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花垣县苗族武术现代传承困境与策略研究
2021-12-21邢赫辛欣
邢 赫 辛 欣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99
2004年,国家开启了“非遗”保护工程,文化部提出了一系列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2006年,湘西花垣县成功申报苗族武术入湖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苗族武术的现代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引起了各地的重视,但我国地域文化、经济发展差异性较大,“非遗文化“的保护层次存在不足是政府和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花垣县苗族武术的调查分析,旨在找出湘西苗族武术现代传承的困境,提出发展策略,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1 湘西花垣县苗族武术概述
1.1 苗族武术简介
苗族武术是战争混乱时期苗民为自保而大力发展的傍身技艺。苗族武术内容丰富,苗族民风淳朴,苗民保持着尚武的习俗。苗族武术的传统反映苗族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苗族武术器械多为农耕所需的生产工具,如“棒棒烟”“镰刀”等,[1]反映了苗族人民对生活的辛勤热爱、不惧苦难的精神,是维系苗族人民凝聚力的纽带,是培育和教育后代的精神根基。苗族武术也是湘西群众的健身手段,是促进人民愉悦身心的方式。但因苗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现在的传承还是传承人身体力行,阻碍了苗族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如何提升苗族武术的现代化传承,对苗族武术的理论记载具有重要意义。
1.2 流传区域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花垣县基础设施和经济水平的发展,花垣县苗族武术的流传区域有16个乡镇的17个村寨。花垣县麻栗场镇的金牛村、老寨村,民乐镇的响水村等乡镇的村寨群众在练习苗族武术,出现了峒河流域花垣县补抽乡境内大龙洞等观光旅游景区。
表1 湘西花垣县苗族武术流传区域
1.3 主要传承人
花垣县苗族武术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记录为静态载体,以人为活态载体,传承人是核心传递者和承载者,保护花垣县苗族武术各级传承人,使传承人承担传承的责任和义务,对花垣县苗族武术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作用。花垣县苗族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三个级别,省级1人(石仕贞,男),州级1人(石兴文,男),县级2人(石志开、吴建章,男)。
2 湘西花垣县苗族武术现代传承的主要方式
2.1 校园传承
2020年11月,第二届“一带一路”体育教育论坛王登峰司长:“让民族传统体育在校园中落地”。随着学校体育发展的科学化、规范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在各中小学开展。苗族武术不仅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体育组成部分之一,苗族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世纪以前的蚩尤时代,可见其文化底蕴深厚。目前凤凰县育英民族学校、花垣县民族中学等已将苗族武术引进课堂,结合学校发展、学校文化和学生资质进行苗族武术的创新,丰富体育课程内容,促进苗族武术校园文化的建设,从小培养学生的武术身形,锻炼学生意志品质,为苗族武术培养后备人才,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更好的发展。
2.2 乡镇民俗传承
苗族武术的乡镇民俗传承主要是以原生村民及外来定居的村民为主要参与对象的传承方式之一。每年农历初一至十五、正月十五、四月初八和阳历8月8日等仍保持打苗族武术的习俗。如花垣县苗族武术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石家寿,闲暇时组织村民进行苗族武术的学习,随着练习人群的逐步增加,各中小学也定期邀请苗族武术传承人授课,传承人创新了适合中小学学生学习的苗族武术招式,苗族武术的影响力逐步在周边地区扩大。苗族武术丰富了乡民、学生的精神品质和娱乐方式,促进了练习者身心健康,增加了全民健身运动的新项目,有利于苗族武术的现代传承。
2.3 节庆旅游传承
花垣县苗族武术一般在苗族重大的节庆日展示,如“苗年”“春节”“元宵节”“四月八”“赶秋节”等重要节日。2019年6月,首届“全国苗族武术展演暨文化发展论坛”在凤凰县育英民族学校举行。湘西苗拳传奇人物石把志78岁的嫡传弟子、非遗传承人石坤南,龙长卿的孙子、苗拳非遗传承人龙正云,花垣县非遗传承人石家寿等展示了苗族武术的风采,赢得了观众的一致认可。2019年8月,“花垣苗族赶秋节开幕式暨全域旅游启动仪式”在花垣县体育馆举行,苗族儿女齐聚赶秋盛事将继承和发扬先祖的优良传统,不断创造属于新时代苗族人民的希望和荣光,吸引了无数游客观赏。近些年各地掀起了民俗旅游的浪潮,湘西地区苗族武术形态多样、资源丰富,湘西民俗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游客在欣赏苗族武术的同时,也带动了苗族的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苗民的收入。发挥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联动作用,为苗族武术的现代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4 数据库传承
国家政府部门构建了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花垣县苗族武术的数字化传承,政府、文旅局开始投资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平台。2013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保护,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第一批13个试点之一。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湘西州文化旅游广电局对花垣县苗族武术的传承人相关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和归档,同其他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入档,主要有苗族武术的简介、传承流域、传承人信息、图片、影像等。数据库的建立让苗族武术的传播跨越了时空的限制,更多人知晓花垣县苗族武术,极大的满足人们对花垣县苗族武术的认识。
3 湘西花垣县苗族武术现代传承困境
3.1 地理位置偏僻,引进资金不足
花垣县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北部,受地势地形和交通的限制,影响社会组织对花垣县苗族武术场地、活动资金的投入。花垣县尽管有矿产资源,但因开发不利,矿产资源开发停滞,无内部资金使用。花垣县的村寨多为国家扶贫对象,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国家政府部门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多用作基础设施建设和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但周期较长。花垣县练习苗族武术群众资金不足,没有固定场地、器材、服装等。开展花垣县苗族武术传承频率低,大型活动次数少,练习队伍入不敷出,练习群众意愿下降,阻碍了花垣县苗族武术向现代竞技体育那样发展壮大。
3.2 师徒式传承制瓦解,学校体育班级制未落地
中华武术以言传身教为主,习武注重师徒式传承手段。花垣县苗族武术“堂子传承”是另一种传承手段,是花垣县苗族武术师徒式传承的一大特色。但随着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和花垣县群众的生计方式和精神需求的改变,根据现实情况可以看出,花垣县苗族武术传统的师徒式传承、堂子传承正逐渐瓦解,而学校体育的班级制并未扎根落地,苗族武术引入课堂的范围有限,只有花垣小学和花垣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了苗族武术,并未在湘西州乃至湖南省大范围的普及与推广,一是传承人文化水平低,年龄偏大,没有苗族武术的师资,二是家长更注重孩子的文化成绩,身体素质的关心程度不高。
3.3 习者表演或比赛机会稀缺,缺乏线上线下宣传力度
技艺类项目在舞台上表演和比赛对习者有很大的鼓舞作用,但习者只有在政府举办的节日活动或经济活动上才有机会上台展示苗族武术,苗族武术表演或比赛的间断性和不持续性,直接导致大部分习者失去了表演、竞技的机会,缺乏社会认可和获得荣誉的平台,习者练习苗族武术的积极性和兴趣很大程度上下降,成为花垣县苗族武术在现代传承上的一大障碍。[2]在信息化时代,融媒体对民俗项目的影响至关重要,花垣县苗族武术缺乏线上线下宣传,群众的重视度不足,练习时间减少,苗族武术大都是依附在举办的节日活动进行表演,没有进一步突显其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群众使用媒体和闲暇时间富余,但政府和社会组织没有进行宣传直播,也使花垣县苗族武术错失了宣传的时机。
3.4 现代文明的冲击,传承后继无人
花垣县苗族武术练习的周期较长,动作平实无华,且适于实战,练习十分艰辛,观赏性差,现如今在花垣县,乡村篮球、乡村舞蹈、乡村排球等相对于苗族武术更受群众和青少年的欢迎,群众的思想更倾向于学习简单易上手的体育活动,对本地的苗族武术越来越不重视,认为过时、俗气,从而,花垣县苗族武术的民族文明淡化。“活态”的传承人有生命的长度,身上的技艺会随之消失,传承人的年龄偏大,各级非遗传承人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国家级传承人年龄已达92岁,传承人在身体状况和精力状况有心无力。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不能满足乡民家中人口众多的生存需求,生活压力增大,青壮年只能外出打工,时间大多消磨在城市,传统的苗族武术对他们不再有任何吸引力,更多是需要物质费用,湘西花垣县苗族武术便被搁置和遗忘。
4 湘西花垣县苗族武术现代传承策略
(1)加强政府帮扶力度,大力宣传苗族武术。政府政策帮扶是花垣县苗族武术传承的主导,加大苗族武术的资金投入,加强对苗族武术活动的举办力度,大力宣传苗族武术文化之根,传承苗族武术文明之魂。以花垣县基层干部为领头人,提高群众对苗族武术传承的意识[3]。通过对花垣县苗族武术的挖掘于整理,加强宣传与梳理,唤醒群众对苗族武术的文化自觉,使群众从根本上认识苗族武术的价值,更热爱自己的乡土,引起民族自信,从而提高群众苗族武术参与意识,增强体质。(2)落地学校体育建设,构建体育兴州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垣县苗族武术纳入到全民健身、乡村振兴和体育竞赛之中。通过在群众健身、学校体育和社会组织的活动中开展花垣县苗族武术,使之成为群众参与健身的手段与方法。苗族武术因地制宜,落地学校既可缓解经费不足的短板,又可使学生从小学习苗族武术,为苗族武术的传播和继承培养后备人才。[5]体育竞赛是发展苗族武术有力的杠杆,“州运动会”“表演赛”等课扩大群众参与的范围,使其得到良好的发展与保护,不断提高群众技艺,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加强民族凝聚力,深化文化自信。花垣县苗族武术可以为体育产业、体育旅游打造民族品牌,提高花垣县经济,为贫困村寨的经济振兴提供途径。(3)创新苗族武术,结合现代体育。花垣县苗族武术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没有优劣之分,但一味的追求单一传统和固化不变的文化,会导致落后,甚至是淘汰。创新苗族武术可取长补短,借鉴和吸收现代体育发展的精华,注重技艺的创新和多元发展是苗族武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手段。[5]符合群众的审美和学生的需求是苗族武术发展的趋势和潮流。苗族武术不是个体撑起的,不能脱离社会发展的背景,不能闭门造车,要从技艺、方式和手段上满足群众对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4)扩大学习人群,提高教学质量。扩大花垣县苗族武术的社团区域,包括其他市县,一是扩大了传播范围,二是解决了学员拜师学艺的难度,提高了群众的学习热情,也使苗族武术走出乡镇。傍艺不仅会打苗族武术,还要提高授艺者的教学能力,可以观摩培训,加强对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提高群众的学习效果,增长学习成绩,达成技艺与意志的共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