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课堂生成性资源的使用

2021-12-21宋晓光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生成性数学课堂

宋晓光

【摘 要】“生成”是数学课堂教学应有的价值追求。每位数学教师都应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利用好现场的生成资源,激活知识生长点。如何把握好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激活知识生长点呢?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话”捕捉生长点,从“学生的错”培植生长点,从“学生的问”延伸生长点。

【关键词】生成性 知识生长点 数学课堂

隨着课程改革的发展,一线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数学教学更加关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数学教学更加关注知识的生长。“生成”成为当下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的潜意识里还是害怕课堂教学的现场生成,因为生成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有时候甚至会成为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绊脚石”。对于现场生成和课前预设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认为:“课堂教学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好的数学课堂,需要教师精准把握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过程,依循学生课堂互动中的生成资源,随时发现和培植知识的生长点,从而让课堂教学闪动着生命的灵性。

一、巧用学生的“话”捕捉生长点

课堂教学中,学生交流的话语中隐藏着学生没有意识到的想法。如果教师能够理解学生这些“话”中的隐藏含义,巧用这些“话”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就能彰显教者的教学智慧,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教师先展示美丽的钟表世界。

师:从这些钟面上,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钟面上都有一根长针和一根短针。

师:那根长针的另一个名字叫分针,短针也叫时针。

生2:我发现钟面上都有12个数字。

生3:我还知道那个小狗钟面上是5点。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说说你的想法。

生3: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

师:同意他的说法的请举手。

(全班同学慢慢举起了手)

师:同学们,请按照课前分组,几个人合作制作一个钟表,并拨出一个你们认识的时刻。

(展示各组学生作品,并指名交流)

师:这些钟面你认为合不合理?

生4:6号钟面有问题。它的两根针一样长了。这样,我们就不清楚哪个是分针,哪个是时针了。

生5:7号钟面也有问题,它的格子有大有小。

师:你的意思是格子应该一样大,是吧?我们都知道相邻的两个数字间是一大格。现在,请你数数钟面上一共有几大格呢?

生6(疑问):8号钟面怎么只写了3、6、9、12这四个数字。不是应该有12个数字吗?

师:同学们见过这样的钟面吗?

师:这组只写了3、6、9、12,这样可以吗?其他数字在哪儿呢?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自主生成知识的过程。这节课上当学生说出了“钟面上是5点”时,超出了教师的预设,教者充分利用生成,继续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说说你的想法。”教师抓住了学生的“话”,顺着这个学生的话让知识生长。接着让学生合作制作钟面,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挖掘新的学习材料,在学生的交流和对话中又生成了一个个鲜活的学习资源,学生们在相互探讨和启发中建构了整时的认读方法。巧用学生的话,及时捕捉知识的生长点,并以此为起点展开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完成知识建构,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二、妙用学生的“错”培植生长点

教者要善于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想法出发,进行引导点拨,从而化腐朽为神奇,从错误走向正确。

在执教“轴对称图形”时,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五种基本图形。

师:你认为哪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1:我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1: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所以我认为平行四边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2: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互相重合,平行四边形对折后两边能互相重合吗?所以,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老师不发表意见,支持第一个同学的请举手(约一半同学举起了手)。支持第二个同学的请举手(另一部分同学举起了手)。我们来一场辩论,看谁能说服谁。

(学生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师:谁再来说一说?

生3: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它还是原来的平行四边形吗?

生1(若有所悟):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但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的信息交流活动,课堂教学要始终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进行,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应尊重学生的真实想法,包括尊重学生的错误。这节课中,当学生说出错误的观点时,教师没有发表意见,而是继续追问。在追问过程中,利用“生成”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和思考,从错误开始一步步走向正确。巧妙利用学生的错误,可以激活学生的认知生长点,正如华应龙的“融错”思想那样:体悟到错误的价值后,可以从错误中生长出正确。

三、善用学生的“问”延伸生长点

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成果的全部范围。”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更是如此。教师能做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捕捉学生的疑问,通过学生的疑问来推进教学,通过步步追问,生成新知教学的深化点。

在教学“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出示一道题目:汽车上原来有31人,到一个站点后有11人上车,有7人下车,现在汽车上有多少人?

教师预设:上车11人,车上人数增加11人,加法;下车7人,车上人数减少7人,减法。

生1:11-7=4(人),31+4=35(人)。

师:嗯,我明白你的意思(可其他孩子大多表示不明白),说说你每一步算了什么?

生1:11-7=4,这个4表示上车的人数比下车的多4人。所以,车上的人数就增加了4人。最后,31+4=35(人)。

生2: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

师:你们觉得他的办法好吗?

生(异口同声):好。

师:还有不明白的吗?我们还可以问问他。

生2:也有可能上车的人数比下车的人数少。怎么算呢?

师:这是一个好问题。我们把刚才的两个条件交换下。(板书:上车7人,下车11人)这个题目该怎么做呢?

生3:我会。上车的7人,31+7=38人;下车的11人,38-11=27人。

生2:可是,用生1的办法就不能做了。

生4:可以做,还用11-7=4人。这里的4表示下车的人数比上车的多4人,也就是车上人数最后少了4人。所以,最后31-4=27人。

生2:真可以做呀,我也会了。

(教师正想再次结束这个题目时,却听见一个学生嘀咕了一句)

生5:如果到站后剩下31人。车上原来有多少人呢?

师:生5真爱动脑筋,提出了这样一个好问题。出示问题:有11人上车,7人下车后,汽车上剩下31人。车上原来有多少人?大家能不能帮他解答。

生3(抢着说): 31+11=42人,42-7=35人。

生6:不对不对,31人是剩下的,不能这么做。

师:现在怎么办?

生7:让我们演一次坐汽车。

生8:我们可以小组讨论一下。

师:那就让我们赶紧行动吧。

…………

生9:11-7=4人,是上车比下车多4人。因為多上了4个人才会有31人,所以要减去4人,31-4=27人。

生10:我们也演了一下。我们发现:剩下31人是因为下车了7人,所以原来车上的人数要加上7,31+7=38人;我们又发现38人是由于11人上了车,所以要减去11,38-11=27人。

在这节课中,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教师没有预料到的,但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顺着学生的思路延伸下去。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学得活泼、主动,教师也将教学智慧深深地烙在精彩的“生成”中。

每位数学教师都应及时捕捉学生的智慧火花,及时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巧妙转化为学生知识学习的生长点,鼓励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让课堂教学因“生成”而精彩不断,因“生成”而展现生长的力量!

猜你喜欢

生成性数学课堂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使课堂具有生成性
生成性语文课堂策略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性研究
浅析高中生物课堂的生活化教法
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性研究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