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影音乐的发展历程与艺术特征

2021-12-21王菁宸

今传媒 2021年11期
关键词:电影音乐艺术特征发展历程

王菁宸

摘 要:电影音乐是伴随着电影艺术的出现和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不仅成为当前电影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拥有自身独特的风格特征和存在价值。基于此,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电影背景音乐的发展历程,结合当前优秀电影作品提出了电影背景音乐的应用特点,最终总结出了其艺术特征。笔者认为,中国电影音乐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初创期、成熟期、十年“动荡”期以及当前的蓬勃发展期四个阶段,主要是以音画同步、音画对位、音画平行的方式出现在各种各样的电影作品中;不仅发挥着抒情功能,而且还极大地完善了影片故事内容,吸引观众注意力等,由此成为当前电影作品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电影音乐;发展历程;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11-0085-03

中国电影音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由联华公司出品的《野草闲花》,该片以蜡盘配音的方式创作出的《寻兄词》由此成为中国第一首电影音乐作品。自此之后,随着音乐制作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及人们音乐欣赏水平的日益提升,中国电影音乐不仅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呈现出迥异的制作特点与风格特征。

一、中国电影背景音乐发展历程

(一)中国电影音乐的初创期

1905年至1949年被称为中国电影音乐的初创期。最初,中国的电影作品是以默片的形式出现,但在放映时却拥有相应的“配乐”方式。如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沿用了西方“剧院音乐”的配乐方式。银幕上是黑白的活动影像,银幕后则是由3~5人组成的小乐队,一方面,来活跃现场气氛;另一方面,帮助人们理解剧情。

从1929年由联华公司出品的《野草闲花》开始,有声影片逐渐兴起,电影音乐也成为电影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功能。这一时期,很多电影歌曲风靡一时,广泛传唱,如《渔光曲》《毕业歌》《天涯歌女》《十字街头》《义勇军进行曲》等。这些歌曲在影片中大都以插曲的形式出现,由剧中人物演唱,自然而真实,符合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其中一部分歌曲也恰当地表达了影片的主题,发挥着主题歌的功能。但是,总体来说,当时的电影音乐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大都来自于现成的音乐作品,与画面保持高度一致,既不赋予画外含义,也很少能够为特定的电影作品进行音乐的规划与创作。

(二)中国电影音乐的成熟期

1949年至1966年这17年被称为中国电影音乐的成熟期。新中国成立后,在宽松的政策环境中,尤其在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发展方针之后,伴随着多种题材、多个角度的优秀电影作品的出现,很多深受民众喜爱的电影音乐也随之产生,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如《早春二月》《红色娘子军》《英雄赞歌》等。

除此之外,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界也形成了一支专业的电影音乐创作队伍,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电影音乐创作人才,如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何士德、雷振邦、王云阶、全汝玢、李焕之、马可、杨荫浏、姚锦新等。这对于中国电影音乐的成熟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此外,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年间,电影音乐在民族化、本土化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后期电影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被称为中国电影音乐发展的成熟期。

(三)十年“文革”时期的电影音乐

首先,由于“文革时期”强调“主题先行”的宣传思想,因此,电影中的主题音乐被广泛使用。例如,电影作品《难忘的战斗》中以管弦乐为主的战斗主题曲贯穿全片十多次;电影作品《闪闪的红星》以《映山红》和《红星照我去战斗》作为主题音乐,宣传党的精神、寄托对亲人的思念。其次,这一时期将电影音乐的“可阐释性”简化为“唯一性”或者是“确定性”,即强行规定了电影音乐的思想与内涵,尤其是常常采用固定調式表现人物的形象、气质与性格。例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解放区的天》《运动员进行曲》则专指解放军,表现欢悦、喜庆场面;《国际歌》则专指党的思想;《咱们的领袖毛泽东》与《东方红》则专指毛主席或者是毛泽东思想等。人民群众对这些歌曲了然于心。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电影音乐的意识形态十分强烈、爱憎分明、清楚明晰。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电影音乐的丰富、创新与发展,对创作者的思想也产生了一定的倾向性影响,甚至形成一种习惯性思考。

(四)新时期的电影音乐

“文革”结束之后,伴随着思想的解放、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文娱需求的日益增加,中国电影音乐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诸多方面呈现出颠覆性的突破发展。

首先,这一时期电影音乐的创作群体明显扩大,尤其是“文革”前毕业于正规音乐学院的学生开始发挥他们的力量。例如,施万春的《阴阳界》《廖承志》《孙中山》《青松岭》;王立平的《少林寺》《戴手铐的旅客》《见习律师》;王酩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小花》《知音》《沙鸥》等。除此之外,还有高田、许友夫、章绍等诸多作曲家。其次,这一时期的电影音乐开始突破简单地图解画面的功能,强调抒情性效果,以更加贴近影片的方式来解释影片的内涵与思想意义。例如,电影《人到中年》采用两个主旋律,来表现人物的形象,刻画其纯洁的心灵,从而深化了影片的意义,加强了其情感表达效果。此外,电影《小花》更是将音乐融入影片的整体架构之中,凸显主人公在战争年代的精神世界。再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对外交流的不断发展,很多现代作曲技法开始流入电影音乐创作领域,使西方和现代音乐思维与民族特征相结合,由此产生了多样化的电影音乐作品和风格样式。例如,电影《青春祭》采用现代音乐作曲技法,运用电声音响烘托空间感;科教片《丹顶鹤的一家》则采用序列音乐营造特殊的意境氛围;《喜盈门》则采用了中西混合乐队。特别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电影艺术娱乐性、商业性色彩的日渐浓厚,电影音乐中的流行元素、时尚文化也变得更加明显。例如,《没完没了》《不见不散》的片尾曲是由孙楠演唱;《英雄》《大腕》的片尾曲则是由王菲演唱的,进而使电视音乐朝着流行音乐的方向发展。

此外,电影音乐数字化的发展也成为其重要特征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前,电影音乐的创作者大都依靠脑子想、嘴里唱、手上弹、谱上记的方式,从构思到最终配置逐渐完成一部电影音乐。这一过程全部由人工操作,包括专人演奏、专人录音、专人合成等,不仅制作过程十分复杂,而且制作周期也较长,既费力又费时。特别是作曲家的个人技术以及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与演奏水平的高低,甚至录音时乐器的好坏都直接决定着电影音乐的优劣程度。而今,随着电影音乐创作领域数字技术与电脑合成的不断发展,从旋律编写、节奏安排、配器选择,到和声设置、速度调整等一系列过程都可通过电脑软件来模拟完成。因此,传统电影音乐制作过程中需要几十人甚至数百人才能完成的作品和音乐效果,现在只需要作曲家在电脑上轻轻点击鼠标便可以瞬间完成。这种方式不仅省时省力,而且也能形成完美的音质效果,因此,电影音乐数字化发展也成为其重要特征之一。

二、中国电影音乐的风格特征

(一)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我国电影作品的背景音乐既暗含着强烈的传统审美理念,契合人们的音乐欣赏习惯,而且也加入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西方电影作品的背景音乐具有明显的内容直白坦率、风格豪放不羁的特征,而我国电影背景音乐则呈现出强烈含蓄、内敛、抽象、写意的风格特点,特别是强调含蓄性与凝练性的表达形式,为观众带来无限的联想与想象。这与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点到为止”的意境以及“言外之意,画外之境”的表达方式不谋而合,体现了中国民众的审美心理与音乐欣赏习惯。其次,中国电影作品的背景音乐也加入了大量的诸如诗歌、绘画之类的传统文化形式,尤其是在插曲音乐中,往往借鉴中国文学艺术中的拟人、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方式,由此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意境氛围,渲染角色的情感、心理、思想与性格特征等。例如,电影《李时珍》的主题歌便是以无言绝句为主:“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此不怕难”,刻画了李时珍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性格特征。

(二)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色

中国电影作品背景音乐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其大量借鉴地方民歌与民调之类的素材,如陕北地区的信天游、宁夏地区的花儿、北京地区的京剧、内蒙古的短调与长调、江浙地区的昆曲、河南中原地区的梆子以及湖北地区的黄梅戏等。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独特性的民俗音乐艺术为我国电影作品背景音乐的创作与表演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并由此有效地强化了电影背景音乐的本土化、民族性、艺术性的韵味,甚至有效地提升了电影作品的艺术价值。例如,电影《刘三姐》的音乐取材于广西壮族音乐、《五朵金花》则取材于云南大理的民间音乐、《冰山上的来客》则取材了天山南北新疆地区的民歌、《红高粱》则充满了陕北信天游的气息、《霸王别姬》则是将京剧贯穿于影片的始终,不仅作为音乐、插曲,而且其甚至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元素。这些音乐都是取材于特定地域人们喜闻乐见的曲式调性和歌词内容,既流露出电影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情感主题、思想意蕴以及人物的心理与性格特征等,也传递和宣扬了中国的地域文化。

(三)传达出浓厚的异域风情特征

西方电影艺术起步相对较早,具有丰富的经验。我国电影背景音乐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以来曾借鉴西方电影背景音乐创作理念和技法,尤其是近年来中西方影视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更是推动中国电影音乐与西方电影音乐创作技法、艺术理念与风格形式的吸收与融合,促使国内电影背景音乐还帶有浓厚的异域风情。例如,我国电影背景音乐使用西方的钢琴、小提琴、单簧管等乐器,运用交响乐、协奏曲、弦乐四重奏之类的音乐体裁,形成了中国电影音乐的一大特色。何平导演的电影《天地英雄》将国外不同风格的音乐素材融合在该影片音乐的创作之中,甚至是营造不同的环境氛围以及塑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都使用到了特殊的音乐语言,由此在给观众提供有趣的画面内容的同时,也展现了多样化的音乐体裁样式。除此之外,不少国产电影作品还使用外文歌曲作为音乐,体现时尚化、娱乐化的风格特征,令人耳目一新。因此,异国风情渐趋浓厚也成为中国电影音乐发展的一大特色。

三、结 语

总体来说,中国电影音乐经历了初创期、成熟期、十年“文革”期、新时期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一方面,以音画同步、音画对位、音画平行三种方式出现在电影作品的特定片段之中;另一方面,也呈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区域特色、异国风情渐趋浓厚方面的风格特征。电影音乐在具体的电影作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成为电影作品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够充分折射出特定作品的人物心理、角色性格、情感意蕴、主题思想,也反映特定时代的影视音乐创作水平、艺术特性和欣赏观念。因此,当前我国电影创作活动需要加强对背景音乐的处理,呈现出与叙事内容和作品风格相吻合的背景音乐,强化电影作品的欣赏价值。

参考文献:

[1] 狄其安.电影中的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9.

[2] 冯坚.中国百年电影歌曲概述[M].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 蔡梦.新中国十七年电影音乐的理论探索[J].音乐研究,2020(11):76-82.

[责任编辑:武典]

猜你喜欢

电影音乐艺术特征发展历程
青春外衣下的生命思考
浅谈陈凯歌电影音乐中的民族特色
关于影片《赎罪》的艺术批评
赏析电影中的音乐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国内奢侈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研究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