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与调适

2021-12-21冯莉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9期
关键词:高职生就业指导职场

冯莉莉

[摘           要]  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特定的一个群体,面对日益严酷的就业环境,承受着比普通高校大学生更大的就业压力,当压力无法有效排解时就会产生心理不适,进一步影响他们的择业与就业。作为职业院校的思政工作者,面对职业院校学生如此的困境,有责任去探索学生择业时产生的心理误区,针对性地做一些切实有效的帮助与辅导,让学生重拾就业自信,获得最佳的择业选择。

[关    键   词]  高职生;择业;心理误区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9-0195-03

在新时代,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产业的迭代升级,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大学生毕业人数与日俱增,就业岗位却相对不足,困扰大学生的择业、就业问题成为不可回避的课题。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学生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他们在心理上极易产生不良状况。因此,比较系统而全面地了解职业院校学生的择业观、择业心理以及不良择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必要的。针对择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职业院校学生树立积极的择业观,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适应时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常见择业心理误区

择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毕业时面对现实的就业市场表现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总和。择业是一个复杂而严肃的过程,每一个新毕业的大学生在毕业时最大的困惑莫过于择业。过去单纯的学习生活从此结束,现实的问题接踵而来,突然之间从象牙塔中回归到生存问题上,心理一下难以适应,对心理承受能力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他们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内心必然会出现矛盾与冲突,这种矛盾与冲突更多来自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的强烈反差,这给他们带来从未有过的心理困扰,无法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进而产生认知偏差,出现一些心理和现实中的问题,如情绪障碍、迷茫心理、自我认知偏差、职业规划准备不足、急于求成、虚荣不切实际的心理等。大学生要想成功择业,首先要对自己的择业心理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根据客观现实进行心理调适,为理想就业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

(一)情绪障碍

情绪是一个人心理品质最重要的体现,大学生在择业的矛盾冲突中最容易产生情绪障碍,比如焦虑心理是最突出的表现形式,轻度焦虑人皆有之,会促进大學生心理发展,但长期焦虑则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毕业季来临时,职业院校学生恐惧、不安、忧虑成为普遍的情绪反应,各种心理冲突同时涌现,交织在一起,产生压力,增加了大学生的精神负担,尤其是现实的卑微反衬出理想的遥不可及,进一步打击了他们脆弱的内心,能不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用人单位是否满意自己,自己能否胜任工作,地域的变迁对以后成家立业有何影响,未知的不确定因素太多而导致千头万绪的惆怅,一时剪不断理还乱。种种现实问题造成的焦虑使他们心情烦躁、忧心忡忡、萎靡不振,甚至夜不能寐。不少学生在择业中被拒绝的经历成为他们择业中可怕的梦魇,一提择业心理就紧张烦躁,产生了消极逃避的心理,恐惧感充斥在择业的全过程。

(二)迷茫心理

高职院校学生学业设置与普通高校有所不同,仅有两年在校学习时间和一年顶岗实习。短暂的学习中,很多学生专业知识积累不够,不知道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有的甚至不知道专业所面向哪些行业岗位就业,普遍存在对所学专业缺乏清晰的认知,懵懂中就迎来了就业的重大选择,职业方向不清,职业前景不明,不知道未来该干什么、去哪里干、如何干,成了他们最真实的心理状态。另外,在择业选择中高职院校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学校的教育模式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存在脱节问题,学校教育总是滞后于市场的需求,尽管这几年教育教学改革成绩可喜,但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仍存在诸多与现实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多层次、多种类问题相交织,在面对职业选择时学生产生无所适从的困局,对眼花缭乱的职业岗位无法甄别选择,对不同岗位不同地域环境更是不知道如何取舍,对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公司无法判断,出现迷茫心理在所难免。

(三)自我认知偏差心理

自我认知是指个人对自我身心发展状况以及自我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大学生在择业时需要有客观的自我认知和评价,否则会出现认知偏差,形成认知障碍,影响择业的选择。

当下,文凭与学历在就业市场是首当其冲的敲门砖,没有学历优势的高职生,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很多学生又不善于自我探索、自我认识,在职业选择中自我的盲区越来越大。笔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发现,高职生择业心理误区产生的原因在这些方面显得尤为突出,其中一部分学生在自我评估中做不到真实的客观,职业定位不符合自身能力,高估导致盲目乐观,在实践中一受挫,就容易消极对待择业;还有一类学生总是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习惯性用自己的短板在高手如林的大学生中横向比较,造成面对择业信心不足,产生自卑心理,总感觉处处不如人、事事不如意,还没入职就产生了畏惧心理。基于以上情况,高职学生既要客观定位自己,又要避免妄自菲薄,在择业中积极探索自我,正确评估自我优劣势,努力做到人职匹配是件举足轻重的事情。

(四)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不足

在这样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每一个职场人都在时代洪流裹挟中努力前行,职场竞争异常激烈。处于这样一个时代的职业院校学生必然承担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何况他们真的优势微弱,但作为个体,人的能力不是天生的,更多是靠后天习得的,能力是发展出来的,只有人的发展,人的才能才可持续增长。要发展就要有规划,职业院校学生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是科学且必要的。而现实是,很多即将进入职场的高职生,对职业缺乏规划意识,认为职业生涯无需规划,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们只顾埋头学习,不问窗外世事,心中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努力就会如人所愿,不懂得选择大于努力的道理,忽略了人职的匹配是择业的重点,科学的规划是择业的灵魂。总之,高职生未来职业的发展,必然来自对自我、对职场、对专业、对环境等方面的考量,这样才能做到科学的规划,否则哪来事业的成功,人生的无悔。

(五)急于求成,虚荣不切实际的心理

成功者作为时代的佼佼者,在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下,铺天盖地的“成功学”冲击着大学生的头脑,高职生作为择业大军中的一个群体也不能幸免,产生的头脑风暴直接作用于高职学生的择业心理,导致他们认为择业就是冲着成功而去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左右了择业的选择,往往在择业中考虑的都是风口行业、热门行业、快钱行业,而忘记了自己是谁、能做什么、擅长做什么、优势在哪里等这些对一个初入职场的择业者来说最该考虑的因素,舍本求末形成了他们择业中的一大心理误区。

另外,高职生缺乏直面自我的勇气,总有一种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一比高下的虚荣心理,忽略了职业院校办学模式及专业的特点,更不愿意正视自己的弱项,当然也忘了自己的优势,在择业中不能很好地准确定位自己,要求用人单位把自己当人才看,没有领会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古训,更认识不到基层岗位磨炼的经历才是通往优秀人才的必经之路。长此以往,在虚荣心理作祟下产生心理失衡,在患得患失中产生不良心理反应。

二、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择业心理误区,从学生、学校、家庭、社会提出几点措施

(一)积极探索自我

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历史的长河中屡屡被证明自知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同样在职业选择中,自我认知对大学生来说是成长过程中的一门必修课,特别是对即将走向职场的大学生来说,认识职场应先从认识自我开始。比如,自己的职业性格特点是什么、职业兴趣点在哪里、职业价值观如何体现、职业能力具备什么……一系列需要自我探索的东西将会对职业院校大学生的择业选择有着深刻的影响。只有在自我探索取得一定的认知后才能在择业中有的放矢,做到人职匹配,避免资源的浪费。因此,大学生在择业前需要大量时间进行深入的自我探索,这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过程。这样,当他们真实地面对择业时才能做到从容应对、胸有成竹,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二)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入推进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但专业性不强,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学校投入严重不足,当然,与之相关联的就是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认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这门课是无所谓的一门公共课,对职业规划更是缺乏科学的认知,加上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的设置基本通用普通大学版本的编排,对职业院校学生特殊的教育及专业背景缺乏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设置,很多时候就业指导老师对学生所在专业领域也缺乏必要的了解,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仅靠就业指导老师一己之力难以突破困境,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系部和老师统筹起来,对不同专业的就业指导课进行合作探讨,同时也需要就业指導老师、系部与校企合作办等部门形成一个整体的教育教学架构,共商、共研、共建学科的良好氛围,而不是彼此割裂,各管一段,这样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就业指导教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的现状。

另外,学校在加强就业工作推进的同时,不仅需要就业指导老师与心理老师联合起来加强就业心理辅导的咨询工作,同时也需要专业老师的共同参与,针对学生的困惑提供更加具体、更有实效性的帮助。在对学生排忧解难的过程中,定期开设团体心理辅导,对个别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进行个别咨询,提升他们受挫心理的承受能力。这样,大面积学生受益,小面积学生得到关注与帮助,做到了点面的完美结合,为帮助毕业生客观认识自我,合理定位自己,走出各种心理误区和困惑,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家庭要给予学生正确的择业引导与心理支持

家庭是学生首要的支持系统,父母的“三观”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子女的价值取向,子女对职业的选择更多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家庭中,父母应把培养子女良好的人格品质放在首位,帮助他们树立职业理想与信念,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文化与技能,不断突破自己,为走入职场做好准备。但在这样一个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压力倍增的时代,处在择业选择中的大学生,在现实的压力面前,容易迷失自己,特别需要父母对他们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除急于求成的心理,把提升自身能力与磨炼意志品质作为职业准备中的重点,而不是仅仅盯着薪资、职务等,这样方可让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拥有积极的态度,在认真分析自身、职场、环境主客观优劣势的情况下,达到最佳的职业匹配度。

(四)社会各界形成合力抵制社会上不良思潮对高职生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高职生择业心理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当今社会各种思潮涌现,年轻人中出现了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等,对即将踏入社会的高职学生无疑是极大的冲击,思想受到冲击,现实却很无助,高职文凭不被认可、不被青睐,甚至被歧视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高职生因为一纸文凭而被企业拒之门外,对高职生就业的打击自然是很大的,由此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择业就业中的困惑不仅是心理问题,也是社会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就业门槛必然会逐渐提高,高职生所面临的就业会呈现越来越大的困难局面,要想在就业市场中逆流而上,少一些困扰和择业心理问题的产生,高职生自身是关键。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同样适用于高职生的择业过程,只有高职生自我不断修炼,加强职业能力提升,才会有就业困难的缓解;只有高职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才会做到与时俱进;只有高职生做好就业前的职业准备,才会有良好的心态、脚踏实地的精神,最佳的择业理念,面对就业市场的检验,迎接人生中重要的挑战。

综上所述,针对客观现实问题,家庭、学校、社会应该形成合力,客观而冷静地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不要停留在稳就业的口号中流于形式,毕竟就业是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充分重视,设身处地地思考和亲力亲为地帮助,并不带偏见地公正对待职业院校毕业生这个群体,与学生共同努力,发挥他们在新时代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各方共同发力,各环节充分调动起来,协同作战,打通供需双方的“任督二脉”,才能真正推进高职生高质量就业,解除他们思想上的包袱和现实中面对的实际困境,这样才能稳社会之根基,解高职生之难题。

參考文献:

[1]许尔湘.大学生择业心理倾向影响因素分析[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0(2).

[2]范梦洋.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调查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5).

[3]张建强.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20).

◎编辑 鲁翠红

Psychological Analysis and Adjust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 Career Choice

FENG  Li-li

Abstract: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s a specific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 face increasingly harsh employment environment, bear more employment pressure than ordinary college students, when the pressure can not be effectively resolved, will produce psychological discomfort, further affect their career choice and employment. A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facing such difficulties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t is our responsibility to explore the psychological errors of students’career choice, and to do some targeted and effective help and guidance, so that students can regain their confidence in employment and get the best choice in career choice.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job selection;psychological misconceptions

猜你喜欢

高职生就业指导职场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
关于高职生换元积分法教学的探索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职场要减龄 特立独行第一名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