者、长者之意。何况老子、彭祖隔朝差代呢?

比较前述几种说法,“商老彭”说是最为可信的。它的根据在于三点:

1.“商老彭”说是唯一有确切史料给以佐证的说法。

2.商贤大夫老彭的治学观念与孔子十分切合。

3.孔子是商贵族后裔,称“我老彭”,是同一亲族的亲敬之意。

第三点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有明确的表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10]”这里的“圣人”,指的是商先君商汤,宋国始祖微子启是商汤后裔,被周成王封于宋,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孔子的嫡系先祖。故而孔子确为殷人后代,与商大夫老彭有心理上的亲近关系,这是很自然的,此处不再赘述。值得分析的是前两点。这两点分别从考据和义理层面证实了“商老彭”说的准确性。

《大戴礼记·虞戴德篇》云:

公曰:“教他人则如何?”子曰:“否,丘则不能。昔商老彭及仲傀,政之教大夫,官之教士,技之教庶人。扬则抑,抑则扬,缀以德行,不任以言。[8]

这是目前最早的关于“老彭”的史料记载, 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商代贤大夫,善于述道,能教众人,而“不任以言”,不做任何的创作,这无疑和孔子“述而不作”的思想观念契合了。所谓“述而不作”,《论语注疏》云:“述修先王之道而不自制作。[2]” 所谓“信而好古”,古乃自古以来的大道,也即先王之道。回顾孔子生平,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都是在传承先王的古道。这是孔子贯彻终身的治学准则,因有这样的准则,所以孔子对先贤“老彭”的“缀以德行,不任以言”[8]尤为赞许,用 “窃比”之词,有谦逊而亲近之意。包咸曰:“老彭,殷贤大夫,好述古事。我若老彭,但述之耳。[7]”足见孔子窃比之意。结合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治学观,“商老彭”说义理考据兼得,是最为可靠的观点。综上所述,孔子所指的“老彭”应是商贤大夫老彭。

纵观孔子的一生,正是沿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理念去行进的。对于“老彭”一词的诂正,不但是对整句话的答疑,更是对孔子治学观的深层次解释和补充。孔子始终怀揣着一颗对先贤、对圣王的崇敬之心,他的好古之心,在他严谨而谦逊的传述经典的过程中,在他的日常言论中,俯拾皆是。他叹息“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1],感慨“先王之道,斯为美”[1]以及“郁郁乎文哉,吾从周”[1],都是在向那个遥远的美好时代致敬。甚至,“古”还成为他对人格的评价标准,他曾评价郑国大夫子产为“古之遗爱”[17],来表达对子产的赞赏。他痛心于春秋的礼崩乐坏,终身都在为复归三代的道德秩序而奔走。因此就不难理解,孔子为何如此怀念这位商大夫老彭。他对于先贤的怀念和对于经典的整理与传授,其本质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使先王之道不断延续,得到新生。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華书局,2015:65,66,

7,28.

[2]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93.

[3]王夫之.船山全书(六)[M].长沙:岳麓书社,2011:

32.

[4]赵翼.陔余丛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0:70.

[5]王弼.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624.

[6]黄式三.论语后案[M].杭州:浙江书局,清光绪九年.

[7]何晏.论语集解义疏[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85.

[8]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27-128,178.

[9]干宝.搜神记辑校[M].北京:中华书局,2019:22.

[10]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4:2028,2590,

2300.

[11]潘德舆.养一斋集[M].清道光二十九年南丰同署刻本(卷十五)第二页.

[12]罗泌.路史[M].钦定四库全书本(卷十七):第二十四页.

[13]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107)[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568.

[14]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395.

[15]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545-546.

[16]梁章钜.论语集注旁证(三)[M].清光绪十三年刻本,(卷十四)第三页.

[17]竹添光鸿.左氏会笺[M].成都:巴蜀书社,2008:

1962.

作者简介:

郭晓蓉,女,山东淄博人,浙江工商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研究。

猜你喜欢

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漫画欣赏《论语》
点点读《论语》
点点读《论语》
点点读《论语》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