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训诂知识 助力文言教学
2021-12-21赵国庆
赵国庆
摘 要 运用一定的训诂学知识可以助力文言文教学。遗憾的是,有不少语文教师忽视了这一点,教学时缺乏训诂知识,随意顺从课文注释,导致误解曲解文意。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笔者尝试以三个典型实例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对文言文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训诂知识;文言文教学;教学实例
运用一定的训诂学知识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较为系统地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作品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掌握训诂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文言作品的兴趣,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对学生来说,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应有之义,可以说意义非凡。
何谓“训诂”?“诂,古语也,谓以今语解古语,此逐字解释者也。训者顺也,谓顺其语气解之,此逐句解释者也。”(张之洞《輶·轩语》)对古人来说,不懂不通训诂,就没有办法阅读。今天,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独立研读文本,并联系学习过的古代作品,梳理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提高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使他们真正“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关键在准确理解其词义。王力先生说得好:“学习古汉语最重要的是词汇问题。”而要准确理解词义,关键在训诂。“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盖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诂,则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矣。训诂之功大矣哉!”(陈澧《东塾读书记》)遗憾的是,现在不少语文教师,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在教学中或以今论古就词解词,或望文生义玩忽推敲;学生也就死记硬背,不知所以,得到的自然是一知半解的东西。训诂学的妙用之一,就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对古代作品中某一词语的含义作出正确无误的解释。实践证明,要真正读懂作品,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真正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就非从探求词的本源入手,结合字词的形、音、义进行训诂不可。
下面我们以教学中的三个典型实例来对此进行分析并加以说明。
1.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下册《鸿门宴》中“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一句,“眦”课本注释为“眼眶”。于是“目眦尽裂”便语译为“目眶全裂开了”。按照常识,这是无法想象也是不合事理的,因为一个人即使再怎么愤怒,也不可能裂开了眼眶呀。可见,“眦”释为“眼眶”是不正确的。查《说文解字》则有:“眦,目际也。”而“际”是“交界或靠边的地方。”《尔雅·释器》上则说:“衣眦谓之襟”,郭璞注云:“谓领交处,如人眼唇眦头也。”“人眼唇眦头”也就是人的眼睛嘴唇的交接处。所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版)明确地将“眦”注释为“眼角。”(《史记·项羽本纪》:“瞋目视项王,……目眦尽裂。”)我们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灵枢》之《癫狂篇》有“目眦决于面者为锐眦,在内近鼻者为内眦。”其《注》则曰“眦者,睛外之眼角也。”这可用以印证《正字通》说的“正视则目上指,侧视则目指眦”。
再说“裂”字。“九(通‘仇’,笔者注)人之瞋目者,必裂其目际,故睚眦训为裂也。”(王念孙《广雅·释话》)王氏的疏证证明《说文解字》将“眦”释为“目际”是正确的,同时表明“裂其目际”是人“瞋目”时之常态。其实“瞋目”和“睚眦”都是瞪大眼睛的意思;只不过“瞋目”是极目细察之状,“睚眦”是瞪眼怒视之态。如果“裂眦”或“睚眦”都是眼角破裂(更别说是“眼眶全都破裂”了),那就不是因“瞋目”而产生的生理现象了。为什么课文等会把“眦”释为“眼眶”呢?原来也是有所本的。段玉裁为《说文》作注,把“眦,目际也”放在一边,解释成“眦,眶也”,“谓目之匡当也”,“目之匡”当然就是“眼眶”。以后一些注家大概以为段氏是《说文》注解的权威,也就不多加思考,照录下来,以讹传讹。
综上所述,“目眦尽裂”就是“眼角全都裂开了”,这是对“瞋目”的具体描述。这样理解,始合文意。如果我们不加以分辨,就会讹上加讹。
2.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孔雀东南飞》中“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一句,其中“复”字,课本未注释,教学中,有的老师图省事干脆舍弃不译,有的按它的通常用法讲为“又”“再”,硬译为“幸而我又娶到了这个妻子。”可是,综观全诗,并没有迹象说明焦仲卿在与兰芝结婚之前已娶过妻子。相反,紧接着的“结发同枕席”这句,倒实实在在说明焦仲卿和兰芝是一到成年就结为夫妇的。所以,将这句中的“复”作“又”“再”讲,不仅与下句扞格难通,而且与全诗的故事情节互相抵触。其实,这里的“复”当训为“尚”,作“还”讲。徐仁甫《广释词》指出:“复犹‘尚’,副词。《汉乐府·乌生》:‘白鹿乃在上林西苑中,射工尚复得白鹿脯,唶我,黄鹄摩天极高飞,后宫尚复得烹煮之。’‘尚复’,复词义同。……《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谓幸尚得此妇。”在搜集例证上,《广释词》一书十分丰富,超出了《康熙字典》等工具书,正是我们解决疑难的得力助手。准此,这句可译为:“幸而我还能娶到这个妻子。”这样理解,才不致望文生义。
3.《吕氏春秋》有名篇《察今》,老师们常把它作为课外阅读的拓展材料,中有“引婴投江”的故事:“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妇善游’……”其中“引”字,一般注为“牵引”,这有悖情理。既牵引,则必在前牵而引之,婴儿被牵引,自在后边。如真是这样,那“欲投之江中”的“投”就不好理解,因为“投”物之“投”应该是尽可能向远处向高处抛,“牵引”就很难“投”了;而且从“牵引”上丝毫看不出要“投”之于江的迹象。既然如此,婴儿是绝不可能感到什么恐惧的。但紧接着的下文是“婴儿啼”,就是说婴儿被“引”的举动吓哭了。显然解“引”為“牵引”是不妥贴的。让我们借助训诂来得到求解吧。《说文解字》:“引,弓也,从弓∣。”“引”为什么“从弓∣”呢?原来弓箭的产生和原始社会初期的渔猎生活与防身需要有关。除了击射地上的走兽,他们也射取空中的“飞禽”;仰射必然使箭“引而上行”,由这种“用力”的动作就引伸出“举”来。“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引觞”,即举起酒杯。“皆引满举白,谈笑大噱。”(《汉书·叙传上》)“引满”,即举饮满杯的酒。“引满举白”,“满”是斟满酒的杯子,白是喝完酒的空杯子(如“浮一大白”),互文见义,引即“举”也。由此可知,“引”确有“举”之义。“引婴投江”中“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的“引”应释为“举”,这个动作紧承前边的“方”(如解作“牵引”,则“方”字无法落实),也和后边的“欲投之江中”相呼应,如此,婴儿怎能不“啼”?如此,过路人也才能“问其故”。遇到这种情况,必须依靠训诂才能通其意,而非其他手段所能奏效的。
综上所述,训诂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关系至为密切,必须引起中学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当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并不一定要将上述某些训诂过程告诉学生。但教师只有在日常教学中学习研究并掌握这些训诂知识,才会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持之有故,胸有成竹,以适应教学的实际需要。可惜的是,目前绝大部分语文教师,工具书既很少,通常只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很少有《汉语大字典》《说文解字》《辞海》《辞源》,更不用说《康熙字典》《尔雅》等了;即使配备了,碰到问题能主动借助工具书,运用训诂知识来解决的也不多,能经常翻阅并用以提升自我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古诗文篇目占比大大提高的情况下,如果教学还是依然故我,放着训诂这么好的工具不用,实在是太可惜了。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不揣浅陋,略举实例分析,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注。
[作者通联:江苏昆山震川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