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熙治平年间的艺术创作活动考述

2021-12-20吴瑞侠

美与时代·下 2021年11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绘画

摘  要:郭熙是北宋著名山水画家。治平年间,郭熙和当朝名臣文彦博、邵亢、吴充、张坚父等都有密切交往,有大量文人士大夫对郭熙的绘画进行题咏,他已经进入北宋上层官僚的视线,艺术创作更加活跃。郭熙经历了嘉祐和治平年间漫长的涵养、积蓄阶段,逐步由名公钜卿褒扬推誉,得神宗宠信。在神宗在位的18年里,他成为当世首屈一指的一流画师,并达到了艺术生涯的巅峰。

关键词:郭熙;治平;绘画;艺术创作;题咏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融合与疏离——北宋诗画关系研究”(SK2018A0935)阶段性研究成果。

郭熙,字淳夫,约生活在公元1000——1100年间,北宋著名山水画家。郭熙与其子郭思著有画论《林泉高致》。存世作品中能够确定为郭熙所作且有明确纪年的有《早春图》(1072年)、《关山春雪图》(1072年),这两幅作品均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外还有《窠石平远图》(1078年),故宫博物院藏。以上都是郭熙晚年艺术风格成熟之后的作品。另外,据传为郭熙作品的还有《树色平远图》(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幽谷图》轴(上海博物馆藏)、《溪山访友图》(云南省博物馆藏)、《山村图》(南京大学藏)等。因画史记载的简略,郭熙早年创作情况不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郭熙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以下结合画史记载,及当时文人的相关题咏和记录,梳理郭熙治平年间的创作情况。

政和七年(1117),许光凝《林泉高致跋》云:“因窥公家集,见公所蓄嘉祐、治平、元丰以来,崇公巨卿诗歌赞记,并公平日讲论小笔范式,灿然盈编。厥题曰《郭氏林泉高致》。其载公之潜德懿行,洎神宗奖遇所与知天下贤公卿士大夫。”[1]09可知,在较早的嘉祐和治平年间,郭熙的绘画创作已经非常活跃,有大量文人士大夫对郭熙的绘画进行题咏。嘉祐年间郭熙的艺术创作,笔者另有专文探讨。以下根据许光凝的这段话,结合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相关题咏和记载来考察郭熙治平年间(1064—1067)的绘画创作。

一、为文彦博画《一望松》

《林泉高致·画格拾遗》:“《一望松》,先子以二尺余小绢,作一老人倚松岩前,在一大松下,自此后作无数松,大小相联,转岭下涧,几十百松,一望不断。平昔未尝如此布署,此物为文潞公寿意,取公子子孙孙,联绵公相之义,潞公大喜。”[1]103文潞公即文彦博(1006—1097)。铃木敬认为这幅作品为祝愿文潞公的子孙能够继承公相之位的作品,而1083年文彦博以太师致仕,故当作于1066年(60寿辰)或1076年(70寿辰),即文彦博担任相职时期[2]。他认为此画作于治平3年(1066),郭熙还没有出入中央的时期。他的推测虽有道理,但没有提出具体的证据,且旧时祝寿一般是虚岁记岁,如果是祝贺文彦博60大寿,也当作于治平2年(1065)。

从“联绵公相之义”可知,此画当作于文彦博拜相封公之后。文彦博一生三次拜相。

第一次是庆历8年(1048)至皇祐3年(1051)。庆历8年(1048)“闰正月戊申,文彦博自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加行礼部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3]5471。同平章事即正相,参知政事为副相。皇祐3年辛卯(1051)“十一月庚子,文彦博自礼部侍郎、同平章事以行吏部尚书、观文殿学士出知许州”[3]5473。文彦博第一次拜相并未封潞国公,故郭熙《一望松》不可能作于此期。

第二次拜相是至和2年(1055)至嘉祐3年(1058)。至和2年(1055)“六月戊戌,文彥博自忠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兼知永兴军加礼部尚书、同平章事、昭文殿大学士兼译经润文使”[3]5476。此次担任相职到嘉祐3年(1058)六月。嘉祐3年(1058)“六月丙午,文彦博自检校太师同平章事以河阳三城节度使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3]5482。治平2年(1065)“七月庚辰,文彦博自淮南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侍中、行扬州大都督长史、潞国公除枢密使”[3]5482。1065年已封潞国公。

第三次拜相是元祐元年(1086)至元祐5年(1090)。元丰6年(1083)文彦博以太师致仕,故1085年文彦博80生日之时,已经致仕,断没有此时祝贺文彦博公相连绵的道理。元祐元年(1086)“文彦博自河东节度使、受太师、开封仪同三司、潞国公落致仕加太师、平章军国重事”[3]5502。再次启用为宰相。至“元祐五年(1090)二月庚戌,文彦博自太师平章军国重事以受太师、仪同三司、河中兴元尹、护国军山南西道节度使致仕”[3]5504。再次致仕。到1095年90寿辰时,文彦博早已致仕退居多年,人生即将终结,《一望松》也不可能作于此时。

结合上述记载,可知,此画不可能作于文彦博未拜相前的1045年50生日之时,也不可能作于1085年文彦博已经致仕的80生日或者久已退居的1095年90生日之时。则《一望松》还有可能作于1055、1065或1075年,为庆祝文彦博50、60或者70岁生日。然1055年,文彦博尚未封潞国公,则“连绵公相”之“公”尚无着落。熙宁8年2月癸酉,王安石拜昭文相。《宋史·宰辅表二》:“熙宁八年(1075)三月二十七日,召以登位,赐致仕前宰相守太师、潞国公文彦博寘衣、金带、银帛有差。”[3]5482则1075年3月,文彦博以前宰相受太师致仕。王《华阳集》卷十八有《赐枢密使文彦博生日礼物诏三道》:“迎寒律于上冬,纪诞祥于左户,爰将赐式,庸示宠怀。……敕岁功甫就,冬令载新,钟贤德于高门,箢神枢于右府。”上冬即孟冬,10月。则文彦博生日在10月,1075年3月致仕,10月他已不在相位。故郭熙不可能在他致仕之时绘此《一望松》,祝贺其“连绵公相”。现在只剩下1065年,郭熙画《一望松》祝贺文彦博60大寿的可能较大。治平2年(1065)“七月庚辰,文彦博自淮南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侍中、行扬州大都督长史、潞国公除枢密使”[3]5482。枢密使为宰职之官,非相职。然文彦博此前有两次任相职的经历,此时又已封潞国公,则“连绵公相之义”都有落实之处。综上,郭熙《一望松》当作于1065年10月,文彦博60岁生日之时,非铃木敬所认为的1066年。

文彦博也有《题郭熙画樵夫渡水扇》:“浅水深山一径通,樵夫涉水出林中。可怜画笔多情思,写在霜纨一扇风。”[4]题咏郭熙所画的扇面,赞扬郭熙画作多情思,非一般俗工之作。苏轼有《郭熙画秋山平远》(潞公为跋尾。)可知,文彦博曾为郭熙的《秋山平远》图题跋尾。

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文彦博与郭熙往来较多。文彦博的推誉和嘉许对郭熙来说非常重要。文彦博的推誉影响到苏轼。苏轼《郭熙画秋山平远》云:“我从公游如一日,不觉青山映黄发。为画龙门八节滩,待向伊川买泉石。”[5]可以看出来,苏轼对文彦博极为尊崇,苏轼题此图,其实是对文彦博跋文的一种回应。苏轼后来创作了大量题咏郭熙的作品,一方面出自艺术上的欣赏,但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和文彦博的推誉有关。苏轼文高名盛,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郭熙声誉更高。在嘉祐年間王安石、王、司马光、吴中复和杨畋等人集体题咏郭熙画作之后,元祐年间又出现题咏郭熙绘画的第二次热潮,如元祐2年(1087)年,苏轼、苏辙、张耒、李之仪、毕仲游、晁补之、苏过等人题咏文彦博之子文周翰所藏郭熙《秋山平远》图。这些题咏直接或间接地都和文彦博有密切关系。

治平年间,郭熙除了为文彦博作画外,还有几次艺术创作活动。郭思《林泉高致·画记》:“思家有先子手志载:神宗即位后庚申年二月九日,富相判河阳,奉中旨津遣上京,首蒙三司使吴公中复召作省壁;续于开封尹邵公亢召作府厅六幅雪屏;次于都水为判监张公坚父故人延某画六幅松石屏;次吴正宪为三司盐铁副使,召作厅壁风雪远景屏,又于谏院为正宪作六幅风雨水石屏;又相国寺李元济西壁神后作溪谷平远……”[6]18

上述郭熙的艺术活动都缺乏明晰的时间线索,李成富教授结合史籍记载和相关人物的生平履历对郭熙的几次艺术活动进行了考证,确定了其中几次艺术创作的具体时间。他的考证事实明确,证据充分,结论非常可信。

(一)郭熙为邵亢府厅作画应在治平4年(1067 年)5月到7月[6]19。

(二)为盐铁副使吴充作厅壁风雪远景屏,又于谏院作六幅风雨水石屏。郭熙为盐铁副使吴充画壁大约在治平4年(1067 年)夏秋之际。而为吴充在谏院作《风雨水石屏》,则应在神宗熙宁元年(1068 年)4月到7月间[6]19。

(三)在都水监为判监张公坚父故人延某画六幅松石屏。按照郭思对郭熙艺术活动的叙述可以发现,他是按时间顺序叙述其创作活动的。郭熙为邵亢府厅作画和为吴充作画应在治平4年(1067 年)5月到7月,为盐铁副使吴充画壁大约在治平4年(1067 年)夏秋之际。由此可以推出郭熙“次于都水为判监张公坚父故人延某画六幅松石屏”当发生在为邵亢作画和吴充作画的间隙中,即1067年夏天前后。

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治平年间,郭熙和当朝名臣文彦博、邵亢、吴充、张坚父等都有密切交往。他已经进入北宋上层官僚的视线里,艺术创作更加活跃。郭熙经历了嘉祐和治平年间漫长的涵养、积蓄的阶段,逐步由名公钜卿褒扬推誉,得神宗宠信。在神宗在位的18年里,他成为当世首屈一指的一流画师,并达到了艺术生涯的巅峰。

参考文献:

[1]郭熙.林泉高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6.

[2]铃木敬.《林泉高致集·画记》与郭熙[J].王卫明,译.美术研究,1982 (4):70-76.

[3]脱脱.宋史(第16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7.

[4]傅璇琮,编.全宋诗(第9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535.

[5]苏轼.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7:1509.

[6]李成富.《林泉高致·画记》考疑——兼郭熙艺术活动散考[J].艺术探索,2011(4):15-19,145.

作者简介:吴瑞侠,安徽艺术学院副教授,安徽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博士在读。研究方向:六朝诗歌,宋代诗歌与绘画的关系。

编辑:刘贵增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绘画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浅析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马路奇遇记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