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存在的女孩》中流散者创伤复原与伦理思想研究

2021-12-21郑光锐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世界主义

摘 要:当代日裔美国女作家露丝·尾关所著《不存在的女孩》中塑造了日本少女奈绪及家人伦理身份危机所经历的心灵创伤及蜕变形象。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与精神分析理论追溯奈绪之父移居美国后事业兴衰之旅,剖析其伦理身份困境渊源;褒扬流散者反对霸权、心系民众与匡扶正义的价值观。同时,揭示奈绪父女回归日本面临失业窘境与校园霸凌顽疾。研究者发掘当代日美两国社会弊端与文化印记,追寻日本民众伦理价值取向与超越自我的人生轨迹;赞颂其先辈敬畏生命、乐观包容的人性观及其践行各族民众和谐相融的文化伦理美德;彰显亚裔族群的世界主义伟大情愫,并为亚裔美国文学研究开拓新视野。

关键词:《不存在的女孩》,流散者创伤与复原,伦理观蜕变,世界主义

一、引言

亚裔美国文学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日裔美国文学具有显著优势,“在亚裔人眼中,日裔作家作品最多”。特别是第二代日裔美国作家具有种族身份意识,写作手法日臻成熟,他们更关注日裔移民在美国的真实生活境况。此前,我国对日裔美国文学的研究较注重第二代作家的作品,但多以诗歌为主。21世纪以来,在一批年轻学者加盟下,诸多论作相继问世,给日裔美国文学研究增添了新鲜血液。近年来,新生代日裔美国作家异军突起。诸如,露丝·尾关撰写的《不存在的女孩》以宏大主题与真实感人的人物故事,凸显人性伦理思想,蕴含着鲜明的民族性与世界主义思想光辉。该小说石破天惊,折射出自我对历史与现实的独特领悟,给人以启迪。该作问世以来,一举斩获美国多斯·帕索斯文学奖、美国独立书店图书奖、入围布克奖短名单、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长名单决选名单等欧美十余项文学大奖。

该作以精准睿智的笔法,巧妙再现主人公安谷·奈绪及家人的悲情,透视本族文化元素与世人情感及道德本质;叙述了日本才俊奈绪之父赴美后,从事业巅峰跌至身份窘境;其归国后他与家人又面临悲惨命运,以此,展示了当代美日两国社会顽疾;同时,凸显亚裔民众文化伦理观与世界主义情愫,进而引导人们重新审视自我,唤起世人和谐向善的人性与伦理观。然而,我国对该作研究的论作尚匮乏,有待深入发掘。

鉴于此,本文选取当代日裔美国作家露丝·尾关的经典小说《不存在的女孩》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与精神分析理论阐释其多元意蕴,即追溯日本流散者生存窘境与精神创伤历程;阐明他们冲破伦理身份困境与心灵创伤阴霾之渊源及人生蜕变经验;弘扬亚裔民众践行热爱和平、反对强权与践行各族和谐共融的世界主义伦理观。

二、奈绪之父移居美国的伦理身份危机与其坚守的人道主义精神

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奠基人聂珍钊教授指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目的不仅在于说明文学的伦理和道德方面的特点,或是作家创作文学的伦理学问题,更在于从伦理和道德的角度研究文学作品以及文学与社会、文学与作家、文学与读者等关系的种种问题。”故此,评论者从作家露丝·尾关创作的伦理道德观入手,发掘民众人道主义光辉,探究小说中伦理问题的社会成因以及嬗变轨迹。

该小说以露丝阅读日本少女奈绪的日记展开故事,讲述了奈绪之父伦理身份缺失所导致创伤人生以及奈绪所经历的悲情。奈绪之父是电脑编程高手,他于网络科技发展鼎盛时期被美国硅谷高科技企业高薪聘用。主人公奈绪三岁时,举家移居美国加州阳光谷小镇,过着惬意的生活。奈绪之父研发了多款游戏软件,深得业界青睐,也备受公司同事敬重。他曾自豪地向女儿说:“我的界面真的很棒,我们在做第一人称视角的操控构图原型。他们叫我‘观点先锋’。”很显然,奈绪之父为美国发展做出贡献,也实现了自我价值,体现了其崇尚世界各族民众和谐共荣的价值观。

奈绪之父匡扶正义、反对杀戮、体悟他国民众安危,彰显其世界主义思想。这是“因为世界主义不单指文化的多元属性,还是一种伦理观,即对社会不平等体制的批判、对人文价值观的信仰和对世界正义的追求”。奈绪之父在美国事业如日中天,还能践行世界主义伦理观,受到读者赞赏。但他秉持热爱和平、反对侵略的世界主义思想与美国霸权者意旨相悖,因而招致当权者的迫害。诸如,他反对公司将其设计的界面应用到武器控制设计中,让军人用于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中屠杀民众。为此,他屡次说服他的开发团队在设计中编入其他程序,以提示飞行员避免误杀平民。然而,军方承包商却拒绝他的提议。奈绪之父对无视民众生命、有悖人性伦理行为异常愤慨并多次置疑,但其公司主管对他的建议置若罔闻,还对他大发雷霆,竟然肆意将其解雇。为此,他对这种践踏人权伦理的行为深表愤慨。此后,他每当忆起美方非人道行为与平民悲情时,就痛心不已,深陷抑郁之中。小说抨击了美国霸权主义行径与种族歧视的劣根性特征,歌颂亚裔族群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正义伦理观,也展示了流散者崇尚各族和谐共处的世界主义思想情操。

笔者認为,奈绪之父被打击、迫害根源,应从他所处的美国伦理环境入手,剖析白人至上伦理观所致种族歧视危害性,即小说中阐述的白人主流社会无视少数族裔民众正义呼声,肆意践踏亚裔人知识产权与劳动权,导致非法解雇日裔族群员工。这不仅是对美国宣扬的民主、自由与平等价值观的有力反讽,也有悖世界主义思想;同时,更突显了奈绪之父坚守的世界主义思想观。马尔里希·贝克指出:“在思维、共同生活和行为中承认他性已成为世界主义的最高标准。世界主义肯定的是将他者既作为与自己相异,又作为完全平等的人来看待。”奈绪之父的遭遇正是美国主流社会实行人权双重标准,对异族不平等对待的有力例证。同时,小说作者也揭示美国的霸权与侵略本质。他们将日裔移民发明的游戏软件用于侵略他国,并给各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这违背人道主义伦理观,必然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谴责。

三、日本父女的生存窘境、精神创伤及民族文化特征

该小说中阐述了奈绪之父回国后,仍然对其在美国被无理解雇难于释怀,并为自我价值丧失而焦虑。他也从未向家人提及被解雇的真实原因。这使他备感压抑,其心理创伤逐渐深化,为日后轻生埋下伏笔。正如著名学者朱迪思·赫尔曼在《创伤与复原》中指出:“正因为创伤经历的再体验导致如此强烈的情绪折磨,受创者都会极力避免。虽然原意是要自我保护,但这种避开侵扰症状的努力,都会进一步恶化创伤后应激障碍。”奈绪之父企盼回日本后境遇会优于美国,并决心重塑人生之路。然而,当时却恰逢日本经济危机,互联网企业也面临寒冬,他的热切期望再次跌至冰点。作品中描述奈绪之父每天送女儿上学后,他四处求职未果。于是,其深感前途渺茫,情绪异常低沉。奈绪之母对丈夫失业备感压抑,每天离家去水族馆观赏水母,缓解精神压力。奈绪之父为让妻儿开心,谎称他被创业型公司雇用,暂时赢得家人欢欣鼓舞。然而,好景不长,其谎言很快被妻子揭穿,夫妻终日争吵不止。此后,奈绪之父深感愧疚而无地自容。家境的窘迫,迫使奈绪之母四处奔波,寻得临时工作,勉强维持全家生计。从此,奈绪之父蛰居家中,整日上网,以酗酒浇愁麻醉自己。一次,他上网偶见女儿在学校受辱的视频,更加痛心疾首,终日郁郁寡欢,心理创伤愈发严重。此时,奈绪多次被初中同学殴打至遍体鳞伤,却沉默寡言而被迫辍学。父女俩精神濒临崩溃。最终,二人酿成自尽未遂的后果。

显而易见,小说作者尾关通过审视日本父女人生之旅之弱点,发掘日本民族性元素:校园霸凌、蛰居族与自杀等民族文化特征与认知。进而,阐明日本族群代际共存的人格缺陷,展示现代人伦理身份危机与心灵创伤及人生感悟。同时,也凸显了人类的世界性特征之一,即人类所共有的缺陷与伦理困境。如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强调,文学创作应深度探寻人类最基本、最本质的特征。他特别关注同代人极端的道德敏感性,“以及他们对社会、人类的本质、阶级、政治、性别和心灵等的态度”。露丝·尾关在《不存在的女孩》中探究当代社会民族文化本质,追溯民众关切的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以及心灵创伤嬗变问题。奈绪深受霸凌伤害源自社会伦理环境恶化、学校伦理道德失范、管理缺位与家庭关系疏离等因素所致。这必然导致青少年恃强凌弱之风蔓延,险些酿成惨痛悲剧。尾关揭示人性的丑陋,谴责侵犯人权行径,也对日本父女轻生所表现人格缺陷、生存困境与精神异化深表同情。正如心理学家朱迪思·赫尔曼所言:“受创者因为自我的基本架构受损而痛苦不堪,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对上帝都失去信赖感;他们的自尊心被羞耻感、负罪感和无助的经历所践踏。”故此,霸凌、暴力与人类崇尚和谐友爱价值观相悖,阻碍了民族与人类进步发展。因而,只有人们践行世界主义伦理观,加强国际社会综合整治,根除霸凌隐患,医治受创者心灵创伤,重树人生信念,尊重人的价值,才能克服人类缺陷,使人们走上创伤复原之路。

四、受创者创伤复原与伦理身份蜕变

朱迪思·赫尔曼在强调建立女性创伤复原安全环境时说:“一般而言,应该鼓励她向他人寻求支持,但必须小心谨慎地确保她选择的人值得信任。”奈绪创伤复原始于其父倾诉的人道主义之举。原来,奈绪因长期埋怨父亲在美国被解雇回国后,导致全家贫寒、女儿在学校受辱,她耿耿于怀、内心郁闷,精神创伤愈发加剧。然而,当她得知父亲因反对美国军方肆意将其设计的软件用于屠杀阿富汗与伊拉克平民,而被美国公司非法解雇时,奈绪对过去误解父亲感到愧疚,并为父亲的不幸表示不平,更为父亲的正义之举感到骄傲,她赞赏父亲是个超级英雄。从此,在父亲鼓励下,奈绪摆脱自我羁绊,直面人生坎坷,缓解了心灵创伤,父女俩终于解开了心结。奈绪之父也如释重负,他为自己捍卫和平、反对侵略而发声感到欣慰。这也彰显了亚裔族群践行各族和谐友爱的世界主义伦理观,令读者为之钦佩。此后,父女俩关系融洽,踏上创伤复原之路。奈绪父女创伤痊愈还得益于奈绪百余岁曾祖母老己子的教诲。老者诠释的理性伦理与生命观,深深感染了后辈。诸如,老己子喜欢认真聆听曾孙女讲述社会上正负面见闻与奈绪在校受辱的苦楚,老者以豁达之心对奈绪愤世嫉俗、悲观厌世的情绪及时疏解。她还向奈绪讲述自己磨难经历,回顾老者是日本大正时代的小说家,并倡导女权思想等传奇人生。老己子还传授道:“只要你不断尝试做个好人,一直为改变做出努力,那么总有一天你做的所有好事会抵消你做过的所有坏事,那时你就可以开悟了。”老妪所指的好人与所做的好事蕴含着伦理本义,即“伦理是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的关系,要求及其理由”。而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研究之“目的是促进以人为本的各种关系的和谐相处,和平共生”。诸如,老己子以和谐友善的价值观教化奈绪父女,使他们冲破心灵樊篱,感悟处世之道与人生真谛。老己子与奈绪相携漫步在海边观浪,一同在沙滩上沐浴阳光,在海风中品味野餐,共享家族代际和谐互爱的美好时光。她还教诲奈绪挑战自我、摒弃懦弱,鼓励她无畏艰险,下海冲浪。这让奈绪心灵经受了洗礼,体会到人生乐趣。

更可贵的是,老己子以宽容与睿智面对他人的过错。当岸边一群少女对奈绪无端口出不逊,还剑拔弩张。奈绪正待与女孩争辩时,老己子镇定走向女孩,沉默着盯了她许久。此时,“挑衅者”慌张得不知所措。在双方沉寂之后,老者突然鞠了一躬,让对方颇感意外与羞愧。那群“女孩们挑起下巴,撅起屁股,慌张地左右换脚站立”。顿时,女孩们纷纷向老者鞠躬后怏怏离去。老己子的凛然与谦逊之举征服了霸凌女孩,化解了即将引发的冲突,这让奈绪对老前辈敬佩不已。同时,读者从中领悟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伦理价值观的具体意蕴。老己子之举体现了“崇尚人权、内外和谐是文化伦理之核”的世界主义思想。

此外,小说中的老己子敬畏生命、顽强拼搏、笑对人生的形象给主人公以启迪。她的丈夫、爱子相继撒手人寰,她凭着顽强毅力战胜悲痛,仍然坚强活下去。她每日清晨读书声与对后代的教诲话语萦绕在奈绪耳畔,激发她步入新的人生之旅。诸如,老者临终前仍嘱咐后代尊重生命,热爱生活,“她仍握着毛笔,看着我和爸爸”。并写下遗言:“生、生之欲,活下去。”这是亚裔先辈嘱咐后代要敬畏生命与秉持的生存伦理观,彰显理性与人权思想,体现他们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

最后,该小说褒扬奈绪父女走上人生蜕变之路。奈绪之父把所有时间用于电脑编程。奈绪高兴地赞誉父亲的转变:“我爸爸似乎找到了他的超能力,或许我也开始找到我的了,就是写日记给你。”“我必须活着!我不想死!”

令人欣慰的是,露丝见证了奈绪父女历经磨难,从软弱轻生到重塑人生,重构新的伦理观。奈绪之父重拾自信,设计多款软件编程,为更多创伤者“重生”带来新生活希望;不存在的女孩奈绪终于走出创伤阴霾;她已转向新的存在当中存在了,实现了自我价值。她与其父一样,凸显了自我超能力,不仅学会法语,还出国圆了她的作家梦。她精心撰写老祖母人生经历,成为中西文化传播者。奈绪已华丽转身,成为一个阳光女孩,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五、结语

露丝·尾关在经典之作《不存在的女孩》中,描述了日本少女安谷·奈绪及家人移居美国后,其父事业兴衰荣辱与情感起伏的经历,以及归国后的伦理身份窘境与创伤嬗变之旅。本文揭示了主人公一家悲情,其背后长期隐秘的美国与日本社会伦理问题。继而,剖析美国种族歧视及霸权主义的劣根性特征。同时,探究日本文化元素与人性弱点,也反映了人类人格缺陷之成因。文章弘扬当代日本民众汲取精神创伤经验与多元文化理念,发掘他们无畏艰险、重塑人生、砥砺奋进的人格魅力。进而,赞颂当代日本民众钟爱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与崇尚人类和谐共处的世界主义情怀。这对于当今领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冰. 哎·咿!听听我们的声音!——美国亚裔文学初探[J]. 国外文学,1995(2).

[2] 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 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J]. 外国文学研究,2004(5): 16-24.

[3] 露丝·尾关.不存在的女孩[M].袁田译.杭州: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5.(文中有关该小说引文均出自此书,不再另注)

[4] 云玲.裘帕·拉希莉作品的离散叙事研究[M].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143.

[5] 烏尔里希·贝克.世界主义的欧洲: 第二次现代性的社会与政治[M].章国锋译.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8.

[6] 朱迪思·赫尔曼.施宏达、创伤与复原[M].陈文琪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38.

[7] Saul Bellow. It All Adds Up: From the Dim Past to the Uncertain Future[M]. London: Martin Seeker & Warberg Limited,1994:92,95.

[8] 王小锡.道德、伦理、应该及其相互关系[J]. 江海学刊,2002(2): 196-199.

[9] 修树新.托妮·莫里森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45.

基金项目: 本文系 2019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世界主义视域下的亚裔美国小说伦理观研究(L19AWW002)”阶段性成果

作 者: 郑光锐,硕士,中国医科大学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编 辑: 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猜你喜欢

世界主义
话语的批判与超越: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全球正义及其可能
跨文化视角下外国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研究
媒介化的世界主义:世界主义媒介研究文献综述
论当代美国少数族裔诗歌的世界主义迷误
关于世界主义的基本观念
经验不断改造如何可能
“世界文学”概念:维兰德首创
阿皮亚的世界主义思想研究
全球化时代政治哲学视界的转变
20世纪初期中国世界主义思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